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大乘止观述记(白象文丛解经系列,国内首次公开出版)

書城自編碼: 210049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宗教
作者: 谛闲
國際書號(ISBN): 9787512505407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3-08-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401/241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00.7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
《 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 》

售價:HK$ 129.6
汗青堂丛书073·美食与文明(新):帝国塑造烹饪习俗的全球史
《 汗青堂丛书073·美食与文明(新):帝国塑造烹饪习俗的全球史 》

售價:HK$ 132.0
目标变革
《 目标变革 》

售價:HK$ 82.8
不确定性决策的量子理论与算法
《 不确定性决策的量子理论与算法 》

售價:HK$ 69.6
岭南画学——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作品集(全36册)
《 岭南画学——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作品集(全36册) 》

售價:HK$ 864.0
城市更新制度建设:广州、深圳、上海的比较(第二版)
《 城市更新制度建设:广州、深圳、上海的比较(第二版) 》

售價:HK$ 166.8
越南通史(区域国别史丛书)
《 越南通史(区域国别史丛书) 》

售價:HK$ 153.6
中国国家历史(叁拾叁)
《 中国国家历史(叁拾叁) 》

售價:HK$ 81.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29.5
《 金刚经讲义(毛主席推重、时常阅读的佛教经典。福慧双修,成就幸福圆满的人生。用佛教的最高智慧,破除人生的烦恼。最全面最权威的金刚经讲义) 》
+

HK$ 114.0
《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
+

HK$ 92.8
《 《高僧传》(精选译本)(历朝佛教高僧弘法圣迹 当代著名居士权威选译) 》
+

HK$ 100.7
《 心香:延参法师最新正能量修行笔记书:给你的心一处栖息之地,缓缓生香。 》
編輯推薦:
谛闲法师自28岁于杭州六通寺首次升座讲《华严经》,迄75岁含笑坐化,四十八年间,讲经说法,岁无虚日。足迹遍及浙江、江苏、安徽、山东、上海、北京以及东北大连、哈尔滨等地。对谛闲法师的佛学讲演,其弟子宝静曾予以极高评价:
“师以妙悟圆音,婆心苦口。阐发山家秘要,指示缁素邪迷。开合广而不离乎宗,警策多而不觉其尽。尘说剎说炽然说,而会其旨归,说说无说。心法佛法众生法,而穷夫底蕴,法法皆法。故每讲必欢跃满座,既闻即勇猛不退。不但晚近希有,四明(按:指明代藕益大师)之后,盖第一人也。”
內容簡介:
《大乘止观》指南朝陈代高僧南岳慧思大师的《大乘止观法门》,系国人所著最早的一部综合性佛学巨著。是书以如来藏缘起思想为基础,系统阐述大乘止观的学理要义及修行法门,对后代佛教天台宗的创立、禅宗思想的兴起,都有极大的影响。民国十年(1921)年夏,谛闲法师应邀在上海功德林讲《大乘止观》,听讲的江味农居士每日手录笔记,并于幽深微妙之处,曲折譬喻,加以说明,讲经结束后再就正于谛闲法师。如此反复修订,荏苒八年,直至谛闲去世前一年,才终于出版。
關於作者:
谛闲法师(1858-1932),俗姓朱,法名古虚,字谛闲,浙江黄岩人。幼年丧父,辍学行医。20岁剃度出家。24岁,在天台山国清寺受具足戒,自此栖心禅寂,潜究佛典。清光绪十二年(1886),得上海龙华寺方丈迹端法师传法,授为传持天台教观四十三世祖。1910年,出任江苏佛教师范学校校长。1912年冬,受聘出任宁波四明山观宗寺住持。谛闲整修观堂,严订规约,并创设观宗研究社,弘扬天台教义,数年之间,使观宗寺成为东南一大名刹。门下弟子遍布全国,号十万众。1932年7月3日(农历五月十九日)安详坐逝,世寿75岁。生平行迹,详见其嗣法门人宝静所撰《谛公老法师别传》。
目錄
大乘止观述记重印序
大乘止观述记序
大乘止观述记
(甲) 初,总释名题
(乙)一,法题。
(丙)一,释名
(丙)次,显体
(丙)三,明宗
(丙)四,论用
(丙)五,判教相
(乙)二,人题
(甲)二,别解文义
(乙)初,略标大纲
(丙)初,泛标正法
(丙)次,标宗大乘
(丙)三,标示止观
(乙)第二大科,广作分别
(丙)初,重问
(丙)二,详答
(乙)三,历事指点
(丙)初,明礼佛时止观
(丙)二,明食时止观
(丙)三,明便利时止观
附录:大乘止观述记科判
內容試閱
江味农序
大乘止观述记序
止观者,定慧之程也。定慧者,寂照之征也。寂照为本具之性德,而显之以定慧;定慧为积进之修功,而达之以止观也。盖必依本寂以修止,而后得定。依本照以修观,而后发慧。即复依止行入定,而契乎本寂。依观行成慧,而合乎本照。是谓全性以起修,全修而在性焉。此性修不二之要门,而体用齐彰之轨道也。故分而明之,曰寂曰照,曰定曰慧,曰止曰观,其实一也。故曰寂照同时,定慧平等,止观双行。同时者,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不前不后也。平等者,慧由定出,定因慧广,无偏无倚也。双行者,即止之观,即观之止,非同非别也。盖以性本同时故,必平等以双行;以修能双行故,乃同时而平等也。此佛菩萨所以不住生死,不住涅槃,遍界分身,而未尝来往;不作心意,而妙应无方,无相而无不相,无不为而无为,甚深微妙,蔑以加矣。
夫甚深微妙之体用,具于人人现前一念之心也。圣固不增,凡亦不减。然而本性久迷,谁知修证?滔滔苦海,大觉兴悲。是以随机施设,遍转圆音;如海如云,皆明此事。而教传震旦,去圣时遥。障深莫辨夫津涯,慧浅罕窥其宗趣。或仿徨于广漠,或蹉跌于歧途。于是南岳大师《大乘止观》,慨焉有作。其书也,假有真空之奥,若网得纲;明体达用之方,殊条一贯。义括终始而不繁,理析毫芒而不琐。盖东土撰述所未有焉。且夫医者必洞藏府之情,知腠理之会,达病变之候,审消长之微,而后或施针灸,或调汤剂。为术不同,程功则一。何则?其理莫外也。此书亦然。阐其源流,剖夫肯綮,指以步骤。复于本根,且简邪正,荡疑执,脉络皎然,犹视诸掌。则虽禅教净密,门径各殊,苟得其意而会其通,将无不有左右逢源之乐,事半功倍之效。何则?理无二致也。其后智者大师从而广之,复说《摩诃止观》,义益丰,文益富,美哉洋洋,著在人口。然学者不先通南岳之义,则乍聆乎百音合乐,奚以辨其节也?而南岳心法,久湮海外。及宋虽传,措意者稀,遂忘其要。纵有疏释,亦遍探讨。此义不明,昧者何知所以修,修者何知所以病,病者何知所以治焉?感圣哲之深慈,惜法门之宝笈,所为俯仰今古而长嗟也。
久晦必明,因缘会聚。南园居士申启请之诚,观宗谛公秉显扬之愿,既悉檀而具四,复妙谛而融三,遂使法炬重辉,修途斯朗。金鎞在握。智眼能开。煦也不敏。日与徐子德明。怀铅记录。兼令两儿圣性圣心。相从载笔。既而综合裁缀,演绎贯穿。幽深者曲折以明之,微妙者譬喻以形之。就正谛公,再三往复,经始壬戌之冬,脱稿癸亥之夏。而名之曰《述记》者,谛公谦谓述其旧闻,煦又覆述之云尔。然而专名典句,虑有难明。复为疏通,频经改窜。词惟求乎浅近,理或不苦钻研。荏苒八年,成书二十卷。庶几人人知要,法法归心,共遵觉路而行,各获藏衣之宝。夫止观之要,要能策修。徒供口谈,于道何与焉!定慧之生,生于毗尼。基础不立,其效奚焉?南岳此书,盖为持戒潜修者而作也。煦所愿与志道者兢兢于斯也。震旦清信士胜观江妙煦。
正文选读:释名
大乘止观法门
凡一切经所立之名,不出七种。谓:一单法,二单人,三单喻,四人法,五人喻,六法喻,七人法喻。此部乃单法为名,无喻无人。我灵峰大师释此法题,立八重能所,所谓八双十六只义,极关紧要。八双者,能起所起、能依所依、能通所通、能由所由、能简所简、能成所成、能诠所诠、能解所解是也。今依次说之。于第一重能所,特为详说,余七重亦各说其要略,学人可检《止观释要》切究之。
第一重。“大乘”二字为能起,“止观法门”为所起。起者,生起也。止观法门,谁能生起?惟大乘能生起之。大乘者,即吾人本有一念之心,本书中名为自性清净心。其义甚博,须分二科释之。先分释,次合释。分释者,先大后乘。大者何?绝对无外之义。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绝诸对待,无内无外。所谓无前后,无方隅,竖穷三际,横绝十方,具足体、相、用三大。三大者,随缘不变,体即真如,是为体大。全妄即真之心体,具足过恒河沙称性功德,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是为相大。即此一念心性之体相,不变随缘,能出生十法界因果,达此十界因果,缘生无性,便能翻染成净,是为用大。一心具此三大,故称为大也。言大者,绝待无外,是真大,非对小说大之妄大也。原无先后,是本大,非先小后大之伪大也。又此体、相、用三大,非一非三,即三即一。体外无别相用,体绝待也,如湿性之外,无别水波。相外无别体用,相绝待也,如水外无别波与湿性。用外无别体相,用绝待也,如波外无别湿性与水。此现前一念之心,具此三绝待之义,以绝待故,假名为大耳。各人闻此法门,须将一切念头放下,向自己本性上体会。果能一念不生,方领悟得大字之义,方为不负己灵也。切要切要。
乘者,车也。约喻为名,运载为义。现前一念之心,随缘不变,全妄即真,法尔能运载吾人出生死路,入涅槃城,自利利他,永无休息,故以乘喻之。乘义可分为三:所谓理乘、随乘、得乘是也。体大即理乘,亘古亘今、常不变故。相大即随乘,不脱不离、恒相应故。用大即得乘,如轮王七宝、自在成就故。又约性德以明,则体、相、用三大,总名理乘,无二体故。照性成修、约修时以明三大,则总名随乘,顺法性故。从因克果、约果时以明三大,则总名得乘,极自在故。性修因果,唯是一心,故取喻车乘,名之为乘也。分释竟。
合释者,因心性有染净迷悟,故有十法界之差别不同。试以人法界说,起见思惑,造十恶业,运入三恶道,是为跛驴坏乘。畏三涂苦,持五戒,修十善,或修三界禅定,能运载至三善道,名为人天乘。若知三界火宅无一可乐,修出世戒定慧,了脱生死,是声闻乘。能运载至小涅槃城,《法华经》喻为羊车。了达十二因缘无性,当体即空,永息惑业苦轮,是缘觉乘。能运载至中涅槃城,经中喻为鹿车。具大悲心,发四宏誓,自利利他,同出苦轮,是名菩萨乘。便能运载至于大涅槃城。经中喻为牛车。如了达一念心性,体即真如,随顺不生不灭之体,由名字入观行,而相似,而分证,而究竟,直运载而至于佛地,是名佛乘。经中喻为大白牛车。此书“大乘”二字,即是大白牛车,非门外三车也。合释竟。
惟此大乘能起止观者,何也?因此心性本来寂照,以本寂故,能起妙止,以本照故,能起妙观也。虽诸众生但有性德,未有修德,迨苦极思本,修行止观法门,乃能返妄归真,而此之修行,皆依一念心性之所起也。止者,了惑业苦本无自性,有即非有,诸妄永寂。观者,惑业苦三非有而有,洞明缘起。法者,所谓三千性相,百界千如。门者,所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也。
第二重。止观为能依,大乘为所依。“能依”二字,即指吾人第六意识,因此识最为明利,能知名义而修止观故。大乘为所依者,以大乘即指自性清净心,此心本具常寂常照妙理故。修止观者,必以此心性为所依也。
第三重。止观法门为能通,大乘自性清净心为所通。通者,达也,能通达彼岸故。盖必修此止观法门,乃能达于自性清净无上极果也。
第四重。大乘止观为能由,法门为所由。由者,从也,谓惟此大乘止观,能入圆教圆行圆理之法门。又修止能入空门,修观能入有门,修止观不二,能入双亦双非之中道门。
第五重。大乘为能简,止观法门为所简。简者,简别也,因止观法门,有小、大、渐、顿、不定种种差别,今曰“大乘”者,简非余门故。且如止有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观有从假入空观、从空出假观、中道第一义观。虽体真止伏见思,入空观破见思,然独善其身,非大乘也。若随缘止,出假观,虽能自度度人,然不能直入佛地。亦须简之,息二边分别止、中道第一义观,此可称为大乘矣。然亦有次第历别、及一心圆顿之不同。历别者,先空后假。以此二为方便,乃入中道。是为历别而修,不高不广,亦非真大乘。乃牛车、非大白牛车也。惟先悟自性清净心而后起修,则即动而静,即昏而明,极圆极顿,方可称为大白牛车。今此大乘止观法门,即大白牛车也。故其余止观,均在被简之列。
第六重。止观为能成,大乘为所成。此之止观,能令凡夫成圣,菩萨成佛,故曰能成。所成者,谓大乘自性清净心,吾人最先所修者修此,最后所证者亦即证此。盖此心因赅果海,果彻因源,为因果不二之法门故也。
第七重。全题六字为能诠,六字所显之义为所诠。诠者,显也。如“大”字诠体、相、用三义,“乘”字诠理、随、得三义,“止”字诠返妄归真义,“观”字诠即理成事即体起用义,“法”字诠轨持自性义,“门”字诠就路还家义是也。
第八重。第六识为能解,名句文身为所解。盖八识中惟第六识最为明利,一切见闻觉知,皆用意识分别,故吾人之因文得义能修止观者,全仗第六意识了解之功也。一字曰名,多字曰句,多句曰文。如“大”字“乘”字各别言之,即为名;“大乘”二字合举,即为句。名诠自性,句诠差别。必积名以成句,乃能诠显差别之义也。若总题六字,乃多句成身之文也。身者,聚集之义。如集二名以上成句,为名身。集二句以上成文,为句身。集二文以上成章,则为文身。夫闻、思、修三慧,皆托名句文身而起,故曰所解也。上来五重玄义中第一释名已竟。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