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HK$
445.8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HK$
221.8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HK$
99.7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09.8
《
不止江湖
》
售價:HK$
98.6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HK$
154.6
《
双城史
》
售價:HK$
110.9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HK$
55.8
|
內容簡介: |
本教材由全国21所重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合作编写完成。在整体框架上未按传统的系统方式编排,而是围绕目前基础微生物学和临床微生物学的重要进展或热点问题分为若干单元进行编排。总体上突出了总论部分,力图结合新知识、新进展的介绍,讲深、讲透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问题和重点问题。在各论部分将几个重要细菌和病毒单独列章,其他则选代表性的分别组成单元章;注意了基础与临床的结合,注意了突出其代表性的特点,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因此,徐志凯、郭晓奎主编的《医学微生物学》不仅可供医学研究生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师及科研和临床工作者的参考书。
|
關於作者: |
徐志凯,男,1955年2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现任第四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国家重点学科及全军病原微生物防治基础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军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病毒学分会副主委,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微生物学会人兽共患病原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病毒学杂志》副主编、《医学参考报》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频道副主编。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至今35年。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3项,国家“973”课题l项,国家“863''’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是军队“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主编专著和国家规划教材4部;发表科研论文28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和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各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培养研究生68名,其中博士生35名。先后获得“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育才奖金奖”、总后“科技银星”、“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总后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郭晓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教学实验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科学研究院分子微生物学研究室主任。兼任教育部基础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食品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食品学会乳酸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病毒学专科学会副主任委员。自1986年以来一直从事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耐药细菌的控制技术、钩端螺旋体分子生物学和人体微生态学与益生菌等研究。关于钩端螺旋体和益生菌安全性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获“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和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是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共享课程“医学微生物学”负责人,上海市医学微生物学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本科生规划教材《病原生物学》主编,“十二五”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研究生规划教材《医学微生物学》主编,《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杂志副主编以及《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副主编。
|
目錄:
|
第一章 微生物系统生物学
第一节 系统生物学
第二节 微生物系统生物学
第二章 细菌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及其分析方法
第一节 细菌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第二节 细菌基因表达调控的整体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 细菌遗传性变异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 细菌遗传性变异的发生机制
第三节 细菌遗传变异的研究方法
第四章 细菌毒素和毒力岛
第一节 细菌内毒素
第二节 细菌外毒素
第三节 细菌毒力岛
第五章 细菌生物膜
第一节 细菌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第二节 细菌生物膜形成的调控
第三节 细菌生物膜的耐药性及相关疾病
第四节 细菌生物膜研究的常用方法
第六章 细菌对宿主细胞的作用
第一节 细菌的黏附
第二节 细菌的侵袭
第三节 细菌感染与细胞凋亡
第四节 细菌感染与肿瘤
第七章 细菌耐性。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主要种类
第二节 临床上常见耐药菌及耐药性变迁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第四节 细菌耐药性的防控策略
第八章 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生态失调
第一节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
第二节 微生态平衡与微生态失调
第三节 微生态失调的防治
第九章 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第一节 DNA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第二节 RNA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第三节 宿主因子与病毒基因组复制
第四节 病毒的遗传变异与新病毒的产生
第十章 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病毒与其受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病毒及宿主编码的微小RNA的作用和功能
第三节 病毒感染与炎症
第四节 病毒感染与肿瘤
第五节 宿主对病毒性疾病的易感性
第十一章 机体的抗感染免疫
第一节 机体固有免疫中的模式识别理论
第二节 抗细菌感染固有免疫
第三节 抗病毒感染固有免疫
第四节 抗感染的适应性免疫
第五节 抗细菌感染适应性免疫
第六节 抗病毒感染适应性免疫
第十二章 病毒性疾病的治疗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的化学治疗
第二节 病毒性疾病的免疫治疗
第三节 病毒性疾病的基因治疗
第十三章 病毒载体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反转录病毒载体
第二节 RNA病毒载体
第三节 DNA病毒载体
第四节 杂合病毒载体
第十四章 微生物疫苗
第一节 疫苗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第二节 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第三节 亚单位疫苗
第四节 基因工程疫苗
第五节 核酸疫苗
第六节 治疗性疫苗
第七节 疫苗佐剂
第十五章 医院感染
第一节 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及其特点
第二节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第三节 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
第四节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第五节 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第十六章 结核分枝杆菌
第一节 生物学特征
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
第三节 致病性与免疫性
第四节 实验室诊断与感染的防治
第十七章 幽门螺杆菌
第一节 生物学特征及流行病学特征
第二节 致病性与免疫性
第三节 实验室诊断与感染的防治
第十八章 大肠埃希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
第三节 实验室诊断与感染的防治
第十九章 乙型肝炎病毒
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病毒的复制周期
第三节 病毒的变异与分型
第四节 流行病学特征
第五节 致病性与免疫性
第六节 实验室诊断与感染的防治
第二十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其编码蛋白
第三节 病毒的复制周期
第四节 流行病学特征
第五节 致病性与免疫性
第六节 实验室诊断
第七节 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第二十一章 流感病毒
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抗原性变异与流感的流行
第三节 流行病学特征
第四节 病毒的致病与免疫机制
第五节 实验室诊断与感染的防治
第二十二章 人畜共患的重要病原微生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布鲁菌
第三节 钩端螺旋体
第四节 恙虫病东方体与贝纳柯克斯体
第五节 登革病毒
第六节 汉坦病毒
第二十三章 性传播的重要病原微生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淋病奈瑟菌
第三节 梅毒螺旋体
第四节 解脲脲原体与沙眼衣原体
第五节 人乳头状瘤病毒
第六节 单纯疱疹病毒
第二十四章 重要食源性病原微生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沙门菌属
第三节 副溶血性弧菌
第四节 诺如病毒
第五节 轮状病毒
第二十五章 病原性真菌的致病与免疫
第一节 真菌病的类型
第二节 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
第三节 病原性真菌的致病机制
第四节 真菌感染的免疫
第五节 真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第六节 抗真菌治疗
附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杂志及相关网站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