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HK$
99.7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HK$
62.7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199.4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6.1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HK$
445.8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HK$
221.8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HK$
99.7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
有时,美的不仅是风景,还有“观看”这个动作本身。
★★★★★
中国观众在观看华语电影时,虽然能够以母语的优势和相近的生活体验较为轻松准确地理解电影内容,但是,这些共同的观影基础往往也容易造成千篇一律的观影体验,由此产生的电影评论也较难产生亮眼的解读。
如果以一个来自异域的视角来审视中国电影,是否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本书的作者,来自日本的学者藤井省三先生,确实给我们呈现了一种全新的观看之道。
★★★★★
这不仅仅是一本评论集,同时也是一份珍贵的文学、历史、风俗资料。
从五行风水到张爱玲研究,从“二二八事件”到四合院,作者不断发现一枚枚影像背后的文化宝石,精心擦拭、细细打磨。
藤井先生以一名学者客观、严谨的态度,带着对中国电影深深的热爱,与读者分享了他对经典华语电影的独特解析。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本影评集。
这不仅仅是一本影评集。
★★★★★
本书收录了日本学者藤井省三的四十篇华语电影评论。
不同于那些专注于电影语言分析与心理分析的常规套路,本着对中国电影的热爱,作者展开了一场对中国文学、艺术、风俗、历史的影像之旅。
在本书中,作者以时间顺序为纵轴,以地域划分为横轴,以一名外国学者的新鲜视角,重新评析了华语电影长河中一颗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
通过回顾经典电影《家丑》,作者展开了一场对中国当铺的历史大考究。
通过赏析《滚滚红尘》,作者滔滔不绝地品评起张爱玲与胡兰成的乱世情缘。
通过解读蔡明亮的作品,作者将中国民间传说糅合进导演创作的集体无意识。
★★★★★
作者通过华语电影之窗,观看中国璀璨深厚的历史文化。
读者则通过观看作者的观看方式,打开全新的文化视角。
这是一场审美的互相凝视。
这是一场跨越文化的隔空观影。
|
關於作者: |
藤井省三,1952年生于东京,东京大学文学部教授、日本学术会议会员。专攻近代中国文学,并对台湾文学、华语电影等有所研究。主要著作包括《鲁迅事典》《百年间的中国人》《现代中国文化探索——四个城市的故事》《中国文学一百年》等。
|
目錄:
|
前言 1
第一章 影像中的近代中国
传统大家族制度的崩溃《家丑》(刘苗苗) 7
流浪艺人和无家少女《变脸》(吴天明) 13
黄金时代的女星传奇《阮玲玉》(关锦鹏) 17
围墙里的旗袍秀《大红灯笼高高挂》(张艺谋) 25
女作家的恋爱《滚滚红尘》(严浩) 29
男人的旧证书和女人的废纸篓《春桃》(凌子风) 35
无法无天的大地《红高粱》(张艺谋) 3
9批判和反思《南京大屠杀》(吴子牛) 46
残留孤儿的故事《清凉寺的钟声》(谢晋) 53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的光影回忆
四合院中的“文革”回忆《蓝风筝》(田壮壮) 67
向东洋艺术倾斜《霸王别姬》(陈凯歌) 77
动乱年代的中国平民《活着》(张艺谋) 83
怀旧的大地《我的父亲母亲》(张艺谋) 87
阴霾中的灿烂阳光《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 91
从大理走出来的天才舞蹈家《太阳鸟》(杨丽萍) 95
第三章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小城中迷失的青春《站台》(贾樟柯) 106
改革开放时代的山村气息《被告山杠爷》(范元) 110
红辣椒提出的诉讼《秋菊打官司》(张艺谋) 114
大山中的父与子《那山那人那狗》(霍建起) 120
文学和电影中的家《心香》(孙周) 125
新北京人的“单位”生活《混在北京》(何群) 129
北京的自行车和警察《民警故事》(宁瀛) 135
京人在纽约《推手》(李安) 141
英语也疯狂、电影也疯狂《疯狂英语》(张元) 146
现代上海的私小说和“我们的电影”《横竖横》(王光利) 150
第四章 香港“回归”和自我意识
味道奇妙的恋爱故事《重庆森林》(王家卫) 164
搭档在哪里《堕落天使》《花样年华》(王家卫) 169
大陆人“充满甜蜜”的香港《甜蜜蜜》(陈可辛) 173
商业街的青春像《香港制造》(陈果) 178
女人是“愈快乐愈堕落”吗?《愈快乐愈堕落》(关锦鹏) 182
失败者复活的香港梦《少林足球》(周星驰) 187
香港的实验性侦探电影《天有眼》(赵崇基) 191
第五章 台湾自画像
作为历史记忆的电影《悲情城市》(侯孝贤) 203
随着单簧管音符流淌的意识《沙河悲歌》(张志勇) 213
不安街道上的少年们《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杨德昌) 218
没有地铁的台北街道《麻将》(杨德昌) 221
拐考生的故事《热带鱼》(陈玉勋) 225
台北的堕落天使们《青少年哪吒》(蔡明亮) 230
污浊河水中的台北人《河流》(蔡明亮) 237
“外省人”一家的“饮食男女”《饮食男女》(李安) 241
后记 2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