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09.8
《
不止江湖
》
售價:HK$
98.6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HK$
154.6
《
双城史
》
售價:HK$
110.9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HK$
55.8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HK$
50.4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HK$
88.5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HK$
490.6
|
編輯推薦: |
企业规模越大,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越复杂,形成看不见的“部门墙”。如何去除部门摩擦与内耗,是很多中层管理者的心头病,也是高层考验其岗位胜任能力的重要考量。
《跨部门协同无障碍》深入分析了各种跨部门协同难题,以常见情境回顾的方式,针对性地提出破解之法,形成一套可操作的整体解决方案。本书以提供“干货”和“绝活”为主,所有的工作方法均通过数十家企业的实际使用,证明是高效的,实用性极强,让管理者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
內容簡介: |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往往过于强调部门利益,使得不同部门之间开始出现扯皮、争功诿过甚至拆台对抗的局面,对中层管理者的岗位胜任力提出了质疑。
《跨部门协同无障碍》专门针对“跨部门协同”这个管理难题,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清晰界定职责流程、四类协同工具,以及协同效果测评和改善方法,可以帮助中层管理者有效去除部门摩擦与内耗这块心头病,高效完成协同工作,获得同级的支持,赢得高层赏识和升职机会。
|
關於作者: |
王琦 李国刚 郭雷华
中国软实力研究中心首席咨询顾问,国内资深项目管理专家,在计划管理、项目管理、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等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曾为中粮集团、中国远洋、国家电网、蒙牛、大唐托电、搜房网、中国移动、IBM、 联想、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中兴通讯、招商银行等众多公司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有丰富的行业咨询实践经验。
|
目錄:
|
第一章 常见的五大协同困境
第一节 双赢心困境
第二节 投资心困境
第三节 同理心困境
第四节 责任心困境
第五节 大局心困境
第二章 协同的四类关系
第一节 服务协同
第二节 指导协同
第三节 管控协同
第四节 情感协同
第三章 协同的前提:具备协同思维
第一节 把握真正的需求
第二节 投资情感账户
第三节 创造双赢机会
第四章 协同的基础:明确职责与流程
第一节 协同产生的根源:组织的专业化分工
第二节 协同基础之一:清晰明确的组织职责
第三节 协同基础之二:高效与有效的组织流程
第五章 以客户为导向的内部价值链协同
第一节 服务协同的工具:四步实现服务转型
第二节 服务协同的实践:从“段到段”到“端到端”
第三节 情感协同的三大工具
第六章 集团企业总部与分、子公司的协同
第一节 职能系统与业务系统的差异
第二节 职能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流程协同
第三节 指导协同关系的工具
第四节 管控协同关系的工具
第七章 组织协同效果评价与改善
第一节 衡量内部组织协同度的指标
第二节 内部组织协同度测评
第三节 协同改善会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常见的五大协同困境
代表公司不等于公司代表;
短期利益不等于长期利益;
想要不等于需要;
恪尽职守不等于画地为牢;
部门目标不等于公司目标。
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共同完成某项工作,达成特定目标。
协同的目的是使人及资源的效用最大化。协同(synergy)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意为“协调合作”。原意中的“syn”表示“together”,即在一起引起的协调与合作,“ergy”表示“working”,即组织结构与功能。 “energy”表示能量,“synergy”表示多人在一起集中能量,产生“1+1>2”的效果。
协同并不是新生事物,它是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1971年德国科学家哈肯提出了系统协同学思想,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普遍存在有序、无序的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序和无序之间会相互转化。有序就是协同,无序就是混沌,这是一个普遍规律。协同现象在宇宙间一切领域中都普遍存在,没有协同,人类就不能生存,生产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能前进。在一个系统内,若各种子系统(要素)不能很好协同,甚至互相拆台,这样的系统必然呈现无序状态,发挥不了整体性功能而终至瓦解;相反,若系统中各子系统(要素)能很好配合、协同,多种力量就能集聚成一个总力量,形成大大超越原各自功能总和的新功能。
协同的对象可以是人或特定的资源。如部队作战,佯攻与主攻配合,掩护与冲锋配合,这是人的协同;飞机、炮火、坦克,也要相互配合,这是资源的协同。一般来说,企业协同分为内部协同与外部协同。内部协同包括总部职能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协同,业务部门之间的协同;外部协同为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的协同。本书主要探讨内部协同。企业内的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及软件资源,信息、工作方法、工作经验及最佳实践、客户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软资源。
在企业里,有效协同可以使合作顺畅,使复杂问题能够在多个环节的配合下得以解决,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使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协同通常还会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价值:第一,规模效应。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业务单元,通过协同变小为大,变弱为强,产生批量规模效应。这一点在对外采购方面表现尤为明显。第二,共享效应。原来企业内的某项资源,由特定部门进行管理和使用,属该部门所独有,不能发挥出最大效应,通过协同可以集中共享相关资源,使资源的利用率最大。第三,延伸效应。企业在某个方面做出特色,建立了良好品牌,可以以此为基础扩展到相关领域,延续成功品牌的影响获得新市场。
实现高效协同的基础是做好企业系统设计,包括设计适合业务特点、管理高效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岗位的职责划分,建立部门及岗位之间的工作业务流程,设立导向性的工作目标,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激励到位。在这个基础上,企业人员还必须建立良好的协同意识,具备协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应对企业协同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境。
企业在内部协同上主要有如下几类困境:双赢心困境、投资心困境、同理心困境、责任心困境、大局心困境。
第一节 双赢心困境
人力资源部的无奈
AT公司人力资源部牵头实施企业文化建设项目。为配合企业文化宣传,他们开始在各部门征集企业文化案例,要求根据部门人数比例,每个部门需在一周内提交一定数量的案例,并强调如不能按时提交,将给予通报批评。谁知一周过去了,提交案例的部门不到一半。新来的人力总监秦明很恼火:公司这么重要的工作,其他部门却不当回事!
这天,他找到负责焦炭出口销售的总监赵猛,开门见山地说:“赵总,我知道你也很忙,咱们就长话短说,公司在征集企业文化案例,要求出口业务部提交五篇案例,可是你们部门却一篇都没交,这影响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进行。赵总,你是公司的老创业者,应该知道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公司有多重要。这样吧,我再给你们两天时间,你们一定要把五篇案例提交上来。”
赵猛看了看他,说:“秦总,你来了有两个月了吧?你知道公司今年焦炭出口的目标是多少吗?你了解目前焦炭市场的状况吗?公司的一切工作都应该围绕业务进行,否则就是空话。”
秦明没想到赵猛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感觉像是被噎了一下,他也有点急了:“我知道你的业务重要,没有哪个业务部门是不重要的,否则公司没必要设立这个部门。但公司要长远发展,就不能只埋头做眼前的业务,必须要建设好企业文化,希望你能从大局考虑,配合公司的活动安排。”
赵猛的回答很干脆:“这个,我们配合不了。”
秦明很生气:“那我就要上公司高管会通报了。”
“你请便。”说完,赵猛拂袖而去。
望着赵猛的背影,秦明直发愣:“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做错了什么?”
★点评:
在不少公司,代表公司行使管控职责的职能部门与一线业务部门有矛盾。
比如财务部门与市场营销部门就经常有矛盾冲突。财务人员通常作风严谨,有时会因为过于保守而丧失市场机遇。市场营销人员往往倾向于灵活的头脑、超前的市场意识及各种灵活的公关技巧,有时会增大风险。财务人员常常认为,营销部门根本没有考虑整体的财务效果,仅是把目标放在自己的工作业绩上;甚至还认为,营销人员工作不力,就知道折价销售,未考虑折扣成本和获利能力,不懂得如何去理财,影响收益水平。而市场营销人员则认为,财务人员过于死板,把钱抠得太紧,常常因过于谨慎而丧失宝贵的市场机会,财务人员回避自己应承担的风险,提供的定价脱离市场不易实际操作。
两部门之所以矛盾重重,就在于所处位置不同。职能管理部门不能真正理解业务需求,从业务发展角度考虑问题,与业务部门达成双赢;业务部门不能从大局出发,从公司总体考虑,与职能部门配合,减少风险。两者如能有效地协同起来,就可以扬长避短。财务部门为营销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营销部门为财务部门提供及时的市场信息,从而紧随市场,把风险降到最低,使财务成果达到最佳。
因此,职能部门与业务部门应该相互学习,加深了解,了解对方的工作和难处,实现友好沟通和合作,要认识到,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下,企业应以营销为导向,赢利为目标,收款为保障。
在“人力资源部的无奈”案例中,人力资源部是公司的职能管理部门,代表公司牵头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为保证效果,他们对业务部门提出要求,这本身没有什么错误。焦炭出口部作为业务部门,在业绩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将精力全部投到业务上,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正常做法。那么为什么双方会产生这么大的矛盾呢?
从根本上说,人力资源部与焦炭出口部没有什么利益冲突,他们的最终目标都是要推动公司发展。但两个部门所处位置不同,因而关注的重点会有所不同。如果双方都能从公司发展大局出发,多考虑对方要求的合理性,如人力资源部多考虑业务部门的实际需求,业务部门不仅仅站在部门的角度,而是能从公司长远发展出发与人力资源部主动配合,那么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
下面,我们重点从职能部门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显然,上述案例中人力资源部的做法有问题。从人力总监秦明的表现看,先是居高临下,咄咄逼人,仿佛只有自己才能代表公司,并给对方扣上“影响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进行”的帽子。虽然在谈话中提到了对方是“公司的老创业者”,却只是施加压力,没有表现出丝毫尊重,这对秦明这位刚到岗两个月的新总监来说,尤其是不合适的。发现对方抵触后,秦明没有设法缓解,而是针尖对麦芒,继续采取高压手段,最终导致两人谈崩,赵猛拂袖而去。可以想象,秦明如果真的到高管会上做了通报,也很难有个完美的结果——好一点的话,赵猛会忍了,口服心不服;搞不好,当场又会发生争执,如果再有其他高管站出来帮赵猛说话,那么秦明就将非常被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也可能因此画上句号。当然,这里企业老板的态度很关键。但必须意识到,没有一个企业老板愿意看到下属当着自己的面吵架,最后把判定是非的决定权交给自己,老板更希望下属自己能把问题解决掉。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职能部门虽然代表公司行使职能,但形式上绝不能以公司代表自居。说到底,这仍是协作,要兼顾业务部门及当事人的利益,从双赢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和推动,不能摆出管理者的面孔,只知道做指挥、当上帝、来硬的、施高压,要学会绵里藏针。切记,代表公司不等于公司代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