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需求、控制、规划与设计

書城自編碼: 296085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建筑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作者: 赵景伟、张晓玮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459989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84/587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20.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认知他者与反观自我:近代中国人的奥斯曼帝国观
《 认知他者与反观自我:近代中国人的奥斯曼帝国观 》

售價:HK$ 106.8
无从说起
《 无从说起 》

售價:HK$ 81.6
蔬菜栽培学
《 蔬菜栽培学 》

售價:HK$ 165.6
车规级芯片技术
《 车规级芯片技术 》

售價:HK$ 153.6
甲骨文丛书·常识:一部政治史
《 甲骨文丛书·常识:一部政治史 》

售價:HK$ 94.8
第四条底线:21世纪仁爱领导力精进指南
《 第四条底线:21世纪仁爱领导力精进指南 》

售價:HK$ 82.8
情绪说明书:解锁内在情绪力量
《 情绪说明书:解锁内在情绪力量 》

售價:HK$ 71.8
中国神仙画谱 装饰画
《 中国神仙画谱 装饰画 》

售價:HK$ 59.8

 

編輯推薦:
本书通过结合国内外经典开发案例以及理论研究,对城市地下交通与停车、城市地下公共服务、城市地下市政设施、城市地下物资储备、城市地下防灾系统,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原则、方法,城市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要素与控制指标体系,高校校园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紧迫要求与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研究。本书可用作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城市规划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及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內容簡介:
本书是在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 15YJA760058)的资助下完成的。本书通过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历史经验以及现状调研,结合城市规划相关法规、规范,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资源评估、功能及规模预测、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地下交通系统与设施规划、城市地下公共服务空间规划、地下公用设施系统规划、城市居住区地下空间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地下空间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对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需求、控制、规划与设计等进行了研究。
本书适合从事城乡规划、建筑学、地下空间规划及城市地下工程等专业的科研和教学人员,以及从事城市建设、城市决策以及人防建设等部门的管理人员使用,也适合作为该领域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资料。
目錄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背景与现状2
1.1.1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背景2
1.1.2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3
1.2地下空间规划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6
1.3国内外研究现状7
1.3.1地下空间开发动因研究7
1.3.2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适宜性评价研究8
1.3.3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需求预测研究10
1.3.4地下空间开发与控制方法研究11
1.4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内容及开发策略13
1.4.1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内容13
1.4.2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策略18
第2章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历史概述及经典案例研究21
2.1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历史概述24
2.1.1地下空间在古代的利用24
2.1.2地下空间在近代的利用29
2.1.3地下空间在现代的利用31
2.2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典型案例研究36
2.2.1欧洲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36
2.2.2北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45
2.2.3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51
2.2.4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61
第3章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估68
3.1地下空间资源评估的几个基本概念68
3.2地下空间资源评估方法70
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开发:
需求、控制、规划与设计
目录3.3案例分析:铜仁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资源评估71
3.3.1基于城市地质及建设现状地下空间资源工程开发难度评价71
3.3.2铜仁市中心城区用地现状74
3.3.3铜仁市主城区地下空间资源的工程开发难度评价75
3.3.4基于社会经济潜在价值的地下空间资源区位价值评价78
3.3.5基于开发难度及区位价值的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质量评价80
3.3.6铜仁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质量评价83
3.3.7铜仁市地下空间资源量的计算85
第4章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需求预测87
4.1地下空间开发需求预测的重要意义87
4.2地下空间开发需求层次与预测方法87
4.2.1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的需求层次87
4.2.2地下空间开发需求预测方法90
4.3地下空间开发需求预测案例:地下空间总体开发需求预测98
4.3.1功能需求预测99
4.3.2地下空间开发规模需求预测100
4.4地下空间开发需求预测案例:重点地区地下空间总体开发需求预测102
4.4.1中德生态园商务居住区开发功能预测104
4.4.2中德生态园商务居住区开发规模预测104
第5章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107
5.1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城市经济发展107
5.1.1城市经济发展与地下空间开发107
5.1.2地下空间开发成本及社会经济效益108
5.2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定位与作用109
5.2.1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定位109
5.2.2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作用110
5.3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特点和原则110
5.3.1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特点110
5.3.2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原则111
5.4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程序与内容113
5.4.1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113
5.4.2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内容113
5.5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调查研究115
5.5.1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调查的一般程序115
5.5.2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116
5.5.3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118
5.5.4地下空间现状的调研深度与成果汇总120
5.6城市重点地区地下空间规划引导121
5.6.1概述121
5.6.2案例解析124
5.7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局与形态128
5.7.1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局中的城市要素分析130
5.7.2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局的方法130
5.7.3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总体布局的原则133
5.7.4城市地下空间的竖向分层开发134
5.8案例分析:青岛市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138
5.8.1规划背景分析138
5.8.2青岛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评价139
5.8.3青岛市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调查与评估139
5.8.4青岛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功能需求及规模预测140
5.8.5青岛市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局规划143
5.8.6青岛市城市地下空间重要功能系统布局规划145
第6章城市地下交通系统与设施规划150
6.1城市交通与交通问题151
6.2地下交通的分类及效益152
6.2.1地下交通的分类152
6.2.2地下交通的效益152
6.3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系统规划155
6.3.1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与地铁建设条件156
6.3.2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网规划158
6.3.3地下轨道交通车站(地铁车站)规划与设计160
6.3.4城市地铁车站公共空间设计艺术164
6.3.5城市地铁车站的总体布置174
6.4城市地下步行系统规划175
6.4.1地下步行系统概述176
6.4.2地下步行系统构成及布局177
6.4.3地下步行系统布局模式181
6.4.4上海虹桥商务核心区一期地下步行系统布局分析182
6.5城市地下道路与停车系统规划187
6.5.1系统概述187
6.5.2系统构成模式188
6.5.3地下停车设施规划188
6.5.4地下道路案例解析:上海外滩井字形地下通道193
6.5.5地下道路与停车系统管理模式197
第7章城市地下公共服务空间规划198
7.1地下公共服务系统规划199
7.1.1系统规划原则199
7.1.2系统规划要求201
7.2城市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布局203
7.2.1以公共交通为主导204
7.2.2以城市改造为契机204
7.2.3以商业空间为核心206
7.3城市地下街规划与设计207
7.3.1城市地下街的分类207
7.3.2地下街规划布局要求209
7.3.3地下街内部空间的组成211
7.3.4地下街的建筑空间组合方式214
7.3.5地下街的外部空间组织216
7.4城市地下综合体规划与设计218
7.4.1城市地下综合体的建设目的218
7.4.2城市地下综合体的功能空间构成220
7.4.3城市地下综合体的空间组合220
7.4.4城市地下综合体案例分析:钱江新城核心区波浪文化城223
7.5高校地下公共服务空间规划与设计228
7.5.1高校校园空间拓展概述228
7.5.2高校校园地下空间开发目的及功能229
7.5.3国内外高校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230
7.5.4高校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发展趋势235
7.6其他类型地下公共服务空间规划239
7.6.1地下文化娱乐空间239
7.6.2地下体育健身空间242
7.6.3地下行政办公空间244
7.6.4地下医疗卫生空间245
7.7城市地下公共服务空间评价方法246
7.7.1形态分析方法(Morphological
Analysis)246
7.7.2公众行为分析方法(Public
Behavior Analysis)246
第8章其他地下空间设施系统规划249
8.1城市地下市政设施系统规划249
8.1.1城市市政设施系统的组成251
8.1.2城市市政设施规划的基本原则251
8.1.3地下综合管廊252
8.1.4地下市政场站规划262
8.2地下贮库系统规划269
8.2.1地下贮库系统的发展269
8.2.2地下贮库系统的分类271
8.2.3地下贮库系统的规划布局274
8.3城市地下防灾系统规划276
8.3.1城市灾害对城市的影响278
8.3.2国内外利用地下空间防御城市灾害的研究进展279
8.3.3地下空间的防灾特性280
8.3.4地下建筑防护281
第9章城市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286
9.1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概述286
9.1.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与特征286
9.1.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定性控制要素288
9.1.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引导性控制要素288
9.1.4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构成体系289
9.1.5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290
9.2城市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定位和特点291
9.2.1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定位292
9.2.2城市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点292
9.3城市重点地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引导方法和控制要素294
9.3.1引导方法294
9.3.2控制要素295
9.4城市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控制过程297
9.4.1政策、规划解读及现场调研297
9.4.2地下空间布局297
9.4.3地下空间开发控制指标的确定298
9.4.4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管理模式298
9.4.5规划成果内容300
9.5规划案例青岛中德生态园商务居住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300
9.5.1青岛中德生态园概况301
9.5.2青岛中德生态园地下空间开发必要性分析305
9.5.3地下空间开发价值评估306
9.5.4地下空间开发需求预测310
9.5.5地下空间布局310
9.5.6地下空间开发控制指标的确定313
9.5.7分图则标定316
9.5.8地下空间连通模式及高差处理316
9.5.9地下防灾与防护规划控制318
9.5.10综合管廊规划控制320
第10章城市居住区地下空间规划322
10.1中国城市居住区的建设与发展简况323
10.2城市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必要性分析326
10.2.1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的综合效益需求326
10.2.2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可以完善住区公共服务功能327
10.2.3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可以优化步行与车行交通327
10.2.4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可以增强防灾抗灾能力328
10.3城市居住区地下空间功能的配置329
10.3.1停车功能329
10.3.2商业及公共服务功能330
10.3.3休闲娱乐功能333
10.3.4市政功能333
10.3.5防灾与防护功能333
10.4城市居住区地下空间规划控制的内容与相关指标334
10.4.1规划控制的内容334
10.4.2需要规划控制的相关指标335
10.5城市居住区地下空间规划设计要点339
10.5.1系统的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加强地下空间的连通性340
10.5.2结合半地下建筑及覆土建筑,突出半地下空间的生态景观性341
10.5.3通过设置下沉广场和下沉庭院,创建上下部空间的景观
连续性342
第11章历史文化名城地下空间规划控制344
11.1世界上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做出的努力345
11.2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概况347
11.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矛盾与化解之道349
11.3.1名城保护与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矛盾349
11.3.2矛盾化解之道350
11.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地下空间的开发控制351
11.4.1地下空间开发区域控制351
11.4.2开发控制内容351
11.5历史文化名城地下空间的开发案例研究351
11.5.1历史地段(历史文化街区)的地下空间开发351
11.5.2历史建筑及历史遗迹的地下空间开发359
11.5.3地下文物(地下遗存)的保护与开发363
图片来源366
表来源373
参考文献375
內容試閱
前言
在城市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资源、能源紧缺,贫富分化的现象正在加剧或者恶化,城市化所带来的挑战日益严峻,城市人居环境受到很大的威胁。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土地空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有效解决城市的安全防灾、市政交通、能源环保、土地紧缺等问题,是规划建设集约紧凑、生态低碳城市,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科学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已经开展了各个层面的地下空间规划和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处于朝阳发展阶段的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需求预测技术、控制方法、规划与设计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方案存在局限性,导致城市空间开发缺乏整体性;地下空间的规划编制与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相脱节,缺乏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方面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地下空间开发的竞争力和重要性仍显不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颁布任何国家层面的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规范和技术标准,各大科研院校及相关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和研究机构对城市在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深度、阶段把握、技术方法等方面还各自处于摸索阶段,并未形成统一的框架,地下空间规划的可实施性较弱,缺乏整合,难以成为行之有效的控制依据和引导手段等。因此,正确理解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完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内容与方法,建立、健全的相关法律及规范体系是我国当前亟须完成的一项工作。城市决策与职能部门应提高对地下空间开发重要性的认识,全方位地研究地下空间相关内容,抓住机遇,从立体空间的角度实现有效的空间统筹与空间管制,加强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可实施性以及提高对下位的城市地下空间建设规划的指导性。地下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空间,其开发利用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的难题,在开发建设城市地下空间时,必须尽可能多地考虑各种可能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对地下空间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地下空间开发动因研究、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适宜性评价研究、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需求预测研究、地下空间开发与控制方法研究等方面。本书在广泛收集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建设实践案例的基础上,通过深入阅读和分析国内外大量的文献,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资源评估、功能及规模预测、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地下交通系统与设施规划、城市地下公共服务空间规划、地下公用设施系统规划、城市居住区地下空间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地下空间规划等方面对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需求、控制、规划与设计等进行了研究。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开发: 需求、控制、规划与设计前言本书包含了作者所主持与参与的多个地下空间规划实践与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在同济大学地下空间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工作中的部分研究成果,在此向同济大学地下空间研究中心、青岛市规划局、中德生态园管理委员会、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铜仁市城市规划局等单位致以衷心的感谢。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同济大学彭芳乐教授、清华大学毛其智教授、广州大学曹伟教授、临沂大学付厚利教授、山东科技大学乔卫国教授和王来教授的热情支持与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硕士研究生鲁晓婷、朱寅歌、黄子瑜、段世姣、刘煜参与了本书中部分插图的绘制和文字校对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本书还参考了其他文献和图文资料(含互联网资料),这些资料的来源详见书后,在此谨对所有文献的作者或机构表示感谢。本书是在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 15YJA760058)的资助下完成的。本书的完成,也得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热情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书中难免会有不足之处,敬请广大同仁和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2016年11月12日


第3章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估联合国自然资源委员会(Committee on Natural Resources,CNR)于1981年5月把地下空间确定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世界各国开发利用给予支持。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ECOSOC)也于1983年通过了确定地下空间为重要自然资源的文本,并把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包括在其工作计划之中。由于各个城市的地理环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土地利用情况、城市环境、城市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在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总体规划前,必须对地下空间资源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必须以调查的信息为基础,通过一定的定性和定量手段分析资源影响要素的作用和参数,获得宏观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可供开发的数量与质量、资源分布的范围和深度、资源利用的潜力等,完成地下空间资源分布图、评估图和评估数据库\[48\],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控制、规划与设计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31地下空间资源评估的几个基本概念〖*2〗1 地下空间资源评估地下空间资源评估是指在对地下空间资源的地质、水文、地形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等条件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总体判断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难度和确定可开发的资源分布情况,是决定地下空间竖向分层规划的重要前提。地下空间资源评估的目的是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包含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内容,可用空间分布图和数字格式来表达。2 地下空间资源的数量地下空间资源的数量即空间资源占用的空间体积或容量,数量指标可用地下空间占有的空间体积或者可有效利用的平面面积来表达。地下空间资源评估中所指地下空间资源容量概念有三个不同层次:(1) 地下空间的天然蕴藏量,即在指定区域内全部空间领域范围的总体积,包括可开发的领域与不可开发的领域的体积总和。(2) 可供合理开发的潜在资源蕴藏量,即在指定区域内,不受各种物理因素和城市因素制约,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可进行开发活动的空间领域总体积。在岩土体的空间范围内,开发活动不侵犯周围受法律保护的领域,不威胁城市地质环境和已有建筑物的安全。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开发: 需求、控制、规划与设计第3章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估(3) 可有效利用的潜在资源容量,即在可合理开发的资源分布区域内,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符合城市生态和地质环境保护的许可,保持合理的地下空间距离、密度和形态,开发并能够充分实现空间使用价值的潜在空间总体积。在数值上,可供有效利用的资源容量以一定百分比形式占有可供合理开发资源蕴藏量。地下空间资源的实际开发量,是由城市空间与功能需求、生态与环境控制和城市规划建设方案实际确定或开发的地下空间容量。3 地下空间资源的质量地下空间资源的质量是评价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工程难易程度和潜在开发价值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可以根据城市地下空间的地质条件、城市建设现状、城市空间的区位价值等级分布等影响要素进行评估。地下空间资源的质量评估可以分解为两个分项评估指标及一个综合指标,包括地下空间资源工程适宜性评估、地下空间资源综合潜在价值评估、地下空间资源的综合质量评估,即在资源开发难度指标和资源的潜在价值指标基础上得到综合评估指标,实现主、客观相结合的目的。4 地下空间资源的潜力地下空间资源的潜力指地下空间资源潜在可供应容量和可开发价值的总和,用可开发容量及开发价值来表示。《青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20132030年)》基于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宏观尺度要求,规划评估中采用了平面 竖向分层模型来反映地下空间资源的三维特性,即在平面划分单元的同时,沿深度方向进行竖向分层的建模方式,记录空间属性信息和进行地下空间资源评估。平面分层法工作原理的两个中心数据结构式如下: ①在平面上恰当划分评估单元(一般以城市规划地块为基准),合理表达地面地下空间类型(建筑物、绿地、水域、道路等)、地质、社会经济等基础信息,使单元内部的基础信息尽量单一化,单元划分主要采用两种形式结合: 矢量数据平面单元 深度分层,栅格数据平面单元 深度分层; ②根据实际需要对平面单元编码,并设置属性字段,形成以平面单元编码为检索符,带有竖向分层控制字段,可记录、查询空间与属性信息的数据结构。在本次规划中,将地下空间按照浅层(0~-10m)、中层(-10~-30m)、次深层(-30~-50m)、深层(-50m以下)的划分方式进行竖向层次的划分和评估。主要技术流程包括三个步骤: 平面单元划分与竖向分层;数据与空间单元的集成融合;数据在空间单元的分类、组合、叠加和评估运算。《北京中心城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20042020年)》在对地下空间资源分布进行评估时,主要采用了影响要素逐项排除法,即排除受到不良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地下埋藏物、已开发利用的地下空间、建筑物基础和开敞空间制约的空间后,剩余的空间范围即为可供合理开发的资源蕴藏分布。地下空间开发潜力评估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即根据影响性质不同,把影响因子分为制约性因子、利导性因子和复杂性因子三类,分别确定评估因子的权重。在确定评估因子权重时,主要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即对浅层地下空间和次浅层、次深层、深层地下空间采取不同的权重取值。32地下空间资源评估方法
地下空间资源评估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多种因素的质与量和时间与空间的复杂组合及体系\[80\]。目前,我国不同城市根据自身条件选取的评估因子、采用的方法都不尽相同,技术方法也处于探索的阶段(表31)。表31国内部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估所采用的方法简表采用方法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南京苏州厦门青岛1影响要素逐项排除法★★★★★★★★2多因素综合评价法☆☆☆☆3层次分析法☆☆☆4模糊综合评价法☆☆☆5地域对比评判法☆注: ★表示地下空间资源分布评估;☆表示地下空间开发潜力评估。虽然各城市采用的方法略有不同,但基本思路都是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可有效利用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容量及分布。评估的难点在于如何选用评估分析模型、确定评价因子的取值以及因子权重,这主要是由于城市规划的许多判断因素并非能够简单量化,更多是基于经验的模糊判断,这种方法需要在长期的规划实践中不断地调校,才能逐渐形成较为合理准确的指标体系。本节对评估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因子判定法、影响要素逐项排除法等进行简要介绍。1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于1980年作为一种管理工具为处理多目标环境问题而引进的\[19,81\]。对多源复杂影响因素作用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行评价,必须解决评价要素的不同属性、不同度量标准、不同定性与定量标准等的统一化和规范化问题,一般应对复杂因素构成的整体问题进行层次分解和重新构造,建立多目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从而指导和规范地下空间资源评价的内容和过程,提高其作为规划编制和资源开发战略制定依据的科学性。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可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思路分析和构造地下空间资源评价模型和体系。2 因子判定法选择评估因子时,应结合评估区域的实际,深入分析,综合考虑,从中选定具有代表性的因素及其因子作为评估的依据,选择因子时应尽可能系统、全面,然后对影响结果的各个因子进行分级,将对地下空间开发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子确定出来,如地质、水文、区位、地面现状、土地利用性质、社会经济、轨道交通、城市人口等。3 影响要素逐项排除法在地下空间资源的总蕴藏量中,地下空间的开发限制受到建设现状的影响,排除建筑物基础、管线、既有地下空间、开敞空间、特殊用地等的制约后,剩余的空间范围即为可供合理开发的资源。这种方法称为排除法。城市建设现状包括地下空间现状与地面空间现状,它们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开发限制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可以利用排除法对限制开发的区域进行排除,得到可充分开发区域和可有限开发区域。4 GIS技术目前,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rm,GIS)已经成为中国地理信息界用户群体最大、应用领域最广的地理数据处理系统,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建设、土地利用、测绘、设施管理、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33案例分析:铜仁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资源评估(见彩插)
铜仁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估主要铜仁市中心城区,包括市中、环北、河西、灯塔、谢桥5个办事处和大兴、川硐、滑石、茶店、万山、高楼坪等7个乡镇的全部及松桃县正大镇部分行政辖区,并纳入坝黄镇金锦江两岸可视范围,总面积为81430hm2。规划研究中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针对铜仁市规划范围内的地下空间资源开展评估与分析,竖向深度上划分为浅层(0~-10m)、中层(-10~-30m)。331基于城市地质及建设现状地下空间资源工程开发难度评价1 地形地貌条件铜仁市处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西北高,东南低,属于低山丘陵地貌,低山丘陵广布,河谷坝子沿锦江及其支流呈串珠状分布。平均海拔为500~1000m,武陵山主峰在境内,山脉以东是丘陵地带,河流切割较浅,地面平缓起伏,河流沿岸多试山间坝子,一般海拔为300~800m;山脉以西是岩溶山原地貌,一般海拔为600~1000m,相对高差达600~800m。但在远离河谷的山原面上岩溶、丘陵、洼地较多,地面起伏不太大,全境以山地为主,占全区总面积的678%;其次是丘陵,占283%;坝子及其他地貌面积仅占39%。铜仁地区地貌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受地质构造控制,褶皱轴及断裂线的走向多为北北东或北东向,因而不同时代或不同性质的岩层大致以北北东或北东向相间排列,致使地貌分布也呈北东向排列的格局。根据地貌类型及组合在空间上的差异,将全区地貌划分为3个一级区,10个二级区。本次铜仁市评估范围内,平均海拔较高,但地形对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影响较小。在坡度较大的地区,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采取不同形式的城市地下空间,以减少土方开挖、附加劳动及其他建设投资。在山谷及其地势低洼的地区,出于预防水灾的考虑,应当慎重考虑地下空间规划布局中出入口位置的选择、出入口结构以及相应的防、排水工程措施。2 工程地质条件境内出露地层有前震旦系板溪群、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和第四系,前震旦系板溪群、震旦系主要分布于漾头镇、瓦屋乡和六龙山乡,坝黄镇西部有少量出露;寒武系在全市境内均有出露;奥陶系呈带状沿北东向分布于川硐镇境内;第四系主要分布在锦江河谷两侧及地势低洼平坦地带。1) 岩土体条件铜仁市的岩土构成自上而下叙述如下。第四系素填土: 褐黄色,一般为人工填土,主要由石块、碎石、黏土及少量建筑垃圾组成,结构松散,分布不均匀,平均厚度约2m。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大,且无规律,承载力低,属于Ⅳ地基。红黏土层: 褐黄色,黄色,质纯。土质均匀、密实,上硬下软,其状态按含水量比呈可塑状至软塑状。分布广泛,分布不均匀,平均厚度约35~10m。寒武系中统高台组白云岩: 浅灰色、中厚层细晶白云岩,强或中风化。强风化白云岩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极破碎,岩芯采取率较低;中风化白云岩呈细晶结构,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属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岩心以破碎状、短柱状为主,岩芯曲率约60%~80%,岩石质量指标RQD约20~30(极差至差)。2) 水文地质条件铜仁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受季风影响明显;其基本气候特征是春温多变,绵雨较多;夏季炎热,日照充足;秋温速降,多阴多雨;冬少严寒,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3~175℃,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2~6℃;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24~28℃;境内在相同高度比较下,西部气温高于东部;境内降雨充沛,年平均降雨为1100~1400mm,集中于4~8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0%~65%,全年日照数为1250h。铜仁市降水充沛,河流密布,是全省水文条件较好的地区。境内以梵净山至佛顶山山脉为分水岭,分为两大水系,东为沅水系,主要河流有锦江、松桃河、车坝河等;西为乌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六池河、石阡河、印江河、马蹄河、坝坨河和洪度河等。全市河流总长达10km以上,流域面积大于200hm2的河流有221条,其中属沅江水系的达103条,属乌江水系的达118条;由于境内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其基本降雨类型为地形雨,东部为降水高值区,常年降水在1300mm以上;西部为降水低值区,常年降水在1200mm以下。铜仁市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3100亿km3,占境内水资源总量的248%。这部分地下水为降水补给,贮存于地表层中,埋层较浅,与地面水无不透水层隔绝。区内浅层地下水的分布和类型,受地层、地质构造控制,以暗河、井泉及渗漏为主要特点。暗河多沿地质构造的背、向斜轴部发展,或沿断层破碎带发育较为明显,地下水的流向大体与地表水的流向一致,沿途互相转化、补给。区内浅层地下水有岩溶水、裂隙水和孔隙水三种类型,而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分布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60%以上,这类岩区的岩溶泉井、暗河十分发育。据统计,区内共有岩溶泉井、暗河逾15万处,其中出流量大于01km3s的有300多处,贮水量占区内浅层地下水量的80%左右。其次为裂隙水,多分布于火成岩、碎屑岩和变质岩区内,沿母岩的各种裂隙汇流而成。最少的是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的孔隙水,分布零散,贮水量占区内浅层地下水资源的3%左右。3) 不良地质铜仁市面临的主要不良地质问题为岩溶及断裂带影响。(1) 岩溶西南岩溶区是全球三大连片岩溶发育区之一,其岩溶集中,连片面积之大、岩溶地貌发育之强烈、岩溶生态系统景观类型之复杂多样、人地矛盾之突出,在全球岩溶生态系统中占有突出地位,而贵州正处于西南岩溶山区的腹地,是我国岩溶地貌最发育、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铜仁位于贵州的东部,其地下空间开发深受岩溶影响。岩溶旧称喀斯特地质,主要是碳酸盐类岩石地质构造地区受含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在地下或地表形成的空洞、塌陷、地下河、沉积等地质现象,会对地下空间开发和地面建设造成较大的危害。岩溶可产生一系列对工程很不利的地质问题,如岩体中空洞的形成,岩石结构的破坏,地表突然塌陷等,严重影响建筑场地的使用和安全。岩溶大到一定程度可成为溶洞,可作为天然形成的地下室加以利用。岩溶的危害影响主要与岩溶条件(岩溶地层,岩溶发育程度)、覆盖层条件(厚度,岩性,结构)、构造条件(距断层距离,距褶皱轴距离,断层性质,构造组合,构造规模)、水条件(地下水位面与基岩面距离,地下水位波动频率,地下水位变幅,地下水径流强度,距地表水体距离)、地形地貌条件(地形变化、地貌条件)、人类工程活动条件(距抽水井距离、抽排水强度)等有关。通过一定的评估模型,最终把影响等级分为稳定级、基本稳定级、次易塌级、易塌级、极易塌级等五个等级。(2) 断裂带铜仁市境内大地构造位置横跨在扬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带的过渡带上,分属扬子准地台贵阳复杂变形区的东缘,湘西武陵山早期华南褶断带西侧,褶皱、断裂构造发育,主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和北北东向。西部地质构造简单,中部和东部地质复杂。褶皱以铜仁复式向斜、下溪复背斜、瓦屋复向斜等为代表,多被断层破坏;断裂构造以黄家院断层、文笔峰断层、铜仁大断层、茶店凤凰主干断裂为代表,构成了境内地质构造的主要格架。断裂结构对地下空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工程环境影响: 断裂结构为底层内地下水和有害气体的运动提供了通道,可造成多种环境灾害; ②使场地整体强度弱化,从而导致场地岩土体滑移或地基强度的不足; ③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地貌的差异和地下水系,在断裂带区域,通常岩石的完整性差,地下水发育,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地下空间开发容易遇上塌方、涌水等问题。非活动断裂构造区域稳定性较好,对地下空间开发的影响较小;现代地震科学还不能就活断层的错动灾害研究问题对实际工程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一般采用回避策略。研究人员建议,断裂带100m半径内禁止建设地下空间设施: 尽量避免在100~1000m半径范围内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如果是特殊情况,不得不在该区域建设地下空间,必须经过完整的安全性评估;1000m以外范围可以建设地下空间。在地下空间资源的工程条件中,应考虑地裂缝对资源质量的影响,并严禁在地裂缝严重地区进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4) 地质灾害据《铜仁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统计,以及通过对铜仁地区9县(市)1区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表明,区内主要发育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等类型(见表32),区域内滑坡规模以小型为主,中型次之,大型较少;崩塌以小型为主,泥石流也以小型为主,区内地裂缝发育较少。目前铜仁市地质灾害有以下特点: ①点多面广,类型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危害大。②顺层斜坡产生的地质灾害数量较多;在坡角大于25顺层斜坡的局部地段,地质灾害较为集中分布; ③旱季地质灾害基本稳定,雨季欠稳定至不稳定,长时间降雨及特大暴雨易诱发地质灾害; ④随着铜仁市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经济建设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日趋加大,由人类不良工程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也日益增加; ⑤危岩崩塌突发性强,危害性大。表32某地质灾害类型及规模分类统计表灾害类型指标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合计滑坡规模分级标准104m31000100~100010~10010010~1001~101km宽3~10m数量个11所占比例%100100坍塌和落石对地下空间开发的影响主要是易造成施工事故。建成后的地下空间虽然具备一定的防护能力,但出入口的安全存在隐患。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可能会堵塞地下空间的出入口,威胁地下空间出入口的人流车流安全。泥石流是一种破坏强度大的自然灾害,是一种液体夹杂固体的混合物,一般不宜在泥石流发生的危险区开发地下空间。选址时,对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尽量避免开发地下空间;如无法避免在地质灾害危险点开发地下空间,应加大地下矿工程的埋设深度,充分考虑到可能的滑坡崩塌带来的危害,并进行合理的施工设计和地下工程出入口的设计。332铜仁市中心城区用地现状1 地面空间建设现状为了查明浅层地下空间可供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资源量,需要排除与地面有保留价值的各类城市用地相对应的地下空间范围。一般来说,这类用地包括城市中的高质量建筑物和城市设施、文物古迹、公共绿地和水面;而道路、广场、空地以及没有保留价值的建筑的用地,则对浅层地下空间的开发影响较小,这类用地时间上也正是城市立体化再开发的适宜位置。地面空间容量现状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明在正常条件下影响浅层地下空间开发的范围和界限,并分别对其占地面积进行统计,取得定量的调查结果。道路、广场、空地对浅层地下空间的开发障碍较小,故应划入开发的空间范围之内。绿地要具体分析,如多年生植物较多的公共绿地不适宜开发地下空间,河湖水系一般属于保留空间的范围。宫殿、庙宇、皇家园林、王公府第,以及有纪念意义的名人故居及革命文物等需要进行调查,确定其位置、特征和占地面积。对其中有保留价值者,在其影响范围内一般不宜开发浅层地下空间。地面原有的建筑物,由于其下基础对地下空间的开发有限制,故在本次评估中,将建筑物所在区域考虑为地下空间开发限制区域,即不可开发区域。铜仁市地面空间现状中对于地下空间开发(包括浅层及中层)有约束的主要为地面建筑空间、文物保护空间和生态管制空间。以上三类区域内不宜开发地下空间。道路范围内,由于现有的管线铺设错综复杂,规划认为不宜开发浅层地下空间,但其中层地下空间属于可开发范围。由于水域的浅层地下空间中水环境的存在,也不能开发,故只能开发中层地下空间。对地下空间没有约束的为空地范围,该范围内地下空间易于开发。2 地下空间利用现状除各类地上建筑物外,在地下空间中还有地面建筑的地下室和以各种构筑物为主的地下设施,包括地下管线、地下铁道的区间隧道和车站、公路隧道、过街人行通道等,部分城市还可能有一些地下历史文物、古迹等。地下埋藏物都占用一部分的地下空间,对制定地下空间发展规划有一定的影响。根据现有资料统计(图31),铜仁市中心城区地下建筑主要以地下一层、地下二层为主,地下三层建筑为辅。地下建筑主要用于停车和设备配套,少量用于商业活动场所。其中,38处用于停车,4处用于商业活动。影响铜仁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是原有以停车或人防功能为主的地下室。人民防空工程曾经是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主体。但是当时缺少工程的规划、设计,质量比较差,仅有一部分尚能继续使用;又由于缺少档案资料,情况不明,常常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障碍,对地下空间规划的影响较大。图31铜仁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见彩插)目前,铜仁市已建(包括早期人防工程)和在建的人防工程总面积为105 3363m2,按中心城区现状人口235万人计算,人均人防工程面积为045m2。早期人防工程包括东山防空洞、龙井巷防空洞及架梁山防空洞,总面积为43099m2,但由于建设时间久、没有安装防护设备、通风排水性能较差等原因,目前基本不具备防护功能;2004年后结合城市建设修建的防空地下室包含人员掩蔽工程和人防物资贮备工程,主要分布在火车站周边地区及东太大道、梵净山大道两侧,总面积为1010264m2,但85%处于在建状态。对铜仁市地下空间开发来说,由于原有地下空间的存在限制了所在处地下空间的开发,即便开发也充满不确定性,经济代价较大。333铜仁市主城区地下空间资源的工程开发难度评价
影响地下空间资源评估的客观条件是地下空间资源的工程开发难度,综合考虑开发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面空间建设现状与地下空间利用现状等因素,基于城市规划相关资料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难易程度的评价模型进行研究。此外,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质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开发成本的投入,其二为未来地下空间运营的收益。而地下空间资源的工程开发难度影响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适宜性越高,开发难度就越低,从而投入的成本就越低(图32)。图32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质量评价由于地下空间布局具有区域特性,故综合质量评价应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地质适宜性等级。根据开发难度的不同,对其等级进行量化,如表33所示。表33地下空间开发难度与综合质量评分对应关系地下空间等级地下空间开发难度综合质量评价积分一级易开发100二级较易开发075三级较难开发050四级难开发025五级禁止开发000根据铜仁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及区域建筑物现状,大体上将地下工程规划区域内的地基土为两层进行分析评价(图33): 浅层(0~-10m)和中层(-10m~-30m)。-30m以下地下空间由于城市经济实力等各种客观因素,作为贮备资源,以待将来开发利用。图33铜仁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难度评价图(见彩插)就开发难度而言,铜仁市市中心繁华地段受原有的地下空间或地面建筑的制约影响,开发难度大,开发成本高,建议不单独开发,但可以结合旧城区改建工程开发。相对的,远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