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广西多民族文学经典(1958—2018)·中篇小说卷

書城自編碼: 327453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集
作者: 黄伟林,曾攀 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812339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11-01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HK$ 639.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6辑)--逻辑、同异与辩证法
《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6辑)--逻辑、同异与辩证法 》

售價:HK$ 81.6
碳交易与碳金融基础(彭玉镏)
《 碳交易与碳金融基础(彭玉镏) 》

售價:HK$ 57.6
当下的骰子--福柯的光与影
《 当下的骰子--福柯的光与影 》

售價:HK$ 105.6
数字经济蓝皮书: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2023)
《 数字经济蓝皮书: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2023) 》

售價:HK$ 189.6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实践:政策、技术、建议及展望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实践:政策、技术、建议及展望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售價:HK$ 165.6
烘焙星球 阿木的手作烘焙日记
《 烘焙星球 阿木的手作烘焙日记 》

售價:HK$ 105.6
WebGIS原理及开发——基于开源框架的WebGIS技术
《 WebGIS原理及开发——基于开源框架的WebGIS技术 》

售價:HK$ 94.8
舵手证券图书 周期与龙头 A股剑客著 解密龙头股周期性循环 游资操盘手法实战解读
《 舵手证券图书 周期与龙头 A股剑客著 解密龙头股周期性循环 游资操盘手法实战解读 》

售價:HK$ 201.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8.2
《 历史的静脉——桂林文化城的另一种温故 》
+

HK$ 148.0
《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

HK$ 238.6
《 广西多民族文学经典(1958—2018)·长篇小说卷 》
+

HK$ 423.2
《 广西多民族文学经典(1958—2018)·短篇小说卷 》
+

HK$ 423.2
《 广西多民族文学经典(1958—2018)·史料卷 》
+

HK$ 110.8
《 广西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 》
編輯推薦:
诚如本卷导言所述:当代广西的中篇小说创作,是*为引人瞩目的文学类型,也代表了广西小说的*水平。汇编出版其中的代表作,是对60年来广西当代文学发展的一种总结与回顾,具有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本卷收录了聂震宁、林白、凡一平、东西、鬼子、朱山坡、黄咏梅等知名作家的中篇代表作品。
六十年来的广西当代文学,一如奔流不息的大河,有嘹亮壮阔的奔腾,也有喑哑沉郁的淤积,蕴蓄在不同的时间与区域之中,风景不同,情态各异,蜿蜒曲折之中,只见浩浩荡荡,一直汇入磅礴的历史汪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的重要支脉。
当代广西的中篇小说创作,是*为引人瞩目的文学类型,也代表了广西小说的*水平。作家队伍上呈现出年龄层次丰富、思想旨向多样的状态,且很多重要作家都有自己极具代表性的中篇作品。不同的精神旨向、叙事态度、语言修辞与意识形态汇聚于斯,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发展态势。
內容簡介:
《广西多民族文学经典(19582018)》是全面展示60年来广西当代文学创作领域优秀成果的书系。本卷为该书系的中篇小说卷,内容包括导言、作品文本、作者信息、作品信息、文学史评论、创作评论、作品点评等。本卷选取了1980年代至2010年代广西具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作品,收录了聂震宁、林白、凡一平、东西、鬼子、朱山坡、黄咏梅等作家的代表作品,按照作品发表的时间先后顺序编目,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广西当代文学大河中中篇小说这一支流的面貌。
關於作者:
黄伟林,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特聘专家,文学桂军最具影响力的评论家之一。从事广西现当代文学研究30多年,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中国作家协会庄重文文学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著有《中国当代小说家群论》《小说的聚焦》《转型的解读》《文学桂军论》《桂海论列》等多部文学研究专著;主编大型史料文献丛书《抗战桂林文化城史料汇编》,《广西现代文化史》文学编总撰稿。
目錄
1980年代
陈肖人《黑蕉林皇后》
张宗栻《流金的河》
聂震宁《暗河》
张宗栻《大鸟》
梅帅元《红水河》
林白《同心爱者不能分手》

1990年代
喜宏《超越档次》
常弼宇《歌劫》
凡一平《随风咏叹》
林白《回廊之椅》
张仁胜《又过了一天》
林白《致命的飞翔》
东西《没有语言的生活》
鬼子《被雨淋湿的河》
东西《目光愈拉愈长》
鬼子《上午打瞌睡的女孩》
凡一平《寻枪记》

2000年代
凡一平《理发师》
鬼子《瓦城上空的麦田》
映川《不能掉头》
纪尘《九月》
朱山坡《跟范宏大告别》
韦俊海《眼睛在飞》
陈谦《特蕾莎的流氓犯》
黄咏梅《档案》

2010年代
锦璐《灰姑娘》
陶丽群《一塘香荷》
光盘《达达失踪》
陈谦《繁枝》
伍稻洋《馅》
映川《狩猎季》
小昌《小河夭夭》
陶丽群《寻暖》
李约热《龟龄老人邱一声》
陈谦《虎妹孟加拉》
光盘《重返梅山》
田耳《一天》
陶丽群《打开一扇窗子》
內容試閱
导 言

六十年来的广西当代文学,一如奔流不息的大河,有嘹亮壮阔的奔腾,也有喑哑沉郁的淤积,蕴蓄在不同的时间与区域之中,风景不同,情态各异,蜿蜒曲折之中,只见浩浩荡荡,一直汇入磅礴的历史汪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的重要支脉。
当代广西的中篇小说创作,是最为引人瞩目的文学类型,也代表了广西小说的最高水平。作家队伍上呈现出年龄层次丰富、思想旨向多样的状态,且很多重要作家都有自己极具代表性的中篇作品。不同的精神旨向、叙事态度、语言修辞与意识形态汇聚于斯,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发展态势。由于60、70年代特殊的历史时期,加之当代中篇小说的文体自觉彼时仍处于形成阶段,所以直到80年代,杰出的中篇小说才姗姗来迟,占据文学舞台。当代广西的中篇写作也于80年代开始登场,然甫一出现便引领风潮,涌现了诸多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不仅如此,该时期的广西中篇,积极参与到当时的全国性的文学思潮之中,同时结合自身的民族与地方特性,有意识地进行地方文化的认知与建构,铸成形态独异的叙事风格。而到了90年代,中篇小说的思想更为成熟,尤其通过女性主义的写作、世俗与世情形态的书写以及对个体生存苦难的关注,将叙事的向度推向更深的层级。21世纪以来,当代广西的中篇小说的创作,明显突破了既往的叙事框架,在小说的历史维度、叙事的世界观念、主体的价值探询与人物的精神纠葛等方面,都有着全新的探索。


地域性与民族性始终是广西当代文学挥之不去的文化标识,地处西南地区的广西,本土斑斓多彩的乡土民俗文化,在与当代的政治和商业浪潮的融合中发生效应,进而产生了传统与现代以及地方与全国全球的接榫交互,在文学中表现为多重的文化价值与审美倾向的碰撞。这个时期的广西文学,雄伟壮阔,苍茫悠远,回到本土历史现场,回到区域文化的腹地,与之对话,与之商榷,有龃龉,有对抗,有争夺,甚至有妥协,共同创造出了历史地理意义上的广西文学。
陈肖人的《黑蕉林皇后》讲的是30岁的年轻寡妇程秀瑛的情感曲折。程秀瑛偶然搭救了乡村青年谢茂林,收留了他,安排他在香菇林做活,两人在这个过程中渐生情愫,走在了一起。但程秀瑛的一片真心,换来的却是谢茂生的犹豫不决,最终让两人错过了对方。《黑蕉林皇后》以下简称《皇后》写一个农家新寡在山野生活中的追求和选择,诉诸我们的并非厌弃世俗文明,回归大自然的旨意,而是对自奋自强的阳刚之美的呼唤。《皇后》并不是那种逃避文明、否定人欲的俗气主题,它的主题其实是封闭世界中人的尊严的觉醒。在我国当代南方文学中,如古华的《芙蓉镇》《爬满青藤的木屋》等,同样是贯彻着这一人的自觉的线索。在《皇后》里,由于灵情既有潜藏又有飞动,更多的是飞动,使得肖人的作品原先的朴素格调因有流动感而呈别一境界。可以说,黑蕉林皇后程秀瑛经营香菇林的勤奋专业,对爱情的执着勇敢,足以见出本民族人民的美德与心智,这也是小说礼赞的中心。然而在小说中,乡村知识青年谢茂林身上,更能投射出历史与人性的信息。谢茂林出身农村,却附有知识分子的影子,但是他眼高手低,自身的性格特质、知识储备和精神力量,均不足以支撑自我的成长和蜕变。他一无所有,却首鼠两端,患得患失,映射出改革开放前后青年人的内心惶惑。谢茂林也在如是之彷徨无依中,失却了传统的坚守,也错失了自我的成长。从而昭示了在革命与后革命时代的转接中,尤其是商品社会的初露雏形之时,传统的感情结构遭受冲击,且面临瓦解。由此凸显的人心不安和理性未就,令社会主义新时期之新人的主体性塑造遭受阻滞和变异。
张宗栻在80年代写出了《大鸟》《当代》1988年第2期、《流金的河》《广西文学》1985年第5期等名篇,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历史与革命斗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其中《大鸟》以莫纳、莫普、莫亚以及芒萨的家族史为叙事的中心,实际上是糅合了战争史、民族史与本民族的精神史,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历史在小说中并不占据主要地位,而更多的是以背景的方式呈现。小说聚焦的是莫亚的成长史与芒萨跌宕凶险的生命历程。尤其通过莫亚自始至终对父亲的寻觅,在一往无前的探险之中,他的纯真、勇敢、坚毅,事实上昭示着自我的真正建立。在小说中,鹰是他们的图腾与禁忌,是人们寻常生活的映照,乡民们面对惧爱交加的鹰时,映衬出的是自我的恐惧和祈祷。更为重要的是,鹰的敏锐、桀骜,渗透到了他们的血液之中,造就了他们的命运,也铸成了其灵魂。
梅帅元的《红水河》写出了传统的精神寄托,民俗意义上对母亲河的崇拜和依赖,与现代化的水电站建设中体现出来的人民福祉,彼此融合无间,两者一同走向开放和未来。在这里,少数民族的民族传统与中华民族的民族复兴是相辅相成的,局部与整体的联结,代表着民族与国家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整一。红水河龙滩水电站的建设,事实上是传统神话与现代神话的同构,两者的归属与希冀是相互映衬的,一个是传统的民俗的宗教的图腾,一个是现代的民生的国家的未来。《红水河》的语言繁复华丽,小说格调铿锵激昂,小说弥漫着战天斗地,与自然共舞的豪情壮志,少数民族人民的生命力量从中显现,也代表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其中任劳任怨、披荆斩棘的老工程师,淳朴善良的村民,甚至是一牛一马,都沉浸在社会改造改革的潮流之中,在历史的虹吸中展现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伟力。
林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迅速崛起,以其对女性心理的摹写和对现代情感伦理的探索,奠定了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同心爱者不能分手》《子弹穿过苹果》,确立了她此后写作的女性主题和独特的个人特征人物身份,故事发生场景,地理气候和心理气氛,讲述方式。小说《同心爱者不能分手》《上海文学》1989年第10期重点叙述了穿着月白色绸衣的女人与男教师以及我与天秤的情爱,突出了女人与吉吉是其豢养的宠物狗之间的情谊,后者比前者似乎显得要更牢靠些。而当写到成功的爱情,如都噜与她的生物系才子时,却是一笔带过的。由此可见,在林白那里,女性的自我建构过程,比如爱情的虚无、生活受挫时的私语与呓语、揽镜自照时的自怜自爱、女性亲密无间甚至是充满同性爱恋意味的惺惺相惜、女性与宠物之间无处不在的沟通等,其与他者男性之间的勾连是模糊而且暧昧的,后者并不参与女性主体意识的生成过程之中,甚至与之相龃龉相抵触。在陈晓明看来,这些故事多少有些离经叛道,其令人惊异之处,可能在于它们隐含着同性恋意味。林白着眼的那些微妙的女性关系因为附加这样一个系数而具有惊心动魄的效果,令人望而却步或想入非非。林白的叙述细致而流丽,女性相互吸引、逃离的那些环节委婉有致。这里所谓的微妙与委婉所指示的,是女性主体间的关系,其中究竟意味着什么,同样代表着小说的核心。关于这一点,在小说中,叙事者我并不是小说主角,而只是其中的参与者,女性角色是没有主次之分的,意在彼此之间保持独立与平等,摈弃男权所构造的等级秩序。不仅如此,我是其中的见证者,在波澜不惊的讲述背后,实际上内地里澎湃汹涌,女性在控制自己的言行,掌握揣度自己的生死,改造自我的命运,倾听自身的声音。女性所有的语言,都在指向自我,作者试图从言语形态、行为模式以及与同性异性的交互对抗中,真正构建起女性意识的话语体系。


20世纪90年代的广西当代文学,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商品社会与商业逻辑的发展成形、女性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以及文学语言与形式的内在革新。喜宏的《超越档次》《当代》1993年第1期,率先表现涉外私营企业的内部境况。小说通过公司内部各色人物的聚焦,呈现出雇主与工人、农民与市民的身份区分,琼妹与明泰、嘉媛与本、嘉媛与明泰之间,无不充斥着文化层次、经济地位与阶层意识的考量。并且在权力与情感的对峙纠葛中,透露出90年代中国商业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和人际次序,并对经济逻辑与商业话语中的利害关系和情感投入进行了省思。小说人物不同于以往的身份意识、自我定位、精神准绳等,标志着新的一轮价值认同和精神趋向,尤其代表90年代以来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形成的价值秩序和观念结构,个体群体的认知体系和情感习惯也由此而形塑。小说的最后,琼妹以死谢幕,而明泰则渐变冷酷,传统的经验意识与现代的工业社会和商业管理之间的冲突已经凸显,城乡、国内国外的二元结构以及由此构成的观念体系,也开始影响着各个阶层的人们。
常弼宇的《歌劫》《当代》1993年第3期,将广西的山歌置于时代的流变中,令其领受历史的残酷与荣光,其中所彰显出来的人心的变迁与民族的现代化相互交织。小说表面上聚焦的是山歌,表达的是山歌所投射出来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其不仅可以调适劳作的疲累,提高劳动热忱,而且能够丰富日常生活,提升精神意志,人内在的能量也常常得以迸发,整个小说都写出了山歌的神秘与动人;而在山歌的背后,实际上摹写的是歌咏的歌者,尤其以五姐妹与独脚篾匠等人的历史沉浮和人世沉降为中心,他们为政治所裹挟,尝尽人间冷暖,却在沉重的苦难中,以山歌渡劫。山歌真的能挽救失去了生的自信的部落尽管这位歌圩上潇洒到最后的女性曾有勇气跨过遍地荆棘、历尽苦难。只有到了生与死的选择的时刻,她才看到了山歌最后的光彩在山歌最后光彩的照耀下,他们终于读解了高高山上的谜碑,沉默多少万年的白骨与他们沟通了信息,化作安息逝去,进入人类不可理喻的自由境界。于是那支山歌雄壮的主体就挽起一对历尽沧桑的男女,如入无人之境地走向理想的归宿,做任何自愿的选择时都不再有人间羞涩山歌的无力与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辩证,小说中显著的寻根主题,将山歌的失语与重现表达了出来,被政治革命所遮蔽所戕害的山歌及其歌者,由于传统的内蕴与历史的召唤,再一次奔涌出生命的觉知与理想的诉求。
90年代的书写,林白更为注重对女性身体的透视,北诺和我,我们体内的液汁使我们闪闪发亮。女性得以实现自我的凝视过程,这是建构主体意识的必要途径。不仅如此,林白小说在女性的内在精神层次上,也尤其是透过女性主体内在的分化和裂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性别与伦理探索。这在《回廊之椅》《钟山》1993年第4期、《致命的飞翔》《花城》1995年第1期等小说中,都有着深层次的体现。林白的小说往往将社会的道德规范搁置,生活伦理在文本中是淡化且模糊不清的,作者也意在从中解放女性,更重要的是突破那些条框钳制,女性对自我的发觉才能以某种过度化的设定中,得以释放出来,在此过程中,女性由反叛回到自我,思忖和审视自身,甚至于我出现了分裂:

我常常想到,登陆家里有一个恩爱似乎的老婆,外面又有我这样一个情人,这使他的生活十全十美,我常常觉得,我对于他仅仅是一种点缀,是无足轻重的。点缀这个词被我一次次地强加在我与登陆关系中李莴的头上,像一朵难看的大花灰色、下垂、萎靡不振、丧气被我戴在自己的头上,像一只病鸡戴着一顶歪腻腻的鸡冠,这个喜欢自虐的人在尘土弥漫的书库中看到自己心造的形象,实际上,她清秀、娇小、楚楚动人地站在那里。

这种内在的分裂,既是对男性他者的指控,同时也是自我的省思,一个复杂的主体也于焉形塑,从自恋到自怜,再到自省甚至是自弃,甚至像北诺一样以毁灭的方式走向涅槃,可以想见,女性辨识自身的历程何其曲折艰难。林白的小说也由此在女性主义文学界域中走向深化。
东西小说的先锋色彩极为浓重,他往往回到乡土题材之中,注视人物的生活现场,发掘人物生存的艰难与苦难,《没有语言的生活》《收获》1996年第1期、《目光愈拉愈长》《人民文学》1998年第1期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没有语言的生活》描写了聋子王家宽的生活与情感,王家宽由于听觉上的缺憾,在生活中充满了误认和误读。没有语言的生活中的语言来自外部世界,尽管在人的感官中缺了一环,却并非是完全封闭的,但是小说却对焦那个残缺的部分,生成诸种理解的偏差,令人物的生存出现了种种谬误和悲苦。然而需要说明的是,人的苦难并不出于感官的表层原因,而更重要的因由出自外部的缺憾与内心的残缺。而如果进一步上升到一个普遍的层面,不仅是王家宽,人们在生命的延续中,又何尝不充满着诸多的遮蔽与偏误,也就是说,每个人事实上都过着如此这般没有语言的生活。然而,也许所有的深刻都包含着片面,任何的判断都有所偏倚,所有的言行都不免执于一端,面面俱到往往疏于表面和肤浅,网罗万象究竟意味着不能承受之重。我们于光怪陆离中生存,不得不直面世间之五色神迷,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欲装聋作哑而不得,就像小说中的朱灵,被母亲杨凤池质问怀上了谁的孩子时,是多么渴望自己能像哑巴蔡玉珍一般,没有说话的负担。《目光愈拉愈长》则表达的是等待与寻找的主题,从开始刘井和马一定等待马男方,到马男方寻觅负气出走的妻子刘井,再到两人一起等待和找寻被拐卖的马一定,在目光愈拉愈长的凝视与守望中,构成了刘井和马男方人生的全部;而马一定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循环,他想读书,要穿鞋,意图寻找自我理想的生活。如果说马一定的第一次失踪是被动的,那么最后的杳无踪迹,则是主动的出走,而有意味的在最后,她的目光愈拉愈长,她看见马一定坐在一张好看的餐桌旁吃午饭,餐桌上摆着鱼虾和白白的米饭。马一定的身上穿着一件白得像纸一样的衣服。刘井用手在额头上搭了一个凉棚,再认真地看了看,说真是一定,他妈的,他比我还吃得好,穿得好。刘井在儿子马一定最后一次出走后的目光愈拉愈长中,坚硬的思想似乎经历了开裂,甚至于推翻了自己之前的寄托,开始反思甚至有所唾弃。作者试图表达的是,刘井们愈拉愈长的目光,已然从外在的他人,回归自我的感知和体验,愈拉愈长的目光也于焉开始转变,并在愈来愈远的他者与渐次拉近的自我之中,实现主体意识的反省、重构与建立。
鬼子的中篇在当时堪称独步,《被雨淋湿的河》《人民文学》1997年第5期、《上午打瞌睡的女孩》《人民文学》1999年第6期等,关注的是瓦城内外的人物命运与生存处境,语言沉稳中见灵性,叙事干脆利落却又饱含深情。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提到:鬼子、东西、李冯被称为广西三剑客。鬼子90年代中期才开始小说写作,他的最主要作品是瓦城三部曲《瓦城上空的麦田》《上午打瞌睡的女孩》《被雨淋湿的河》。他和东西在90年代后期的创作,都表现了关注底层民众艰难处境,探索超越个人体验,重新表现历史化现实的道路。其中,《被雨淋湿的河》以我为视角,描述了丧妻的陈村及其子女晓雷晓雨的人生境遇,讲述了他们的生死苦难。小说对人物情态的写作丝丝入扣,通过表层的叙述就能直抵内心和人性,这是鬼子小说最为精彩之处。

血案是下午三点左右发生的。傍晚的时候,站在门边的陈村突然发现归来的晓雷两只眼睛竟像不是肉长的,而像一种空无一物的泥丸。陈村的心思因此突然地紧张了起来,他觉得那样的一种眼睛,也是一种随时都会出事的眼睛。这种眼睛看上去虽然空空洞洞的,好像什么都不在乎,可一旦碰着什么异物,就会当即电闪雷鸣,烈火熊熊,最后把生命匆匆地了结成一段悔恨的故事。

平稳的叙事语调中已然透露出惊心动魄的故事。对于陈村一家而言,家中原来赖以维生的土地已经失去其价值和意义,走投无路的乡村青年晓雷,以一腔热血走南闯北,始终坚持正义,却处处碰壁,最后为人所害。八九十年代的乡村转型,青年脱离了土地,经济上无所依凭,开始投身城市,拥抱商品经济,然而却为利所累,世间之恶与人性之恶,让青年吃尽了苦头,但他们又不甘心沦为多余人与受害者,唯有抗争才可不至于沉沦,而毁灭与自我毁灭也成了最终的控诉。如此看来,鬼子的《被雨淋湿的河》事实上存在着两重寓意,一是如陈村、晓雷、我等人一般,本来河顾自流,奈何正直善良总被雨打风吹去,终而被浇灭被践踏;另一层则是河被雨淋湿,即水没于水中,悄无声息地消泯逝去,作者假以寄寓甚或反抗人性的沉沦和世界的沉默。
......

曾 攀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