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HK$
705.6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HK$
74.8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HK$
78.2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HK$
92.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HK$
66.7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HK$
92.0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HK$
81.4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HK$
151.0
|
編輯推薦: |
作者借鉴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农民、农村、农业的“三农问题”,探讨1956年前后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乡村手工艺传统的断裂。通过多元的文化视角对乡村手工艺的改造进行分析,扩展了设计学的研究视角,有别于一般设计史将关注对象集中于宫廷上层或城市特种工艺的惯例,为设计史研究介入乡村生活提供了多样化的历史图景
|
內容簡介: |
本书围绕鲁庄手工造纸这个乡村手工艺研究样本,梳理其六十年来的兴衰沉浮。
我们在感叹以现代工业化、合作化生产为发展方向的改造带给这群乡村手艺人的个人命运波折的同时,
也反思市场环境与政策权力的双重机制下传统手工技艺的现代之路,
拓展了对中国本土造物经验向现代设计转型的研究视角。
|
關於作者: |
袁守云
设计学博士,先后毕业于西南大学、四川大学。从事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与研究工作十余年,个人设计作品及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国内各级设计竞赛奖项,在《文艺争鸣》《美术》《艺术探索》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
目錄:
|
目录
1绪论...........................................................................................1
1.1主题阐述与界定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2
1.2相关研究综述...........................................................................9
1.3研究思路与方法......................................................................14
1.4关于设计学科边界及手工造纸工艺属性的说明....................18
2华北平原腹地的“弹丸小村”...................................................28
2.1鲁庄手工造纸的概况..............................................................30
2.1.1地理人文环境......................................................................30
2.1.2家庭作坊经济的传统..........................................................34
2.1.3传统手工麻纸技艺..............................................................42
2.2记忆中的往昔..........................................................................49
2.2.1祖师爷的恩德......................................................................49
2.2.2相对富足的岁月..................................................................59
2.2.3解放区的特殊贡献..............................................................65
2.3不断积蓄的变革......................................................................73
2.3.1商品化的小农经济..............................................................73
2.3.2手艺人的阶级成分..............................................................78
3无法回避的改造..........................................................................84
3.1迫切的“一化、三改”..........................................................86
3.1.1多取少予.............................................................................86
3.1.2反保守与反冒进..................................................................94
3.2苏联模式与中国实践..............................................................98
3.2.1苏联模式.............................................................................98
3.2.2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经验....................................................105
3.3国家权力的嵌入....................................................................112
3.3.1互助传统与乡村建设........................................................112
3.3.2“运动模式”的经济建设.................................................117
3.3.3国家权力的代言人............................................................126
4全面动员的社会主义改造........................................................132
4.1从互助组到大集体................................................................134
4.1.1统购统销的集中趋势........................................................134
4.1.2分散加工的纸业社............................................................141
4.1.3牲口去哪儿了....................................................................146
4.2鲁庄纸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152
4.2.133元钱积攒出的家底.......................................................152
4.2.2从“济南学习”到“分家”.............................................157
4.3山东省阳谷县鲁庄造纸厂....................................................163
4.3.1分工明确的工厂化管理....................................................163
4.3.2从“来去自由”到下放....................................................169
5十字路口的1956年..................................................................177
5.1乡村手艺人的生活境况........................................................179
5.1.1在生存底线上徘徊............................................................179
5.1.2禁不住的“单干风”........................................................185
5.2村落传统的困惑....................................................................191
5.2.1鲁庄的两大姓氏................................................................191
5.2.2乡土文化记忆....................................................................197
5.2.3“落后”小生产者的自我认同.........................................203
5.3权力结构与产业机制的反思.................................................208
5.3.1乡村的权力结构................................................................208
5.3.2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212
5.3.3一甲子后的回望................................................................217
结语.............................................................................................222
附录.............................................................................................226
参考文献229
|
內容試閱:
|
前言
乡村手工艺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现代性变迁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书将
乡村手工艺作为研究对象,在中国近代以来纷繁复杂的社会变革语境中考察它的兴衰沉浮,并选
取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一时间节点做切片式研究。这是对六十多年前广大乡村地区的传
统手工艺以理论为导向的探索性研究,其中涉及设计史叙事惯例、社会事实、意识形态、权力结
构、文化体系等主要参照系,借此拓展设计史的书写主体、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领域产生交集
也有利于反思设计学如何界定自己的角色和边界。之所以将研究对象限定在特定的时空范围之
内,以一个地处华北平原的普通小村子——鲁庄作为考察样本,是因为在这里的观察和思考都是
根据乡村手工艺的改造研究这个主题而展开,但肯定不是围绕预先设定的理论而拣选。在整个田
野调查和文本撰写过程中,对于乡村手艺人的敬意和对历史真实的尊重一直是本研究所秉持的基
本态度。
1956年完成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包括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乡村地区又将农业
以外的副业性质的手工业纳入农业的改造进程。这场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不仅奠定了社
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也全面塑造了新体制下的社会面貌。自民国以来,国家权力对乡村
社会的组织渗透在三大改造进程中达到了峰值,一向被视为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成为国家实现工
业化和现代化的主要障碍之一,乡村手工艺在此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做出被动调整。在无重
大的技术创新和组织制度创新的情况下,通过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和集中生产,近乎教条的改造
方案成为进化论思维方式在社会行动层面的直接体现。
经过三年的恢复期之后,新的国家政权要建立的是一个具有全新价值目标的整体化社会,铲
除旧传统与建立新文化都是直接为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所迫切需要的。在这样的历史时空背景下,
亦工亦农的乡村手艺人在面对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时并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这个数量庞大的群
体见证了时代变革带来的种种欢喜、憧憬、困惑与无奈,他们自身命运所折射的是整个乡村手工
艺的发展脉络。本书的基本观点是:我国在1956年前后普遍实行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对巩固新生
的社会主义国家意义重大,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建立。在此过程中,包括乡
村手工艺在内的传统手工业在政策环境、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基础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与传统加
速断裂的趋势。如果以1956年作为临界点,乡村手工艺在这一年的前后十年间分别呈现出截然不
同的发展态势,这一断裂也对此后数十年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绪论
我国手工业合作化的进展是很快的。截至二月底,全国组织起来的人数已达全部个体手
工业总人数的60%以上。各地在改造手工业的过程中,一般都注意到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建社方法,应用多样的组织形式,并且注意了安排生产和发展组织两不误的原则。
因而很多新社组织起来以后,一般的困难减少,生产提高,群众满意,社员高兴。这说明手
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基本上是正常的、健康的。
但是,手工业改造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问题。有些地区不顾各行各业的特点,不看具体
条件,过早地或不适当地实行集中生产和统一经营,盲目地办大社、并大社,因而造成领导
困难、管理混乱、产品品种减少和质量下降、社员收入减少、人民感到不方便的状况。这种
做法是十分错误的,是同改造手工业的目的相违背的,必须及时地、有效地加以纠正。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在不断提高技术的基础上,生产更多、更好、
更便宜的产品,以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因此,组织起来以后,原有的
供销关系不仅不能打断,而且应当扩大;原有的产品质量不仅不能降低,而且应当提高;原
有的产品品种不仅不能减少,而且应当增加;原有的门市部、服务点不能轻易撤销,少数不
合理的,要经过调查研究,做好全面规划,逐步进行调整;分散零星的修理服务性行业,不
仅不能减少,而且应当充分发挥他们串街游乡、生产上门的优点,更好地为居民服务。总之,
在改造手工业中,对于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办法中一切好的有用的部分,特别是便利群
众、关心质量的优点必须加以保持和发扬,只有这样才能显示组织起来的优越性。
此外,对于少数适合于个体经营而本人又不愿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者,仍可保持他们原
有的单独经营方式,而在政治思想方面继续加强教育,在供销、技术方面给予帮助。对于特
种工艺行业,可以适当地集中生产的,规模也不宜过大;有特殊工艺、无协作关系或带家庭
副业性的工艺行业,则不适宜集中生产,应当保持他们原来单独生产的方式。
——正确解决手工业集中生产和分散生产的问题
摘自《人民日报》1956年4月13日社论
1.1主题阐述与界定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传统乡村手工艺研究并非设计史研究的热门选题。然而,乡村手工艺却常常被传统村落文化
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史研究、民俗研究、“三农”问题等学科领域列为重点考察项
目。以传统手工艺在乡村地区的传承历史来看,无论其历史之久远、地域之广阔、门类之丰富或
是与民众生活之休戚相关,它都是构成中国设计史研究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今天的工艺美
术研究已经越出了宫廷与经典工艺品阐释的藩篱,更关注设计与民众生活之间的交互影响,那么
人们的造物行为及相关的社会现象之间的诠释也可以成为设计史论研究新的关注对象。乡村手工
艺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特定历史阶段的造物行为与社会现象的集中呈现,将此作为研究主题,阐述
的总体架构必然是围绕社会主义改造对传统手工艺的影响来展开,包括改造的对象与范围、改造
的性质与动机、改造的条件与保障、改造的过程与效果、改造的评价与影响等。本书将结合阳谷
县鲁庄村的传统手工造纸这一具体案例进行详细的叙述与分析。
史学是一门研究变化的科学,史学家们出于研究惯例常常会将延续的历史做分期或对特定时
期、特定专题进行研究,将历史进行分期或截取成特定时代和特定历史事件,即主观上制造了历
史的“断裂”,这一类型的历史叙述与研究方式更加强调历史变迁中的特殊事件和“转折性”事
件。在设计史研究领域,“延续”与“断裂”同样是研究者根据时代和个人学术偏好,或强调设
计历史进程中的延续性,或聚焦于断裂性及转折性的特别历史事实,或辩证地强调二者共存,在
历史的延续与断裂中寻求一种平衡,以图寻找一条本土化的解决之道。参考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现
代性演变历程,本书更倾向于将60余年前的社会主义改造视为乡村手工艺传统的现代性断裂。
作为不可抗拒的现代性转变,不但是形形色色的乡村手工技艺转向现代,也包括生活在这片土地
上那千千万万男女自身的现代性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的断裂涉及以下四种历史进程之间
复杂的互动关系: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进程。当时,新生政治权力的确立和合法化、
现代国家机器的建立、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工业化过程、传统社会秩序的衰落和社会的分化与
分工,以及乡土文化的衰微与革命场面文化的兴起,这些进程都深刻地影响了传统乡村手
工艺的历史变迁。诚然,与其将这一断裂视为单一的过程和结果,毋宁说它自身充满了矛
盾和对抗,社会存在与其文化间的冲突非常尖锐或表现为暂时的压制。
设计史研究应当立足整个设计文脉的完整延续,强调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按福柯的观点来
说,假设一种前提是对人类有益的叙事假设,即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并借助统计归类的分析方
法将历史的偶然性影响降至程度。不过,这种普遍性的社会规律与要解释的历史现象间如何
确认彼此关系需要以彼时彼刻的时空环境作为实证的基础。作为一个历史分期的概念,社会主义
改造标志了一种断裂或一个时期的当前性或现代性。它既是一个量的时间范畴、一个可以界划的
时段,又是一个质的概念,亦即根据某种变化的特质来标识这一时段。由于时间总是延绵不断的,
激变总是与渐变错综纠结,因而关于乡村手工艺传统断裂的起止时间及这个演变过程的特质究竟
是什么,这些都是本书研究的努力方向。正如马尔库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坚信事物内部
的矛盾和斗争是社会进步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样,传统手工艺在向现代设计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
着各种矛盾与斗争,然而,如果以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进行推导,就很可能得出悲观的预测
或乌托邦的倾向。
具体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经济形态有自然经济的延续,有计划指令经济的
介入,也有货币经济的市场影响,呈现出一派丰富而鲜活的面貌,分散多元的传统手工艺也逐渐
恢复了活跃的生存状态。但多种可能性并存的局面在接下来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将面临考验。
1956年,中央提出了不切实际的目标,缩减了副业和商业,损害了劳动积极性,关闭粮食市场,
使人们在劳动中筋疲力尽,把人们束缚在强制性集体农庄的土地上,而且发放救济粮的速度又很
慢。它预示着一场悲剧将要发生。1
更为重要的是,1956年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我国在
快速转变为集体和国家所有制后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从苏联集体农庄的经验
教训中反思集体化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造成的实际困难,因为党的高层很多领导已经觉察到危险
信号并且在同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上也作出了调整。1956年的调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次战略性的改革尝试,目的是弥补由合作化运动经济的不合理部分造成的损失,这次机会错
过之后,以全民生存进行冒险的“大跃进”运动将变得不可避免。果然,这一年的短暂调整并没
有维持多久,急剧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宣告完成。一种制度化过程把传统苏联模式中的反生产力方
面与登峰造极的教条主义结合起来了。因此,这一年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探索的分水岭:前十
年(1946—1955)是党结合战后农村工作经验从各解放区逐渐扩大到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推行各
项方针政策,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执政能力,延续了较长的政策蜜月期;后十年(1957—1966)
是党探索我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违背社会现实的狂热冲动,
其经验教训是惨痛的。在这个前后十年的节点上,1956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年头,在这一年
里出现的问题既是前十年的经验积累,也是后十年问题的源头所在。以合作化运动对传统手工业
的影响为例,透过表1-1统计的我国手工业合作化的数量及产值数据可以看到,全行业的合作化
程度在1956年前后的确发生了急剧改变。当然,本书将1956年设定为乡村手工艺传统断裂的时
间节点,但如果将乡村手工艺的社会主义改造归于1956年这一年的时空范围内显然是武断的。
基于改造过程的延续性,本书在探讨某些具体问题时也会向前追溯成因背景和向后分析变迁影
响,并不能完全局限在这一年的范围内。
1
弗里曼等:《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82页。
表1-11950—1957年中国手工业合作化的发展2
单位:%
年份111111111
成分949950951952953954955956957
1.手工业者111111111
人数000000000000000000
合作化手工331299
业.1.93.66.91.70.2
99878.9
个体手工业
6.96.16.43.13.8
111111111
2.总产值
000000000000000000
合作化手工002351199
业.5.8.2.5.61.29.92.95.2
99999887.4
个体手工业
9.59.27.86.54.48.80.11.8
在乡村手工艺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主题的相关范畴内,本研究应当基于以下三条研究前提:
①就传统手工艺而言,1949年或许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断裂,而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确切地说
是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优势地位才是手工艺
传统断裂的时间节点。这种断裂并非“传统乡村手工艺的终结”或者“乡村生活的终结”,而是
与小农经济相伴生的乡村手工艺文化传统的终结。当然这不是在一年内完成的,而是在整个过渡
时期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终在1956年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事实。因此,聚焦1956年,在“断
裂”中分析梳理手工艺的历史逻辑,包括行业自身的及外在社会动因的影响,做切片式的历史研
究能够更加清晰地勾勒出这一年乡村手工艺改造的轮廓。②文化的多样性同生物多样性一样越来
越值得珍视与尊重。原因所在,不是保守主义的历史情怀,而是人类对手工艺及手工劳作怀有一
种根深蒂固的内在需求。经历社会主义改造后,乡村手艺人的个体身份裂变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社
会存在,前者是从属于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独立生产个体,而后者更强调一种职业属性,是必须
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成熟的社会分工,造成广大乡村与手工艺文化传统的渐行渐远。目前,以他
者介入的“保护—发展”论不免陷入精英意识的窠臼,以拯救者出场并不光彩,此初衷早已为学
界所诟病。如何参与其中,在问题中体验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生存状态,随之一起生长并探寻新的
可能性应该成为设计学研究的方向之一。③传统手工艺是一个庞大而笼统的称谓,我们不可能对
2
周太和:《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9页。
其中涉及的每一个行业都去梳理,也没有必要去做一个目录总集。因为传统是相对于现代、相对
于未来的时间限定,它本身就是一个流动的、不断演化的过程,笔者限于能力所及就只聚焦于传
统手工造纸这一项。为了避免挂一漏万地将手工造纸作为整个乡村手工艺的社会主义改造样本带
来的片面性,在论述的过程中会尽量以共性现象来分析判断。
如果以上研究前提可以成立,那么我们将以鲁庄手工造纸的案例来验证乡村手工艺在社会主
义改造过程中与传统断裂的基本判断。选择鲁庄造纸作为乡村手工艺改造的研究样本,并不是因
为它在全国范围内具备特别突出的技艺、历史、规模方面的标杆地位,而是出于对本书研究主题
的考虑。首先,其地理类型具有典型的华北农村特点,这里是老解放区,兼具乡村传统与革命战
争年代的斗争经验,经济生活深受历次社会变革的洗礼;其次,鲁庄的家庭手工造纸的普及程度
非常高,而作为社区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独立性;后,鲁庄的手工造纸完整经历了社会主
义改造的各个阶段,直至改革开放后的恢复活力及近几年来的困窘近况,这条历史线索是非常
清晰完整的。另外,乡村手工艺的改造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乡村手艺人如何为了获得他们的生
存空间来使用文化、建构意义和自我认同,以及他们的生活与情感又是如何牵扯其中的;我们也
看到一门手艺在建构乡村社会权力结构和协调不同社会阶层间的联系两个方面都发挥的作用,其
中有历史进程的必然也有社会变革的偶然,二者的合力对乡村社会的塑造也是真实而强大的。可
以说,我们的研究是对乡村技艺与乡村生活的综合研究。
图1-1正在抄纸的冯鲁迁师傅
1.2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设计史论研究主要包括设计通史和专门史两大类别,其中又因研究立足点的差异分出设
计史和工艺美术史两类书写方向。不同于西方设计史,中国设计史的书写惯例并没有一个明确的
时间分野。以通史形式书写的“中国工艺美术史”主要是在1998年艺术设计学科确立前为主,
此后陆续转向“中国艺术设计史”,将现代设计以前不涉及的传统社会工艺美术也纳入其中。前
者以田自秉先生和尚刚先生的《中国工艺美术史》为代表,时间下限大多是到明清为止,少有的
部分“新中国的工艺美术史”章节仍以传统特种工艺为主体。后者以陈瑞林、夏燕靖、赵农等为
代表的《中国艺术设计史》,时间跨度延续到了现当代,但对于本书所涉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着笔相对较少。近年来,陆续出版的专题类研究成果往往关注特定时
间段的设计发展专题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季龙主编《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郭恩慈、苏珏
著《中国现代设计的诞生》,陈晓华著《工艺与设计之间——20世纪中国艺术设计的现代性历程》,
卢世主著《从图案到设计——20世纪中国的图案学发展轨迹研究》等。这类专题性质的研究把
20世纪中国艺术设计的现代性历程作为研究对象,主旨鲜明,体系完整,但就本书研究所涉及的
时间段的论述仍然不够深入。比如对社会主义改造和个五年计划实施过程中传统手工艺所承
担的社会角色、对体制变迁的应对、技艺传承机制的转变等问题,由于观念及立场的原因也更多
的是从史实记述的角度书写,理论分析与价值判断较少。特别是在传统手工艺向现代设计的转变
过程中,考察对象中有相当比例是乡村手工艺,但明确提出乡村手工艺概念的研究却寥寥无几。
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日益加强,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手工艺也引起了
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设计史论研究对这类专题的关注更是责无旁贷。目前,整个设计学科正呈现出
活跃的理论建构态势,传统手工艺融入现代设计以充实设计文化内涵将是大势所趋,乡村手工艺自
然不能被拒之门外。
目前,许多现代设计艺术专题史研究已经在注重史实的基础上更重视史观与阐释的分量,注
重多学科交叉研究。关于中国设计史研究的书写范式变革如李立新著的《中国设计艺术史论》、
袁熙旸著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等,均在设计研究方法方面有了更丰富的路径。
杭间在《中国工艺史与设计史问题》一文中分析了两种书写范式并强调与本研究课题直接相关的
政策“对中国传统工艺的发展却是致命的,这是设计从古代到近、现代转折时碰到的痛苦的抉
择”3
。邱春林著的《中国手工艺文化变迁》中有部分章节讨论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国传统手工
艺的文化变迁问题,有比较大的参考价值是其中一篇《过渡时期的政治嵌入与手工艺文化的意识
3
杭间:《中国工艺史与设计史问题》,载《装饰》2008年第1期。
形态化》,认为“手工艺行业的生产关系在1949年以后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颠覆了几千年来形
成它自给自足方式的文化生态环境,而国内对于这一社会巨变给手工艺本身造成的冲击及其长远
影响始终没有做过细致的回顾”。4
另有郑静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的论文《建国初期社会主义
改造对手工艺的影响》5
关注了特定时期政治因素对手工艺行业发展的影响,书写的角度已趋多元
化。然而,就本书所关注的传统手工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演变历程,当前设计史论界普遍是将其
视为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的一个阶段,发生变革的前因后果均自动纳入传统手工艺向现代设计的历
史进化过程,并非历史的实质性中断或终断。而且,还有部分学者并不认同设计发展进程和自身
规律与政治或社会的历史发展同步的观点,自然对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传统手工艺发展转向的特殊
意义也不够重视。
鉴于本书是以乡村手工艺的手工造纸为例,相关手工造纸技艺研究成果自然是不可回避的参
考重点。潘吉星院士的《中国造纸史话》对中国古代造纸技艺典籍进行了整理,包括作为文房四宝
之一的文化研究和作为一种手工技艺和手工业产品的工艺研究。他在2009年又出版了专著——《中
国造纸史》,书中将文献考证、考古发掘、古代实物标本的分析化验、模拟实验、传统技术调查、
中外技术比较和技术原理探讨等几个方面做综合研究,是国内目前为权威的传统造纸技术和应
用研究成果。博士论文方面,涉及手工造纸研究的成果如冯彤的博士论文《“和纸”的制作工艺
及象征文化阐释》是国内研究日本手工造纸少有的资料齐全的成果。论文主体由“和纸”的工艺
介绍和附着于工艺之上的文化符号阐释两个部分构成,通过实地走访加文献资料对日本手工造纸
的工艺分类、功能用途进行收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传统“和纸”表层结构所隐藏的深层文
化内涵及其象征意义。论文有大量来自日本的一手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是比较完整的“百科全
书”式汇集,立足点更多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资料整理,而文化阐释及符号分析的
比例较少,当然这对国内刚刚开始注意的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谢亚平的博
士论文《四川夹江手工造纸技艺可持续发展研究》致力于研究“如何实现传统手工技艺在当代社
会中的可持续性”,以四川夹江手工造纸技艺的演变历史、技术体系、价值系统和文化生态为案
例,阐释技艺持续发展的现实依据和价值基础,提出实现传统手工技艺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和目
标体系建设实现的途径。这是一篇研究地方手工造纸历史及现状分析的优秀论文,将一门传统工
艺的现实际遇梳理得井井有条,给出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也理据充分,对本书的研究有很好的参考
价值。
基于设计学界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设计史的研究已经开始突破具体的历史人物加产品技
艺分析的传统书写惯例,包括不同历史阶段的工艺美术史研究现状已经呈现出多学科互动的研究
4
邱春林:《中国手工艺文化变迁》,上海:中西书局2011年版,第4页。
5
郑静:《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改造对手工艺的影响》,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年第6期。
趋势,如文化研究、社会学、人类学,甚至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开始进入传统手工艺研究领域。由
于乡村手工艺概念的相对模糊性,我们也很难将其与农业、手工业清晰剥离开来讨论,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相关的制度研究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分析要素。幸
而在设计学的研究范畴以外还有大量的关于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提
供借鉴和参考。比如通过调研社会变迁来研究传统文化演变是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国内早在20世纪早期就有众多学者论及。梁漱溟先生在其著作《中国文化要义》《乡村建设理论》
中特别关注了中国乡村文化的发展趋向,“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是这位思想者,同时又是
一位社会改造行动者的文化主张。费孝通先生以广深的学术背景进行实地研究,他的《江村经济》
调查对象是“民国时期”的乡村社会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中国乡村生活图景。从社区
研究的基础上以宏观角度讨论社会制度变革,是费先生给笔者的乡村手工艺调研直接的启示和
鼓励。费先生的早期著作——《乡土中国》构建了中国社会特有的乡土伦理体系,从社会道德层
面提出了乡村社区、差序格局、家族制度、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礼治秩序等有中国风格的社会
学理论,对我们更理性地认识乡村社会文化结构具有指导意义。此外,国际汉学界对乡土中国的
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如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政治学教授爱德华·弗里曼等集中于河北省饶阳
县五公村进行对华北农村的考察。他们的课题从1978年起持续了13年之久,采用了传统史学研
究之外的人类学、社会学等方法,其研究成果《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叙述和探讨了中国共
产党在战争时期及革命胜利后在华北农村社会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分析了这些改革在不同时期
对农村社会及农民的影响,对战争及国家建设的作用,以及它们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五公村
与笔者所调研的阳谷县鲁庄村在人文地理方面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此外,
中国乡村研究的著名学者黄宗智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汉学家杜赞奇的《文化、权
利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都曾获得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他们的调研与分析对
我们深入了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及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与影响奠定了非常坚实的社会学基础。
虽然本书仅以手工造纸为例探讨乡村手工艺的历史变迁,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相关发展情况的
相关资料是基础支撑,但是在书写过程中还特别关注了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背景与
政治环境的变迁,以及近代以来乡村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等问题。回顾以往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视角和方法相对比较单一,为典型的就是“政策—效果”模式,
即党的政策演变、手艺人获得了利益以及拥护共产党、革命积极性提高的几部曲,几乎是从土改
以来就已经形成的既定套路。作为改造主体的乡村手艺人,他们的复杂心态却往往被压抑、被湮
没了,毕竟他们所面对的是一套原来并不熟悉的乡村治理技术。特别是对私人所有制的改造和集
体化的生产经营与他们的传统心态、惯行所产生的冲突及妥协方案,这些材料的挖掘与分析正是
将乡村手工艺融入整个改造进程和乡村社会面貌的变迁研究极有价值的尝试。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对六十多年前这一段历史的发掘、整理及分析阐释需要严谨而科学的史学理论为指导,也需
要引入实证社会学研究和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借此扩展设计学的研究视角和避免在主体
缺席的情况下去主张多样性和创造性,为“人物 作品”的单一设计史叙事惯例提供多样而生动
的社会图景。
现实中,尽管新历史主义思潮因其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而受到很多质疑,但这
种强调历史“互文性”的批判理论的确促成了西方学术界“文化转向”的新历史主义文化思潮。
路易斯·蒙特洛斯在为新历史主义正名时特意以“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重新探索
历史与文本之间的复杂关系,即所谓的“互文性”。新历史主义观,自20世纪80年代肇始以来,
主要是为文艺理论研究拓展了广阔的视野。近年来,国内设计理论界引入文化研究方法或艺术社
会学以探寻设计史的阐释方式变革也是非常普遍的趋势,特别是以雷蒙·威廉斯为代表的文化唯
物主义论在中国当下具有广泛而特殊的接受基础。传统社会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手工业生产曾经
占据主导性的产业地位,但在以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生产过程中,实用与效率剥夺了手工艺人这个
群体长期占据的主角地位。这个群体身份的丧失过程也伴随着社会同化能力的显现过程,现代社
会在物质和思想两个方面对个人的同化能力大得无法估量,而传统社会相对较低的效率与生活标
准对个人的控制范围有限,在分散和封闭的社区环境中技术并不能单方面决定个人的职业发展,
同化能力也有限。如果以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看待手工艺传统,也许自然淘汰就是手工艺对社会
所做的贡献。然而,一旦技术至上的工艺模式发展到同化一切传统手工艺的程度,失去对立
面的现代设计发展模式将同质化推向了一种单向度的,持续性发展的内驱力及自我超越也将
失去传统的参照。这种可能性已经由工人阶级同自己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转向社会同化机能对
被同化主体更深刻的异化。人类合理地追求功能效率所达到的一个技术状态的极致已经由原本属
于手段的东西变成了追求的目的,或许我们已经身不由己地陷入了技术进步所造设的丧失目的追
求、丧失精神家园的迷局。
新历史主义指出,历史充满断层而由论述构成,是根据特定的时间、地点和观念建构的。设
计史也不仅是对史实单纯地记录,它完全可以从多个维度对设计历史的延续与断裂进行综合考
察,如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层次维度和部门维度等,研究特定历史专题与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
得出新的历史经验和理论解读。所以,本书受新历史主义史观的启发,并借鉴其研究范式对新中
国成立初期的乡村手工艺进行研究,在历史背景与文化语境中追问社会主义改造在手工艺的传承
中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场域中涉及的诸多因素,有行业自身发展的惯性延续,有乡土文化的时代
变迁,也有工业化和政治意识形态等外部力量介入其中的冲突与调和。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文
化研究和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乡村手工艺在特定时间段内与社会生产、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特别
是对从业者的主体身份与社会语境的关系进行分析,后用分析所得做适度的价值判断,将有助
于探讨传统手工艺生存的多种可能性。此外,新历史主义强调与历史对话、建构或隐喻联系,在
历史背景与文化语境中追问所谓历史的“本来面目”,其实是对尘封的史料进行选择、编织、阐
释和重塑的建构过程中求证历史文本与社会实存之间的互文性。新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涉及文化
研究、社会学、政治经济学、人类学、艺术学的学科交叉,在本书中也会作为设计学理论方法的
基础参照。
图1-2准备晾晒的湿纸
本书倾向有观点的史实陈述,将史料调研与田野调查并重。特别是田野调查,重点是现场踏
勘与寻找亲历者,以一种特别的微观叙事探讨社会主义改造给乡村手工艺带来的影响。具体的技
术路线主要是采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路径。首先,通过各种渠道查阅历史文献,
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山东省档案馆、山西省档案馆、聊城市档案馆、阳谷县档案馆和县史志办
等,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本书所涉及的传统手工业在社会主义改造历史阶段中的基本事实,获
得全景式的一般印象。其次,将乡村手工艺的研究放置到社会主义改造的特定历史语境中(重点
是1956年前后),并以鲁庄手工造纸作为主要考察对象扩大感性认识、获取直观感受。通过整理
在鲁庄的调查材料(大量口述史材料)不仅是对原有历史文献的补充,也是对过去历史观念的再
理解,口述史的主体性、现场感、真实性正是它与以往文献资料的主要区别。后,在此基础上
借鉴文化研究和社会学方法,分析乡村手工艺在特定时间段内与社会生产、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改造过程亲历者的主体身份与社会语境的关系分析,对中国传统乡村手工艺研究具有重要
的参考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