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HK$
69.0
《
乾隆制造
》
售價:HK$
87.4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HK$
296.7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HK$
308.2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HK$
74.8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HK$
101.2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HK$
66.7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HK$
79.4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方法、关键技术以及主流应用系统,以近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赛题为案例,采用项目导向式,详细讲解了三维扫描设备校准、喷涂显像剂、粘贴标示点、扫描与点云处理、坐标摆正、逆向建模、模型对比分析、零件的数控编程、零件的数控加工、装配验证的操作步骤、知识要点和应用技巧,并进行了逆向建模部分与数控加工部分赛题点评、经验分享。本书选用大赛指定的Win3DD扫描仪、Geomaigc Wrap软件作为扫描和点云处理软件,选用Geomagic Design X、NX软件作为逆向建模和数控编程与仿真软件。
本书内容新颖、体系结构完整,力求反映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全貌;配套有详细的教学视频、数据文件及辅助实物,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掌握相关知识要点和操作技巧。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的指导教材,还可作为生产一线机械制造、材料成型等相关工种和岗位群的培训用书。
为便于教学,本书配套有电子课件、操作视频、案例模型等教学资源,凡选用本书作为授课教材的教师可登录www.cmpedu.com或www.yinnatec.com/index.html注册后下载。
|
目錄:
|
前言
二维码索引
项目1Win3DD扫描设备校准1
任务11设备软件介绍1
任务12设备的标定3
121标定前的准备3
122设置相机参数4
123标定操作4
项目2喷涂显像剂11
任务21认识显像剂11
211显像剂的种类11
212DPT5显像剂12
任务22喷涂显像剂前的准备工作13
221喷涂显像剂所需物品13
222喷涂显像剂的场地要求13
任务23喷涂显像剂的操作步骤13
231操作步骤13
232喷涂操作注意事项14
233喷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方法15
项目3粘贴标志点16
任务31认识标志点16
任务32标志点的使用17
321使用方法17
322粘贴标志点的注意事项18
任务33点火开关支架粘贴标志点19
331粘贴标志点适用范围19
332点火开关支架粘贴标志点分析19
项目4点火开关支架的扫描与点云
处理20
任务41扫描前的准备20
411扫描前所需物品20
412Geomagic Wrap软件的准备操作20
任务42点火开关支架扫描规划22
任务43点火开关支架扫描操作23
431阶段部分点云扫描及
点云处理23
432阶段第二部分点云扫描与
点云处理30
433阶段第三部分点云扫描与
点云处理31
434细节特征点云扫描与点云处理32
435三维数据采集阶段的文件提交33
项目5点火开关支架的坐标摆正34
任务51点火开关支架数据导入与坐标
摆正分析34
511数据导入34
512坐标摆正分析34
任务52点火开关支架坐标摆正的步骤36
521确定XY平面36
522确定上部回转主体回转轴36
523确定其余平面37
524对齐坐标38
项目6点火开关支架的逆向建模41
任务61认识Geomagic Design X软件41
任务62点火开关支架的建模思路42
621点火开关支架主体的建模思路42
622点火开关支架局部特征的建模
思路44
任务63点火开关支架的建模步骤44
631点火开关支架上半部分的建模
步骤44
632点火开关支架下半部分的建模
步骤69
633三维建模阶段的文件提交79
项目7Geomagic Control X软件模型对比分析80
任务71导入模型80
任务72模型的3D比较81
任务73模型的2D比较84
任务74模型的尺寸标注89
任务75生成报告90
任务76提交对比分析报告的文件91
任务77点火开关支架反求数据对比要点
分析91
7713D比较部分91
7722D比较部分91
7732D尺寸部分92
项目8零件的数控编程93
任务81数控编程与仿真软件93
任务82加工工艺分析95
821设计手指1和设计手指2的摆放
方式95
822刀具及刀具参数的选择97
823加工工序99
824切削三要素的选择100
任务83数控编程前的准备工作100
831进入加工环境100
832创建刀具101
833创建加工坐标系、毛坯和零件105
任务84工序一的数控编程114
任务85工序二的数控编程与仿真122
851工步一——面铣122
852工步二——粗加工127
853工步三——左右平面精加工131
854工步四——外轮廓精加工136
855工步五——对刀位加工140
856工步六——装配孔钻孔143
857工步七——圆角加工149
任务86工序三的数控编程与仿真154
861工步一——确定总高154
862工步二——整体粗加工156
863工步三——二次粗加工161
864工步四——外轮廓精加工164
865工步五——平面轮廓精加工169
866工步六——装配位U形槽粗加工172
867工步七——U形槽精加工175
868工步八——设计手指1和设计手指2
曲面精加工177
869工步九——设计手指1曲面清根179
8610工步十——倒圆角182
8611工步十一——正面吹气孔加工183
任务87加工程序的后处理184
任务88工艺文件的填写184
任务89文件的保存187
891工艺文件的保存187
892加工程序的保存187
项目9零件的数控加工188
任务91数控加工前的准备189
任务92机床设备的操作规范190
921开机前的注意事项190
922开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91
923机床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操作191
924与编程相关的安全操作191
925调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91
926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92
927机用平口钳安装精度的检验与
校准192
928关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92
任务93工具、量具和刀具的使用规范193
931工具的使用规范193
932量具的使用规范194
933刀具的使用规范196
任务94现场6S管理197
任务95加工前的装夹与对刀197
951工件装夹197
952建立刀具补偿操作198
任务96工序一的加工199
961工序一的分中找正199
962传输加工程序202
963工序一加工完成效果205
任务97工序二的加工205
971工序二的分中找正205
972工序二加工完成效果207
任务98工序三的加工208
981工序三的对刀208
982工序三加工完成效果210
任务99零件加工完成后的处理210
任务910零件的提交211
项目10装配验证212
项目11逆向建模部分赛题点评214
任务111三维数据采集阶段点评214
1111扫描仪采集系统调整215
1112主体完整性与处理效果215
1113局部特征完整性与处理效果216
1114细节特征完整性与处理效果218
任务112三维建模阶段点评218
1121数据定位的合理性219
1122模型特征的完整度219
1123特征拆分合理性220
1124特征完成精确度222
1125关键特征精度223
1126数字模型对比报告225
任务113竞赛心得226
项目12数控加工部分赛题点评228
任务121数控编程阶段点评228
1211曲面尺寸精度和曲面加工质量229
1212尺寸公差及配合230
1213加工工艺文件完整性及合理性230
任务122数控加工阶段点评230
1221零件完成度231
1222表面粗糙度231
1223吹气孔完成度232
1224工艺文档完整性及合理性232
1225成品重量232
任务123样件装配验证阶段点评234
1231与手指气缸侧面装配间隙234
1232气管快接头安装235
1233与零件接触面积和夹持效果235
任务124职业素养点评235
任务125竞赛心得236
参考文献237
|
內容試閱:
|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和工业40等新概念、新技术风起云涌,以智能制造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轮廊初现,制造业开始进入“智能制造”时代,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也将面临新的发展格局。
随着技术的发展,逆向工程技术已经在工业中广泛应用于产品的复制、改进和创新设计;数控加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国家为了推广逆向工程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的综合应用,积极主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的比赛。该赛项已连续举办多年,在逆向工程、工业产品设计、数控加工等行业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书以近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赛题为案例,采用项目导向式,详细讲解了三维扫描设备校准、喷涂显像剂、粘贴标志点、扫描与点云处理、坐标摆正、逆向建模、模型对比分析、零件的数控编程、零件的数控加工、装配验证的操作步骤、知识要点和应用技巧,并进行了逆向建模部分与数控加工部分赛题点评、经验分享。本书选用大赛指定的Win3DD扫描仪及Geomaigc Wrap软件作为扫描和点云处理软件,选用Geomagic Design X、NX软件作为逆向建模和数控编程与仿真软件。
本书内容新颖、体系结构完整,力求反映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全貌。为便于教学,本书配套有详细的教学视频、数据文件及辅助实物,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掌握竞赛知识要点和操作技巧。
本书建议采用144学时。其中,项目1~7采用72学时,项目8~10采用54学时,项目11和项目12采用18学时。
受限于编者的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各位专家及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