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课堂上的问题形成技术:老师怎样做,学生才会提出好的问题

書城自編碼: 378146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作者: [美]沃伦·贝格尔, [美]伊利斯·福斯特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366401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4.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企鹅英国史(套装八册)
《 企鹅英国史(套装八册) 》

售價:HK$ 926.9
时空大数据的"形状":几何和拓扑的视角
《 时空大数据的"形状":几何和拓扑的视角 》

售價:HK$ 135.7
交锋二十年 (日本奇迹系列,美国与日本贸易摩擦)
《 交锋二十年 (日本奇迹系列,美国与日本贸易摩擦) 》

售價:HK$ 90.9
公民们:法国大革命编年史
《 公民们:法国大革命编年史 》

售價:HK$ 216.2
金雀花帝国(中世纪史名著译丛)
《 金雀花帝国(中世纪史名著译丛) 》

售價:HK$ 97.8
学习是我一生的倚靠(希腊前总理的学习人生)
《 学习是我一生的倚靠(希腊前总理的学习人生) 》

售價:HK$ 66.7
两个欧洲
《 两个欧洲 》

售價:HK$ 112.7
迷失的盛宴:中国商业保险史:1919—2023
《 迷失的盛宴:中国商业保险史:1919—2023 》

售價:HK$ 158.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82.2
《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
+

HK$ 37.7
《中国教育名著丛书 学记》
+

HK$ 52.2
《李镇西校长手记: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大教育书系)》
+

HK$ 60.0
《跟着徐杰老师来备课》
+

HK$ 85.0
《基于设计的学校教育:使命、行动与成就》
+

HK$ 48.9
《应考A计划:中高考心理调适法》
編輯推薦:
◆沃伦·贝格尔,美国知名提问专家、畅销书作家、资深媒体人,著作曾获《商业周刊》“年度最佳创新与设计书籍”奖项。他曾出版过《绝佳提问》《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等畅销书,得到了 IDEO总裁蒂姆·布朗、畅销书作家丹尼尔·平克等行业精英的推荐。
◆课堂提问——谁来提问?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希望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几乎每位教师都遭遇过学生的沉默与逃避。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尴尬局面?
◆让学生来提问!本书作者分享了“问题形成技术”这一核心方法。问题形成技术共六个阶段,从教师个人成长到课堂氛围建设,从问题准备到问题形成,从掌握问题到教学反思,逻辑严密、步骤清晰,能帮助每位教师激发学生兴趣、打造积极参与的高效课堂,真正实现深度教学,落实核心素养。
◆学生为什么不积极参与课堂?教师应该怎么做?作者深入解析了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的五大原因,为教师高效解决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广大一线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可轻松借鉴。
內容簡介:
为什么随着学生们的年龄逐渐增长,他们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少?
为什么学生在学校待的时间越长,他们的参与度却越来越低?
最重要的是,教师和学校能做些什么来改变这种现象?
在本书中,教师们将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两位作者结合理论与实际,精心解答,并给出了具体建议。书中内容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将他们的课堂转变为高度参与的、高效率的课堂。
教师们将在本书中收获:
·激发学生提问的策略
·帮助教师提出漂亮问题的技巧
·真实案例研究、实用的方法和问题的根源
……
作者向教师们提供了鼓励学生提问的5个关键策略,营造课堂提问氛围的6个步骤,并重点解释了问题形成技术(QFT)这一实用方法。全书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帮助教师打造高度参与的课堂,让学生学习更有效。
關於作者:
沃伦·贝格尔(Warren Berger)
作家,提问专家,资深媒体人。他针对提问的力量进行了多年研究,发现提问不仅在商业领域内发挥了巨大的潜力,在教育领域内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应用。他出版的《微光:设计如何改变企业与你的生活》被《商业周刊》评为“年度最佳创新与设计书籍”之一。同时,沃伦还为《哈佛商业评论》《连线》等多家杂志撰稿,并作为嘉宾出席各种电视节目与大型会议。
伊利斯·福斯特(Elise Foster)
作家,领导力教练。她曾在印第安纳大学凯利商学院和哈佛大学担任管理研究员,拥有哈佛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她在教育系统的领导力领域进行了重要的研究,与人合著有《乘数效应:发现学校里的天才》。她与领导者合作后发现,在领导力、创新和变革领域,好奇心和提问往往是取得进展的关键。伊利斯也应邀出席各种大型会议,与教育工作者分享她的关于领导力的研究和成果。
目錄
第一章 为什么学生会提问如此重要
提问的力量
对于学生和老师而言,提问意味着什么
提问能优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提问能力保障学生终身发展
提问让学生成为未来的领导者
第二章 是什么阻碍了学生的提问
进入学校前,儿童是天生的提问者
进入学校后,儿童的提问能力衰退
课堂提问的5大敌人
第三章 教师以身作则地示范提问行为
教师应该成为好奇的提问者
课堂可以从提“为什么”的问题开始
教师首先成为自己教学工作的学生
采用“初学者的心态”
6种问题模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第四章 创建学生积极提问的课堂文化
提问的8种超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营造激励学生提问的课堂环境
如何让学生放心大胆地提问
以小组模式避免学生逃避提问
与学生一起创建独有的问题分类
奖励和表扬学生的提问行为
第五章 激励和启发学生提问
激发学生好奇心
释放学生好奇心
问题形成技术应用教学案例
问题形成技术是什么
阶段1:提供问题焦点
阶段2:形成问题
第六章 帮助学生掌握并提升自主提问能力
阶段3:完善已经生成的问题
阶段4:评估和确定问题的优先次序
阶段5:我们要用这些东西做什么
阶段6:反思学到的东西
第七章 教师需要成为提问的领导者
为什么教师要成为提问的领导者
教师要学会能提出阐明目标的问题
为什么需要经常性反思
提出帮助重新思考和重塑教学工作的问题
提出有助于帮助同事进步的问题
提出旨在启发他人的问题
提出可推动变革实施的问题
大胆尝试,采取行动
內容試閱
进入学校前,儿童是天生的提问者
每次做关于提问的演讲时,我会在特定的时间点停下来问听众:“你认为谁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提问者?”观众们的答案,通常包括苏格拉底和爱因斯坦(最近的答案是霍华德·斯特恩)。然后,我揭示了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答案——4岁的小女孩。
当然,这个答案也不一定就是标准答案。而我的依据来自英国几年前进行的一项研究。研究的结果显示,4岁女孩平均每天要向妈妈提出390个问题(可怜的妈妈!但同年龄的男孩提出的问题也没少到哪里去!)。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男孩还是女孩,4—5岁的孩子处于人生提问的高峰期,因此基于纯粹的提问数量,我喜欢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称为“终极提问者”。
哈佛大学儿童心理学家和作家保罗·哈里斯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孩子在2—5岁之间,会提出大约4万个问题。正如哈里斯所指出的,幼儿很早就发现,他们所寻求的信息,可以很容易地从其他人类身上提取出来,只需用特定的词语组合和声音语调,就可以形成一个问题。于是,他们提出了无数个问题。据哈里斯的估计,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每小时要问25个问题,而且他们对得到的答案越是满意,提出的问题就越多。
在2—5岁的人生早期,孩子们提问的种类也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从简单的事实性问题(物体的名称),到3岁时第一次要求解释。威廉姆斯学院的好奇心专家苏珊·恩格尔说,许多孩子的第一个问题,都涉及什么、谁、何时、何地。“但到了第三年,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两种有力的新的问题形式:‘为什么’和‘如何’,到了3岁,他们开始想了解事物的运作方式。”
如果你能窥视一个爱提问的孩子的内心,你或许会理解,为什么孩子们喜欢问“为什么”。神经学研究表明,仅仅是对一个感兴趣的问题感到好奇,就会激活大脑中与奖赏处理有关的区域。好奇心——好奇的行为——本身就会令人产生不错的感觉,因此,问题会引出更多的问题。把好奇心看成是一种症状——“就像瘙痒一样”,神经科学家查兰·兰格纳特说。而这种症状,往往会导致提问的行动——就像我们感到瘙痒时,会自然而然地挠痒痒那样。
在这段提问数量爆表的岁月里,孩子们的大脑也正在快速地发育。在华盛顿大学,先进的大脑扫描技术能够显示儿童大脑中形成的联结(突触)。实验室的扫描结果显示,幼儿大脑中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呈爆炸式增长——约有4万亿个,是成人大脑中联结数量的3倍以上。孩子们的大脑,不断地联结着刺激或思想,而在他们建立这些心理联系时,他们会通过提问的方式,寻求更多的信息和解释。
对一个孩子来说,要提出一个问题并不容易。哈里斯曾将其描述为“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演习”。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首先要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提问的行为也表明,孩子知道存在各种可能的答案。哈里斯在他的书中写道:“如果没有能力设想出事情在世界中可能存在的诸多方式,为什么要提出问题?”最后,这还意味着孩子们已经想出了一个有效的方法来填补这个知识空白——询问某个可能知道答案的人。
4—5岁的孩子们进入了最适合提问的人生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提问的语言能力;他们的大脑仍处于扩张性的、高度联结的模式;他们看问题时不带有先入为主的标签或假设,这使得他们成为了完美的探索者。物理学家尼尔·德格拉斯·泰森曾表示,幼儿是天生的科学家,因为他们会翻开石头,把东西捣碎。哈佛大学的哈里斯指出,孩子们也像人类学家,他们不只是进行实验,他们还向周围的人提出问题。
进入学校后,儿童的提问能力衰退
到了上学前班的时期,孩子的提问能力开始发生奇怪的变化。学龄前儿童进入了一个充满刺激的环境,周围都是其他同样具备好奇心的孩子,随时可以接触到被称为老师的成人答疑者,这似乎是提问的理想条件。然而,根据哈里斯的说法,孩子们提问的数量几乎是立刻变少了。哈里斯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中进行的研究都显示出同样的结果。
哈里斯推断,这里或许有一个“舒适”因素在发挥作用。在家里有父母陪伴的情况下,孩子们比在学前班里更愿意分享他们的问题。恩格尔引用的一项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英国心理学家发现,孩子们在家里每小时问的问题多达26个——但当我们记录这些孩子们在学校里提出的问题数量时,这个数字下降到每小时2个。所以我们要强调的一点是,孩子们并不是停止了提问,而是在学校里停止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