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HK$
60.5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HK$
88.5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1.8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HK$
77.3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HK$
39.2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HK$
109.8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HK$
67.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HK$
110.9
|
編輯推薦: |
杜威是教育的一座高峰。杜威一生的教育活动和理论研究成果丰硕,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又严密的实用主义理论大厦,成为西方现代教育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和重要派别。杜威的教育思想当前仍然是我们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理论武器。科学的教育思想理论,跨越国界,超越时光,是让人类持续发展的力量,值得今天的我们再一次回望和汲取,助力中国教育在持续发展中演奏出辉煌的新篇章。
|
內容簡介: |
杜威不仅是美国重要的教育家,也是在全世界都有影响的教育家。本书是朱永新老师对5卷本《杜威教育文集》部分内容的解读。全书共二十一章,围绕教育与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与生活、教育的民主、兴趣与教学、游戏与教学、经验教学、家庭教育等主题来展开,进一步了推广、传播了杜威的教育思想,使更多的人通过了解杜威教育思想,从而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全书内容通俗易懂,注重实用,对一线教师和父母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
關於作者: |
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苏州大学教授。曾任苏州市副市长、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等。
出版有多部著作,并被译为英、法、日、韩、俄等27种文字。由他发起的“新教育实验”在全国推广,至今已有8300多所实验学校、800多万名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以行动悄然改变着中国教育。2020年荣获国际儿童读物联盟首届IBBY-iRead爱阅人物奖,2022年获全球最大教育将“一丹教育发展奖”。
|
目錄:
|
导言 杜威的生平及其主要的教育命题
一 杜威的生平
二 杜威关于教育的基本命题
第一章 社会进步源于教育的变革
一切教育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
真正的教育通过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
教育过程分为心理学与社会学两个方面
对个人的心理结构和活动要有深入的观察
必须具有关于社会状况和文明现状的知识
心理和社会两个方面有机联系着
受教育的个人是社会的个人
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学校生活应当从家庭生活里逐渐发展出来
教育上失败的原因
最好最深刻的道德训练
来自教师的刺激和控制太多
真正中心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经验的继续改造
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
社会对于教育的责任
教师是真正天国的引路人
第二章 学校应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
学校与社会、个体与社会是统一的、协调的关系
儿童需要生动丰富的感官生活
学校应该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
儿童是中心
把参与家务变成获得知识的机会
为孩子打开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理想的家庭应当加以扩大
儿童生长不是出于偶然
儿童的四类兴趣
儿童的兴趣与原始生活的兴趣有一致之处
有话要说和不得不说
儿童生活不亚于成人生活
想象力是儿童生活的媒介
信任儿童的生活
主要的浪费是人的生命的浪费
一切浪费都由于彼此的隔离
小学与幼儿园如何衔接?
学校的最大浪费是与生活的隔离
学校中各种实践的目的
用书本或阅读代替经验是有害的
使各种学科互相联系起来
学科应该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要使学科成为儿童行为和品格的必要组成部分
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征
游戏是儿童精神态度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的标志
不要让游戏成为单纯的娱乐
幼儿园和一年级之间的连续性
作业应该在智力和实践之间保持平衡
作业与兴趣
如何培养想象力
儿童没有自觉的意图
儿童随意注意的出现
儿童反省注意的出现
反省能力是受过教育的标志
儿童智力发展的根本需要
历史是社会生活的力量和方式的记载
历史是间接的社会学
学习历史不是为了聚积知识
儿童探究历史时最感兴趣的问题
传记是社会研究的一个元件
第三章 儿童和课程是构成一个单一的过程的两极
儿童世界是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
儿童的记忆力和知识领域被压得窒息了
儿童的生活是一个整体
学科把儿童的世界加以割裂和肢解
儿童与课程之间的脱节和差别
儿童和课程是构成一个单一的过程的两极
儿童心里所激起的冲动的价值
使教材心理化
第四章 用“道德”的方法养成道德
教育是一桩公众的事务
专门的教师应该具有权威性
道德观念和关于道德的观念的区别
道德目的在一切教学之中
把道德上的考虑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不能有两套伦理原则
儿童不只是要成为投票人或法律服从者
培养有用的习惯
学校必须是生气勃勃的社会机构
智力训练和道德训练间可悲的分割
重点应放在养成积极有用的习惯
儿童对自己在干什么应有积极的认识
社会精神会因不用而萎缩
儿童生来就有要发表、要做事、要服务的欲望
道德上的损失
历史教学的伦理价值
按照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去教
仅仅有良好的意向是不够的
发现并培养“性格的力量”
只是禁止是没有价值的
教学在智力方面的最大缺陷
锻炼儿童的判断力
让孩子接触优秀的建筑、音乐、雕刻和绘画作品
培养道德的可能性
第五章 兴趣靠激发它的条件才能获得
儿童本能的力量是压制不住的
兴趣是统一的活动
让儿童扩展自己的眼界
儿童精神的满足或宁静
避免为努力而努力
在一定限度内阻力会唤起精力
成长中的婴儿与实物教学课
拟人化与儿童的社会兴趣
发现儿童的迫切需要和能力
第六章 民主制度需要知行统一的教育
我们把学校中的学习夸大了
学习是人不可缺少的事
注意当前生长的需要
操之过急会导致伤害
保证身体的健全发展
获得知识的真正目的
保持对好书的喜爱
让孩子成为一个更好、更幸福、更有用的人
家庭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从社会环境中学习
儿童日常经验的意义
用获得最初经验的方法来扩大儿童的经验
教师和书本不再是唯一的导师
游戏如此自然和不可避免
通过游戏认识世界
重视儿童演戏的本能
使人成为幸福、道德、能干的人
每个儿童都有很强的个性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
教育不能对儿童划一看待
重视儿童自发的好奇心和喜欢活动的天性
学会使自己适应他人和整个社会
儿童的社会适应
使儿童学会珍惜健康
学校的课程的成就只能是极有限的
从向导和指挥者变为观察者和帮手
学生如何学习公民课?
让公民参与学校活动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产生兴趣
体力劳动怎样才有教育价值?
关注儿童的健康
“做中学”的意义
奖赏和高分充其量是人为追求的目标
给儿童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信心
学校教育满足的只是一个阶层的人的需要
民主制度需要一种教育
第七章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教育就是生活的社会延续
教育的必要性
初生的孩子缺乏起码的能力
形成一个共同体的条件
共同体与空间距离无关
一切沟通都具有教育性
把经验整理成一定的次序和形式
教育形式之间要保持恰当的平衡
教育是一个抚养、培育和教养的过程
信仰不能硬灌进去
人的活动互相影响
社会环境能塑造智力和情感的倾向
语言习惯的形成
榜样的力量比格言大得多
美感和美的欣赏
间接地通过环境进行教育
明智家庭和不明智家庭的区别
学校的产生
学校的首要职责就在于提供一个简化的环境
学校要尽力排除环境中的丑陋现象
学校环境的职责在于平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成分
共同的教材使大家习惯于统一的观点
教育中的指导、控制或疏导
我们不能强加给儿童什么东西
一切指导不过是再指导
用强力进行控制无济于事
儿童对认可比较敏感
一个微笑的力量
联合起来做共同的事业
习惯支配我们,推动我们
不识字和未受教育几乎是同义词
教育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
学校要与社会相联系
青少年的未来决定社会的未来
成人有时不如幼童
未成熟状态是向前生长的力量
儿童赋有头等社交能力
婴幼期延长能进一步促进社会进步
顺应环境与改造环境
“坏”的习惯没有理智
教育就是发展
常态的儿童和成人都在不断生长
不要把成人的环境作为儿童的标准
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不应停止
教育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生长的能力
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
教育不应为预备将来而忽视现在
生长是不断地通向未来
于不知不觉中进入未来
解放儿童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丰富生活自身可以感觉到的意义
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学校的任性
教育可以从追溯既往和展望未来两方面解释
给全体成员以平等和宽厚的条件求得知识
教育的逐步改进能造成更好的社会
对教育目的的致命伤
有目的的行动和明智的行动是一件事
“停停、看看、听听”
目的必须是灵活的
合理的目的能改变环境
目的和手段不能分离
教育目的不能忽视个人的特殊能力和要求
教育目的的价值
从外面强加的教育目的的缺陷
成人容易把自己的习惯和愿望作为标准
心智的社会化
与个性相反的东西就是平庸
教育上的一个特殊任务
没有学问就不能和别人交往
兴趣就是能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教育不能用快乐行贿
坚强意志的人既不变化无常,又不苟且敷衍
世界上没有过分的智力活动
没有兴趣,思考也会是草率的
承认兴趣在教育中的能动地位
第八章 教育即经验的继续改造
知识本身不是最终目的
单纯活动并不构成经验
有生长的积累经验才具有生命力
从经验中学习
学校中“纪律问题”的主要根源
教育儿童有意义地、雅致地使用体力
造成身心分离的方法都是机械的方法
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
什么是思维或反思?
思维就是明显表现经验中智慧的要素
思维乃是一个探究的过程
技能、知识和思维不可分割
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
思维的开始阶段就是经验
困难是引起思维的不可缺乏的刺激物
静止的、冷藏库式的知识理想有碍教育的发展
衡量创造性的方法
理智的创造性带来的快乐
真正的思维
愈少意识到自己在那里施教或受教愈好
只有应用才能检验思想
教学法的要素
方法是材料的有效的处理
别人的经验与自己的经验
使每个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的力量
不能把统一方法强加给每一个人
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
最重要的态度是直接性、虚心、专心和责任心
反对使学生明显地意识到他们是在学习或研究
所谓虚心就是保持孩子般天真的态度
教师为什么热衷于呆板的方法?
教师仅有学问还是不够的
教材发展的三个阶段
技艺和作业构成课程的最初阶段
任何人都不可能全部掌握积聚的知识
把知识组织到学生已有的经验中去
心灵从疑难通往发现
比无知本身更大的敌人
科学在教育上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课程要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教育首先必须是人类的
教材需要加以特别的选择、表述和组织
调动儿童的自然冲动的身体活动
没有游戏和工作就不可能有正常的有效的学习
学生作业应该合于人性与日常经验
主动的作业在教育上的意义
游戏和勤奋并不对立
教育需要提供健康的休闲活动的能力
游戏的规定性特征不是消遣
游戏和工作都是同样自由的
把自己的行动在时间和空间上联系起来
地理与历史学习不能远离日常经验
用地理和历史解释我们的生活
历史和地理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地理能唤起人的想象力
不能把科学和有意义的经验隔离开来
避免传统的学究式的学习科学的方法
工具只能通过应用来学习
科学在人类活动中产生的影响
使科学方法深入学生的习惯
自然科学的教学可能流于形式上的练习
科学在课程中必须履行的功能
任何活动都必须运用想象力
手工活动、实验室练习以及游戏的教育价值
不能在各种科目建立一个价值的等级
作为一种愉快的经验科目
应该对课程进行经常的检查、批评和修订
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
组织教学方法和教材的标准
不要在众多的教育之中反而把教育遗忘
经验的统一性或整体性
科目的工具的价值和派生的价值
为有用劳动和为闲暇生活做准备的教育
机器的发明扩大了闲暇的时间
不自由和不道德的教育
教育要逐步消除经济情境的缺陷
第九章 教育的民主必须消除二元论
消除教育上的二元论
学会了解自己和人与事物的世界
校外活动不能牺牲目的、机智的主动性和发明能力
使学校的游戏和工作理智化
想发现某种东西就必须对事物做一点什么事
教育不应把人文科目和自然科目分开
重视学生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给予科学事实更大的文化价值
儿童需要有单独活动的时间
思维和食物的消化同样是一件个人的事情
学习不能按照一个单一的模式
科学发现的开始
真正的发现与真正的学习
不要把教和学变成一套机械的东西
一个进步的社会把个别差异视为珍宝
教育上的种种对立
职业的对立面
防止“机械的忙碌”
没有人只是一个艺术家
教师不仅是教书匠
天下最可悲的事
什么是适当的职业?
职业好像磁铁和胶水
人类占优势的职业就是生活
早期的职业预备都是间接的
青年的职业准备
使工人了解职业的基础与意义
不能把职业教育解释为工艺教育
训练未来工人适应变化的能力
哲学、教育和社会改造是携手并进的
哲学乃是作为审慎进行的实践的教育理论
品德培养是学校教学和训练的一个目的
在困难面前坚持工作
认识学科科目的社会意义
道德和整个性格有关
威胁着学校工作的巨大危险
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
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群体
校内学习应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
学校和社会隔离的原因
做一个有用的好人
有意识的生活
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
发展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
第十章 教育哲学通过对前提的反思以澄明教育的本质
教育不是奢侈品,是必需品
教育不可少是因为“生”与“死”两件事
教育哲学就是要使人知道所以然
时代需要教育哲学的指挥
没有教育就没有长进
教育与人生日用愈趋愈远
指挥与改造教育好像驶一只船
教育不是个人的事业
儿童就是教育的本身
如何才能当得教师、讲得教育?
教育是很有趣味的事业
学科是联络儿童与社会的过桥
没有兴趣,自然觉得困难
好学是人的天性
制造白痴的学校制度
重视儿童求学中的苦乐
游戏与做工对于身体的意义
游戏能够培养通力合作的团队精神
游戏具有知识教育的价值
游戏不是搁糖的教育方法
儿童的心理与做戏很有关系
最容易用做戏来帮助的学科
用演戏输入知识的方法
做戏也可以养成道德的习惯
引起儿童有选择的能力和安排的能力
演戏使儿童的知识影像格外明了、正确
演戏能养成通力合作的精神
工作与游戏在儿童眼里区别不大
教育的目的是要养成良好公民
好公民贵能互相监督和纠察
好公民的非政治的一方面
做良好公民的意义
社会的改良全赖学校
用好习惯抵抗坏习惯
使儿童有世界的眼光
怎样使儿童变成社会的分子?
学校的生活必须处处与社会的生活有关
预备将来是教育的结果,不是目的
不是现在的长进,便是不长进
样样都要知道,结果一样都不能知道
相信人的智慧可以解决种种困难
重要的是科学态度和精神
科学教育的错处在于人事分离
儿童的习惯于他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
初等教育的目的在养成能力、技能和习惯
中学自身应该完全独立
美国的学制与德国的学制
一些不容易记的名词本身就没有用处
应该把历史当活的东西
让地理历史两科与人生发生关系
劳动与闲暇的分离
千万不要认定某种人天生做某种事业
教育应该用将来的工业为标准
最危险的大问题是工人对于工作没有趣味
很稳妥的职业教育的预备
没有弊病的专门教育
教育的最高的、最后的目的是道德教育
用知识的教育做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纸面上的道德教育能够影响行为吗?
知识为什么不能影响人的行为?
责任心的两层
现在的学校只对教员和教科书负责任
教育的最大问题
道德有三个部分
使每种学科都是社会的
共同的语言与共同的生活
道德教育无往不在
道德教育最重要的是“个性”与“社会”的关系
学校本身就是社会生活
领袖和辅从同时交互并做
布罗克鲁斯脱斯的床
第十一章 道德是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内在统一
道德不是强制的、造作的
最要紧的是精神的观念和知识能力的生长
教育程度愈高义务愈多
道德在于为人类谋公共幸福
道德问题是社会要紧的问题
情绪为人生增添色彩
人能做情绪的主人
消极的道德不如积极的道德
使思想与情绪得其均衡
青年时期,情绪最强
善用群性又不失个性
同情是社会的黏合剂
同情驱迫我们做善,也能驱迫我们造孽
自爱博爱,自尊尊人
自为和为人并不是绝对的相反
自私与不自尊是痛苦之源
尊重自己的理想主张
自培自发很要紧
助人要能使他自助、自立、自救
观念如灯,欲望像火
制度能陶铸人性
自由的真义是创造
心缩小了人就不能向上发展了
第十二章 是否将儿童的经验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是区分新旧教育的根本
教育即是生活
如果没有学习,就不能生存
文化的遗传与改造
儿童要学的心非常深切
儿童的知识绝不是成人可以装进去的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
儿童如何学成一种语言?
要顾儿童的需要
要应用儿童原有的动作
要有好环境刺激儿童的需要
教师不过是用来辅助的、指导的
做得好乐趣自然发生
什么才是好学生?
为什么儿童对学习不感兴趣?
不能使人发生感情的教育不是好教育
恐吓与奖诱的方法总不是万全之计
教育即是生长
教育目的是把现在和“将来”结合起来
学校教育为什么与社会越来越远?
学习是由内部所生的自然趋向
理想的学校
教材要从成人和儿童两个方面看
教师的目的是改造经验
教师应有活泼又生气的传授
为什么儿童一入学校活泼的精神就逐渐减少?
儿童的直接经验从哪里来?
校内与校外不同的地方
设法教儿童生出求知的欲望
没有必要常常考问盘驳孩子
儿童的经验是从他所接触的环境生出来的
新教育与旧教育的不同根据
学校不可以只偏重读书作文这两层
儿童学习语言第一个用处是做普通的工具
必须养成到图书馆参考的习惯
历史和儿童经验之间有一种桥
历史课为什么没有趣味?
历史只要教授得法绝不会没有趣味
从历史中看见过去与现在的关系
教授历史应该以“现在”为起点
科学不应该与人生日用相去很远
科学以方法为最要紧
科学方法第一须养成的是观察的习惯
思想发展必须仔细思考不盲从
教师应当常常考查自己的成绩
观察的习惯要早早养成
科学的方法不能有一点苟且
制驭环境必须采用分析的方法
社会问题的分析
养成综合的习惯
科学是应人生实际需要而起的
教授科学应该把照顾儿童的经验兴趣和系统性结合起来
小学校里做职业教育牺牲太大
一切教育都带有职业的性质
一国的命脉在那些不被注意的小店铺上
凡是徒弟伙计等总要与学校有一种关系
要有传播知识的机关
实业必须教育
人应当闲逸,也应当工作
自由和训练的冲突
从训练生出来最大的流弊
真正的训练
养成儿童的公开心
儿童应该晓得知识没有达到止境
创造发明是在方法上
学校里要培养注意的能力
把校内的学科与校外的生活联结
学校里必须使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机会
没有责任心就没有自由
要利用和满足儿童的欲望
“道德”与智育有关
第十三章 平民教育即全民教育、全人教育
什么叫平民主义的教育?
把个人所有的特性各各发展出来
个性的发展,是共和国家的基础
人人须共同作业
人民求学的主旨,就是求生活的道理
教育所以发展人之天赋,故必注意其个性
对于生徒之个性,必详密观察
教师要研究知识的利用方法
教育之目的在使个人完全发达
教育之真义
不能使学生应用,必无一毫成效
因材施教、临机应变,始可谓活教育
为教师者当养成自动之能力
教育不应该摧毁儿童固有之本能
教师方法不当会摧残儿童的本能与责任心
当以儿童为教学中心
有知识若不能应用,与无知者等
陶冶无数儿童之责任,全在一般之教师
游戏的作用
使全国小孩子都得到游戏运动的机会
注重手的活动
注重天然物象的观察和实验
教育不应该“只养成一种记忆力”
不要随着人家亦步亦趋
旧教育的特点是注入主义
公民的四种资格
学校不只是学生专门求学的地方
学校里要有正当的互助精神
要学得处世的手段和方法
德育问题无往而不在
良好品格应以良好习惯养成之
养成社会道德之方法
真正之学生自治
从错误中成长
女子的教育很重要
公共体育场、公园等很可以培养精神
学校体育要促进社会体育
体育健全,智德两育自然可以圆满
社会的改良全在学校怎样培植学生
培养自治的精神与人格
人的精神必借教育而发达
教育创造国家和社会的幸福
城市与乡间应该受同等的教育
教育与实业要和衷共济
把实业当作发展教育的利器
高等学问必基之以国民教育
无国民教育,则人无团结力
以国民教育为神圣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特性
一切精神作用,内容很是复杂的
一岁至三岁所受天然之教育
学校教育必因校外之教育而利导之
教者要察学者之需要而纳之
不见之于行事,乃无用之学
教育要义在以书本合经验
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经验
儿童得天然环境社会环境陶冶之力居多
不能把知识强纳儿童脑中
儿童智识能以小及大,以近及远
完全无憾之教育者
学校自然有保守的倾向
拿教育来改造社会
教授儿童须知他们必定有一种需要
学校为什么把聪明活泼的精神消灭于无形?
用藏鸡蛋的方法教育儿童行不通
活动儿童的五官四肢
越是普通,才越是原理
第十四章 通过职业而教育以消除劳心劳力对立
打破智识界和劳动界的阶级分隔
提倡职业教育应该顾及社会和国家
资本家也应该受教育
劳动家的教育要从大处着想
应该注意利用劳动者的余暇
教育最大的仇敌就是读书与工作分途
不能轻视鄙弃专门教育
为国死容易,为国生很难
第十五章 教师即教育家
教育领袖的三要素
教育家的三种知识
老教师不继续研究很危险
学校的“空气”
教育家须明白所做的事业对于社会的关系
信仰为物,最有价值
教员应当常常带一本日记簿
师范生的唯一精神
领袖的两方面责任
教育者应有的精神
知识是无量的
求学的不同境界
学校的中心是学生,不是科目
同天真烂漫的儿童往来是更快乐的事情
小学教员对于社会的责任很大
学校同社会,是息息相关的
今日的学校同将来的社会很有关系
引起学生求智心的兴味很要紧
改造社会,是教师的天职
教科书不过为教育者陶铸学生人格之一器械
做教师的人最重要的性格就是热心
无论哪种职业都有它自己的精神
要有同情的、互助的精神
各种职业中最重知识的就是医学与教育
职业精神发展过程中的大阻力
如何承认教师职业是高尚、可敬的
教育有三个要素
教育的目的是造成社会上有用的分子
教育要顺着社会的潮流走去
社会变迁对教育的影响
为什么教师不能进步?
把对于知识的爱力传染到儿童身上
教师要努力将自己造成一个学者
教师必须研究心理学
自然科学使人的生活和社会的趋势两相顺应
自然科学可以用适当的方法教给儿童
学校应当适应儿童的本性
旧式教育使学生对于求学上不甚注意
学一事就得一事的好处
游戏是利用儿童天性的最好方法
中国的教育可以多设幼稚园
二百万儿童与四百万大兵
手工的重要目的
拿教育做发展本能的工具
第十六章 培育智慧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智慧不是一旦得到就可以永久保用的东西
生长自身才是唯一的“目的”
教育总是重视将来而轻视现在
作为人生要务的教育过程
教育的目的是能获得进一步的教育
人的社会性的心脏在于教育
解放和发展各个人的能力是检验政府的标准
进步学校与传统的学校的不同
共同的精神和目标
再没有什么比教育更为危险
分等的需要是智商测验重要性的根据
应该重视特殊的能力
活动和结果的质比任何量的因素更为重要
可能的东西比已经存在的更为重要
学习至少包括三个要素:知识、技能和品格
提出新问题、新研究的智力工作
增进对教育的理智的控制和理解
教育科学的意义
实践是检验教育的第一位的标准
教育科学不是独立的
教育哲学是教育科学的一种资源
教育是自治的
科学使从事教育的人更聪明
教育的发现永远在进行之中
教育是一个无止境的圆形或螺旋形的东西
第十七章 反省思维是内含结果的连续性思维
一些学校存在着课程繁多的弊病
科学的思维态度同儿童和青年的学习相关联
反省思维是一种最好的思维方式
反省思维是连续性的
思维实际上是信念的同义语
进行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
反省思维把信念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
反省思维和一般的思想具有显著的不同
思维由某种事物作为诱因而发生
思维的价值
文明人和野蛮人的不同
思维需要细心而周到的教育的指导
培养灵敏的好奇精神和自动的追求意识
真诚热情的态度乃是一种理智的力量
理智的责任心是真诚的保证
为了进入科学的王国,我们必须变得像小孩子一样
避免教学中的独断主义
在各个方面都反应缓慢和愚笨的人是相当稀少的
有时反应的迟缓与思考的深入紧密相联
研究一些名人传记是有益处的
任何学科都可以成为智能的学科
“观念的连续”与理智的力量
把思想放在掌握学科上面
检验思维的准绳
发现和安排最有价值的作业
疑惑是科学和哲学的创造者
激发求异精神并使其保持活力
为学生留下终身智力影响的教师
养成基本和持久的习惯、态度和兴趣
榜样比训导更为强大有力
教师人格的影响和课业的影响是完全融合的
不要以己度人
不要过分地依靠教师的个人影响
训练性学科可能脱离实际
技能性学科容易变成纯机械式的
知识如何转化为发展智慧?
靠记忆得来的知识与靠思维得来的知识
儿童最重要的事情是他同父母姐妹的关系
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称之为知识
反省思维的习惯训练要从儿童开始
真正的自由是理智的
良好思维习惯的核心
实际的反应能使模糊的东西变得清楚易懂
学校为什么不能发展理解的能力?
只有理解才是真正的学习
概念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对观念的关系要有浓厚兴趣
事实与意义不能够分离
完满的思维活动的条件
教育应该是经验的解放和扩充
控制身体是一个理智的问题
儿童的社会适应很重要
语言是社会适应的最重要的工具
儿童很少是通过有意识的模仿来学习的
成人在儿童心智的发展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游戏态度比游戏本身更为重要
不要用成年人的标准去判断儿童活动的价值
不要把游戏和工作截然分开
帮助儿童扩展和更精确地认识现存事物
儿童眼中的世界充满着神秘和希望
引起儿童兴趣的事情
有启发意义的、开发人心智的实验方法
仅凭兴趣还是很不够的
把人的思想引向一个新的境界
学习新经验应注重儿童已经熟悉了的东西
较好的是最好的之敌
培养儿童的思维习惯
理论思维不是比实际思维更高的类型
不应当强行把所有的学生纳入一个类型或模式之中
教育的目标在于取得两种思维的平衡
真正的无知是更为有益的
语言的三种用途
指导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
只有采取主动的活动,才能明确文字的意义
儿童的心智为什么会趋于狭隘?
如何让学生们掌握丰富词汇?
教师有垄断连贯叙述的习惯
不应该打乱教材的完整性
强调避免错误导致的后果
第十八章 教育不是把知识装进学生的脑袋
观察应包含主动的探究
观察应当引进戏剧性的悬念因素
观察应具有科学的性质
如何通过知识的传授获得理智的财富?
不能满足于粗枝大叶和呆板无效的观察
任何思维都有独创的成分
不要让教材成为妨碍有效思维的障碍物
讲课方法是对教师能力的严峻考验
心智不是一张自动地吸收和保存墨水的吸墨纸
讲课的三个目的
讲课应当成为一种情境
给学生留下最持久的印象的教师
令人生厌的、敷衍了事的教师
教科书必须用来作为手段和工具
运用旧材料解决新问题
不要把上课变成猜谜游艺会
不要打断观念的连续性
把旧材料放在新材料所提供的新框架之中
对未来的课题应有更多的询问
允许学生有从容不迫的思想上的消化的机会
教师是领导者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心智的研究者
教师必须对个人所教的学科有特殊的准备
对任何学科教学的检验标准
有意识的总结和组织是绝对必要的
关注微妙的潜伏期
游戏不能变成“傻淘傻闹”
工作不应该变成苦役
把自由的游戏和认真的思考结合起来
真正的教师就是艺术家
思维必须用来对付新的、不确定的和疑难的问题
真正的传播知识包含着思想的传导
第十九章 将学校建成微型共同体
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距离总是那么巨大
学校是一个小规模的合作化社会
需要分级的是材料,而不是学生
传统课程在智育方面的极度贫乏和缺乏组织
在儿童当前的直接经验中寻找一些东西
不要造成课程内容的臃肿和肤浅
课程的轴心
可靠地、安全地和有成效地去应付未来
民主的思想并不黯淡
民主是一种共同生活方式
科学和技术都不是非人格的宇宙的力量
新科学从距离人生事务最遥远的事物上开始
用一个自由的精神去鼓舞职业教育
科学、教育和民主目标合而为一
启发是从经验和观念的交流中得来的
教育不是唯一的工具,但它是第一的工具
美国的家庭和东方的家庭根本不同之处
最得力的统一利器就是公立的中小学校
第二十章 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
教育哲学的任务
思考教育本身的含义
新教育和进步学校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批评
新教育实践中所蕴含的教育哲学
自由的含义究竟是什么?
不能把经验和教育直接地彼此等同起来
进步教育不是无计划的随意蛮干
只有教育改革家和革新者才感到需要教育哲学
新教育同生长的原则协调一致
过分纵容儿童的影响
教育和经验必须联系起来
最重要的态度是能养成继续学习的愿望
朴素的常识和判断力
教育应当是一种永远现时的过程
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
教育计划的坚定性与可变性
教育要创造自我控制的力量
教育是合作而不是命令
新教育学校的一条格言
生长的连续性原则必须成为教师的座右铭
教育者要使自己有一种往前看的长远目光
关于知识性教材的选择和组织
少年儿童的经验集中于一些人和家庭之中
新教育的道路是一条更艰辛和更困难的道路
我们所缺少的是纯粹的和简单的教育
进步教育运动最广泛最显著的成就
旧教育最根本的权威主义还以多种多样的形式继续存在着
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进步教育的本质是不断进步
“新”总是相对的新,而不是绝对的新
改变习惯是一个缓慢的、困难的和复杂的过程
训练方法形成品格
为了创造一个民主社会,我们需要一种教育制度
第二十一章 现代教育的趋向
学校就是缩小的集中的社会
办教育还是应该指导利用孩子的本能
使儿童发生当前的愉快满意
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社交的天性
心理学和教育学不是包医百病的教育神方
旧式的知识论如同守财奴的积财观念
知识的价值,全在它的实用
旧式的知识论在教育上发生的恶果
硬装食物到鸡鸭肚子里去的教学方法
博学而无用的知识贵族
守旧的风气与古人的教训
不能把知识看作独立存在的现成物品
现在的母教
现在的新教育是拿儿童做起点的
使学生的生活就是最精彩的社会生活
应该把当小学教员认作一件最宝贵的终身大事
一国的教育,决不可胡乱模仿别国
科学的发达来自活动的天性
利用科学教育和物质文明增加人民的幸福
教员要既热心又有方法
旧教育的缺点在以“科目”当作“目的”
选择教材的两种标准
学生没有不喜欢求知识的
当拿教材作为一种富强国家的紧要的工具
养成一种有生气的儿童和青年
为什么要注重女子教育?
现在的女子,是未来的母亲
学校要培养主动的道德
运动、手工与人身体最有关系
中国的儿童总嫌不活动
培养新国民精神宜在体育入手
大学的重要不在它所教的东西
大学与公共利益
主题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