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人类学研究(第17辑)

書城自編碼: 385953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人口/人類學
作者: 梁永佳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219785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23-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56.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HK$ 77.3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HK$ 109.8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HK$ 42.6
推拿纲目
《 推拿纲目 》

售價:HK$ 403.2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HK$ 244.2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HK$ 76.2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HK$ 58.2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HK$ 178.1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8.6
《当代人类学十二讲》
+

HK$ 70.8
《凉山彝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8)》
+

HK$ 150.8
《淑种之求——优生学在中国近代的传播及其影响》
+

HK$ 169.0
《金枝:跨越万年的人性进化故事(全两册)》
+

HK$ 87.3
《未来生命通史:从智人时代的物种灭绝潮到第6次生命起源》
+

HK$ 56.7
《丽水人说丽水景》
編輯推薦:
旧文、新作交相辉映,重访葛兰言的生平与思想;
回溯经典著述及思想,重返学术之过去以立新说;
回归历史,深耕田野,重述文化新旧貌及其流变;
名家云集,聚焦前沿,共同解读人类学之“现在”。

★名家云集,重磅刊载当代知名人类学家王铭铭教授力作。
★拭去蒙尘,重访葛兰言,呈现一场关于中国文明的精妙绝伦的学术论辩。
★重读经典,回溯祭祀、礼物等经典理论,在“返本”中推动人类学一般理论创新。
★扎根田野,以扎实的民族志材料描绘变迁,回应集体记忆、婚姻制度等中层理论。
內容簡介:
《人类学研究(第17辑)》推出“葛兰言专栏”,辑录鲜为人知的珍贵旧文(译作)及此研究脉络下的当代新作各三篇,带我们重新理解这位对一般人类学理论发展具有原创贡献、兼具承前启后之功的思想大家。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民国知名社会学家许烺光和杨堃的旧文(译作),二者提纲挈领地勾勒出葛兰言的生平和思想轮廓,钩沉了中国人类学两大奠基性人物的一次直接对话,一场精妙绝伦的学术论辩由此拉开序幕。
其他部分沿袭往期风格,刊载学术论文、研究述评等,名家云集,亦不乏亮点。特稿重磅推出当代知名人类学家王铭铭教授力作《祭祀理论:从泰勒到史密斯再到弗雷泽》,聚焦古典人类学祭祀理论之流变,重返《原始文化》《闪米特人的宗教讲演录》《金枝》三部经典,剖析其中所塑造的特征鲜明的“原始他者”形象及其与作者“文明自我认同”的关联性,旨在以“史”为鉴。
關於作者:
梁永佳,北京大学人类学博士,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曾执教于中国政法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知名高校。近年来,梁教授主张“以中释外”,致力于用中国古代思想解读远方的社会文化,同时通过加强当代中西方学术的对话,探索中国概念的社会科学意义。研究旨趣包括本土宇宙观、亚太民族志,田野工作点遍及中国西南地区、南印度和新加坡。目前已出版《地域的等级》《象征在别处》、Religious and Ethnic Revival in a Chinese Minority等多部著作,并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开放时代》、American Anthropologist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目錄
特稿

王铭铭

祭祀理论:从泰勒到史密斯再到弗雷泽

葛兰言专栏

许烺光

关于古代中国婚级与亲属关系的问题
评葛兰言教授新著并重新解释古代中国祖先崇拜中的昭穆制度

杨 堃

葛兰言汉学导论

夏白龙

马塞尔·葛兰言和他的著作

宗树人

葛兰言的中国文明研究对法国人类学理论的影响

黄子逸、张亚辉

试论葛兰言中国研究的比较方法

毛若涵

昭穆制度争议与许烺光父子轴的发现

研究论文

王琛发

“地方性”的消解与复原:重读消失在历史中的姓王桥
清末民初同安县銮美社族亲槟城事迹的再解释

何贝莉

民族认同与“信仰溢出”
以与藏族族别相关的川康民族识别为例

马斌斌

云南德钦阿墩子“藏回”结合式婚姻与家庭的人类学解读

研究述评

褚建芳

田汝康芒市傣族研究中的心理学贡献

加运豪

从经济生活回归“总体”社会生活:评莫斯《礼物》

稿约
內容試閱
编者按
葛兰言(Marcel Granet,1884—1940)对中国先秦文献的研究,长期湮没在“汉学”领域,甚至一度受到有意忽视。近年来,葛兰言的学术思想逐渐为国内外人类学家所重视。王铭铭、汲喆、赵丙祥、宗树人(David Palmer)、纪仁博(David Gibeault)、梁永佳、张亚辉等诸多学者都认为,葛兰言不应被简单地视为汉学家、研究中国的社会学家,而应被视为一位对一般人类学有原创贡献的人类学家。实际上,葛兰言对法国人类学有影响的人类学家,例如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路易·杜蒙(Louis Dumont)、菲利普·德斯科拉(Philippe Descola),均有直接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我国老一代学者、葛兰言的学生杨堃先生(1901—1998),曾多次撰文提醒学界重视葛兰言的学说。值得一提的是,写下《社会人类学的中国时代》的英国人类学家莫里斯·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1920—1975),晚年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放弃了从村落逐级向上认识中国的思路,转而投入对葛兰言的研究。可惜天不假年,弗里德曼未能完成这项研究。四十多年过去了,从中国社会生产一般人类学理论的思路,早已被用中国经验探讨西方理论的模式所取代。尽管几乎所有欧美高校都为研究中国的人类学家提供了教授席位,但中国人类学领域的研究越做越小,很少出现新的、能引领人类学风格的议题,也没有出现过像葛兰言这样对一般理论产生影响的人类学家。甚至,很长时间内葛兰言的主要作品连英文版都没有,也没有中文版。听法国朋友说,葛兰言的文笔绚丽多彩,追求老派文人的风格,并不容易懂。看来,语言的隔阂使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还不清楚葛兰言到底做了什么。好消息是,听说葛兰言文集的中文版翻译进行得颇为顺利,这令人十分期待。
本期“葛兰言专栏”,我们重刊三篇曾湮没在历史中的珍贵文章,并配上几篇当代学人的新作。我们希望配合已有的葛兰言研究,将这个领域引向深入。感谢岳永逸、宗树人、张亚辉、黄子逸、毛若涵和几位译者的鼎力相助。

祭祀理论:从泰勒到史密斯再到弗雷泽
王铭铭
祭祀(sacrifice)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借助供奉与各种“他者”(天地、物、神、物神、逝者等)交往的方式,是人处理广义人文关系(物我自他和人神关系)的办法,是生活的重要内容,亦富含对世界及人与其关系的宇宙观想象。
关于祭祀,人类学奠基者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威廉·罗伯森·史密斯(William Robertson Smith,1846—1894)及詹姆斯·乔治·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1854—1941)给予了程度不一的重视,并相继提出三种不同的解释。三位巨匠活跃于大英帝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鼎盛期(泰勒和麦克伦南)及鼎盛期向式微期过渡的阶段(史密斯与弗雷泽)。他们带着时代气息和与之相关联的关切求索祭祀的“原始”,通过源流辨析界定了祭祀的由来与本质,并得出了不同结论:泰勒改良曾被用以贯通物我的精神论概念,提出了万物有灵论(animism)解释;史密斯基于约翰·弗格森·麦克伦南(John Ferguson McLennan,1827—1881)的定义提出了图腾论(totemism)解释;弗雷泽对其前辈泰勒和史密斯的解释进行批判和综合,提出了巫术论(magic)解释。
一个多世纪以来,学者们崇新弃旧,淡忘乃至抹杀了这些曾有广泛影响的解释。然而,必须指出,学术上“温故”不仅是必要的(借此我们方能明了所从事工作的本来旨趣),而且对“知新”是有益的(从中我们能得到启迪)(王铭铭,2020a,2020b)。具体就祭祀这个课题而论,20世纪以来,人类学界给出的新解释很多。做理论溯源或学术史定位时,新主张提出者至多只会提到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的解释,殊不知这一解释是在对英国古典人类学“原始宗教理论”之一解释(史密斯解释)的反思性继承中提出的(埃文斯-普理查德,2001:57—92)。为了“破旧立新”,年鉴学派有选择地对当年的另一种解释(泰勒解释)进行了“否证”(Hubert & Mauss,1964:1—9),但其事业与其批判对象——如泰勒的智识论(intellectualism)——思想遗产之间的关系难以彻底切断,因而年鉴学派实难阻碍“另类思想”以新的面孔——如结构人类学的“野性思维”理论——重返学界(埃文斯-普理查德,2001:24—56、93—118;Jones,1986)。显而易见,要理解新解释,我们不能不理解与之相对、相关的旧解释;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无论是年鉴学派还是其后的“新学”,都是在返本开新中“创新”的。
鉴于从学术的“现在时”返回其“过去时”有以上必要性和意义,我将通过撰写本文重返19世纪晚期诸祭祀理论,并对其形成与变异过程加以再现。
行文之前,有几点“技术性问题”需要交代:
本文述及的经典都具有极其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内容,而我这里重点关注的是其中一个特定方面——祭祀(特别是其“原始”)——的解释。由于我写作本文的旨趣仅在于讲述古典人类学祭祀理论演变的“故事”,因而,本文必然有其局限性,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构成对原典的全面复原。
多数学者在对西学进行翻译时将本文重点关注的“sacrifice”译作“献祭”,而一些汉学家在研究东方古礼时则将“祭祀”一词译作“sacrifice”。我在本文选择以“祭祀”来翻译“sacrifice”。这样做考虑有二:其一,在本文论及的文献中,并不是所有“sacrifice”都被解释为自下而上的“献”的等级化人神关系。其二,倒过来用被“西译”的汉语概念“祭祀”翻译“sacrifice”,有助于我们对即将进入的不无困难的西学之旅与所在文明关联看待。
本文将追溯和理解古典人类学的祭祀理论(当作其写作主旨),这无疑会使本文有其缺憾——如,使之缺少思想的社会史和“集体心态”文脉分析。所幸者,有关于此,人类学史大师史铎金(George W. Stocking,1928—2013)的论著(特别是Stocking,1987,1995)专业而翔实,既为本文将要进入的学术思想史之旅铺平了道路,又为我减少了原本必然会承担的代价——若须承担说明思想与时代相关性的任务,那么我便会顾此失彼,失去专注于思想的理解之机会。本文所涉及的主要经典引据了大量民族志素材。作者如何用这些素材来论证他们的观点,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但由于我在此处要做的工作主要在于识别先贤提出的祭祀理论,因而,有理由“悬置”分析这些素材的由来、可靠性及作用的工作。本文引用的文献有不少只有外文版,但有两部经典(《原始文化》和《金枝》)已有了汉文版。研究时我诉诸原版,但引用时,有汉文版者,我主要依据汉文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