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智能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与实践
》
售價:HK$
155.7
《
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海事法庭研究
》
售價:HK$
87.4
《
中年成长:突破人生瓶颈的心理自助方案
》
售價:HK$
65.0
《
维奥莱塔:一个女人的一生
》
售價:HK$
76.2
《
商业银行担保管理实务全指引
》
售價:HK$
144.5
《
信风万里:17世纪耶稣会中国年信研究(全二册)
》
售價:HK$
178.1
《
青铜之美 国宝里的中式美学
》
售價:HK$
177.0
《
海外中国研究·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
》
售價:HK$
143.4
|
編輯推薦: |
本专著阐述了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在成长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与学习习惯等方面都有独特性。如何遵循并尊重大学生群体行为的特性及其成长规律,不着痕迹的向其传授教育与教学的相关内容,让其真心接受,真心喜爱,以提高高校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这是本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思政课的教学主体、客体、内容、方式、环境、目标出发,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入手,提出要继续深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主动将新兴信息技术和社会热点事件有效融入到思政课建设过程中,既满足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也让教师通过新兴信息技术更好的了解和深度挖掘学生需求,让思政课真正达到入脑入心的目的。
|
關於作者: |
张静
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层社会治理、网络空间治理。
曾获北京市教工委扬帆计划资助,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北京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其他多项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在《思想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管理学报》《电子政务》等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研究成果获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暑期社会调查活动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科研果课题类二等奖、丹柯杯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调查撰写的案例多次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曾荣获北京邮电大学优秀学士论文指导教师、北京邮电大学第十四届教学观摩评比优秀奖、北京邮电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北京邮电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
|
目錄:
|
第 1 章 绪论
1. 1 研究意义
1. 2 研究价值
1. 3 文献梳理与述评
1. 4 研究框架
1.5 概念界定与理论考察
第 2 章 成长规律: 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基本特征
1.1 大学生群体的成长环境
2. 2 大学生群体的成长特征
2.3 大学生群体成长过程中的阻碍要素
第 3 章 行为规律: 当代大学生群体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3.1 影响大学生群体行为的因素分析
3. 2 大学生群体行为的形成机理
3.3 大学生群体行为的互动机制
第 4 章 理论框架: 教与学关系的框架构建
4.1 基于大学生群体行为的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理论解释框架
4. 2 疏离与低效: 课程建设中的代言型关系
4. 3 觉醒与限制: 课程建设中的无视型关系
4.4 对话与共赢: 课程建设中的合作型关系
第 5 章 实证研究: 高校思政课吸引力的现状分析
5. 1 思政课吸引力的构成要素
5.2 思政课对大学生群体的吸引力现状
5.3 各要素对思政课吸引力的影响
第 6 章 对策建议: 提升高校思政课吸引力的对策
6.1 明确教育目标
6.2 完善教学内容
6.3 创新教学方式
6.4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6.5 优化教育环境
第 7 章 时代要素: 助力高校思政课吸引力提升的创新
7.1 内容要素: 抗疫元素助力思政课内容创新
7.2 技术要素: 5G 技术助力思政课形式创新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自 “05 方案” ① 实施以来,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和高校, 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 各高校纷纷成立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门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并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 教材体系、 教师培养制度等, 在政策、 制度、 资金、 人员等方面给予了足够的保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效果有显著提升。
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当代大学生, 在成长环境、 生活环境、 学习环境与学习习惯等方面都有独特性。 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家庭物质条件较好, 学习和生活环境相对自由开放, 自主学习能力强, 比较有个性, 创新能力强, 思维方式不受传统习惯制约, 形成了多元化价值观; 个人综合素质高, 对社会、 对国家有责任感, 愿意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但是一部分大学生比较计较个人得失, 对他人的包容性不够, 心理承挫能力不足; 虽然有远大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 但是不够坚定, 容易受外界不良信息误导。 那么, 如何遵循并尊重大学生群体行为的特性及其成长规律, 向其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 让其真心接受, 真心喜爱, 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 这是本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研究发现, 大学生群体行为在形成过程中, 通过对外界环境的认知与判断来获得信息, 再加上个人能力, 会通过与他人进行互动沟通, 进而有了初始的行为选择; 并在外部环境与自我调适的基础上, 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群体行为表现形式; 在大学生群体里, 他们之间也会通过暗示、 模仿他人的行为, 调适自己的行为, 达到行为同化的结果, 使自己的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 进而形成群体行为; 由于社会环境与政策的变化, 大学生群体行为也处于变化中。
以大学生的参与度和教育者的回应态度为衡量指标, 建立基于大学生群体行为特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效果的解释框架, 根据两个指标的两种实现程度, 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效果的四种关系模式: 冷漠型关系、 代言型关系、 无视型关系与合作型关系。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过程中, 教育者要 “ 放下身段”, 积极主动打破二者之间的身份与关系 “ 障碍”, 给大学生创造更便捷、 更多样的参与渠道及机会, 以对话、 行动和制度的方式, 让大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并且针对大学生的意见、 建议和需求等, 尽可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中体现, 彻底打破传统的灌输式和 “一言堂” 的模式, 建立以合作为基础的和谐关系, 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赢。 而合作型的关系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发展方向, 它可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达到入脑入心的目的; 也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提高大学生的成就感, 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这些成果与经验, 是对过去五年教学
经验与研究成果的总结。 但是随着社会宏观环境的变化, 以及学生的变化, 其中的一些结论也在变化,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教学也要与时俱进, 备课过程中, 要 “ 备内容” “ 备社会” “ 备环境” “ 备变化” “ 备发展”, 同时也要 “ 备学生”, 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与创新,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