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如见你
》
售價:HK$
51.3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HK$
67.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HK$
67.1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HK$
62.7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HK$
110.9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HK$
121.0
《
清洁
》
售價:HK$
65.0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HK$
77.3
|
編輯推薦: |
1.精选阳明心学经典百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人须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个个人心有仲尼。”百句的择取并不局限于《传习录》,还旁及《王阳明全集》等,充分且全面地浓缩了阳明心学的精华,引领读者在百句之内深切领会阳明心学的思想智慧。
2.阐释解析启人心智。回归本原,从原典出发,有原文,有译文,更重要的是还有精彩独到、贯通融会的阐释解析,让读者在简明通俗的文字中感知阳明心学的高明智慧。即如“个个人心有仲尼”一条,阳明是想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内在依据及其潜在可能,都有可能成就“人伦之至”的道德主义理想人格。吴震老师告诉我们,今人虽距阳明的时代、孔子的时代比较久远,但并不妨碍以他们为代表的思想精神和理想人格激励和引导我们人生的未来走向。
3.当代大家写小书。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震教授是阳明学研究大家,从原典整理到学术研究专著皆有相当丰硕的成果。本书则化繁为简,轻量化,力求在百句之内将阳明心学说明白,更重要的是这些内容具有警策意义,能够引领读者在当下静谧安逸而又瞬息万变的现实社会中于“事上磨炼”,“
|
內容簡介: |
《传习录》是心学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论学语录与书信集,是阳明心学的经典,也是儒家思想文化的经典,其中有许多充满思想智慧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的经典语言。《传习录百句》择取和提炼了《传习录》且适当采用《王阳明全集》中的部分经典语句,并结合阳明的思想做了启人心智的解读,举凡“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等心学核心思想于此皆有充分体现,于此引导更多的读者进入心学世界的大门。
|
關於作者: |
吴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执行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宋明理学、东亚儒学等,代表性著作有《阳明后学研究》《泰州学派研究》《明末清初劝善运动思想研究》《<传习录>精读》《当中国儒学遭遇“日本”:19世纪末以来“儒学日本化”的问题史考察》《东亚儒学问题新探》《朱子思想再读》《朱子学与阳明学:宋明理学纲要》《阳明学时代讲学活动系年:1522—1602》(增订本)、《阳明学再读》等。
|
目錄:
|
目 录
引言:一代大儒王阳明
圣人的道理就在我心
圣人是人人可以做到的
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心不是“一团血肉”
“心自然会知”
心就好比是光明的天
天下哪有心外之理?
“心即理”是我立言宗旨
“物即事”
本心之外,无物亦无善
南镇观花
身心意知物,只是一件
身心“合一”
良知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
良知就是“自家准则”
良知自知、良知自觉
自家痛痒自家知
良知就是明师
良知就是天理
良知是一把双刃剑吗?
“不离日用常行内”
良知无处不在
当下呈现
良知无知无不知
良知犹如太虚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之主宰
良知本体无动无静
格物就是正心
“致良知”贯穿《大学》格物致知工夫
“致良知”之学已失传几千百年
颜子没而圣学亡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只是一事/
事上磨炼
知行合一
知易行难还是行易知难?
一念发动便是行
解书与解心
精金喻圣
人人心中有圣人
满街人都是圣人
万物一体
呼唤“豪杰之士”
狂者胸次
“一体之仁”如何实现?
大同社会的实现
四句教
观花除草与为善去恶
善恶只是一物
“人生而静”以上不可说
本体工夫
讲学者犹如“媒人”
行行出状元
学贵得心
学术之弊足以害天下
厅堂三间共为一厅之喻
敬畏之心不为洒落之累
乐是心之本体
索引
后记
|
內容試閱:
|
引言:一代大儒王阳明
十六世纪初的明代中国,已是传统帝制社会的晚期,此时在儒家思想文化历史上,出现了一位大儒——王阳明,他的思想被后人称作“阳明心学”(又称“阳明学”),是宋代程朱理学(又称“朱子学”)之后儒家哲学发展的又一理论高峰。十七世纪中叶进入清代之后,由于学术和政治的原因,阳明心学一时沉寂,至清末民初开始逐渐复兴,其中在二十世纪初现代新儒家思潮中,有不少代表人物如梁漱溟、熊十力、贺麟等十分重视儒学传统中阳明心学的理论价值,在现代中国哲学的建构中,开创了“新心学”的发展方向。在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阳明心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思想资源,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因早年常讲学于绍兴的阳明洞,所以世称阳明先生。成化八年(1472),阳明出生在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市)的一户仕宦大家。青少年时,他豪迈不羁,喜骑马射箭,渴慕豪杰,期望建功立业;聪慧好学,才思敏捷,好词章,曾沉迷于佛老之学。但他自小志向远大,不以读书科举为志,而以学做圣贤为人生“第一等事”。
阳明生活的时代,从朝廷到民间的整个社会,被程朱理学的思想所笼罩。人们的言谈举止、立身行事等,莫不恪守程朱理学的规定,服从程朱理学的权威。自然,对于年少的阳明来说,读书学圣贤,便是遵循程朱理学的格物穷理的教诲。
因为按照朱熹的为学路径,如想成就理想人格,就必须首先经过知识学习,通过“即物穷理”“格物致知”的方法,了解和把握各种各样的事物之理及其客观知识,然后才能一步步成就圣人或君子那样的崇高人格。
因此,少年阳明便立下格物的志向,曾经面对庭院的一片竹林,进行了“格竹”的知识实验。但可想而知的是,面对竹子冥思苦想,并不能想明白竹子的道理,最终格竹失败,阳明大病了一场。这一失败使得阳明对“读书学圣贤”心生怯意,觉得格物穷理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然而事实上,这场格竹实践的失败,却在他心中隐隐产生了思想上的疑问:通过向外物以求其理的工夫实践,能否解决心与理“判若两截”的问题呢?退一步想,即使一个人能够格尽天下之物,但这种格物工夫又与自家身心有什么关联呢?当然,对于少年阳明而言,他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两个思想疑问。但应该说,“格竹事件”无疑是阳明后来探寻一条新的成就圣贤之路的思想“导火索”。
弘治十二年(1499),阳明第三次参加会试,考中进士。弘治十三年至十八年(1500—1505),他在北京任职,同时广泛结交朋友,并且开始授徒讲学,其所讲的主要不是词章之学,而是与自我密切相关的身心性命之学,这也意味着阳明在思想上,再次转向追寻儒家传统的圣人之学。弘治十八年(1505),阳明与湛若水相识定交,相约一起昌明圣学。他的爱徒徐爱也在这年进京,拜阳明为师,成为阳明的开门大弟子。此时阳明的思想趋向已定,是“龙场悟道”的预伏期。
正德元年(1506),王阳明三十五岁,因言获罪,被贬到贵州龙场去做驿丞。正德三年至正德五年(1508—1510),是他“居于蛮荒之地”的三年。三十七岁这年,他终于大悟困扰良久的“格物致知”问题,领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意识到“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年谱》)这便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是说儒家圣人所讲的道理,原来就在我自己的心中充分具备,无须外求,这便是阳明心学的第一命题——“心即理”,从此开创出一个与程朱理学不同的思想世界,即陆王心学的儒学派别。
正德四年(1509),王阳明在贵阳龙岗书院提出其思想中第二个著名的命题——“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基本命题之一,是阳明的“立言宗旨”,也是其哲学思想的一项重要理论贡献,与朱熹“知先行后”说形成鲜明对照。
正德八年至十一年(1513—1516),王阳明在滁州、南京任职,授徒讲学。其间,阳明的授徒讲学之法经由“高明一路”的静坐反省,转变为一种“存天理,去人欲”的“省察克治实功”。(《与滁阳诸生并问答语》)明末大儒黄宗羲注重阳明在滁州、江西、越州三个阶段的思想变化发展,但在阳明的一生中,南京时期也是一段重要的思想阶段,包含了其致良知思想最终形成的诸多因缘,是阳明与朱子学者的一个思想交锋时期,是其一生前期向后期过渡的时期。
正德十二年至嘉靖元年(1517—1522),王阳明在江西五年,一面平诸寇,擒宸濠,一面讲学不辍。在此期间,他先后提出:“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又言:“良知是造化的精灵。”又进而指出:“此‘致知’二字,真是个千古圣传之秘。”(《传习录》下,二一一)又言:“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王阳明年谱》)以上议论,便是阳明晚年著名的“致良知教”。可见,阳明在江西平乱近五年,创下盖世奇功,兵戎岁月,却不忘授徒讲学,由阐发“诚意之学”到发明“致良知学”,标志着阳明心学的成熟圆融。
嘉靖元年至六年(1522—1527),王阳明在绍兴老家度过了一生中最后六年的乡居生活,此间门人益进,阳明常常与门人弟子阐述“致良知”等心学思想。
嘉靖四年(1525),王阳明在《答顾东桥书》中除阐述“知行合一”“致良知”外,还阐述“万物一体”思想。而阐述“万物一体”思想的文字即《拔本塞源论》,长达两千余字,纵论古今,气势磅礴,痛快淋漓,一气直下,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感奋不已。阳明的“万物一体”论不仅是一种哲学观念、价值关怀,也是一种社会理论、实践理论。
嘉靖六年(1527),广西思恩、田州爆发叛乱。鉴于此前阳明平定匪乱、宸乱的武功韬略,朝廷再次任命阳明出征思恩、田州。
在启程前夜,王阳明应弟子钱德洪、王畿之问,在天泉桥,提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下,三一五),这便是著名的“四句教”,史称“天泉证道”。阳明出发后经过严滩,钱德洪、王畿追送至此。阳明又阐发“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史称“严滩问答”。
阳明逝世后,关于“四句教”的争论,聚讼纷纭。其实,据朱得之辑《稽山承语》记载,嘉靖五年(1526),阳明与门人论良知心学,便首次揭示“王门四句教”,言:“无善无恶者心也,有善有恶者意也,知善知恶者良知也,为善去恶者格物也。”这是最早的“王门四句教”的记载,比“天泉证道”早一年。可见,“四句教”绝非阳明在“天泉证道”之际的偶发之语,而是他晚年屡有言及的重要教法。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阳明在归途中,卒于江西南安青龙铺。一代大儒谢世,其功业足以彪炳史册,其思想更是程朱理学之后的第二大高峰。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其中也收录了若干书信。这部书的篇幅不算大,计有八万余字。按今人的条目划分,共计三百四十二条。《传习录》不仅是阳明心学的思想宝库,而且后来逐渐成为儒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传世经典,其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等观点不仅是阳明学的智慧结晶、重要理论,而且业已成为儒学传统中最富代表性的内容之一。
本书所收王阳明语录,以《传习录》为主,适当采自《王阳明全集》,这样做是为了方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王阳明的思想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