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88.5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2.7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3.8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7.3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0.6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09.8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99.7
|
編輯推薦: |
本书遵循教指委相关指导文件和高等院校学生学习规律编写而成。践行四新理念,融入思政元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內容簡介: |
本书介绍了基于微控制器的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技术,包括PID控制、一型模糊逻辑控制和区间二型模糊逻辑控制。全书共9章,第1章为绪论;第2、4~7章介绍了不同领域中应用的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技术;第3、8、9章介绍了特定的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评估板、外围设备和接口,以及针对闭环控制系统开发和构建的专业控制程序软件包。借助应用案例,本书分析了各种MATLAB控制工具箱及相关的控制函数和工具的使用特点,展示了运用MATLAB Simulink进行相关仿真的研究成果。此外,本书附录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说明和指导,可以帮助读者轻松快速地下载并安装开发工具和工具包。 本书系统性强、内容翔实、案例丰富,编排结构适于教学使用,可供高等院校自动化类、电气信息类、电子信息类和计算机类等相关专业以及“新工科”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使用,还可供控制编程人员、软件工程师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
目錄:
|
目录 译者序 先进工业控制丛书主编简介 先进工业控制丛书简介 原丛书前言 原书序 致谢 作者简介 商标和版权 第1章绪论 1.1TM4C123GH6PM微控制器开发工具和工具包 1.2本书的主要特点 1.3本书的适用人群 1.4本书的主要内容 1.5本书的结构及使用建议 1.6源代码和示例项目的使用方法 1.7读者支持 第2章控制系统基本原理 2.1引言 2.2开环控制系统 2.3闭环(反馈)控制系统 2.4拉普拉斯变换简介 2.5传递函数和控制框图 2.6极点和零点 2.7线性时不变控制系统 2.7.1时不变系统 2.7.2线性系统 2.8非线性时变控制系统 2.9连续控制系统 2.10离散和数字控制系统 2.11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3章TivaTM C系列LaunchPadTM——TM4C123GXL简介 3.1引言 3.2硬件包简介 3.2.1TM4C123GH6PM微控制器概述 3.2.2TivaTM C系列LaunchPadTM TM4C123GXL评估板 3.2.3EduBASE ARM Trainer简介 3.2.4其他相关外围设备和接口简介 3.3软件包简介 3.3.1ARM微控制器开发套件概述 3.3.2下载并安装开发套件和指定固件 3.3.3集成开发环境KeilMDK简介 3.3.4C系列TivaWareTM软件包简介 3.3.5TivaTM C系列LaunchPadTM调试适配器及其驱动程序 3.4使用Keil MDK-ARM μVision5 IDE构建基本项目的开发步骤 3.5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4章系统数学模型和模型识别 4.1引言 4.2常见系统的数学模型 4.2.1机械传动系统的模型 4.2.2电路系统的模型 4.2.3机电系统的模型 4.3极点与阶跃响应的关系 4.4系统模型的主要特性 4.4.1终值定理 4.4.2稳态误差 4.4.3稳定性 4.4.4物理系统的线性近似 4.4.5系统模型使用的主要MATLAB函数 4.5系统模型识别 4.6MATLABSystem Identification ToolBoxTM简介 4.6.1过程模型 4.6.2系统识别工具(GUI) 4.6.3非线性ARX模型 4.7案例研究:识别直流电动机Mitsumi 448 PPR 4.7.1Mitsumi 448 PPR电动机和旋转编码器 4.7.2TM4C123GH6PM中的QEI模块和寄存器 4.7.3TM4C123GH6PM中的PWM模块 4.7.4校准旋转编码器识别反馈通道 4.7.5识别目标直流电动机的动态模型 4.8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和实验 第5章经典线性控制系统——PID控制系统 5.1PID控制系统简介 5.2根轨迹法设计PID控制器 5.2.1根轨迹法简介 5.2.2绘制根轨迹 5.2.3根轨迹法设计补偿器的一般注意事项 5.2.4根轨迹法设计的相位超前补偿器 5.2.5根轨迹法设计的相位滞后补偿器 5.2.6根轨迹法设计补偿器的计算机辅助方法 5.3频率响应法设计PID控制器 5.3.1频率响应法的主要特点 5.3.2伯德图法设计补偿器的一般注意事项 5.3.3伯德图法设计相位超前补偿器 5.3.4伯德图法设计相位滞后补偿器 5.3.5伯德图法设计PID控制器 5.3.6伯德图法设计补偿器的计算机辅助方法 5.3.7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5.4状态空间法设计PID控制器 5.4.1状态空间变量 5.4.2状态空间中的系统传递函数和特征值 5.4.3框图和状态空间设计 5.4.4极点配置控制律设计 5.4.5估计器设计 5.4.6结合补偿进行控制和估计 5.4.7引入参考输入 5.4.8积分控制 5.4.9可控性和可观测性 5.4.10使用状态反馈控制进行极点配置 5.5案例研究:设计和构建直流电动机系统PID控制器 5.5.1连续和离散的PID闭环控制系统 5.5.2构建PID控制器控制软件 5.6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和实验 第6章实用非线性控制系统 6.1非线性系统分析的MATLAB Simulink仿真基础 6.1.1单摆的Simulink模型 6.1.2主从式视距跟踪的Simulink模型 6.1.3案例研究:飞机着陆建模与控制 6.2非线性系统分析的MATLAB Simulink高级应用 6.2.1两种群生长模型的Simulink模型批量仿真 6.2.2案例研究:传染病传播的参数辨识和免疫控制策略的制定 6.3控制系统在环仿真案例:葡萄糖-胰岛素动力学 6.4基于继电器的简单控制系统 6.4.1不采用继电器控制的方式 6.4.2位置和速度反馈的继电器控制——滑动现象 6.4.3最小时间继电器控制——砰砰控制 6.5滑模控制 6.5.1具有建模不确定性的一阶系统跟踪控制 6.5.2超越一阶系统的滑模控制 6.6基于李雅普诺夫函数综合的控制设计 6.6.1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综述 6.6.2基于李雅普诺夫综合理论的控制设计函数 6.7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参考文献 第7章模糊逻辑控制系统 7.1模糊逻辑控制技术 7.2模糊集合 7.2.1典型集合及其运算 7.2.2典型集合到函数的映射 7.2.3模糊集合及其运算 7.2.4典型集合与模糊集合的比较 7.3模糊化与隶属函数 7.4模糊控制规则 7.4.1模糊映射规则 7.4.2模糊隐含规则 7.5去模糊化和查找表 7.5.1最大值平均值(MOM)法 7.5.2重心(COG)法 7.5.3高度法(HM) 7.5.4查找表 7.5.5离线与在线去模糊化 7.6模糊逻辑控制系统的结构 7.6.1模糊比例微分(PD)控制器 7.6.2模糊比例积分(PI)控制器 7.7MATLAB模糊逻辑工具箱简介 7.7.1模糊推理函数 7.7.2模糊逻辑工具箱图形用户界面工具(FLTGUIT) 7.8用模糊逻辑工具箱实现模糊逻辑控制 7.8.1FLTGUIT在直流电动机系统中的应用 7.8.2模糊函数模糊逻辑控制的应用 7.9模糊逻辑控制器的调谐 7.10用Simulink实现模糊逻辑控制 7.11PID控制器与模糊逻辑控制器的比较 7.11.1仿真研究 7.11.2实验研究 7.12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和实验 第8章TM4C123G MCU系统的模糊逻辑控制器设计 8.1引言 8.2模糊逻辑闭环控制系统的实现 8.2.1模糊化过程 8.2.2控制规则设计 8.2.3去模糊化过程 8.3模糊逻辑控制器在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8.4案例研究:构建模糊逻辑控制项目FZControl 8.5利用在线模糊推理系统获取实时模糊控制输出 8.5.1生成Visual C++界面项目访问MATLAB FIS 8.5.2生成完整项目获取在线模糊输出 8.6本章小结 实验 第9章区间二型模糊逻辑控制器 9.1一型和区间二型模糊集合简介 9.2区间二型模糊集合运算 9.3区间二型模糊逻辑系统 9.4Karnik-Mendel(KM)算法 9.5区间二型模糊逻辑系统示例 9.6设计和构建直流电动机系统的区间二型模糊逻辑控制器 9.7区间二型模糊逻辑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9.7.1创建FIS——IT2FL_LTS仿真框图模型 9.7.2IT2FL_LTS模型的仿真结果 9.8PID、一型模糊逻辑控制和区间二型模糊逻辑控制间的比较 9.8.1正常时滞系统的仿真研究比较 9.8.2长时滞系统的仿真研究比较 9.8.3随机噪声系统的仿真研究比较 9.8.4模型不确定系统的仿真研究比较 9.9本章小结 实验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下载并安装Keil MDK-ARM μVision 5.24a 附录B下载并安装TivaWare SW-EK-TM4C123GXL软件包 附录C下载并安装Stellaris ICDI和设置虚拟COM端口
|
內容試閱:
|
先进工业控制丛书旨在为工程环境中控制技术的应用提供最新的先进控制理论。该丛书已供世界各国工程师、研究人员使用,并于各国图书馆收藏。 本系列丛书促进了学术界和工业界之间的信息交流,从理论层面论证了最新的先进控制方法,并说明了如何在试验装置或实际的工业环境中应用这些理论方法。丛书根据所使用的理论类型和案例的应用类型来分类。值得注意的是,丛书所指的“工业”是指广义工业,也就是说本系列丛书不仅适用于工业工厂中使用的工艺,还适用于航空电子设备、汽车制动系统和传动系统等。此外,本系列丛书中还补充了通信和控制工程的理论和更多数学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