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子曰:“学而时习之 a,不亦说乎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c,不亦君子乎?”
【注释】
a 学:仿效,求教而获得知识、本领。而:连词,此句中表示递进关系。习:本义是鸟多次地练习飞翔,引申为练习、温习。学、习,在后代合成为一个词。
b 不亦……乎:表示推测、商量的疑问语气,相当于“不是……吗”。说(yuè):通“悦”。
c 而:连词,此句中表示转折关系。愠(yùn):怨恨,生气。
【今译】
孔子说:“学知识,并经常温习它,不是应该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前来,不是应该快乐吗?人家不了解自己却不怨恨,不是君子的风范吗?”
【按语】
《论语》不是孔子自己写的,而是学生追述的。所以,大多数语录都冠以“子曰”。“子”是学生对老师的尊称,在《论语》中专指孔子。“子曰”相当于“先生说”或“老师说”。《论语》分 20 篇,篇下分章,“章”就是一段语录或记述。每篇的标题不是中心内容的概括,只是取第一条语录的开头两个字或三个字。
孔子认为,学习是做人的基础。本条语录讲的是学习可以使人获得快乐、广交善友、思想豁达。所以《论语》编纂者把本条作为第一条语录。
1·2 有子曰 a:“其为人也孝弟 b,而好犯上者,鲜矣 c;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d。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e!”
【注释】
a 有子:孔子学生,姓有,名若。孔子死后,他曾因相貌与孔子相似而被弟子们“共立为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故《论语》尊称他为“有子”。
b 孝:对父母恭敬热爱。弟(tì):即“悌”,敬爱兄长。
c 鲜(xiǎn):少。
d 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e 仁之本:做人的根本。仁,通“人”。《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今译】
有子说:“一个人在为人方面,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的,这种人很少;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作乱的,这种人从来没有。君子从根本上努力,根本确立了,道德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做人的根本。”
【按语】
儒家认为,孝悌既是家庭和社会关系和谐的基础,而且可以“移孝作忠”,也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1·3 子曰:“巧言令色 a,鲜矣仁!”
【注释】
a 令:美好,和善。朱熹说:“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
【今译】
孔子说:“花言巧语,外貌和善,以讨好别人。这种人缺少‘仁德’啊!”
1·4 曾子曰 a:“吾日三省吾身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d?”
【注释】
a 曾子:孔子学生,姓曾,名参,字子舆。相传儒家经典《孝经》是孔子传授给他,由他记录传世的。他是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孙子)的老师;后来,孟子又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开创儒家正统的“思孟学派”,故《论语》尊称他为“曾子”。
b 省(xǐng):自我检查。
c 忠:办事尽职尽心。
d 传(chuán):动词作名词,指老师讲授的知识。
【今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不尽心竭力吗?同朋友交往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练习吗?”
【按语】
自我反省,自我完善,是进德修业的重要途径。
【注释】
a 梁:即魏国。惠王:姓魏名罃,前 370—前 319 年在位。
b 叟:对老年人的尊称。远:意动用法,以……为远。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惠王晚年招贤,邹衍、淳于髠、孟子等先后到魏国。
c 征:夺取。
d 乘(shèng):四匹马拉一辆车叫一乘。战国七雄都可以出动兵车万乘,故以“万乘之国”指强大的诸侯国。家:大夫的封邑。弑(shì):臣杀死君主或子女杀死父母。千乘之国:指中等诸侯国,如宋国、鲁国。
e 后义:把仁义摆在后面(次要位置)。先利:把私利摆在前面。先、后,皆处动用法。餍:饱足。
第一章
“道”可道 a,非常道 b;“名”可名 c,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d;有名,万物之母 e。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f;常有,欲以观其徼 g。此两者 h,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i;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j。
【注释】
a 前一“道”字,名词,指普遍存在于宇宙的自然规律,天地万物生灭有无的基本法则。后一“道”字,动词,称道,述说。
b 常,恒,指永恒存在。马王堆汉墓帛书甲、乙本(以下简称“帛书甲本”“帛书乙本”),“常”作“恒”,下同。
c 前一“名”字,名词,指天地万物所获得的名称。后一“名”字,动词,称呼之,说出其名称。
d 天地之始,指“宇宙洪荒”之时,即天地判分前的元始混沌之际。
e 万物之母,指天地万物得以被区分的基础。以上二句或读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f 无,指“常道”“常名”的不可称道与名说,即宇宙万物的最终不可认知性。
g 有,指“常道”“常名”的客观存在。老子认为,“道”与“名”的最终不可认知性是绝对的,而最终不可认知的“常道”“常名”的客观存在也是绝对的,所以说前者是“常无”,而后者是“常有”。徼,边界,指此一事物与彼一事物得以区分的基本界限。以上二句帛书甲本作“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噭”。
h 此两者,指永恒的“无”(常无)与永恒的“有”(常有)。
i 同出,指“常道”“常名”最终不可认知的绝对性(常无)与其客观存在的绝对性(常有)二者是一致的、统一的。玄,玄妙,幽深神秘。
j 众妙,指变化莫测的万物。门,比喻万物由以产生的所在,即“道”。(参见第六章“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译文】
“道”若可以称道,便不是那永恒的“道”;“名”若能够名说,便不是那永恒的“名”。没有名,是天地无别的元始;有了名,才分出了万物万事。所以那永恒存在的“无”,将由它来窥探造化的精奥;那永恒存在的“有”,将由它来观察万物之间的界限。这永恒的“无”与“有”,同出一源而名称不同,都可称之为神秘深幽;它幽深而又幽深,正是产生一切神秘奥妙的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a;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 b,难易相成,长短相(较)〔形〕c,高下相倾 d;音声相和 e,前后相随 f。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g,行不言之教 h;万物作焉而不辞 i,生而不有 j,为而不恃 k;功成而弗居 l,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m。
【注释】
a 斯,则,便。恶,丑,不美。已,通“矣”。
b 有、无,这里指具体事物的存在与不存在,不是第一章“常有”“常无”的“有”“无”。相生,相对产生,意思是有所存在才体现出有所不存在,有所不存在才体现出有所存在。
c 形,表现,体现。
d 倾,向,对照。帛书甲、乙本“形”作“刑”,“倾”作“盈”,皆古音通假之字。
e 音,当为“喑”之初文,与“声”相对,指寂静无声。和,和谐。单有死一般的寂静和一味声响无休止都不能构成和谐的境界。
f 随,伴同。
g 圣人,老子理想中的君主,具有最高道德智慧的人。处,行。无为,指顺应自然,不违背一切事物(包括自我)的本性。
h 不言,指不发号施令。教,教化。
i 作,兴起,发生。辞,拒绝,抗拒。“不辞”,帛书乙本作“弗始”,“始”“辞”古音相通。
j 有,覆有,据为己有。
k 为,指“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恃,凭依,这里与上句中的“有”、下句中的“居”起一种互文作用,意义相近。
l 功,指无为而治的功绩。弗居,不肯以功自居。
m 不去,指圣人在客观上最终并没有离开、失去功。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的东西是美的,这就有了丑了;都知道好的东西是好的,这就有了坏了。所以,“有”与“无”相对而产生,“难”与“易”相对而形成,“长”与“短”相对而体现,“高”与“低”相对而依存,寂静与音响相对而和谐,“先”与“后”相对而伴随。因此,圣人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施行无须号令的教化。万物到来而不抗拒,繁育生长而不据为己有,实行无为而不有所依赖;万物遂成而不以功自居,正因为有功而不自居,所以也无所谓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