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暗黑历史书系·国王女王(中世纪群英传+英国七朝演义+欧洲王室秘史。16开全彩印刷,200余幅精美图片)

書城自編碼: 400916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世界史
作者: [英]马丁·J. 多尔蒂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18170176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315.1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HK$ 316.2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HK$ 76.7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HK$ 65.0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HK$ 77.3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HK$ 109.8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HK$ 42.6
推拿纲目
《 推拿纲目 》

售價:HK$ 403.2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HK$ 244.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17.6
《甲午战争:日本官方战争纪实》
+

HK$ 105.6
《如何屠龙:中世纪英雄冒险指南》
+

HK$ 102.4
《中亚古代史》
+

HK$ 135.7
《好望角丛书·叙利亚:权力交汇下的破碎之地》
+

HK$ 97.5
《汗青堂丛书078·波斯之剑:纳迪尔沙与现代伊朗的崛起》
+

HK$ 119.6
《古埃及《亡灵书》(汉译名著17)》
編輯推薦:
1.暗黑历史书系:内容丰富,涵盖民族群体、史诗传奇、兵器战争、历史人物、灾难事件;收录历史文物图、场景还原图、人物关系图、事件逻辑图……

2.暗黑历史书系:从维京人、凯尔特人到美洲原住民,从角斗士到中世纪战士,从特洛伊到亚瑟王,与暗黑历史书系一同探寻传奇背后的广阔历史世界。

3.暗黑历史书系:历史学家、军事学家、国防顾问等专业学者撰写,图书内容权威、客观。

4.暗黑历史书系:历史现场的精美绘画、丰富有趣的图例解说、清晰简明的历史呈现,为读者带来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

5.暗黑历史书系:图文结合,内容丰富,篇幅适中,围绕主题成篇,既有严肃讨论又有野史八卦,即使零碎时间也可以阅读。

暗黑历史书系:外国文化的经典常谈,中文语境的传奇故事,迎合爱好某一主题的小众圈子,也吸引单纯对外国文化好奇的普通大众。

中世纪欧洲君主群像,串联起一部浓墨重彩的中世纪史。他们是军事领袖、宗教拥护者和改革者、赞助人和建设者、立法者。他们深刻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为现代世界打下了基础。

明晰英国王朝世系和家族兴替,展现英国王室成员的真实个性和现实生活,揭露不为人知的
內容簡介:
这套书从不同的主题讲述了欧洲那些国王女王的故事,从中世纪欧洲各地杰出的统治者,诺曼征服以来英国的王朝世系,到从古至今欧洲王室的隐秘历史。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也许并不陌生,因为许多历史影视、莎士比亚戏剧、哥特小说甚至花边新闻都有这些国王女王的影子。每一本书都有200幅左右的全彩插图,连缀在故事情节之中,阅读这些书,就好像在看有趣的纪录片。
關於作者:
马丁·J. 多尔蒂,军事、历史领域专家。其作品包括《阿兹特克、印加与玛雅帝国》《维京人》《凯尔特人》《美洲原住民战士》《古代战士》《中世纪的骑士》《亚瑟王与圆桌骑士》《中世纪的国王和女王》等。
目錄
中世纪的国王和女王目录
引 言 001
第一章? 军事领袖 013
第二章? 十字军战士、迫害者与宗教改革家 069
第三章? 女? 王 113
第四章? 赞助人和建设者 163
第五章? 立法者 193

《英国的国王和女王》
《欧洲的国王和女王》
內容試閱
中世纪的国王和女王
[英]马丁·J. 多尔蒂? 著
麦凯婷 译
引言
从罗马帝国衰落到文艺复兴开启现代欧洲之前,这段时间被称为中古时期(Medieval Period)或中世纪(Middle Ages)。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科技发展、学术进步,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这些都促进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崛起。

2世纪初,罗马帝国的疆域空前广袤,欧洲经历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此时当然也存在着冲突,但文化和语言所具有的共性以及国家稳定受到威胁时帝国所展示的军事实力——营造出了统一的表象。但表象之下,欧洲各民族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且随着西罗马帝国式微,这些差异越发明显。
4世纪末,匈人(Huns)西迁,恰逢罗马帝国衰落,使后者面临压根无法应对的威胁。除了匈人的直接威胁,还有一些部落离乡向西迁徙与其他部落产生争端,造成二重危机。
在公元451年的卡塔隆平原上,匈人败在了罗马-法兰克联军的手下。法兰克人(Franks)不再仅仅是罗马帝国的一分子,而是成为一个联合王国,战士们用自己的方式作战而不是继续罗马的方式。
虽然匈人对欧洲的威胁并没有持续多久,但罗马的国力受到了重创,威望迅速下跌。流离失所的部落穿行战斗于欧洲各地以寻找新的家园,“蛮族”国家开始出现。这个时代留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混乱的、暴力的,是罗马之光熄灭后的“黑暗时代”(Dark Age)。这一印象不无道理,但在混乱的中心,一个新的时代正在降临。
中世纪早期
中世纪早期跨越了5世纪至10世纪,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罗马文化的某些元素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同时,传统的部落开始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这一时期,一些由战士君主领导的小国时不时面临着来自对手的威胁。
信仰伊斯兰教的哈里发国(Caliphate)崛起,对南欧的基督教王国构成了严重威胁。伊比利亚半岛和部分巴尔干半岛被伊斯兰国家占领,许多著名的统治者在反抗外敌的战斗中成名。后来,对宗教的狂热驱使欧洲人向伊斯兰国家的领土和拜占庭帝国(Byzantine Empire,东罗马帝国的残余)发动十字军东征。
随着时间推移,其他威胁也出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受到匈人影响相对较小,随着这里的人口增长,维京人(Vikings)开始登上世界舞台。“维京人”一词通常与丹麦人、瑞典人、挪威人和芬兰人联系在一起,但准确而言,这个词只指那些从事军事远征或贸易远征的人。也许把斯堪的纳维亚文化称为“诺斯(Norse)文化”会更好,但对欧洲历史影响最大的是维京人——那些踏上伟大远征的人。
维京远征队沿着欧洲的海岸和河流从事贸易,更有利可图时则对这些地区进行劫掠。随着时间推移,劫掠的规模越来越大,远征队甚至在这些地方定居下来,于是英格兰、法国北部、冰岛甚至格陵兰岛都出现了诺斯人的王国。诺斯人同时向东进发,抵达斯拉夫,即现今的俄罗斯(Russia)。实际上,俄罗斯的名字来自诺斯人:在新的地方定居下来时,诺斯人被称为“罗斯人”(Rus)。
诺斯人对欧洲的影响是深远的。为了抵御诺斯人的劫掠,新兴王国必须不断发展适应。在许多地方,定居下来的诺斯人融入或覆盖了当地文化。随着时间推移,诺斯人彻底地欧洲化了,征服英格兰的诺曼人(Normans)是沿着法国北部海岸定居并成为法兰克文化一部分的诺斯人。
随着时间流逝,罗马残留的影响逐渐消逝,封建制度开始主导政治,上至君主,下至最低级的农奴,在层层等级中,诸侯们效忠比自己更高一级的首领。中世纪早期接近尾声时,大国已经崭露头角,现代民族认同的元素也已经出现。
欧洲民族大迁徙
欧洲民族大迁徙(V?lkerwanderung),或称“民族大迁徙时期”(Migration Period),始于约公元375年,东方的匈人入侵欧洲。欧洲民族或遇上匈人而西迁,或为躲避入侵者而流离转徙至其他部落,纷纷离开故土,普遍向西迁徙。衰落的罗马帝国使尽浑身解数抵抗,通常要靠其他部落共同承担敌军造成的伤害,并割让土地作为回报。这种做法成败参半。
一些部落开辟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家园。例如,意大利伦巴第(Lombardy)名字的由来是征服此地的伦巴第人(Lombards)——这里是伦巴第人迁徙的终点,而非他们的原籍地。同样,勃艮第(Burgundy)名字的来源是定居此地的一个日耳曼部落,这片地区最终发展成了勃艮第王国,而不仅仅是这个民族的聚居地。
另一些部落则与沿途遇到的民族融合,或不断迁徙到新的地方。汪达尔人(Vandals)曾在伊比利亚(Iberia)定居,但出于不断的冲突而被迫继续迁徙。他们最终在北非建立了王国,势力遍布整个地中海西部。
民族迁徙模糊了旧时罗马的省份界线,欧洲地图上出现了新的名字,这些名字后来成为众所周知的中世纪国家。
中世纪盛期
中世纪盛期通常指公元1000年至1300年前后,这段时期以技术的不断进步、强大王国和帝国的崛起为特征。尽管此前步兵是战场的主导,但这时具装骑兵已经成了主要的军事力量。至于如何支持职业士兵,为其支付极其昂贵的装备,则要依靠建立一个战士阶级(或统治阶级),他们的日常开支大部分来源于自己的财产。
由领主供养的职业战士在当时确实存在。人们通常以为所有的具装骑兵都是贵族,但事实并非如此。军队指挥官和首领属于贵族阶层,但许多骑兵都是能够负担起职业战士所需的武器和装备的平民。军队由步兵和投射部队(如弓箭手或弩手)组成,通常质量极低。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英格兰的自由民弓箭手,还有为支付得起报酬的任何人服务的雇佣兵。但总的来说,在中世纪盛期,步兵没有得到重视。
这也是一个修筑堡垒的时代。当然,堡垒已然存在了几个世纪,但中世纪早期用泥土或木头修建的堡垒逐渐让位于日益复杂的石造堡垒。通常而言,战争的起因或是遭遇劫掠后损失了财产,或是要塞被围攻或占领。一座重要的堡垒或防守森严的城镇的陷落,不仅意味着统治者在军事上的败绩,还意味着其威信遭受了打击,而这又可能导致臣民的反叛,或迫使统治者在仓促之下接受谈判。
中世纪的战事一直被描绘成具装骑兵之间简单的斗殴,而一旁还有可怜的农民四下逃窜。虽然这一印象并非完全错误,但它未能反映战略层面的复杂之处。不同形式的进攻有专门的术语、明确的战斗目标,且各有特色。攻城战是一种高端的战争艺术,涉及许多新颖的、袭击城堡或城镇的策略技巧。虽然这个时代的战场属于勇士而非士兵,但是军队指挥官也有自己的一套。
维京人
准确来说,“维京”(Viking)一词仅仅指通过远征从事贸易或劫掠的诺斯人,但这个词一直都被宽泛地用于指代诺斯人的整个文化。维京人的远征活动是影响中世纪欧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人并非为毁灭而毁灭,他们乐意经商、务农、安家乐业,前提是从事这些比四处掠夺有更高的风险回报比。同样,维京海盗并不像一些编年史家说的那样,是在向上帝开战。虽然早期的诺斯人是异教徒,但他们洗劫修道院是为了钱财而非宗教。
维京人在冒险精神的引领下,从罗斯沿河而下,抵达拜占庭。他们在此经商,许多维京人加入了瓦兰吉卫队(Varangian Guard,拜占庭军队中的一支精英部队)。另一些维京人绕欧洲航行,抵达地中海经商,或在北大西洋劈波斩浪,抵达冰岛和格陵兰岛,建立起殖民地。少数维京人甚至踏足北美。中世纪早期,海岸或河岸的居民一直生活在维京海盗劫掠的恐惧之下,但维京人中的商人是贸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终,诺斯人也和其他“蛮族”一样,建立起自己的中世纪王国。诺斯人的性格因环境差异而各有不同——在当今的俄罗斯定居的诺斯人有着和斯堪的纳维亚故土截然不同的文化,和诺曼底、爱尔兰以及冰岛的诺斯人文化也相差甚远。
中世纪晚期
中世纪晚期通常指14至15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席卷欧洲之时。与其说文艺复兴是一个界定清晰的历史时期,不如说它是一场起始时间因地而异的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始于15世纪中期,但英格兰因受王朝内部争端(玫瑰战争)之苦,直到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统治时(1558年)才真正开始了文艺复兴。当时,美洲大陆已被发现,殖民地也建立起来了;虽然中世纪的外在标志依然保留着,世界却充满了巨大的差异。
中世纪晚期,技术持续进步,其中火药的使用尤为引人注目。人们用火药制造出了移动火炮,它足以摧毁一座在以往坚不可摧的城堡。火器虽然没有把具装骑士赶下战场,但其带来的社会变化引起了战争的变革。
其他方面的科技进步也同样价值巨大。人们发明了能安全地远渡重洋的船只,贸易的机会大大增加,探索远方也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宗教改革也在发生。新教徒发展壮大,在各国之间引发了不常见的矛盾。宗教和王朝战争通常彼此交织,因为宗教是一国文化根深蒂固的一部分;但有时宗教矛盾也会超越国界,甚至重新划定国界。
黑死病极大地削减了欧洲的人口,使劳动力成为高价商品,由此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劳工无须继续被迫接受雇主规定的工资,他只要走到另一条村子就能找到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结果,国王和贵族的地位下降,富裕的中产阶级崛起,其他一些有利于文艺复兴深入发展的因素也出现了。为了适应这些变化,贵族层层向上效忠的封建制度也不断演化。
中世纪接近尾声时,欧洲的君主已经不再是部落领袖或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守住王位的战士了。为了避免日益强大的贵族阶层侵犯王权,有必要采取精明的政治手段。同时,统治者身份的合法性不仅可以由领导力和杀敌能力证明,还得到了传统和王朝继承制的保护。中世纪欧洲的国王与女王宣扬君权神授,也许并非巧合。这主要指其统治的合法性来自上帝,任何违抗君权的行为都是违背上帝的罪行。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统治欧洲的国王与女王为现代世界打下了基础。他们的种种举措保证了现代国家的出现,许多现代制度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法律案件中的无罪推定原则,新教或天主教成为各国的主流宗教,限制王权从而使国王不再凌驾于法律之上,这些都来自中世纪的国王和女王的选择。如果他们采取了其他行动,现今的世界可能会截然不同。

第一章 军事领袖
在中世纪,仅仅骁勇善战并不足以成就一位统治者,尤其是在中世纪早期,要防止大权旁落,一项重要的能力就是能以身作则地领导军队。一旦领袖战死沙场或落荒而走,军队则十有八九面临溃败;贵族立下誓言,只要国王仍身在战场,自己也宁死不屈。因此,国王个人的领导才能和战斗能力在战场上至关重要。

军事本领不只是在真正的战场上才能露出端倪。高明的统治者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展示自己的战斗能力,不仅是为了提醒追随者,更是为了警示潜在的敌人。在比武大会(tournament)上击败对手,或在公众场合展示武艺,既能令一同出生入死的属下更加信任自己,又能让对手不敢轻举妄动。
拥有骁勇善战、速战速决的名声对谈判协商大有裨益,也能震慑住敌国外患。这种名声也能体现某种“王者风范”,令国王在追随者和贵族眼里拥有更高的威望。这些影响通常非常微妙。国王无须愤然拔鞘,也会有无数精打细算的条约在他的剑下签订。同样,王室婚姻能造成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但要想成就一段好的姻缘,双方需要在王国财富或潜在的政治利益之外真正相配。
因此,中世纪的国王(以及几位女王)至少要使自己看起来所向披靡,还有让不计其数的人为了王国的延续投身漫长而艰苦的战斗。战争以最生动的形式描绘了变革的图景,战争的赢家塑造了历史的进程。欧洲的这些伟大的战士也许没有亲手书写历史,但胜利使他们手握大权,能够决定什么被书写,什么被遗忘。

查理曼(742—814)法兰克国王,建立加洛林王朝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法兰克民族比其他民族更成气候,这是因为他们更骁勇善战。公元451年,法兰克人的军队作为罗马的盟军击退了入侵欧洲的匈人。5世纪末,法兰克人已经统治了前罗马行省高卢(Gaul)的大部分地区和日耳曼尼亚(Germania)的部分地区。信奉东正教的克洛维一世(Clovis I,481—511在位)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王朝。
以克洛维的祖父墨洛维(Merovech)命名的墨洛温(Merovingian)王朝统治了法兰克人近三个世纪。在查理·马特(Charles Martel,688—741)的领导下,法兰克人在图尔战役(Battle of Tours)中打败了企图侵略欧洲的摩尔人(Moors)。此后,查理·马特在法兰克军队中增加了具装骑兵,这一举措为法兰西骑士阶层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墨洛温王朝虽然经受住了几番分合带来的风风雨雨,但最终还是被查理大帝(Charles the Great,更广为人知的称号是“查理曼”)建立的加洛林(Carolingian)王朝所取代。查理大帝的父亲是矮子丕平(Pepin the short,714—768),丕平是查理·马特之子。
丕平以出色的军事领导才能赢得了教皇的支持和遥远的拜占庭帝国的承认,但他的统治深受接二连三的叛乱之苦。768年丕平去世后,其子查理(后称查理曼)与另一子卡洛曼(Carloman)共同统治法兰克人,771年卡洛曼死后,查理曼成了王国的唯一统治者。
和父亲一样,查理曼与教宗关系亲近,热心于在国内传播基督教。772年,教皇哈德良一世(Adrian I)向查理曼寻求帮助,请求查理曼支援他对抗意大利北部的伦巴第人。查理曼因此出兵攻打伦巴第,战胜后成为伦巴第人之王。查理曼虽然在774年加冕为王,但他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不得不花费功夫平定叛乱。787年查理曼率军进入意大利南部,扩张了王国的领土,但他从未彻底征服这片地区。
与此同时,为征服萨克森人(Saxons),查理曼发动了数次残忍的讨伐。他的动机既关乎政治,也关乎宗教;萨克森人信仰异教,而查理曼是基督徒。被征服的部落成员要么被迫接受基督教的洗礼,要么失去性命。782年查理曼在费尔登(Verden)附近血洗4500名萨克森战士就是一例。处以斩刑的目的一方面是惩戒谋反之罪,另一方面则是打压异教信仰,其影响颇为复杂。萨克森人暂且安定了,潜在的叛徒也许知难而退,但同样有可能的是,费尔登大屠杀将会成为反叛分子斗争的信念。
萨克森战争贯穿了查理曼的整个任期,其间他还攻占了其他地区,新的冲突因此产生。例如,查理曼将巴伐利亚(Bavaria)纳入版图后不久,当时盘踞在匈牙利的阿瓦尔人(Avars)便来讨伐此地。阿瓦尔人投降之际,萨克森起义再度爆发;但到了803年,阿瓦尔人终于被镇压,并改信了基督教。
查理曼统治期间战火频仍,多数情况下法兰克军队都凯旋。然而,查理曼最著名的一场战役一败涂地。当时,西班牙的摩尔人派来使者,请求查理曼协助抵抗科尔多瓦的埃米尔(Emir of Cordoba)。既然对方臣服于自己,作为回报,查理曼大帝同意出兵。也许他将这视为传播基督教的一大机会。然而,法兰克军队在萨拉戈萨(Saragossa)惨败,被迫撤回龙塞斯瓦耶斯隘口(Pass of Roncesvalles)。
撤军途中,后卫部队遭遇巴斯克人(Basques)伏击(此前查理曼误以为巴斯克人已被镇压),法兰克军队的几位高级将领壮烈牺牲。四个世纪之后,这场战役被写成史诗,流传至今。《罗兰之歌》(The Song of Roland)描绘了罗兰和12名武士英勇反抗的情形,虽然这一作品不完全符合史实,但它是法兰西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中的武士不是对查理曼忠心耿耿的地方领袖,而是被刻画成了基督的完美信徒。这种为体现某种概念而刻画的典型人物屡屡出现在中世纪及后来的文学中。但在这场战役之后,法兰克人在西班牙战场所向披靡,800年时也将巴利阿里群岛(Balearic)收入麾下,到812年已经打下了大片领土。
随着帝国疆域从西班牙扩张至多瑙河(Danube)和波罗的海(Baltic Sea),查理曼名扬四海。他的丰功伟绩得到了教皇的认可。公元800年圣诞节之际,查理曼接受了教皇的加冕,成为“罗马人的皇帝”(Emperor of the Romans)。查理曼始终对学术怀有一腔热忱,在位期间资助学校,实行经济改革。他发起手写体标准化改革,使加洛林小写体(Carolingian minuscule)成为欧洲地区拉丁文手写体的标准形式。
人们用加洛林小写体大规模地重新誊抄了旧时的手稿,因此中世纪的许多手稿才不至于四散丢失。文艺复兴时期,加洛林小写体再次得到发展,在更近代的字体演变中也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因此,虽然查理曼的身份首先是一位战士,但他对学术领域和基督教在欧洲传播也做出了贡献。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