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HK$
58.2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HK$
178.1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98.6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HK$
106.4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HK$
266.6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HK$
98.6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HK$
98.6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HK$
60.5
|
編輯推薦: |
* 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但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自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并提升到文明的高度,是人类深刻反思西方工业文明及其造成的生态危机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着眼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始终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特色和显著优势。本书集合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青年骨干学者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意蕴和人学解读的重点论文。整体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旁征博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重要学术著作。
*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本书的出版为广大读者透彻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及其开创的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指向、思想理念以及实践举措提供了理论支撑,是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有力注脚。
|
內容簡介: |
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等价值理念相结合,深刻发掘中国式现代化包含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历史观、生态文明观、生态民主观及其实践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中国式现代化对于推动人的生存、人的发展、人的解放等方面的人学意蕴,力图揭示体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对于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董彪
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博雅博士后。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研究基地 (北京大学)主任助理,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独撰或参撰学术著作3部,在《哲学研究》《清华大学学报》《思想理论教育》《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多篇资政报告获中央有关部门采纳,曾获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第八届“马克思主义研究优秀成果”等荣誉。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 义哲学、党的创新理论等。
于冰
法学博士,教授。现任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黑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学术交流基地主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委宣讲团成员。先后被评 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龙江青年学者、黑龙江省文化名家暨“六个一批”青年理论人才、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等。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
|
目錄:
|
第一编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导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生态文明的绿色底蕴
? ——生命、生产和生活维度
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基础
共同富裕视域下生态正义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生态文明观变革的逻辑演进和实践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蕴
发展精神生产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和生态文明的意义
论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生成逻辑和三重意蕴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三重超越特质
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要义、时代价值及路径选择
批判? 建构? 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三重逻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学解读
马克思生态哲学与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中华文化的生态底层逻辑及其历史嬗变
生态节约而不仅仅资源节约
? ? ——一种自然哲学的初步框架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学解读
第二编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主要经验
实现有原则高度的文明实践
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人学意蕴
迷茫、探寻与方向
? ? ——关于当前几个社会价值论基本问题的思考
深化新时代新征程人的发展问题研究
《共产党宣言》中的现代性思想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代启示
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现代化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美好生活需要”概念及其人学意蕴
人的本真存在与非本真存在辨析
从人学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应关注的几个维度
新时代人民主体观的三维结构及其启示
从“民为邦本”管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蕴
理论? 道路? 价值: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与数字劳动的理论架构及其实践智慧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生成与实践方式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缘由
构建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的中国现代志愿服务新生态
社会加速视域中工匠精神的衰落与重构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担当
|
內容試閱:
|
中国人学学会第 25 届学术年会开幕词
中国人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博雅讲席教授? 丰子义
各位专家、学者、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东北林业大学,召开“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意蕴与人学解读”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25届学术年会。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意蕴与人学解读”。关于生态文明,我们的年会也曾经作为主题讨论过。但是,每次讨论,由于所处的语境和背景不一样,针对的主题和问题不一样,因而讨论的内容和话题也不同。今年我们年会关于生态文明的讨论,是和中国式现代化联系在一起的。主题的意图,就是从人学的角度来思考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将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大本质规定。对于这一问题,我们的人学研究虽有涉及,也有一些成果,但总的说来,还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深入研究。在这里,我想围绕会议的主题谈几点简单的看法。
一是关于生态与文明的理解与把握。在近几十年我国关于文明的倡导及其发 展中,最早讲的主要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党的十六大开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七大又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从时间上来看,“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以及对生态文明的研究并不算早,这是后来发展起来的。但从文明的起源来看,文明恰好是与生态紧密连在一起的。或者说,文化、文明是源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按照通常的理解,文化和文明都是相对自然而言的,是在对自然的改造或“人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最初的文化和文明就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产生的。
文化和文明一方面体现为人对自然的“人化”,另一方面又体现为这种关系的“化人”,即对人的生存发展的影响。就此而言,文明与自然生态问题确实具有本源性关系。生态文明不是后来在文明中追加上去的、扩展出来的,而是具有某种始基的性质、本原的性质。不可能离开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讲清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从历史上看也是如此,生态和文明密切相关。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文明的兴衰演替。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太多了。有些文明之所以衰落了、中断了,就是因为生态环境被破坏了。因此,我们今天讲文明,讲生态文明,应当有这样的高度理论自觉,应当深刻把握生态与文明的本质联系。
说到生态与生态文明,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纯自然的问题,而是同人直接相关。 生态原本是由自然界各种事物、现象组成的,它完全是按照自然法则形成和发展 的,根本不涉及文明不文明的问题;一旦进入“文明”的视域,生态问题就不仅仅是自然界自在的关系了,而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是人与人的关系了。不可能离开人、离开人的活动来谈论生态文明。所以,生态文明问题说到底是人的问题。这也正是研究生态文明需要人学出场的原因所在。
二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问题。从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进程来 看,现代化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相应的文明,一定类型的现代化往往是特定文明的体现,而特定的现代化总是要由相应的文明来加以支撑的。但是,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现代化对待文明的态度以及对文明的内在要求是不一样的。就以西方现代化来说,虽然在文化观念、价值追求上有它特有的文明基础,但在现代化理论中,始终没有正规地将生态文明纳入其中。原初的现代化理论(涂尔干、滕尼斯、韦伯等)不涉及生态文明;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的经典现代化理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现代化理论)也不涉及生态文明问题,主要关心的是经济如何增长,政治、文化如何变革,生态文明问题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只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严重的生态问题敲响了发展的警钟,才开始出现了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形成了一些相应的理论观点。理论研究是如此,现代化的实践更是没有把生态文明列入追求目标和具体任务之中。现代化的各种指数、任务就是没有生态文明。基本上是先污染后治理。中国式现代化与之相反,尽管在其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走过一些弯路、付出过一些代价,但我们能够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予以精心的设计和战略谋划,采取各种措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因而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观念和价值追求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美丽中国”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美好生活”的理念等,就是生态文明的显著体现。从其实践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所坚持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实现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就是生态文明的具体实施。无论是观念还是行动,中国式现代化所彰显的生态文明是重大而深远的,也是得到世界公认的。
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在生态维度上有别于西方现代化,原因就在于二者遵循的逻辑不同。西方现代化遵循的是资本逻辑,以资本为中心。由这样的逻辑所决定,现代化不可能把生态环境、生态文明放到重点位置、中心位置,利润至上是最大追求,只是在生态问题出现严重危机、生产遇到极限时,才开始考虑环境治理。中国式现代化正好相反,遵循的是人的逻辑,以人民为中心。既然是以人民为中心,那么,关键的问题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不仅是物质生活需要,也有其他方面的需要,包括生态环境的需要。对于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金钱不能代替的。环境就是民生,绿水青山就是幸福。因此,坚持人民至上,必然要坚持生态文明,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必然的逻辑。
三是关于生态文明观变革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实践的发展,我国的生态文明观也在不断发展。说到这种发展,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生态文明观“生产 → 生命 → 生活”的变化。这次会议东道主于冰教授 2022 年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上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讲到“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确立,实现了生态文明观从“生产 → 生命 → 生活”的逻辑转换,从而实现了生态文明观的深刻变革。这一概括是很有新意的,也是有启发意义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过去我们讲生态文明,主要是从“生产”的范式来谈论的,是从“对象性”关系来谈论的,目标是服务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则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生产”范式推进到“生命”范式。在“生命共同体”中,人与自然并不仅仅是生产关系,而首先是生命机体的内部关系,因而对待环境就如同对待生命。既然人与自然是生命机体的内部关系,那就必然又从“生命”范式进到“生活”范式,因为生命总是通过生活来得以存在并延续、发展的。因此,讲“生命共同体”时,自然要和建立“美好生活”连在一起,并着眼于“美好生活”来建立“生命共同体”。
从“生产 → 生命 → 生活”的范式转换,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从生产出发,到最后落脚于生活,一个鲜明的价值指向,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这正是生态文明观变革最为“文明”的体现。生态文明观变革所体现的这种鲜明价值指向,首先是把“生命至上”摆在首位。关注自然,就是关注生命。“生命共同体”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在人自身。其次是突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生态文明观的变革就是着眼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形成的。美好生活的建立,不仅是对物质产品的需求,还有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对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舒适的环境的需求。关注生态、关注生活,就是要关注人的需要。总之,生态文明观的变革充分体现了深刻的人学内涵。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下讨论生态文明,确实给我们的人学研究提出了许多 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及时加以理论跟进。实际上,这些年我国很多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提出,都和我们的人学直接相关,这就给我们的人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新课题,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人学发展恰逢其时。我们的人学研究应当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有所作为,大有作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