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HK$
44.6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HK$
333.8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HK$
132.2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HK$
99.7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HK$
210.6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HK$
66.1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HK$
77.3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HK$
99.7
|
編輯推薦: |
从汉口路出发,探寻近代上海,见证上海成长,铭记旧时光阴。
|
內容簡介: |
上海汉口路,东起外滩,西至西藏中路,全长约1500米,一百多年来,汉口路承载过近代风云,见证过上海成长,留下过无数前人的足迹,书写过筚路蓝缕、波澜壮阔的奇迹。上海汉口路不仅是报业街,还是海关街、金融街,满满的历史、墨香与传奇。优秀历史建筑林立,坐落着曾经的申报馆、海关大楼、扬子饭店等,气场不可名状,气质深不可测。本书稿从建筑、美食、名人名迹等方面,书写汉口路上的历史风云,挖掘曾经在此驻足的历史名人以及发生的传奇故事等,结合数百幅珍贵的历史图片,记录这条百年马路的悠久历史。
|
關於作者: |
读史老张,本名张国伟。文史作家、媒体人。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曾任高校教师、媒体编辑。现任复旦大学档案馆特聘研究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
|
目錄:
|
目录
丛书序1
自 序1
01
机构
江海关:敲开近代上海历史的钟声
流变的地标
被攫夺的司税权
赫德与赫德铜像
工部局:公共租界中的“城堡”
租界:“国中之国”
大楼:“石头房子”
议事厅:“铁房子”
新政权:“人民的意志”
华商证券交易所:“拨开云头一看”,皆为疯狂
两家公司,不同际遇
证券大楼,历经风雨
文学描写,情景再现
02
教会
圣三一堂:“红墙隐隐云中见”
见到教堂尖顶,“上海到了”
中国人眼中的“红礼拜堂”
胡蝶的“海上第一婚礼”
中西女塾:“宋氏三姐妹”读过的女校
墨梯学校“校誉日隆”
在中西女塾的“宋氏三姐妹”
从“中西女塾”到“中西女中”
慕尔堂:曾经“居全国各堂之首”
雄伟的监理会教堂
爱国保教的精神家园
市民的社交学堂
战时的临时校舍
03
街巷
望平街:赫赫有名的“报馆街”
“中国的舰队街”
政治“晴雨表”
商家千姿百态
文人近悦远来
昼锦里:“脂粉飘香”的里弄街巷
“衣绣昼行”与“衣锦还乡”
“老妙香”与“戴春林”
买绣鞋与“办行头”
名士诊所与学人餐馆
文学比喻和电影画面
04
报馆
申报馆:留下不少“历史之谜”
国人的“言论机关”
与《泰晤士报》并驾齐驱
名人的身影背后
新闻报馆:一波三折的“美商”报馆
“不党不偏”的福开森
殚精竭虑的汪汉溪
苦心经营的汪氏兄弟
05
银行
上海中国银行:渡尽劫波今犹在
大清沪行寿终正寝
小万柳堂事件
平息停兑风波
中南银行:“示南洋华侨不忘中国也”
侨商崛起上海滩
中南主将胡笔江
286号保险箱
06
店铺
公泰:“最先著名”的华人照相馆
“日成照相绝无伦”
“门前罗列尽娇娃”
一街之隔“苏三兴”
小有天:“声誉最广”的闽菜馆
李梅庵题字:“天天小有天”
梅兰芳“触电”:始于“小有天”
作家聚会:“鸳鸯蝴蝶派”
陶乐春:“资格亦老”的川菜馆
“惊其制庖之妙”
“持酒一瓶而归”
“春酒秋莼,别绕风味”
大壶春:上海滩的“肉心帮”
“外卖”与“堂吃”
“汤心帮”与“肉心帮”
“大壶春”与“大壸春”
07
戏院
春桂茶园:“俨然为海上各园之冠”
“南派武生鼻祖”李春来
红遍上海,“无隙可容”
“春仙”与“春桂”
大舞台:专演京剧的“维新戏园”
新思潮造就大舞台
京剧名家往事
大舞台对过“天晓得”
08
书局
点石斋:开创“吴友如时代”
石印技术,开风气之先
《点石斋画报》,清末风情画卷
吴友如,中国第一插图大家
来青阁:让文人墨客流连忘返
一座“文艺沙龙”
一笔意外之财
一场“马路赛跑”
一位忠实顾客
隐庐:身处洋场,心在世外
“鬻书糊口终其身”
知识界的一往情深
鲁迅与蟫隐庐
富晋书社:“北方势力南渐之先声”
北方著名书铺
一次意外收购
北店南下,褒贬不一
09
旅馆
孟渊旅社:五卅运动中的一座灯塔
“扫榻以待”的华商旅馆
五卅的秘密指挥部
鲁迅的“客寓”
惊心动魄的一幕
东方旅社:“忍看朋辈成新鬼”
营业发达,环境复杂
“东方旅社事件”
“老东方”非“新东方”
扬子饭店:清风、玫瑰与刀剑
海上旅馆,“清风徐来”
“玉碎星沉,人亡影在”
“玫瑰”之歌,传唱千里
饭店内外,刀光剑影
红颜特工,“真绝代也”
10
人物
黄奕住:参访申报馆的印尼“糖王”
“剃头住”,曾经一贫如洗
“要想富,就学黄奕住”
“申报馆之晤”,开创中南银行
与李登辉校长交集,与复旦结缘
史量才:一段传说已久的“对话”
“史蒋对话”的多个版本
是“谈话”还是“对话”
史量才没有顶撞动机
严独鹤:在汉口路报馆遇刺
主编“快活林”,每日写“谈话”
“谈话”读者,竟是刺客
伤愈复出,庭上求情
毛彦文:慕尔堂内的传奇婚礼
白发红颜,携手成婚
浪漫韵事,始于复旦
世纪婚礼,万众瞩目
附录
汉口路百年大事记(1843—1949)
人名索引(待排)
参考书目
后记
|
內容試閱:
|
丛书序
是回家的路,更是出发的路
城市是由一条条马路构成的。
马路是打开上海这座城市的一串密钥,如果把10条马路、甚至100条马路还原出来,可能离还原整个上海的历史也不远了。无数条马路的分量累积起来就是上海的重量。
上海的马路,可以让我们了解这座城市如何从棉花起家,变成梧桐树和白玉兰之城;如何从沙船起家,变成黄包车之城和地铁之城;如何从绞圈房子、石库门起家,变成新式里弄、公寓楼和花园洋房的现代化之城;在上海马路上走过的不仅有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宋庆龄等伟大的人物,也有各行各业的精英,更有居住和来过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川流不息的马路,如同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血管,而马路两旁的建筑,如同一部部摊开的石头大书,既铭刻着时代的宏大记忆,也见证着市民的日常生活。每一条马路都有说不尽的海上故事,这些故事是这座城市弥漫的云烟,蔓生的繁花,散发着属于这座城市独有的腔调。
上海的马路,是上海滩的传奇之路、是市民社会的样本之路,是折射城市变迁的阅读之路,是见证近现代中国历史的风云之路。无论是大历史还是小故事,在这些马路上都有迹可循。
城市生活就是一台戏剧,若是坐在远处遥望轮廓,或是站在高处俯视众生,虽也可指点江山,评判东西,但如果缺少另一个真实的地面视角,也是无法看得踏实贴切的。除了理论视域所造就的高瞻远瞩,我们也需要沉浸其中,去实地探寻,用脚步丈量,身临其境地回到各个不同时期的历史原生态,只有这样,才能脑身心并用,真正读懂上海的历史,读通上海的文化,读出烟火上海的味道。
上海远东出版社用文学加历史、虚构和非虚构结合的方式推出“上海马路丛书”,意在以“马路”为切入口,通过对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汉口路、武康路、愚园路、南昌路、思南路、山阴路、陕西路、复兴路等市区马路微观层面的书写和深描,记载生活在这里的一个个鲜活个体的悲欢离合,以及具有文脉传承意义的家族史、社会史、进步史,厘清上海马路的文化沉淀和发展肌理,反映上海街区的来龙与去脉,流动与变迁,前景与未来,在历史的“原真性”和时代的“新开端”之间搭建起桥梁。
让我们追随“上海马路丛书”的细腻脚步,在书中展示的“走一步就踩到历史,回过头就看见传奇”的马路间穿梭,荡马路、穿弄堂、进客堂,听故事,明心智,来一场城市考古与走读,从中感受上海马路所提供的弄堂文化、市民文化、商业文化的多元化异质景观,以及其所包含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蕴。
“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这是深得上海市民之心的温情话语。城市空间的生产包含着日常生活的实践,也包含着每个人进入城市的权利。从“冒险家的乐园”到“魔都上海”,再到今天热烈希冀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我们讲“人人都是软实力”,首先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了解城市、熟悉城市、热爱城市,应是题中之义,只有认同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才能充满感情和爱意地生活其中,充满智慧和力量地建设未来。“上海马路丛书”的当代意义即在于此。路就在脚下。读通上海,从马路开始。
千条路,万条路,每个人的心中其实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条路,那是光阴里的路,是回家的路,更是出发的路。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
2022年8月10日于砥石斋
江海关:敲开近代上海历史的钟声
江海关:敲开近代上海历史的钟声
位于中山东一路汉口路口(中山东一路13号)
江海关是上海海关的旧称,为专司管理对外贸易及沿海贸易的机构。
1685年,清政府开放海禁,在江苏设海关,遂称“江海关”。江海关衙署最初设于松江府华亭县(今奉贤胡家桥附近),1687年移驻上海县城宝带门内(今小东门)。
1845年,清政府在上海县城北门外(今外滩上海海关大楼原址)设立新江海关,即“江海北关”,俗称“新关”。新江海关设立后,其北侧的泥路,被称为“海关路”。同年11月,上海道台宫慕久与英国领事巴富尔(George Balfour)签订《上海土地章程》(即《第一次土地章程》),确定了租界事宜。其中第三条规定,“海关之北”的一条路,为“在租地内须保存自东向西之通江四大路”之一。这条“通江大路”(海关路),就是后来的汉口路。
今日汉口路(读史老张摄)
早期汉口路
流变的地标
1853年小刀会起义发生后,外滩的新江海关被破坏。1857年,在新江海关原址上建起了古庙式的海关衙署。1891年,海关衙署开始改建。此时,中国海关已由英国人把控,因此改建工程由英国设计师设计,于1893年竣工。
改建后的江海关,建筑式样完全为英国维多利亚风格。正中五层,有一高33米的塔楼。塔楼为衙署主轴,顶部四面设有大自鸣钟,墙面为哥特式风格的长券窗。塔楼两侧为副楼,高三层,双面坡屋顶,转角处作装饰塔尖。这一大楼,在外滩特别显眼。
1923年起,江海关又在原址上建造新的江海关大楼(后来统称为“海关大楼”)。大楼由英国公和洋行设计、新仁记营造厂承建,于1927年底竣工。大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占地5722
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东部高八层,用金山石砌筑;西部高五层,二层以下为石砌、三层以上贴褐色面砖。大楼正门为古希腊神庙形式,内有六扇拉门。两侧砌以花岗石,为石堡状。底层为用彩色马赛克拼接,上有历代帆船战舰图画藻井,中部设有水晶喷泉。大厅的地坪、楼梯及走廊,都以马赛克铺砌。二至六层各室,皆铺柚木拼花地板。
海关大楼的钟楼,是整幢建筑的亮点,高三层,为78.2米,是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的钟楼。钟楼大钟与英国大本钟为同
1845年,上海县城北门外设立的江海关
1857年建成的外滩江海新关,为传统衙署风格建筑
1893年建成的外滩江海关大楼,为维多利亚风格建筑
一制造商制造,结构也相同。每个钟面直径约5米,由100余块乳白玻璃拼接而成,指针由紫铜制成。钟楼分机芯房、铜钟座和旗杆台三层。机芯房内钟摆分别负责敲正点、走时和报刻,最大钟摆重达2吨。铜钟室内悬挂着五口大小各异的铜钟铃,其中最大钟铃约10吨,与其相配的钟锤达135公斤。
在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中,海关大楼雄伟挺拔、巍峨气派,自建成之日起,便是外滩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1996年,作为外滩建筑群的组成部分,海关大楼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被攫夺的司税权
江海关建筑由中国古庙样式演变为英伦风格,揭示了中国海关地位的微妙变化,也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
江海关原由清政府掌握海关征税事宜,由苏(苏州)、松(松江)、太(太仓)道兼理,苏松太道台(上海道台)兼任江海关监督。
1853年9月7日,刘丽川领导的小刀会起义,攻入上海县城,上海道台吴健彰被抓,后逃入租界。第二天9月8日,位于租界内的外滩江海关衙署被破坏。至此,中国海关行政被迫停顿。
对于租界内的江海关被破坏,过去一般认为是“被起义群众捣毁”唐振常主编,《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72页。。但是,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查阅美档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其实当时租界内,根本没有什么‘起义群众’——根据《第一次土地章程》,租界之内,是不许华洋杂居的。刘丽川在起义当天,就对英美领事作了保证,哪还有第二天的‘群众捣毁’呢?”唐德刚,《晚清七十年》第二册,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初版,第177页。据唐德刚记述:
原来就在小刀会占领上海城这一天(九月七日),美国公使马歇尔也在上海。马氏是西点军校毕业的职业军人,曾参加过美墨战争,胆子很大。这天小刀会突然暴动,马氏不顾危险,偏要出街去巡行,一探究竟,当他便道踏入外滩江边“中国海关大厦”时,眼见一个英国商人正率领一批搬运工人,冲入大厦,强行搬走室内寄存的商品。接着另批英国人也进入抢劫,借口说是海关欠其船租未付,特来搬运存货,以为抵押。直至中国海关被这批“英国绅士”(English gentlemen)洗劫一空之后,海关公署四门大开,街头中外游民才潜入行窃。
此一英国人洗劫过程,行之于光天化日之下,中国关员伫立在一边,无力遏阻;四邻华洋商人均所目睹。最可笑的是这位美国公使,竟然也是目击者之一。
马君在一旁看得气愤不过,乃向华府上司据实报告之。马歇尔说:
“我曾向您报告过,第一次向租界之内的中国海关施暴,其非法行为而导致街头人民入内(行窃)者,并非始自中国之叛逆也……”唐德刚,《晚清七十年》第二册,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初版,第179页。
英国人捣毁江海关后,第二天即派英国水兵站岗。正在镇压太平军的曾国藩闻之,还赞叹道:“彼虽商贾之国,颇有儒道!”
后来,上海道台吴健彰回来,欲重启司税,却屡遭英国人抵制。据说他当初逃出县城时,“他的海关监督官印也丢失了,于是他发出通告说,将用‘常州漕运使’官印代替江海关监督官印,仍按旧制办理关税征收事宜”。海关税收是清政府的利益所在,吴健彰不能坐视不管。于是,他不断向英国领事阿礼国(Rutherford Alcock)发出照会,要求恢复中国海关,开始征税。但阿礼国以租界中立为借口,断然拒绝:“本领事认为须俟阁下到海关视事之日,(再)与阁下谈判征收关税事宜。”[日]金城正笃,《一八五四年上海建立的税务司》,载《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05页。与此同时,英、美领事反而先后宣布,英、美两国船只可自由进入上海,不交关税。
眼见征税不成,吴健彰很生气。9月26日,他在陆家嘴附近的两艘旧兵船上设立临时海关,又遭到英、美等国反对。无奈之下,1854年1月,吴健彰在虹口设立临时海关办事处,并设关税征收点。英、法、美三国领事仍以海关设于“内地”、违反条例为由,坚决不予承认。吴健彰被逼得走投无路,最后只得同意由各国领事“代征关税”。在此情况下,英国副领事威妥玛(Thomas Francis Wade)顺水推舟,趁机抛出备忘录,提议可由上海官员“用募外国人帮办税务”。
1854年6月5日,吴健彰被迫与英、法、美三国领事举行昆山会议,制定了有关江海关事务的协议。协议规定:一、组成一个江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引用外邦人才于海关”,三国领事提名一个委员(即税务监督)参与司税;二、外国委员若被控玩忽职守,“即由道台会同英、美、法三国领事审理”,中方无权单独处置;三、外国委员可以审查海关关务,对于船舶报告、进出口清单、税款单据和结关准单等正式文件,可以随意调阅。这一不平等协议,将中国海关的人事管理权、行政司法权和监督权,均置于英、美、法三国领事的管辖之下。
1854年7月12日,由三国领事提名的威妥玛等三人正式上任,成为管理中国海关税务的外籍委员。从此,江海关沦为英、美、法三国驻沪领事馆的附属机构,中国海关由外国人把控。
赫德与赫德铜像
一年以后(1855),江海关的三国派员均有更动,英国人威妥玛回任副领事职,英国人李泰国(Horatio Nelson Lay)继任委员。1858年,李泰国随英法联军到天津,出谋划策,参与起草了《中英天津条约》。1859年,他被清政府任命为江海关总税务司。1863年,为镇压太平军,李泰国代清政府赴英购买军舰,后组成舰队带来中国,强行要求由英国人指挥。清政府不允,被迫付与偿金,将舰队退还。对于李泰国的擅权,清政府颇为不满,遂解除了他的总税务司职务,由赫德继任。
赫德(Ropert Hart, 1835—1911),英国北爱尔兰人,就读于卫理公会学校。1854年来华,任英国驻宁波领事馆助理翻译,后任广州领事馆翻译兼广州英法联军委员会秘书。1859年任粤海关副税务司,1861年代理江海关总税务司。1863年,继李泰国后成为江海关总税务司。1908年,赫德请假回国。至1911年在英国病逝,他把持中国海关近半个世纪之久。
赫德是一个复杂人物。对于他的评价,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一方面,赫德是外国列强在华利益的代表,他提倡的海关管理制度和决策,均得到英、法、美等国的允准,他也是各国认可的把控中国海关的合适人选。在他控制的海关内,高级职员多为列强各国的人员,英国人最多,华人雇员很少。据说,一个外籍灯塔
管理员的薪水要比其华籍同事高出10倍。在赫德的任下,仅录用过一名华籍副税务司,即1873年清政府所派的第二批赴美留学生丁崇吉。丁崇吉回国后即进入海关任职,一干就是50年。直至退休前半年,才晋升为当时唯一一位中国籍副税务司。
另一方面,赫德又恪尽职守为清政府效力,被清朝官员称为“我们的赫德”。他爱好中国文化,喜欢穿中国朝服、娶中国老婆、精通中国文字,会说京话、宁波话、上海话和广东话,他还努力读过一点《红楼梦》。他甚至让儿子混进考场,参加顺天考试,以博取中国功名。曹聚仁在《上海春秋》一书中称他“中西合璧”“人极精明干练”。曾任户部尚书的翁同龢见到赫德,就有这个感觉。清光绪二年正月初十(1876.2.4),各国外宾至总理衙门贺年,翁同龢第一次见到了他。翁氏在当天日记中写道:
凡八国,而来者不止八人,有参赞,有翻译官也。每国不过一二刻,后者至则前者避去,就中威妥玛最况鸷,赫德最狡桀,余皆庸材也……总税务赫德,仪节疏慢,但略持其冠,于中事极熟,能京话。《翁同龢日记》,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82页。
因为“于中事极熟,能京话”,赫德直接参与过清政府的经济、外交和文化事务。他任职海关总税务司期间,制定了由外国人管理的海关制度,保证了清政府的海关税收来源(到1895年,清政府从海关税收中即得到2700万两白银)。1867年,根据赫德的提议,清政府任命原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率领中国使团出使欧美诸国,为清朝官员开眼看世界起了作用。1876年,他建议将原海关官驿改组为“送信局”。1896年2月,在赫德的建议下,清政府创立“大清邮政局”,他兼任总邮政司,成为中国邮政近代化的促进者。他还倡议成立“京师同文馆”(后来发展为北京大学),奠定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基础。此外,他还参与过开矿山、修铁路和创办企业等洋务活动,深得洋务派人物李鸿章的欣赏和信任。
为了表彰赫德的功绩,中英两国政府都曾嘉勉过他。清政府赐予他顶戴红宝石花翎;英国政府则授予他圣米歇尔和圣乔治大十字勋章。1911年赫德死后,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决定筹资建造赫德铜像。铜像由英国设计师亨利·贝格拉设计,1914年铜像运抵上海。铜像高约2.74米,微微低头,双手背置,身体前倾,左腿略躬,大衣齐膝。底座有4级石阶,方形像基中部嵌有4块铜牌。正面上方是赫德生平英文铭文,下方是对应的中文译文:
前清太子太保尚书衔总税务司英男爵赫君德,字鹭宾,生于道光乙未,卒于宣统辛亥,享遐龄者七十七年,综关榷者四十八载,创办全国邮政,建设海灯楼,资矜式于邦人,备咨询于政府,诚恳谦忍,智果明通,立中华不朽之功,膺世界非常之誉,爰铸铜像,以志不忘。
背面是赫德历年所受荣典表;北侧是墨丘利行走于地球之上的图案,寓意赫德“创建中国新式邮政”;南侧则是一手执圆灯的妇女赤足立于海岸上为过往船只导航,象征着赫德建设沿海灯塔等助航设施。
1914年5月23日,赫德铜像设立于九江路外滩,正面朝北。1927年江海关新大楼落成后,铜像被移建到海关大楼正门对面,
外滩赫德铜像,1914年5月落成,位置在九江路外滩,正面朝北
正面朝向西方,面对海关大楼。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海关大权旁落于日本人之手。1942年,赫德铜像被日军拆除,据说被用于熔铸制造枪炮。
1984年,在苏州河南岸河滨公园处,发现了赫德铜像的基座嵌石,现藏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