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文学与电影十讲:在无限的世界里旅行

書城自編碼: 401856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评论与鉴赏
作者: 李思逸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42685797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 2024-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12.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HK$ 65.0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HK$ 78.2
拯救免疫失衡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HK$ 55.8
收尸人
《 收尸人 》

售價:HK$ 72.8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HK$ 89.4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HK$ 67.0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HK$ 110.7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HK$ 132.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1.8
《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国民教授30年精研,深入浅出讲透《世说新》
+

HK$ 78.2
《读书的人(魏小河全新作品集,一本为读书的人量身定做的书籍)》
+

HK$ 70.7
《毛泽东诗词鉴赏(第二版)》
+

HK$ 78.2
《忽然便有江湖思:在文学的字里行间》
+

HK$ 67.1
《大家读大家:作家们的作家(阎连科文学课)》
+

HK$ 67.9
《解味红楼 曹雪芹的旧梦与悲歌(古典新知)》
編輯推薦:
★ 一部文学与电影的通识入门指南,包罗万象,一次读过瘾!
从《诗经》到鲁迅、张爱玲,从《堂吉诃德》到《变形记》,从《哈姆雷特》到《罗生门》,从本雅明到齐泽克,更有贾樟柯、姜文、《盗梦空间》、《布达佩斯大饭店》……作者旁征博引,以解剖文学与电影的关系为主脉络,解读文学、电影、艺术作品70 部,关涉作家、电影人、哲学家、艺术家50 位,辅以海报、剧照等插图,在或热门或经典的文学改编电影评鉴中,将电影基本知识、文学细读心得、哲学深度思考熔于一炉。
★ 如何高质量地谈论一部电影或小说?一份助你从小白成长为专业读者、影评人的诚意之礼!
谈论电影和文学的门槛很低,因为每个人天生都是观众和读者。但是,如何拥有比他人更深入的观点?怎样形成自己的思考原则与审美标准,而不跟风盲评?这本书为更好、更专业地欣赏文学与电影提供了一条路径。作者既是文学、电影发烧友,也是专业的文化研究者,做出了兼具感性与理性的解读示范。这不是一本直接告诉你答案的速成书,而是一个真诚、有力的思维工具,助你在沉浸思考中提升阅读、观影质量,告别人云亦云。
★ 再也不怕高深理论了!细致拆解各家理论,讲理透彻,金句频出!
意识流小
內容簡介:
伟大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也带点俗气?
纳博科夫为什么欣赏不来陀思妥耶夫斯基?
鲁迅的《孔乙己》与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有什么相似处?
……
近年来,众多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热门影视进入大众视野,从纸页到银幕,文学与电影的互动愈发紧密,“文字”与“图像”以不同的方式,共同构筑出一个立体的艺术世界。本书以极具思辨性的视角、通俗易懂的文笔,围绕文学与电影的相互关系,解剖了大量中外文学、电影、艺术经典作品,从《诗经》《搜神记》到鲁迅、张爱玲,从《哈姆雷特》《堂吉诃德》到《变形记》《追忆似水年华》,从贾樟柯、姜文到《罗生门》《盗梦空间》《布达佩斯大饭店》……探讨作品70 部,关涉作家、电影人、艺术家、哲学家50 位,深度解读文学作品,详细讲解电影基础知识。
为了比较文学原著与电影改编,在二者间建立新的对话,作者回归作品,以深厚的文本细读功夫,将作品放置于历史时代背景中,给予文化反思。在他的笔下,30年代沈从文的《边城》是为了治疗历史对个人造成的病症;讲述60年代的《太阳照常升起》想对历史有所言说;90年代的《活着》和第五代导演,从追求启蒙走向启蒙的反面——以文学、历史为参照系观察电影,看电影如何扮演时代精神的同谋者,作者的笔触中既饱含同情理解,也极具批判力度。
这本书不是那种堆砌脚注的乏味学术著作,而是将文学解读、电影评鉴、哲学思考熔于一炉,在十讲的篇幅内,用精炼的语言,将艰深理论抽丝剥茧,金句频出。“通俗亦深刻,短小却广博”,“大有以十讲的形式涵盖‘文学、电影及其他一切’的气势”。打开它,抵达文学与电影的无限世界。
關於作者:
李思逸,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哲学博士,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先后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大学等高校,教授人文经典、批判理论、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等课程。著有《铁路现代性:晚清至民国的时空体验与文化想象》《文学与电影十讲:在无限的世界里旅行》。
目錄
推荐序 / 李欧梵
自序:在时间里相遇
第一讲 视觉想象力止步的地方,文字依然能继续
(案例:《诗经》《庄子》《史记》《鹅笼书生》《霍乱时期的爱情》《变形记》《黄金三镖客》《教父》《月球旅行记》)
第二讲 叙事性才是电影成为艺术的关键
(案例:《透视法下的罗马遗迹》《鞭笞基督》《大使》《早春图》《雾海上的漫游者》《拾穗者》《印象·日出》《高脚果盘》《圣维克多山》《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雨果》、本雅明、苏珊·桑塔格、罗兰·巴特、卢米埃尔兄弟)
第三讲 短的镜头像词语,长的镜头像句子
(案例:《鸟人》《哈姆雷特》《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布达佩斯大饭店》《孔乙己》《昨日的世界》、巴赞、德勒兹、茨威格)
第四讲 讲故事是人类的本能欲望
(案例:《竹林中》《罗生门》《狂人日记》《伤逝》《祝福》、芥川龙之介、黑泽明、鲁迅、陀思妥耶夫斯基、纳博科夫、海明威)
第五讲 电影是一门时间的艺术
(案例:《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游园惊梦》《让娜· 迪尔曼》《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福尔摩斯二世》《党同伐异》《战舰波将金号》、伍尔芙、爱森斯坦、库里肖夫、白先勇)
第六讲 太阳照常升起,生活还得继续
(案例:《天鹅绒》《太阳照常升起》、姜文、叶弥)
第七讲 时代中挣扎的个体化身成了时代精神
(案例:《芙蓉镇》《活着》《黄土地》《老井》《何为启蒙》《启蒙辩证法》《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康德、阿多诺、李泽厚、汪晖)
第八讲 抒情是一剂药方,但是药三分毒
(案例:《边城》《萧萧》《小城之春》《堂吉诃德》、沈从文、彼得斯)
第九讲 烟酒茶糖解决不了现实问题
(案例:《三峡好人》《世界》《摩登时代》、贾樟柯、马克思、齐泽克、布迪厄)
第十讲 望远镜让你看到遥远的事物,却不是为了缩短你们的距离
(案例:《安娜· 卡列尼娜》《小径分叉的花园》《盗梦空间》《雾中风景》《东京物语》《浪荡儿》《东方快车谋杀案》《火车怪客》《克莱采奏鸣曲》《爱在黎明破晓前》《平沪通车》《夜行列车》《黑客帝国》《日以作夜》、托尔斯泰、费里尼、小津安二郎、张爱玲、霍布斯、博尔赫斯、哥德尔、埃舍尔)
后记
內容試閱
无论多么伟大的小说都有娱乐性的一面,或多少带点俗气——即使是《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样的作品。

我们总是以一种读小说的眼光看待世界。
准确定义、传达信息从来不是文学的目的,它更想让你去体验、去玩味。
《变形记》其实比任何写实作品都更深刻地捕捉到了现实的本质,这才是卡夫卡的天才之处。
没有观众会用与自己生命等同长度的时间去看一部电影。
那些标榜自己完全写实的纪录片、独立电影,它永远会有创作者自己的介入。
如果世界上的任何一处场所、任何一点都能以(x,y,z)的方式呈现,哪里还有供山鬼、狐仙生存的地方呢?
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生产技术革新,可能仅仅一个念头、一种视角的变化,就再也回不去了。
不要轻易说自己看不懂,大多数人说看不懂视觉艺术其实是因为他们懒得思考,或不想费劲去表述自己的思考与感受。
摄影其实指向了死亡。
银幕呈现出的真实、巧合,乃至平庸日常,都是创作者有意为之的。
所有电影作品的创作与分析,无外乎就是在语言文字和视觉图像之间进行不同层次的转换。
我们每个人都是哈姆雷特的听众,但也同时是他自身。
听故事和讲故事都是人类的本能欲望。
无论多么写实、多么具有现实主义意义的电影,它的力量并非来自真实,而来自对真实的叙述。
电影本身不就是视错觉的集大成者吗?
现代主义小说本质上会抗拒信息的传达与沟通。
电影改编“忠实于原著”从来都是不可能的。
理论只是一种工具、一个参照系,切莫把它当成更高一阶的评判标准,也别沉溺在名词术语中丢掉自己的直观体验。
我们可能并没有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热爱自由。
品位背后是身份区隔、文化资本在作祟。
活着只是时代中的个体所能握住的唯一的武器。
伟大的文学总是对“事功”含有某种敌意。于连·索莱尔、弗雷德里克·莫罗、拉斯柯尼科夫、盖茨比、贾宝玉,如果这些人蕞后都得偿所愿,功成名就,有情人终成眷属,那他们一定无法像现在这样打动你。
真正的抒情状态,或说寂寞的诗心,其实是永恒的,无所谓古今中西。历史的生命不曾得见,未来的知音等待不及,总是欠缺能与之交谈的对象,所以诗人永远感到寂寞。
我们之所以会为《边城》的故事所感动,正因为我们不是生活在边城里的翠翠。
在保持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始终怀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不论身处什么环境蕞终能成为一个独立而自由的个体。
没有绝对正确的理论,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没有提供唯一答案的理论,也没有需要顶礼膜拜的理论。
文学不可能为你解决一道数学难题,但却能助你领略数学的魅力。
你可以在加速状态下看完英文单词手册去应付考试,但你在加速状态下读完《战争与和平》又有什么意义呢?
★ 推荐序 / 李欧梵(节选)
本书的一大精彩之处在于对影片和小说的个案举例及文本分析。首先在案例选材上就令人惊喜,视野之内经典者有,通俗者有,具象生动者有,抽象烧脑者亦有:从鹅笼书生到卡夫卡,从莱昂内的《荒野大镖客》到黑泽明的《罗生门》,又从《鸟人》《哈姆雷特》到贾樟柯、哥德尔定理,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但每一个例子都用得恰到好处,围绕书中问题,助人解惑。其次在本书后半部分,作者充分展示了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思想史的独到见解,这对研究现当代文学的读者而言,会十分受用。作者的分析角度与众不同,非但围绕文学改编电影的既有主题,层层展开;更是提供了足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反思,将相关案例放进一个类似于政治无意识的总体框架中予以诠释。显然,作者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思潮十分熟悉,花了大量篇幅解析(也不乏批判)“文革”后的文化热和寻根热,评鉴当代知识分子的启蒙与反启蒙论争。更妙的是,作者将不同时期的文学改编电影纳入进一个极具解释力的哲学模型中,即主体的困境。这里的主体小至个人、大到国家,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想要自欺不可得,努力自觉不长久,始终摇摆于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丧失之间。这种批判程度和思想张力,是一般研究电影的学者可望而不可即的。我个人蕞欣赏的“压轴戏”,是第八章有关沈从文抒情美学的论述。虽然根据沈从文小说改编的影片如《萧萧》《边城》,以及费穆的《小城之春》等经典之作已有不少学者做过研究,但思逸依然能提出新的阐释,充满真知灼见。这里面对抒情论述既有同情式的理解,也有发人深省的批判,有心的读者可以自行阅读,不再赘述。
此外,我特别推崇的是作者所采用的论述语言。书中关于理论的介绍和分析皆可作为我心目中的学术典范。因为这些都是作者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后加以提炼,再用一种准确明晰又略带抽象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与读者真诚交流、为学生解惑。无论多么艰深晦涩的理论话语,经过作者的讲解和表述,就立即显得生动起来,清晰易懂。我想作者的语言风格之所以具有此种魅力,原因无他,只因思逸基本的学术训练就是西方哲学。哲学的思考、写作方式和文学、历史不同,除了注重语言的精确之外还特别强调逻辑思维和论证结构,经过此种训练再去研究文学和电影,写法就是不同。事实上,在当前文学和电影的研究领域,许多学者并无此种哲学思维的训练,仅凭一腔热诚甚或虚荣心作祟,就在堂上卖弄热门理论、时髦话语,往往不得其解,还令学生听得一头雾水。至于所写作品,更是到了不用理论就不会说话的地步。我绝不反对理论,只是悲叹中文学界难见真的理论。或者是虚张声势,或者是糊弄外行,或者是讨好评审,无论如何,罗列人名、转引术语、堆砌脚注都不是在拿理论做学问——那不过是在诉诸权威。有理论而无思想、无见解也是一种悲哀。李思逸恰好相反,他所引用的理论概念无不是在为自己的思考论证服务:采取一种循循善诱的态度,以精确而清晰的语言把各种涉及文学和电影的理论、文本都作抽丝剥茧地分析、阐发,蕞终引出令人信服的总结。他甚至不避俗语,文中常见“其实说白了,就是……”等句式,但也是几句话就击中要害。学生刚开始接触到这种风格时肯定也是一知半解,但只要坚持下去很快就会见到亮光,这就是教学的智慧,也是理论功力深厚的明证。(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