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HK$
51.8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HK$
63.3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HK$
45.8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HK$
57.3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HK$
56.4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HK$
101.2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HK$
77.3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HK$
79.4
|
編輯推薦: |
剪纸是中国民间的一种传统美术形式,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剪纸起源于约3000年前夏商周时代的“剪胜”技艺,最初剪刻的材料是金银箔片、布帛、丝绸、皮革等,汉代之后才过渡到纸张,称为“剪纸”。剪纸因民间祭祖祈神活动而产生,后成为人们表达美好愿望的民间艺术。剪纸创作的成本低廉,形式多样,操作简单,用途广泛。2009年,中国剪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剪纸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它的主题包罗万象,以小见大,体现了中国人丰富的精神追求;它的寓意吉祥美好,代表了中国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它的技法独具匠心,彰显出中国人的心灵手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剪纸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也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
內容簡介: |
小龙从小喜欢剪纸,经常利用假期到剪纸工坊参加各种活动。暑假期间,小龙又报名去剪纸工坊学习体验,并成为一名志愿者,为前来参观的小学生讲解和示范剪纸技法。回到学校,小龙和大卫讨论中国剪纸纹样与作品中的丰富文化内涵。在剪纸集市上,小龙和大卫了解了中国剪纸的装饰用途和不同地区的剪纸艺术特色。
|
關於作者: |
丛书主编:
魏向清,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合作导师。南京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中心主任,双语词典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术语与翻译跨学科研究基地”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英汉双语词典学、术语与翻译跨学科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曾任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2013-2023),现任中国辞书学会学术顾问,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语言与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术语学理论与应用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两岸语言文字交流与合作协调小组成员、江苏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以及南京市翻译协会副会长等职务,先后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重点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研发了国内首个大型汉英人文社会科学术语库(NUTerm双语术语库),受中国国家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委托,主持研发了“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数据标准”;主持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大项目委托项目“基于引文索引数据库的人文社会科学术语库建设”等。担任国内外多种核心期刊审稿人和编委,出版学术专著、编著和译著多部,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曾先后荣获教YU部和江苏省政府多项优秀科研成果奖。2022年荣获南京大学首届“十佳研究生导师”称号。2022年受聘为“南京大学—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对外话语创新研究基地”首批特约研究专家。近年来带领南京大学“术语与翻译跨学科基地” 研究团队,重点开展双语辞书数字化、汉英人文社会科学术语库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术语翻译以及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相关的对外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
刘润泽,博士,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维也纳大学翻译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南京大学“术语与翻译跨学科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辞书学会常务理事,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话语译介与传播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科技术语》编委。主持科研项目多项,包括教YU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面向中国特色话语构建的译学术语系统研究”、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术语翻译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等。在《中国翻译》《中国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Terminology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中国译学话语构建:知识路径与术语学方法》《人文社科汉英术语知识库构建探索》、编著《术语·知识·话语——跨学科视阈下的术语翻译研究新探索》、《世界运河辞典》(简明英汉对照版)(副主编)。研究方向为术语与翻译跨学科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译介、译学辞典编纂理论与实践等。
本册主编:
柳菁,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系教师。主持相关省部级项目2项,参与完成相关省部级项目2项,发表相关论文5篇,获得CATTI口译、笔译二级证书、国际中文教师证书,多次承担各类口笔译项目。主要研究领域为术语翻译、文化翻译。
单旭光,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现任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旅游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从事英语专业教学20多年,对外汉语教学近10年,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策略和跨文化交际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