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王宇波 程琳琳

書城自編碼: 402527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王宇波 程琳琳
國際書號(ISBN): 9787111754817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6.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6.2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HK$ 168.0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4.9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知宋·宋代之科举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HK$ 99.7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99.7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0.9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2.7

 

編輯推薦:
本书遵循教指委相关指导文件和高等院校学生学习规律编写而成。践行四新理念,融入思政元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內容簡介:
本书内容涉及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现实选择———以我国为例, 循环经济的起源、概念和经济逻辑, 循环经济本质与实现手段, 产业循环化发展, 区域循环经济体系构建, 循环型社会构建等, 是国内首次从循环经济视角讲授可持续发展实现道路的教材。
  本书结合现阶段时代背景与社会发展需求, 特别是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 着重从低碳的视角, 探讨我国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体系构建、循环型社会建设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校能源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可持续生态学等专业的教材, 满足其“碳中和” 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 也可作为党政机关相关人员的培训用书。
目錄
目录
前 言
第1 章 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
1.1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001
1.1.1  增长的极限/ 001
1.1.2  生态环境压力/ 004
1.1.3  发展差异与平衡/ 007
1.1.4  瓶颈约束释放条件/ 009
1.2 人与自然关系的再思考/ 011
1.2.1  自然伦理的启示/ 011
1.2.2  和谐之道长久/ 012
1.3  生态文明之路探索历程/ 014
1.3.1  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矛盾变化/ 014
1.3.2  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019
1.3.3  工业化时代生态文明的特征/ 022
本章习题/ 025
第2 章 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及其形成
历程/ 026
2.1.1  我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 026
2.1.2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的时代
背景/ 027
2.1.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 031
2.2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033
2.2.1  环境伦理学/ 033
2.2.2  外部性理论/ 035
2.2.3  公共物品理论/ 037
2.2.4  新时代中国可持续发展观/ 039
2.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042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042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042
2.4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049
2.4.1  公平性原则/ 049
2.4.2  持续性原则/ 049
2.4.3  共同性原则/ 050
2.4.4  协调性原则/ 050
本章习题/ 050
第3 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现实
选择——以我国为例
3.1  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 051
3.1.1  我国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 051
3.1.2  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053
3.1.3  典型案例——山东省生态宜居美丽乡
村建设/ 054
3.1.4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经验
借鉴/ 060
3.2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061
3.2.1 我国经济整体现状/ 061
3.2.2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063
3.3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 063
3.3.1 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063
3.3.2 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065
3.3.3 典型案例——德国能源转型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066
3.3.4 促进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建议/ 069
3.4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071
3.4.1 我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 071
3.4.2 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071
3.4.3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策/ 072
本章习题/ 077
第4 章 循环经济的起源、概念
和经济逻辑
4.1  循环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078
4.1.1  循环经济产生的社会形态背景/ 078
4.1.2  循环经济的思想背景/ 079
4.1.3  循环经济模式的探索过程/ 079
4.2 循环经济的背景和分析方法/ 081
4.2.1  循环经济的理论背景/ 081
4.2.2  循环经济的分析方法/ 082
4.3  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 084
4.3.1  循环经济的内涵/ 084
4.3.2  循环经济的外延/ 088
4.3.3  循环经济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089
4.3.4  循环经济的认识误区/ 091
4.3.5  循环经济的构成/ 093
4.4  循环经济的经济逻辑/ 096
4.4.1  循环经济的制度分析/ 096
4.4.2  循环经济的价值运行/ 097
4.4.3  循环经济的市场化与规模化/ 101
本章习题/ 107
第5 章 循环经济的本质与
实现手段
5.1  耗竭性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 108
5.1.1  相关概念/ 108
5.1.2  我国耗竭性自然资源的特点/ 109
5.1.3  耗竭性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 109
5.2 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与结构优化/ 111
5.2.1  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概念辨析/ 111
5.2.2  当前我国面临的能源利用效率困境/ 112
5.2.3  提高能源利用率与结构优化的主要措施/ 112
5.2.4  国内外能源利用效率与结构优化案例/ 114
5.3  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 116
5.3.1  可再生资源概述/ 116
5.3.2  再生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17
5.3.3  国内外再生资源利用案例/ 119
5.3.4  国外经验借鉴/ 120
5.4  清洁生产/ 121
5.4.1  清洁生产的定义与主要内容/ 121
5.4.2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123
5.4.3  清洁生产审核与实践/ 124
5.4.4  清洁生产评价内容/ 129
5.4.5  清洁生产的评价方法/ 132
5.5  绿色消费/ 134
5.5.1  绿色消费概述/ 134
5.5.2  绿色消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7
5.5.3  实现绿色消费的保障体系/ 142
本章习题/ 143
第6 章 产业循环化发展
6.1  农业循环经济/ 144
6.1.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144
6.1.2  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容/ 148
6.1.3  农业循环经济体系构建模式/ 151
6.2 工业循环经济/ 153
6.2.1  工业生态系统概述/ 153
6.2.2  生态工业园/ 154
6.2.3  生态工业园的循环经济模式/ 157
6.3  循环型现代服务业发展/ 158
6.3.1  服务业现代化与循环化/ 158
6.3.2  循环型现代服务业发展特点/ 162
6.3.3  循环型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 163
本章习题/ 166
第7 章 区域循环经济体系构建
7.1  园区循环化改造与生态工业
园区建设/ 167
7.1.1  园区循环化改造/ 167
7.1.2  生态工业园区/ 173
7.2 循环经济系统构建/ 178
7.2.1  循环经济系统的基本要素/ 178
7.2.2  循环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81
7.2.3  循环经济系统的动力机制/ 185
7.3  无废城市建设/ 187
7.3.1  无废城市的概念和作用/ 187
7.3.2  我国无废城市试点
內容試閱
前言
  2020 年9 月22 日,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 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 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充分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是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为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抓手, 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和全面有效落实《巴黎协定》注入了强大动力, 更为全球实现绿色复苏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增添了新的动能。
  碳中和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能源结构变化, 而且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更是整个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技术的再造。低碳旨在倡导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低碳是我国发展的新机遇, 我国仍需要走一条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 才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国际环境来看, 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推动世界经济“绿色复苏” 与绿色低碳化转型, 已成为世界潮流。2022 年6 月20 日,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发布的首期《全球发展报告》指出, 截至2022 年5 月, 国际上已提出或者准备提出“碳中和” 目标的国家和地区有127 个, 覆盖全球90% 的GDP、85% 的总人口及88%的碳排放, 迈向“碳中和” 已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 诸多国家和地区已开始相继宣布具体实施方案。例如, 2019 年12 月, 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绿色协议》, 强调以2050 年实现碳中和为核心战略目标, 构建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脱钩、富有竞争力的现代经济体系; 2020 年3 月, 欧盟发布新版《循环经济行动计划》,核心内容是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的全生命周期。
  从国内环境看,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新时代落实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自1992 年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 我国一直在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早在1995 年, 我国就已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进入21 世纪, 党和国家相继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理念, 如“新型工业化” “循环经济” “两型社会” “低碳发展” 等。2012 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2017 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成为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2022 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实施全面节约战略, 倡导绿色消费,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本书基于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产业、循环经济体系与社会建设等对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进行思考,试图从多维的角度出发, 对构建政府引导、央地互动、企业主体、市场调控、公众参与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机制提供思路。具体而言, 本书涉及如下内容:第一部分为概念理论与关系梳理, 包括第1 章(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第2 章(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以及第4 章(循环经济的起源、概念和经济逻辑); 第二部分为国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 包括第3 章(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现实选择———以我国为例) 和第5 章(循环经济的本质与实现手段); 第三部分为产业、区域和社会层面的低碳循环型经济体系与社会构建, 包括第6 章(产业循环化发展)、第7 章(区域循环经济体系构建) 和第8 章(循环型社会构建)。
  创新点一: 较以往循环经济的内容体系而言, 本书从循环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的本质与技术手段、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循环型社会构建等内容展开分析, 内容更加饱满, 体系更为系统、完整, 是对既有研究的有益补充与发展。
  创新点二: 研究视角的独特性。本书结合现阶段时代背景与社会发展需求,着重从低碳的视角, 探讨我国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体系构建、循环型社会建设等内容, 是对“双碳” 背景下如何走实循环经济之路的回应。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多位教师的大力支持, 具体编写分工如下: 本书框架与总体思路, 由全体参编教师讨论形成, 并由王宇波教授整体把握与负责。第1章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 由丁文斌博士负责撰写; 第2 章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由明梓博士负责撰写; 第3 章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现实选择———以我国为例,由向碧华博士、余师均博士负责撰写; 第4 章循环经济的起源、概念和经济逻辑,由张燕华副教授负责撰写; 第5 章循环经济的本质与实现手段, 由隋海清博士负责撰写; 第6 章产业循环化发展, 由关小亮博士负责撰写; 第7 章区域循环经济体系构建, 由程琳琳博士负责撰写; 第8 章循环型社会构建, 由景思江副教授负责撰写。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 也得到了硕士生的大力支持, 他们负责查找资料、数据、图片、校对等众多任务, 在此对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他们分别是李奥翰、陈思琳、伍海君、余显、周子为、周明天、程诗韵、胡梦媛、易子涵、林天、柯萍、付惠颖。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 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之处, 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有丰富的配套资源, 使用本书的任课教师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