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HK$
45.8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HK$
137.8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1.8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HK$
109.8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HK$
45.9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HK$
115.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HK$
207.0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1.8
|
編輯推薦: |
名家推荐:
◎ 学者、 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汪毅夫,教授、美食家朱家麟,知名作家、美食家李昂,诚挚推荐!
编辑推荐:
◎ 东坡肉、东坡鱼、东坡羹、东坡饼,与苏东坡有何联系与故事?
《红楼梦》宴、张大千宴,所取菜式及其做法为何?
上海、台湾等地方风味,其精髓何在?两岸馔文化如何交融与创新?
日本、韩国、越南等异国风味,有何独特魅力?
饮馔名家朱振藩,以美食为引,穿越中外古今,深入挖掘饮食背后的历史渊源与人文故事,品享生活与文化的真谛。
|
內容簡介: |
饮馔名家朱振藩,取经各路名家,翔实介绍海内外各地新食风,一网打尽粤、台、沪等地与日本、韩国等的各式料理,探究佳肴底蕴精髓,完整呈现其历史源头与滋味流变,再现手起刀落间的料理美学。本书融美食、文化、典故为一体,共分六辑。“异国好食味”,引介台湾常年兴盛的异国料理,日式拉面、软甜和果子等多种海外美食曾在台掀起狂潮;“沪菜展雄姿”,深入探寻上海风味,烟熏鲳鱼、鲜嫩秃肺、虾子大乌参,绵延十里洋场的华丽馨香;“奇菜大观”,广搜奇特菜色、烹调手法与疗效,令人望之却步的田鼠、脸红害羞的春菜,大开读者“食界”!而“名士食经”一辑,更专访各家名厨与老饕,倾囊相授美食经;“两岸馔文化”则行脚著名地方美食,凸显两岸饮食文化。最后“全台吃透透”单元,更是上山下海,吃遍全台,新店活鱼、鹿港虾丸,十七条美食路线,各式名产与独家餐馆介绍,带领读者轻松品尝浓浓“台湾味道”。
|
關於作者: |
朱振藩,祖籍江苏靖江,平生雅好文史,酷爱书法,喜读兵书,尤醉心于美酒佳肴,以“爱吃、能吃、敢吃、懂吃”著称,有“食圣”“现代食神”“台湾首席美味鉴赏大师”等称号。于饮食一道,究饮食之源,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目前已出版著作 40 余部,代表作有《味外之味》《循循膳诱》《典藏食家》《食家风范》《心知肚明》《点食成经》《六畜兴旺》《饕掏不绝》等。
|
目錄:
|
推荐序 老师领进门——好吃的还要靠老师
自 序 优游食林乐陶陶
辑一 异国好食味
日本寿司今与昔
和菓子前世今生
拉面红透半边天
东洋拉面花样多
日式咖喱强强滚
锅物魅力大放送
韩国烤肉曾热门
越南菜劲爆十足
辑二 沪菜展雄姿
上海肴点说从头
虾子大乌参绝美
三黄油鸡用白斩
八宝鸭腹有乾坤
烟熏鲳鱼镬气香
清炒鳝糊蕴奇味
下巴甩水豉汁鲜
秃肺鲜嫩又营养
枫泾丁蹄满室香
竹笋腌鲜火候足
辑三 奇菜大观
金厨美馔成绝响
春菜出击无敌手
山河大餐味够野
奥妙的巴结天鼠
辑四 名士食经
学士老饕精饮馔
守经达变一儒厨
北方神厨阚兴沪
广告教父懂吃喝
奇庖欣会老顽童
辑五 两岸馔文化
小笼汤包炙手热
天津包子后劲强
民雄野鸭真甘鲜
万峦猪脚本佳美
客家猪脚二重奏
头早汤面一级棒
棺材板真有意思
府城肉粽忆再发
风城摃丸话今昔
辑六 全台吃透透
台菜的风味小馆
川扬美馔在郁坊
浙宁极品荣荣园
新店活鱼味清甜
韩国街有山东味
江浙美味在永和
溪洲楼之河鲜佳
新埔古宅访美味
新福善烹客家菜
鹿港品享好虾丸
随意食堂饶野味
凭吊古墓啖害虫
外国安品虱目鱼
香乡野味有真趣
味香有活鱼八吃
恒春呷鲜找阿利
台东海岸觅佳味
|
內容試閱:
|
自 序
优游食林乐陶陶
在浩瀚无垠的食林中,我自从写首篇饮食文章起,辗转数年内,先后完成《台湾美食通——一本兼具贵族口味与大众消费的美食导览》《口无遮拦——吃遍台湾美食导览》及《捷运美食导览》(分“中和”“木栅”“淡水”)等数册,虽开风气之先,但此导览之作,不足以惬吾怀。正好因缘际会,不时有人邀稿,开近十个专栏,内容包罗万有,有的时间甚长,也有的很短暂,无法自成体系,算是聊备一格。
不过,幸有贵人相助,这些拉杂篇章,全由麦田出版社出版。刊登在《联合报》与《中国时报》的专栏,编成了《食林游侠传》(简体字版改为《食的故事》)。另,撰写于《四季味》《经济日报》《中时晚报》《时报周刊——美食志“妈妈咪呀”》《行遍天下》《吃在中国》等的专栏,另编成了一本《笑傲食林》。此二书在两岸发行后,引起一些波澜,对于推动食味,不无些许影响。
其中,《笑傲食林》一书,分成“宝岛新食风”“沪菜展雄姿”“名士食经”“奇菜大观”“全台吃透透”五个单元,脉络堪称分明,可谓一气呵成。只是出版至今,已超过十五年,甚多内容已旧,有的餐馆不复存在,有的并非佳篇,于是重新整理,冀能一新耳目。
改写实非易事,不仅篇篇润饰,还得去其芜杂,加上一些新解,而且得费心思,将不合时宜的,一一摒弃不用,再添新的文章,借以壮大声势。在重整旗鼓下,遵循以往单元,保持其一致性,倍感亲切有味。
此外,《食的故事》一书,取其相近内容,新增“两岸馔文化”这一单元,增加其可读性。如此大幅修改,书名势必得改,由于大异于前,同时较具知性,遂称《心知肚明》,以此自娱娱人。
吃喝得靠机缘,关系口福深浅。而这个口福嘛,一得有钱有闲;二得广结膳缘;三要自得食乐;四要精益求精;五需博览群籍,加深文化底蕴;六要行万里路,不畏艰难险阻。如此食出机杼,终享人间至味。坦白说句实话,想有这等口福,真是何其难也。但可当成目标,经过再三努力,不仅可以跨越雷池,最后亦能攀上顶峰。
我的食缘不差,尚有成长空间,权且野人献曝,供诸君玩味。不过,人生在世,时日无多,“薄饮食”固不足取,厚滋味亦何足道?台湾因袭日本,喜欢讲“小确幸”。这个词有意思,完全主观认定,只求丁点幸福。比之“适口为珍”,二者似乎有相近处,道理或可互通。
话说宋太宗问苏易简:“百物弥珍,何者为最?”苏答:“臣闻物无定味,适口为珍。”而这一个“适口”,望之平易近情,只是细绎其理,却近于绝对化。为何是绝对的?既有个人爱好,加上环境不同,处境也有差异,以至其中食趣,当然大异其趣。光就此点看来,所谓专家之言,聊供参考而已。然而,所谓绝对仍是会变的。随着年龄增加,身体自会调节;何者才对胃口,必依见识而来。一再交互激荡,想要对其定位,甚至统一口径,终致缘木求鱼。
曾有句广告词,流行台湾南北,朗朗上口——“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若将此置于饮食上,只要不悖良俗,不违环保卫生,偶尔惊世骇俗,来点稀奇古怪,不也乐在其中,有个美好回忆?这本书的叙述,不立异以为高,却有特别之处,也算别开生面吧!但大部分内容,终归平易可诵。且与阁下共享。姑不论其如何,在食林中优游,必然其乐陶陶,愿与大家一起,吃得自在快活。是为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