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HK$
57.3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HK$
51.8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HK$
88.5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HK$
503.7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HK$
112.7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HK$
78.2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HK$
54.9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HK$
781.8
|
編輯推薦: |
本书提出将自激振荡效应应用于脉动强化传热领域,并进行一系列仿真和数值模拟等具体研究,发现对自激振荡腔室内涡结构、位置、强度等参数进行优化后可大大提升其传热性能,该研究可为强化传热领域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介绍了基于自激振荡的脉动强化传热数学建模、数值模拟及相关优化设计三个方面的内容,详细介绍了LES方法及其控制方程,同时定义了相关的流动和传热计算参数,建立了自激振荡热流道三维计算模型。对模型进行了结构化网格划分并介绍了边界条件设置;此外,为保证数值计算结果的可行性,分别对网格无关性进行了检验并验证了湍流模型的适用性。在验证模型精确度的基础上对自激振荡涡的结构特性、自激振荡脉冲效应的流场流动特性以及自激振荡脉动强化传热性能进行相关数值模拟及仿真分析,并对自激振荡腔室的减阻特性、腔室的无量纲结构、纳米流体流道结构参数以及自激振荡腔室壁面进行优化改进。
|
目錄:
|
第1章绪论18.4.3Pareto解集1818.4.4中心结构与优化结构数值模拟对比1818.4.5优化后的自激振荡腔室速度流型1828.4.6壁面剪切应力变化1858.5NSGAⅡ与MOEACRL的优化结果对比1858.6本章小结187第9章自激振荡腔室壁面改进设计及热流场性能1899.1引言1899.2物理模型1899.3自激振荡腔室壁面结构优化1909.3.1自激振荡腔室结构的缺陷1919.3.2圆弧曲线形自激振荡腔室设计1929.3.3基于贝塞尔曲线的腔室设计1959.4新型结构的流动特性1979.4.1腔室内部流动特性1989.4.2出口脉动频率2009.5新型结构的换热特性2019.5.1出口平均温度2019.5.2壁面换热系数2029.6本章小结203第10章基于Al2O3纳米流体的自激振荡热流道结构参数优选20510.1引言20510.2纳米流体流动特性研究的模型构建20510.2.1物理模型20510.2.2数学模型20710.2.3纳米流体热物理性质21010.2.4网格无关性测试及模型验证21110.3纳米流体流动特性21310.3.1速度场和温度场21310.3.2壁面剪切应力21810.3.3压降和阻力系数21810.4纳米流体的传热特性21910.4.1努塞尔数21910.4.2传热性能综合评价22010.4.3纳米颗粒浓度对传热特性的影响22110.5自激振荡腔室结构参数优选22210.5.1结构参数因素水平设计22210.5.2基于直观分析的极差分析法22310.5.3基于统计分析的方差分析法22510.6结构参数优选结果22510.6.1涡量分布22510.6.2速度和压力分布22610.6.3壁面温度及努塞尔数22710.7主要因素对传热性能的影响22810.7.1努塞尔数22810.7.2压力脉动频率22810.8本章小结231
|
內容試閱:
|
脉动强化传热技术作为改善传热性能的重要研究手段,在能源的开发、高效利用及节约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脉动流,特指流动状态及其特征参数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流体,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脉动流”(pulsating flow 或 pulsatile flow),其特征是流体的平均速度在一个周期内不为零,呈现出持续的流动方向;另一种是“振荡流”(oscillating flow 或 oscillatory flow),其特征是流体的平均速度在一个周期内为零,即流体在相反方向上流动的时间相等,导致平均速度为零。尽管这两种流动类型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通常被统一归为脉动流的范畴。脉动流因其独特的流动特性,在强化传热传质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如何将脉动强化传热技术应用于换热装置已经成为研究焦点。脉动强化传热相较于传统的强化传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一方面,脉动流可以产生纵向涡流而破坏壁面的热边界层,加快冷、热流体的热量交换过程,提高传热效率;另一方面,脉动流可有效避免流道中产生的结垢现象。实现强化传热的关键是保证流体的持续性脉动。脉动强化传热技术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①脉动流激励源主要是机械力或者电磁力,这种方式产生的持续脉动流需要消耗额外能量;②在换热装置内部增加扰流装置或插件可使流体自身产生脉动,但这种方式产生的脉动流性能较差,扰流装置或者插件会导致流体阻力变大,且换热装置内部易结垢。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低流阻脉动性能,需要结合新机理、新工艺研究,开发新的流体脉动强化传热技术。自激振荡腔室具有特殊结构,无须外界激励条件即可产生持续的脉冲射流,且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体积小以及安装方便等优点,在强化传热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自激振荡脉动强化传热技术能够显著增强传热效果,其利用周期性脉动,可有效提高流体与传热表面之间的传热效率,且适于优化传热系统的设计。此外,自激振荡脉冲射流能够改善流体动力学特性,减少湍流和涡流的产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助于降低传热设备的流体动力学损失,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本书作者所在研究团队对自激振荡脉动强化传热的机理、数值模拟及多目标优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基于此撰写了本书。本书第1章主要介绍了脉动强化传热的机理、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并详细讨论了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强化传热的设计方法以及自激振荡脉冲射流技术的相关内容;第2、3章聚焦于自激振荡涡识别方法理论研究,包括自激振荡脉冲效应产生机理、涡识别方法计算原理、自激振荡热流道模型构建以及自激振荡涡结构特性分析,并对涡结构演化规律、涡结构强度和自激振荡周期性脉动流场进行深入研究;第4、5章主要涉及自激振荡腔室剪切层涡量扰动及脉动传热性能、热流道结构及换热管强化换热性能的讨论;第6~8章主要围绕自激振荡腔室换热特性及无量纲结构参数对传热和流阻性能的影响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提出了基于交叉参考线方法的多目标进化算法;第9章对自激振荡腔室壁面进行改进设计;第10章研究了Al2O3纳米流体对自激振荡热流道传热性能的影响,并进行结构参数优选。本书内容在自激振荡脉动强化传热理论及热流道结构设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书主要由汪朝晖、高全杰撰写,参与撰写的还有饶长健、程自强、王永龙、胡高全、冯亚楠、袁红梅、孙笑、甘霖、鲍荣清、赵耀辉、刘祥龙、蒋山杰、潘宗平。自激振荡脉动强化传热技术及应用仍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即使是成熟的理论也需要新实践的检验。因此,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建议,以便能在今后得到纠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