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HK$
87.4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HK$
188.2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HK$
132.2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HK$
72.8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HK$
99.7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HK$
122.1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10.6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HK$
300.2
|
內容簡介: |
本书并不局囿于美学学科内部的研究范式探讨“美”的本质与现象,而是从哲学的高度进行高屋建瓴地阐发。通过剖析人与世界的关系和人的生存状态,作者将艺术视为一种基本的生活经验和基本的文化形式,一种历史的“见证”,表达了作者在“思”、“史”、“诗”相统一的哲学视角下独特的美学观与艺术观,并且呼吁让生活充满美和诗意。本书角度新颖,视野宏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關於作者: |
叶秀山,男,生于江苏扬中,祖籍镇江。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读本科,1956年从该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由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至研究员并该院研究生院教授。曾任该院哲学系主任,该所学术委员
|
目錄:
|
重订本前言
第一部分 引言——美学与哲学
一、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二、美学在西方的历史发展
三、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一些特点
第二部分 人及其世界——“人诗意地存在着”
一、如何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
二、“人”如何理解“自己”
三、艺术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
第三部分 艺术作为一种基本文化形式
一、基本生活经验与基本文化形式
二、艺术与科学
三、艺术与宗教
四、艺术天才
第四部分 艺术作为历史的“见证”
一、历史·科学·艺术
二、作者·作品·读者
三、艺术作为“活的”历史的存留
简短的结束语——让生活充满美和诗意
参考书目
出版后记
|
內容試閱:
|
第一部分 引言——美学与哲学
一、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美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不是中国传统的学问,是从西方引进来的。按照西方的传统,凡一门学问,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对象和研究这些对象的一套方法,于是在西方,所谓“学问”就是“科学”。有实践的科学和理论的科学。学了实践的科学,就可以制作出自己需要的东西来,而学了理论的科学,就能够把握所研究对象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的关系,最终还是有利于制作出自己需要的东西来。拿这个一般观念来套“美学”,则会产生不少困难。首先,“美学”的“对象”本身就是一些不好解决的“问题”,不像“物理学”的“对象”那样“确定”,因而也就很难为这些“对象”来设定一套可靠的、似乎一劳永逸的“规范”和“方法”。不错,西方的美学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不少材料,甚至有过不少“体系”,像康德、黑格尔、克罗齐以及贝尔、兰格……这些都是中国读者所’比较熟悉的,但这些大家们所写出的书、所提的“体系”,仔细想起来,都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或者说,他们的“体系”,似乎本身就是一个或一些“系统”的“问题”。
我们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别的学问、别的学科都是天衣无缝、不出问题的,任何学科都有自身的问题,科学家就是为解决、解答这些问题而工作的;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美学里的问题似乎和其他有些学科不同,就是说,这些问题就其本质言,似乎是永远开放的,是要永远讨论下去的。人们在这里,真的像是遇到了苏格拉底的“诘难”:永远提问题,而不给答案。
在这一点上,“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和“哲学”一样的。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来说,也不是中国传统固有的学问,而是在西方自古代希腊以来发展得很成熟、甚至被认为是过于成熟了的一门学问。古代希腊人从原始神话式思想方式摆脱出来,产生了科学式的思想方式,这种思想方式以主体和客体在理论上的分立为特征,把人生活的世界(包括自然界)作为观察、研究的“对象”,以概念、判断、推理的方式来把握世界的“本质”,并以此为工具来改进自己的生活、谋求自身的福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