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售價:HK$
66.7
《
河流之齿
》
售價:HK$
59.8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HK$
89.7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HK$
57.3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HK$
66.7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HK$
103.3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55.2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
編輯推薦: |
此,易性深刻地落实到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将天人合一视为生活的最高理念。皇帝讲“奉天承运”,百姓讲“顺天应人”,即便是强盗,也放不下“替天行道”。易性就在此落实与展开,中国文化的全部精华都在这里。
为什么中国文化能数千年生生不息?
为什么中国文化具有如此强大的统摄化合的能力,连游牧民族也日渐认同,最后多融入其中?
为什么中国人玄性发达,对无形、无限、无量、无际、无上的东西能看得很明白,对老子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心领神会,能自觉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这样一种文化统合十多亿人,且无流无派浑融为一,原因何在?答案就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精神——“易”。
|
內容簡介: |
为什么中国文化能数千年生生不息?
为什么中国的文化学术自春秋战国以来,有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最后却只有孔子的学说独步天下?
为什么中国文化具有如此强大的统摄化合的能力,连游牧民族也日渐认同,最后多融入其中?
为什么中国人玄性发达,对无形、无限、无量、无际、无上的东西能看得很明白,对老子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心领神会,能自觉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这样一种文化统合十多亿人,且无流无派浑融为一,原因何在?答案就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精神——“易”。
|
關於作者: |
曹世潮,祖籍奉化,以一二分析命运,故人称奉化一二先生。以玄性知玄微,为玄学大家,由此通晓二十余国文化个性及命运。著有《文化战略》《心时代》《我们的命运——以往六千年及未来一百二十年》《终极竞争力》《易性中国人》《玄》等十余种著作。在《人民日报》《南方
|
目錄:
|
序 什么是易性
前言 易性中国人
第一章 易性的形成
自然模塑
心性发达
信奉生、活
第二章 顺天应人
顺天
应人
因应成性
第三章 人生境界
正常生活
伦理遗风
天然自在
第四章 文化气象
明心见性
形象生动
心领神会
|
內容試閱:
|
第1节要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
想要拥有高品质的亲子沟通,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要接纳孩子的情绪。不知道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爸妈,当孩子哭泣的时候,他们会大声吼道:“不准哭!闭嘴!”或者威胁孩子:“如果你再哭闹,我就不要你了!”这样的做法虽然有可能会使孩子即刻停止哭闹,但却给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一种不被理解和接纳的负面感觉连同没有得到疏导的情绪会一同积压在孩子的心头。
如果一个人想获得另一个人的理解或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爱,那么接纳他的情绪,包括负面情绪,就是最好的方式。
负面情绪是指让自己不满意的事件发生后所产生的不舒服的感受,基本上是一种主观的状态,没有什么对错之分。但是,我们在成人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往往会听到这样的话:“那有什么可生气的呀!”“那有什么好哭的,你看你那样子!”
要知道,孩子有自己的主观感受,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另一个人的感受,所以对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我们应该无条件地接纳与包容。
接纳孩子的情绪就是无论孩子处在哪一种情绪中,都要对他的情绪给予关注、尊重和理解,而不是立刻反对他。这些情绪不仅包括积极的情绪,如兴奋、快乐、激动,也包括消极的情绪,如烦躁、委屈、生气、孤独。
接纳孩子的情绪,并不意味着就要认同、支持他的情绪,而是希望你能关注到、意识到、觉察到对方的情绪,并多给予理解,我们在心理学上把它称之为“共情”,也叫“同理心”。
做到能与孩子共情就会使自己有一个更宽广的视角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偏见。即使你认为孩子的情绪不对劲儿,你也要先接纳他的情绪,然后再想办法改变他的不良情绪,或不正确的想法和行为。每个人都是这样,首先喜欢的是他自己,其次是喜欢像自己的人。接纳了孩子的情绪,孩子就会喜欢你、信任你,从而愿意听你的建议或看法。
接纳孩子的情绪是有方法的,下面介绍几种好用的方法,当然要掌握宗旨之后灵活运用。
1.用“是吗”、“嗯,我明白了”或者重复一下孩子的话等方式表示接纳
有些时候,这些简短的话就可以换来孩子的信任和平静的心情,如果你需要给孩子建议,说完这样的话之后可以再说出你自己的关心或看法。比如,孩子在超市里看到一个玩具一定要买,而这超出了你的预算,孩子哭闹起来,这时候你可以说:“我明白宝宝非常喜欢那个玩具,说实话,妈妈也很喜欢。但是妈妈的钱不够了,买不了这个玩具,以后等我们有钱了再买好不好?”孩子听到妈妈对自己的理解就会心情平复一些,不会在超市太给你难堪。但是有的妈妈可能会这样说:“那玩具有什么好的,不能买!”结果孩子就会继续撒泼打滚。
2.表达与孩子相同的感受
如果孩子在公园里玩的兴高采烈,妈妈想让宝宝喝点水补充一下水分,懂得沟通的妈妈会说:“宝宝玩的可真开心啊!妈妈也很高兴!来,喝点水再去玩。”不懂沟通的妈妈这个时候却可能说:“别玩了,过来喝水。”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哭了,懂沟通的妈妈会说:“宝宝摔得一定很疼吧!妈妈的心也跟着疼了,但是宝宝可以勇敢站起来。”不懂沟通的妈妈却可能会说:“摔一下有什么大不了的!快起来吧!”
3.替宝宝说出他们的感受
3岁前,宝宝的心思很简单,但是自我表达能力很差。如果你正带宝宝在小区里玩,这时候过来一个小宝宝直接奔孩子手里的食品冲过来,结果孩子伸手推倒了对方,两个小宝宝先后哭了起来。这时候懂得沟通的妈妈会说:“宝宝看到别的小朋友来抢东西,心里很害怕,所以就推倒了他是吧?但是推人是不礼貌的。这个时候你可以请妈妈保护你或者分一块给小朋友一起吃。”不懂沟通的妈妈可能会说:“看,把小朋友推倒了,快点扶人家起来!”之后还可能会强行把宝宝手里的食物掰一块给被推倒的小朋友。
父母只有做到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孩子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支持和信任,内心才会觉得安全和温暖。
第二节批评宝宝应坚持的原则
有的妈妈在育儿过程中显得过于焦虑,怕这怕那,觉得宝宝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好,对宝宝的行为总是指责或批评,却忘记了犯错误是让宝宝学习的好机会。家长们的批评是想阻止宝宝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样做常常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孩子们或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能的热情和胆量;或产生逆反心理,以后事事都故意和父母对着干;过于频繁的责备不仅让孩子变得“皮”了,对批评充耳不闻,也容易使他们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将父母的评价内化为自我否定,长大后无法建立自信。
有的家长动不动就因为孩子小小的过错而对孩子横加指责,甚至打骂。也有的家长习惯于用训斥的口吻和孩子说话,完全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没有考虑到孩子的个人感受,使孩子常常在家长“人为”制造的逆境中沉沦、绝望,最后毫无斗志。
因此说,批评孩子,里面有很多学问,说深了,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说浅了,又怕孩子不把批评当回事。那么怎样批评犯错的孩子,既能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又不伤到孩子呢?
1.尊重人格,就事论事
孩子有过错,理应批评,但其人格应受到尊重。批评应对事不对人,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能因为孩子犯错就一味否定的孩子的行为甚至能力。就事论事,不要翻老账,不要把问题扩大化。尤其应避免使用以下语言:“你这个傻瓜!”“你这个没用的东西!”“你怎么这么没出息!”“我真后悔生了你!”等等。因为这样不但无法让孩子明确自己错在哪里,而且还会大大地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孩子一旦失去自尊,任你怎样批评也没用了。
2.有理不在声高
一边是大声哭闹的孩子,一边是厉声训斥的家长,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但是这样的批评有效果吗?人处于激动时,语音的分贝总是很高,节奏很快,神经紧绷,面红耳赤,情绪失控,争执只会让情绪越来越失控。所以,遇到孩子不接受批评时,家长应保持平和的态度,同时降低声调,这样不仅能使孩子情绪稳定,也容易使自己变得理智。
3.无声批评更有效
对于孩子某些不良行为,家长可通过非语言刺激,减少和控制其发生的频率,比如:目光注视(以严肃的目光长时间地注视孩子)、距离控制(逼近或远离孩子)、轻微的惩罚(拿走孩子喜爱的物品),这样会使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产生内疚和反省,从而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发生的次数。
4.“三明治式批评”最科学
表扬—批评—鼓励,这种方式也叫三明治式批评,这种方式会使受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这种现象就如三明治,第一层是认同、赏识、肯定、关爱对方的优点或积极面;中间这一层夹着建议、批评或不同观点;第三层又是鼓励、希望、信任、支持和帮助。这种批评法,不仅不会挫伤受批评者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而且还会使他们积极地接受批评,并改正自己的不足。如孩子想自己吃饭但却不小心打碎了碗,你可以这样说:“宝宝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种想法很好。但是打碎了碗不仅会伤到你的小手还浪费钱财,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一次一定要注意,好吗?”这种方式就比“不要你自己吃你偏不肯,看看把碗打碎了吧!”好多了。
第三节表扬宝宝应坚持的原则
现在的年轻父母以及祖父母们都非常懂得“赏识教育”,“宝宝最棒了!”“宝宝真厉害!”这样赞扬的话每天说得不计其数,但是如果给孩子的表扬和奖励过多过滥,并不一定能起到好的作用,有时候还会伤害到孩子的成长。
如果表扬只是流于形式,就不会真正起到鼓励的作用。如果孩子完成了应完成的任务、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家长却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和奖励,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就有可能出现负面效应。有的孩子甚至会为了得到父母的赞扬和褒奖而去做事,如果得不到赞扬和褒奖,他们就会失去心理平衡和继续做下去的动力。可以说,这种廉价的表扬是一种短视行为。
与批评宝宝一样,表扬孩子同样是一门艺术。那么,我们在表扬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表扬要恰如其分
表扬应该是有限度的,过高的奖励一定是匹配不一般的行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应承担的义务看作是“应该做的”、“必须做的”,做不到应该受到批评,做到了不应当“邀功请赏”,只有做得好才会立功受奖。
2.表扬要具体到位
表扬得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例如,宝宝自己把玩具放回原处,如果这时妈妈只是说:“宝宝表现得不错。”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你不妨说:“你自己会把玩具送回原处,妈妈真高兴!”一些泛泛的表扬虽然暂时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且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批评的坏习惯。
3.表扬要及时
孩子做了好的行为一定要及时表扬。否则,孩子会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因而就不会起到强化好行为的作用。2~3岁宝宝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因此,一定要及时强化宝宝好的意识和行为。
4.要表扬孩子做的努力而不是能力和天赋
在前面“如何教孩子面对挫折”的内容里,已经强调了表扬孩子的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要记得表扬他所做的努力,而不是天赋,要让孩子明白,成功意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一项技能,而不是在炫耀一种天赋。否则,将来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很容易直接否定自己,而不会想到是自己不够努力。
5.外在的表扬和奖励会扼杀孩子的兴趣发展
心理学上有个“德西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降低工作动机。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妈妈们也要警惕这个“德西效应”。比如有的宝宝对歌唱很感兴趣,唱歌的时候很投入,很开心。这时候,妈妈为了表示对孩子的鼓励,对孩子说:“宝宝好好唱,唱完一首妈妈就奖励你5元钱,给你买好吃的。”结果这孩子变得只为钱而唱歌了,如果不给钱就拒绝唱歌。本来一个很好的兴趣,就这样被妈妈“好心”地摧毁了。
6.物质表扬要适当
有时候,对宝宝的优秀表现,家长可以给予一些物质上的奖励,但是一定要适度。一个人除物质需求外,还有被人尊重、被人爱、被社会认可、被人理解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因此,家长在选择表扬方式的时候,不妨多给孩子一些精神鼓励,可以是一个拥抱、一件小礼物或者是一次全家出游等,同样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第四节如何避免“唠叨教育”
2~3岁的宝宝进入了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经常会做出令父母头痛的事情:不是光着脚丫把沙发和床单踩脏,就是把玩具丢得到处都是;你这里正给他收拾呢,没想到他又去摸电源插座去了……总之,只要你稍有疏忽,宝宝就会“犯错误”,搞得有的妈妈一天到晚跟在宝宝后面不断地唠叨他。
中国妈妈普遍都有“唠叨”的毛病。唠叨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孩子的轻视,是一种最低级的教育方式,其教育结果也往往是很糟糕的。只要回忆一下当初自己对妈妈唠叨的反应,读者朋友就会认同这个观点。作为新一代的妈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唠叨教育”,更科学地育儿呢?
很多妈妈都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自己说得越多,尽的职责就越大,对孩子的教育就越好。因此,每当宝宝出了“小状况”,她们便会教训他,并固执地认为这样会督促孩子不断地进步。
唠叨是带有批评、埋怨和指责意味的,因此,这是一种对孩子的否定,从频率来说,不管宝宝犯多少错误,每天批评他最好不要超过两次。否则宝宝长时间面对这种“攻击”,自信心不断受到打击,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最后变得胆小怕事。
当重复性的说教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孩子就会对这种刺激产生“免疫力”。这种情况下,妈妈的说教只能产生较小的收效甚至是负面的影响。而在家长唠叨声中成长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较明显的心理和行为惰性,而这样的结果又促使家长再次唠叨、催促,加重孩子的不满甚至敌对情绪,甚至出现逆反行为,形成恶性循环。
每个人都有感觉阈限,单调、重复、刺激的话无异于精神的“疲劳轰炸”。对孩子进行没完没了的、重复性的批评只会使他们厌烦,产生“心理惰性”。也就是说,如果你老对孩子说:“快点,别磨磨蹭蹭的!”“去把你的玩具收起来!”时间一长,孩子就会把你的话当做耳旁风,那这样的训斥也没有意义了。不如换一种说法,如“超市要关门了,我们快点吧!”或者“玩具们想回家了,宝宝送它们回家吧!”
日常生活中,孩子犯一些小错是正常的。作为家长,既要及时指出,帮其改正,也不能操之过急,要允许孩子有一个改正的过程。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妨用平和的态度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到错在哪。假如宝宝喜欢“超人”,妈妈就可以因势利导:“宝宝,快来做个家务助手超人吧!把这些鞋子摆整齐!”之后做个超人的典型动作,宝宝很可能跑到你的前头把鞋子都摆好了。
对于孩子屡教不改的坏习惯,尤其要避免不断地唠叨,而要让他们知道这样做要受到的惩罚。如孩子赖床,妈妈可以先提醒一次,和他约好起床的时间,并告诉他“违约”后的处理结果。如果孩子没有按时起床,那么说过的“处罚”一定要及时执行,不可妥协。相信几次下来,不用妈妈唠叨,孩子也会按时起床了。
第五节过多批评让孩子“破罐破摔”
“破罐破摔”是一种颓废的表现,有这种心理的人可能是因为遭受了太多的挫折,慢慢变得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从而过着随波逐流、不思进取的生活。这是一种彻底放弃了自我,放弃了努力的消极行为,是一种心理上的“癌症”。这样的人,也许在人生的早期就已经产生了“癌症毒瘤”,而滋养这个“毒瘤”的,可能就是孩子最亲近的父母。
我们先来看一个叫做“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学实验,这个实验虽然是小狗做主角,但是只要你用心思考,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同样适用。
这个实验先把按动A木板设置成可以得到肉丸子,按B木板会被电击,小狗很偶然地按动了A板,结果得到了一个肉丸子;接着又按动了B板,结果被电击了一下。多次尝试之后,小狗终于知道了只有按A板才可以得到吃的。
紧接着实验者又将两者调换,即按动A木板会被电击,而按动B木板会得到肉丸子。小狗按动A板被电击了一下,而按动B板得到了肉丸,多次强化之后,小狗明白了按B板可以得到吃的。
可是后来,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就是不论小狗按A板还是B板,都会被电击,不再有肉丸子。可怜的小狗在很努力地尝试了若干次后,终于认清了“事实”,便趴在地上不肯按任何一块木板—这个只会让自己“倒霉”的东西。
后来,实验者又将两块木板的功能做了重新的调整,即随便按哪一块板都能得到好吃的肉丸子。可当饥饿的小狗再次进入实验室后,实验者等了又等,学“乖”了的小狗却放弃了任何尝试,甚至当人把肉丸子放到它的脚边,它都懒得去碰。可见,这个小狗已经“心灰意冷”了。
小狗心灰意冷的状态就是“无助”,但这种无助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实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如果对小狗所做的任何尝试均报以电击,而没有任何肉丸子的话,小狗就不知道什么才是被鼓励的行为,什么是被惩罚的行为,因而变得无所适从,最终放弃了任何努力。
我们的有些家长何尝不在对孩子做着“电击”的行为呢?
“哎呀,那个不能碰!
“不能摸,脏!”
“不准再到哪里去!”
“危险,不要过去!”
天生爱自由探索的孩子在努力接触新事物时,有些家长总是大呼小叫地不断禁止,而每一次禁止,对孩子来说,无疑都遭受了一次电击。既然什么都不要做,那就乖乖地坐在看护人身边吧!但你是否想到,那个什么都不再敢尝试的孩子就已经和那个被电怕的小狗一样了—他已经从心底里丧失了自信。当别的孩子打打闹闹,欢欢笑笑的时候,他只能自卑地看着别人玩耍。
孩子天生就喜欢到处探索和学习,他一睁开眼睛,就尝试着到处看;当他能控制自己的动作时,就喜欢到处爬,到处摸……当然,因为是“第一次”,所以就像那只小狗一样,出错很多。如果孩子的每一次尝试成人都报以“不准……”或大惊小怪地惊呼“危险!不要……”时,他就好像被电击一样,久而久之,他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变得不自信了,因为他不知道做完了之后大人是不是又该大声说“不”了。结果,他也许会如你所愿地变成一个“乖”孩子,哪儿也不碰,什么也不摸,但却把“自卑”的种子深深地根植于心中。
有的父母担心表扬会助长孩子的骄傲心理,便总用批评的语气。于是孩子就会失去信心,变得茫然,进而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废物。
有的家长因为孩子以前没有做好,就认为孩子一直都不会做好,进而凭自己的主观判断认为孩子永无出头之日,对孩子不抱希望。对孩子做的事情熟视无睹,既不批评,也不肯定。长此以往,孩子的行为没有了标准,他就会变得麻木,对周围的一切都没有了兴趣。这样的孩子长大后,遇到一些困难就容易产生“破罐破摔”的消极行为。
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宝宝从小就杜绝这种“心理癌症”呢?
1.放手让孩子去探索
当宝宝到处探索和尝试的时候,只要不是危险的和损害别人的行为,就不要横加指责或制止,而应该对孩子敢于尝试的行为予以鼓励和帮助。积极的评价会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自我效能感提高;负面的评价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孩子可能因此而破罐破摔。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的现象,其原因就是孩子长期受到家长的影响,在心理上形成了正面或负面的自我评价,久而久之,就会固化成他们的行为特点。
2.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当你在做家务,而孩子总想跃跃欲试时,请别对他说:“不行!你太小,洗不了!”假如孩子总来抢你扫地的扫把时,别简单地拒绝:“去去去!越帮越忙!”而是给他一个小扫把,让他扫个够,即使他把地扫得一团糟,也不必太计较;孩子要吃大蒜辣椒,不用担心他被辣着,经过尝试后他自然会选择还要不要吃;孩子去摸仙人掌,用不着告诉他上面有刺,只是在他大喊疼痛的时候对他说:“你真棒,发现了仙人掌会刺手。”
3.失败时要及时给予情感支持
孩子第一次漱口,结果把水都咽到了肚子里。面对沮丧的宝宝,你可以说:“没关系,第一次难免会咽进去,妈妈小时候也总这样。”孩子试着自己折飞机,却没办法让飞机飞起来,你可以建议说:“把头弄尖一点试试。”切忌在孩子失败的时候挖苦他,那会熄灭他探索的热情;也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可怜他,那会使他丧失克服困难的勇气。
4.对孩子的尝试予以启发和建议
如果孩子出于好奇把小闹钟给拆了,先别着急责备他,而是问问他,你想知道什么?可不可以试着再把闹钟装上?孩子看动画片入迷了,与其为此而发愁,不如在网上下载一个动画片,一起给动画片配音玩。要是孩子哪一天说“我可不可以不吃饭”?完全可以让他试一次看看!
如果您的孩子比较自卑,唯一的办法就是停止对他进行“电击”—作为家长的你不再动辄对他所做的事情指责、挑毛病,而是适当多给些“肉丸子”—只要他做就给予鼓励。鼓励是自信的酵母。夸奖不仅表明了父母对孩子的信心,同时也坚定了孩子对自己的信心,只有孩子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才会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在未来的人生中,他才能不会被困难所轻易击垮。
第六节意见不同时如何与孩子沟通
在面对反抗性很强的宝宝时,教导他们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比如,成年人讲究的整洁、礼仪和秩序在宝宝这里被贯彻下来可是非常之难,因为他们根本就不在意这些。我们越是让他们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态度越强烈,宝宝的反抗就越强,甚至有时候会把我们当成“敌人”。
“吃饭前要洗手……吃完饭别立刻就去睡觉……穿上睡衣……该上床睡觉了……睡觉前不能再喝甜水了……快睡吧……”孩子要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可是妈妈要求孩子“要按我的方式行事”,于是,矛盾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责备、谩骂、威胁、命令、说教、警告、控诉、比较、讽刺等是不会沟通的妈妈们常用的方式,结果都是收效甚微,甚至是伤害孩子的,那么,在沟通问题中,当家长不同意孩子的某些想法、要求或行为的情况下,应该如何沟通呢?
1.要接纳孩子的情绪。
如:我知道你刚才在床上玩的很开心,不想在玩的时候去扔垃圾。
2.用中性的语言不加评价地描述孩子的想法、行为或要求。
如:但是你把苹果核和蛋糕渣弄的满床都是。
3.表述家长的看法或告诉孩子他的想法、行为或要求给家长带来的困扰、感受和状态。在这个步骤,孩子可能会为家长着想,自觉让步。
如:这样把干净的床单弄的好脏,床单不高兴(3岁前的孩子会认为任何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妈妈也很不高兴,因为我还要给床单洗澡。
4.必要的时候,提出期望。
如:妈妈希望你现在和我一起把床单上的东西收拾到垃圾桶去,我们一起来吧!
这个沟通公式就是:接纳行为→感受或看法→期望
以上是在孩子做了不符合规范行为时的沟通方法,那么,如果让孩子主动去做符合规范的事情呢?下面有4个方法来和妈妈们共同分享。
1.幽默提示
如孩子到了睡觉的时间却还在迷恋看动画片,你可以模仿机器人走路的样子和说话的声音,对他说:“先生您好!机器人提醒您,现在是睡觉的时间了!”这个方法避免了无休止的唠叨,能够透过愉快的情绪,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提醒他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便于孩子接受。
2.制造当下的痛苦
有时候孩子不去做某件事情,是因为痛苦不够。但是你要是给小孩子讲大道理他是听不进去的。假如孩子死活还要吃糖,你和他讲:“糖吃多了将来会长蛀牙,让你牙齿掉光光,你就吃不了饭了。”这样说是没效果的。你不如假扮医生,让他张开嘴巴,用很夸张地声调说的:“哇,不得了!你吃的糖在牙齿上变成小虫子了,正在你嘴巴里呢!如果你不再吃了,它就会消失的。”也就是说,你要给那些很小的小孩子当下的痛苦,现在就能感受到的痛苦,你不要说未来有多么痛苦,小孩子是没办法如此理性思考的。
3.制造当下的快乐
这个道理和上面的一样,比如孩子爱看书识字,那么可以一边教他,一边告诉他:“只要你把这些字学完,就可以自己来看旁边的这本图画书了。”这样,当下的看书识字就会成为一件很快乐和有希望的事情。当然,痛苦法和快乐法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合并使用。
4.转移注意力
如果孩子为了得到一件你不想给他的东西而哭闹时,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这也叫做打断惯性。这个时候,你可以给他讲一些他从来没有听过的故事,或者用什么别的东西吸引他,让他从目前这个情绪中摆脱出来,过一会儿,孩子就会忘记了刚才哭闹的事情了。
第七节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年龄小的孩子都容易受暗示影响。什么是暗示呢?暗示是指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施加心理影响的过程,暗示的结果是使受暗示的人在心境、情绪、兴趣、意志方面发生变化。因此,智慧的妈妈要注意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稚嫩的心灵。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父母对自己调皮的孩子“不上进”感到很焦虑,经常对孩子说:“你瞎了吗?这样的东西都看不见?”或者“你聋了吗,我讲的话你都听不进去?”长期以往,可以预见的是这个孩子将来肯定会有心理障碍,这就是消极暗示的影响。
而积极的心理暗示带给孩子的是积极的认识和体验。与说理教育相比,暗示教育能融洽妈妈与宝宝之间的关系,含蓄而委婉,避免说理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压抑感和逆反心理,使孩子于无形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举止以及坚强的情感意志。
那么,如何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呢?简单来说,对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理解为对孩子的希望和期待。
在宝宝很小的时候,他就相信他有成就一切的可能。从人的潜能来说,人确实有实现一切的可能性。只不过成年人失去了开发自己的热情而对此表示怀疑罢了。但是请不要因此也怀疑宝宝的可能性,更不要打击宝宝的积极性。心理学上有所谓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效应如果放在育儿方法上,其含义就是:父母师长期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将来孩子就会成为什么人。肖伯纳在他90岁寿辰时说过:“要记住,我们的行为不是受经验的影响,而是受期待的影响。”
因此,假如你希望孩子将来学富五车,就要让孩子多接触“博士”的概念,给孩子多灌输关于“博士”的感性素材,让他观察博士特征的衣服、帽子,平时在电视里一旦出现博士的信息,要及时指认给宝宝看,慢慢地,宝宝就会对“博士”这个概念的认知越来越强烈,将来就有可能设定为一个奋斗目标。
积极的心理暗示还包括直接和间接地夸奖孩子、表扬孩子、鼓励孩子,给孩子指明前进的方向和努力的希望,在孩子的心里形成一种“我能行”的信心和动力。相比用直接的方式夸奖孩子,间接的夸奖孩子对其成长进步更有效果。因为,直接的鼓励、表扬、夸奖,有时候会被孩子看成是父母对自己的“奉承”,他们会对这些话的可信度打一些折扣。而积极的心理暗示则是父母通过对别人的谈话,或让孩子实际参加各种有益活动,间接地“承认”和“肯定”孩子,孩子对这些形式会更加容易接受。
因此,运用好间接夸奖孩子的艺术很重要,你可以在给别人打电话时(当然是孩子能听到的情况下),故意夸孩子最近取得的进步,如“小宝现在能自己拿筷子吃饭啦!”“和小朋友玩的时候,小宝知道照顾年纪更小的宝宝了!”或者客人来做客时,可以把宝宝画的画、会认识的字卡等拿出来,在客人面前夸奖孩子一番,从而激励孩子更加喜欢去做这些事情。还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亲子活动,鼓励孩子参与一些竞技比赛,夸奖孩子做得好的方面,让孩子通过事实证明自己确实是“很行”的。
积极暗示还包括一些非语言的行为。这些暗示用不着任何语言,就可以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如妈妈的一些神态表情和行为举止都会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滋养孩子的心灵。当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时,妈妈可以给孩子赞赏、肯定的眼神,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妈妈可以给孩子鼓励、安慰、爱抚的目光,让孩子感受到勇气和力量。如果孩子不排队,你不用说什么,只要自己排好队,孩子自然就会模仿;如果孩子乱扔垃圾,你只要蹲下去捡起来再扔到垃圾桶里,孩子以后也会培养起这个好习惯。
只有孩子从小就充满自信,才能从容面对未来的一切困难和挑战,而这个自信的种子,需要妈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精心呵护和培养,这其中特别要用到积极暗示的方法。
第八节如何让孩子说出心里话
要想让孩子对你说出心里话,认真的倾听很重要。有的妈妈可能会认为,倾听有什么难的,我每天不都在听宝宝说话吗?实际上,倾听并不是这么简单的。
先看一个生活场景:3岁的鑫鑫看到爸爸妈妈下班非常高兴,手舞足蹈地要和他们分享今天读到的一个故事,但是他说话不清楚,表达上很吃力,还没说完,爸爸就笑着进卫生间洗手去了,而妈妈则一头钻进厨房去做饭了,留下鑫鑫一个人站在沙发上说着,但是小家伙看到爸爸妈妈都做其他的事情去了,就撅着小嘴在沙发上坐下来玩别的东西去了。
鑫鑫的爸爸妈妈的行为,无疑是让孩子闭嘴的无声命令,孩子怎么能不感觉委屈呢?当宝宝有倾诉的需求时,你是否很好地满足了他呢?恐怕更多时候是只顾自己畅所欲言,让宝宝这样做那样做,但是这样的情形发展下去,就会演变成常见的沟通误区—说教,孩子也有渴望交流的愿望,他们也希望自己的话能被好好地倾听。
孩子的观点往往与大人是不同的,但是由于宝宝在语言表达上还不太流利,家长往往缺乏足够的耐心,不等听完孩子的话就打断、走开或者发火,把孩子对某事的看法说成是小题大做,或者嘲笑和讥讽孩子的某些奇特想法,这样的沟通模式都会让孩子很受伤,慢慢变得封闭起来,不愿意再与你敞开心扉。
记得我家小宝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刚开始很喜欢去,后来有一天却说什么也不愿意去,背着书包蜷缩在沙发一角就是不肯动,眼看要到幼儿园要关门的时间了,我非常着急,大道理讲了一箩筐宝宝就是说不动。后来我想起应该体会她的感受,去共情,才能让她说出不想上幼儿园的原因。于是,我深呼一口气,让自己焦急的心情放松一些,走近宝宝轻声说:“小宝好像不想去幼儿园啊!”小宝噙着眼泪说:“嗯!”“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呢?”边说边过去把小宝搂在怀里,她终于哇一下哭出来说:“小朋友都有木马骑,就我一个人没有!”知道了她不想上幼儿园的原因,我就有了办法。因此,和宝宝沟通时,一定要注意克制冲动和自以为是的想法。
孩子跟你说话时,你应该放下手头的事情,全神贯注地听孩子讲话,这能让孩子体会到你对他的尊重和鼓励,觉得你很在意听他说话,这样才能愿意对你说出他的心里话。
沟通时还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身体语言。如果孩子在和你说话时,你面无表情,或是背对着孩子,恐怕孩子以后再也不会跟你讲心里话了。因此,家长应表情柔和、平静,眼睛看着孩子,或坐下来,面对着孩子,身体微微前倾。这样,孩子才有情绪和你讲他的苦恼和欢乐。
在孩子说话的过程中,你不仅要适当地点头回应;最好还要用“哦,这样啊”、“是的”一类的话语来表示自己在认真地听。如果孩子有些迟疑或者停顿,你可以用“之后呢”、“后来怎么样了呢”等引导孩子说下去。
对于表达不顺畅的宝宝,家长在倾听时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引导孩子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千万不要训斥孩子:“什么事情都说不清楚!”或是着急,“到底出了什么事情?”那样的话,孩子会害怕和你讲心里话。这个时候认真倾听孩子说话,不仅会加强你与孩子的亲密感,还能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九节吓唬孩子害处多
对于哭闹、不听话的孩子,很多妈妈都有一个比较好用的杀手锏,那就是:吓唬孩子。
“你再哭,大灰狼听见了就会来吃你!”
“别乱跑,碰见坏人就把你带走了!”
“你再不听话,警察叔叔就来把你抓走!”
一旦听到妈妈说这样的话,宝宝立刻被吓得老老实实,效果真是立竿见影,这让妈妈心生得意,看来,这个办法百试不爽。
可是,吓唬孩子的不良后果是很严重的,一位早期教育专家说:“不要让孩子的心灵装进恐惧、忧虑、悲伤、憎恨、愤怒和不满,这些情绪和情感对孩子的神经十分有害,会引起身心虚弱,影响身体健康。”具体来说,吓唬孩子至少有以下4种害处,妈妈要注意了。
1.会增加宝宝的精神压力和恐惧心理
什么被大灰狼吃掉啊,被坏人带走啊,这些想法盘旋在孩子的头脑里,会直接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很多孩子在夜里经常做噩梦、睡不稳,很多都是被“吓”的。
2.容易使孩子形成软弱的性格
经常被吓唬的孩子都会胆小、软弱,遇到事情畏手畏脚、优柔寡断,不利于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
3.造成错误认知
吓唬孩子的话,很多都是在着急的时候顺口说出来的,比如:“你不听话,警察叔叔就把你带走!”“妖怪来吃你!”这些话不符合情理,也不符合生活常识,会给孩子带来错误的认知。
4.自毁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那些吓唬孩子的话因为根本无法兑现,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这是骗人的话,以后也很难相信你了。
因此,用“吓唬”的方法教育孩子是弊多利少的,若孩子经常被恐惧感占据心灵,精神就容易受创伤,发展下去,还可能会引起口吃、遗尿、失眠、智力发育迟缓,甚至患精神官能症,影响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
对于1~2岁的宝宝来说,由于他们缺乏生活经验,不知道外界有些什么是易性?
易代表的“天”与中国人另一个基本观点“气”相结合,就形成了在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天气”这个概念。与天气之感应互动形成了中国文化诸形态。
比如:中国人由对“天气”的观察,创造了以节气为中心的农耕生产与生活,进而产生了以节气为主题的节庆(与国外以宗教为主题的节庆有很大的区别);中国人还创造了以风(也是天气)水理论为基础的建筑、以“气功”为根基的武术、以气血为核心的中医中药,乃至以“气韵生动”为最高境界的中国艺术(尤其是中国画及书法),等等。而其中之根本追求,都在于追求一种天人相应的状态。中国会产生《易经》并成为群经之首,原因之一就在这里。
因信奉天(天地规律)而生发易性,因易性而自然生活,易性中国人因此而玄学发达,他们的气质是感性的,他们的思维是形象的,他们的语言是生动的,他们的生活是适意的,他们的态度是中正的。年复一年、处处繁衍、代代相承,中华民族的个性由此生成并绵延至今,这是我们今天仍能感受到的。
中国人是谁,中国人明白的不多,外国人了解的更少。中国文化个性在数千年里被中国人自觉着,在今天被十三亿人自觉着,但是,这一文化个性和历史事实却没有得到充分的表述和富有逻辑的解答。例如:中国人一以贯之的精神是什么?中国人为什么活着?中国人为什么对生、活极其认真?中国人对生灭、死活的重视高于任何事物(包括信仰),生、死之事的仪典在中国比什么都隆重。一生之中祭祀祖先、孝敬父母、恋爱结婚、生儿育女、生老病死,成了生命的界点,格外重视,为什么?
中国的文化学术自春秋战国以来,有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深刻的有老子,实用的有荀子,智慧的有韩非子、孙子,却为什么只有孔子平平常常的学说独步中国,几成宗教?
为什么中国文化能数千年生生不息?儒学一支,自孔子阐明以来,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绵延至今。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一位一位地换,王朝不断地更迭,为什么他们对于孔子的敬奉却完全一致,一代代的统治者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老百姓也对其礼敬有加,乐此不疲。
中国文化何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统摄化合的能力,连游牧民族也日渐认同,最后多融入其中(元朝、清朝基本如此)。今天这一文化已经影响了超过十三亿人口,汉文化圈的人口更在此之上。一种文化统合十多亿人,且无流无派浑融为一,为什么?
中国人为什么不追求极端,人们执著于“平”、“安”,从统治阶层到平民百姓莫不如此,工作、生活、审美、休闲、娱乐先求平安。皇帝(统治)求天安、地安、人安,百姓求太太平平过日子,连革命也以太平(天国)为号召,为什么?
为什么在全球化、市场化的背景下,竞争虽如此激烈,中国人仍向往正常、平常、日常、经常的生活方式,极力反对无常、非常、异常、反常,甚至狂欢节在中国各地都办不起来(办起来的,中国人也无法处于狂欢状态)。
中国教育一开始的主旨就是教书育人,数千年来都是讲道德文章,没有讲科学生产、宗教信仰的。学生是学习生、活,而不是学习做事、成佛。学的内容多是背诵、觉悟,而不是认知、辩证。教、学讲究身体力行,亲历亲证,而不是理论、知识。中国人的教育与其他民族截然不同。为什么?
为什么中国就是“中”国?中国人的民族个性、文化特征大多在全球的中间。除了情感态度为中庸之外,制造水平在中间(硬件制造不及德国,但一定比印度好;软件设计不及印度,但一定比德国好),个性与共性在中间(个性不如西方的英国人,共性不如东方的日本人);人均GDP在中间(世界上有二百余国家,中国排在第一百位左右),甚至社会制度的发展阶段也在中间(既不是共产主义,也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
为什么中国人有信仰而缺乏宗教信仰?中国人信奉天,皇帝也谦称“天子”,指令行事也只是“奉天承运”,执政也是应时而动,春季以奖赏为主,秋季以惩罚为主,所谓“秋后算账”正是此意。百姓也顺天应人,连强盗都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他们什么都反,天性不反。至于天人合一,中国人更是倾心不已。
为什么中国人动得如此剧烈,每天、每周、每月、每年都在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已成为中国现象。近百年来每三十年左右必有一次革命性的变化。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到2009年提倡的和谐社会,已走了两个来回(当然全世界也是如此)。
为什么中国的每一次经济发展都源于“二”(指分别,如包产到户、绩效挂钩就能使中国经济发展,邓小平一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高速发展的经济就降不下来,这句话不提或少提,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就降下来)?
中国历史上每一场革命的动力都来之于“一”(指统一,如等贵贱、均贫富、分田地)。何以中国人看到“一”就喜不自禁,就激动万分,就风起云涌?
中国人为节气、节日、节庆而激动、而感动、而庆祝(中国人过春节,有二十多亿人为此而行动,这在全世界绝无仅有),却没有全民族的宗教庆典,没有全民族的物质庆典(如庆贺丰收),很独特,为什么?
为什么中国是道德统治,不是法律统治,也不是宗教统治?中国古代的官僚以品行(道德)为晋升标准,百姓的行为以道德为第一要求。
为什么中国人玄性发达,重在明心见性;而科学性纤弱,不重形量?中国人对无形、无限、无量、无际、无上的东西能看得很明白,对老子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心领神会,能自觉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对有形、有限、有量、形而下的掌握却十分艰难。
为什么中国人能“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在性、道上言行落实,日常生活与天、地、人三性相因应?自然之精神在中国人的举手投足间比比皆是,从容阔大、随心所欲、形成气象。
中国人是情感贵族,充满诗性,其情性无与伦比。中国人是性情中人,他们的诗、词、曲、赋是性情作品,由衷而发(一般族群只是诗歌而已,难以至性),中国人心性之发达,情感之细腻,感受之敏锐,言词之精准、丰富、玄妙、灵动,空前绝后。为什么?
中国人什么都行,但不是人人都行;什么都有,但顶级没有。在中国,从航天器到衣、食、房、车什么都有,但是高档的没有,世界第一的少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更是稀有。在中国有茶饮没茶道,有服装没时装,有汽车没豪华轿车,有飞机没顶级飞机。为什么?
以上所有如此的原因是中国人的文化精神是“易”,易的本性是生、活。中国人的生活是因、应。一是生,生存、生育、生长、生机、生趣、生意,生生不息由此而来;二是应,是因应法道,由因应天地,而产生农耕、饮食、风水、武术、中医、养生,乃至书画和围棋;三是因生、活而形成中国人感性思维、形象思维的思维方式。易性模塑了中国人的文化气象及风貌。
中国人的这一个性以往是如此,当下是如此,未来三十年基本如此,六十年不会有根本变化。事物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因此,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更不能用“吓唬”这种低级的办法,而是应该采取诱导或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因为他们十分相信父母,一般情况下是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和劝导的。
2~3岁的宝宝正处于叛逆期,因此,这个阶段很多家长可能会用到这个方法来让孩子听从自己,但是,了解到吓唬孩子带来的害处之后,我想你一定会摒弃这个做法的。
但是,已经被你吓得胆小的孩子怎么办呢?你要细心观察孩子害怕什么,设法从心理上消除他的恐惧感,克服紧张情绪。如孩子怕黑不易入睡时,可以告诉他,白天和晚上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可怕的。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关了灯看电视、听音乐,在黑房间做游戏,使他将害怕的事和愉快的事联系在一起,亲人陪伴也会使他产生安全感。入睡前可将灯一时开一时关,让孩子把屋子探个究竟,逐步不怕黑暗,慢慢地他就会习惯独自在关灯的房间里睡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