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HK$
109.8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HK$
109.8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HK$
67.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HK$
87.4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HK$
55.8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6.2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HK$
168.0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4.9
|
編輯推薦: |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举世公认的20世纪伟大的建筑师、艺术家和思想家,现代建筑的创始人,和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格罗皮乌斯并列为世界四大建筑师,被誉为是当代建筑界的先驱之一。
《建筑之梦: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著述精选》所选十五篇文章来自赖特最有影响力、最发人深省、最具持久魅力——更不必说具有可读性了的著作。
|
內容簡介: |
《建筑之梦: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著述精选》由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编著。
有关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书籍浩如烟海,其中很多都是他所做文章和演讲稿的选本——从作品全集,到有关某些主题的文集和选集,前者让人望而却步,后者则关注范围较窄,或者选材较泛。《建筑之梦: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著述精选》所选十五篇文章来自赖特最有影响力、最发人深省、最具持久魅力——更不必说具有可读性了——的著作,它们是赖特于1900年至20世纪30年代所写的文章,就像他当时的建筑作品一样,在欧洲和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影响了现代运动的发展历程。
赖特是20世纪建筑界的浪漫主义者和田园诗人。他的草原风格成为20世纪美国住宅建筑设计的基础。他设计的作品以对本质的深刻理解和以形式与细节的相互烘托为主旨。他看到自然界的结构存在着类似的关系,而将他的作品称为“有机建筑”。
他不同于欧洲的那三位建筑大师——他们忽略空间的中心作用和人的参与欲望,而赖特则在空间中充分考虑到人的存在,考虑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他提倡建筑形式多样化,较早地否定了风行世界的国际式方盒子建筑形式,给后来的美国建筑思潮和世界各国的建筑发展以深刻的艺术上的启发。
|
關於作者: |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举世公认的20世纪伟大的建筑师、艺术家和思想家,现代建筑的创始人,和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格罗皮乌斯并列为世界四大建筑师,被誉为是当代建筑界的先驱之一。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他之后,美国还没有别的建筑师可以与他相比。路易斯·康、埃罗·沙里宁、凯文·罗歇、贝聿铭、菲利浦·约翰逊都不能与他相比,即使上述这些人加在一起,他们在建筑艺术上所具有的影响,也比不过赖特不寻常的七十二个年头的建筑职业生涯所造成的巨大影响。
|
目錄:
|
导言
一 为了建筑
二 为了建筑(二)
三 为了建筑:东京新帝国饭店
四 机器的艺术和工艺
五 拉金公司行政新大楼
六 研究与已完成的建筑
七 日本木刻版画:一种诠释
八 装饰的道德标准
九 广亩城市:一种新的社区规划
十 美国住宅建筑物体系
十一 美国风住宅
十二 国际风格
十三 路易斯·沙利文
十四 建筑师
十五 受奖演说
|
內容試閱:
|
一 为了建筑
尽管本文中讨论的作品有些激进,但它却是为一项保守的事业而完成的,在这里,
“保守”一词应该取它最好的意思。它从未涉及对基本法则以及所有伟大建筑中内在秩序的否定;相反,正是因为它对这法则和秩序精神的热爱,以及对基本因素充满敬意的认识,才让它的古老文字在其时代显得富有活力、美丽异常。
从根本上讲,自然为建筑主题提供了材料,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材料,才有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建筑形式。尽管几个世纪以来,我们的主要努力就是偏离自然,在书本中寻找灵感,奴性地抓住已经没有生气的形式,它的灵感宝库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所能提供的财富超过了任何人的欲望程度。我知道,如果有人将艺术的起源和自然联系起来的话,人们都会用怀疑的眼神看他。我知道,通常去尝试这种回归都是不明智的,因为从外在、明显的方面来看,自然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那种意思,就是我们已经碰触到了的特征。但是,如果深入地看,再没有比理解自然法则更能为艺术提供丰富灵感、对其进行美学方面帮助的方法了。因为自然不是绘画的好材料,因此也就不适合建筑师——因为自然不是现成的东西。然而,在其显见的形式之下,还有一个更为实际的“学校”,在那里人们可以学到一种均衡感,而维尼奥拉和维特鲁维斯总是失败。在这里,他可以发展一种真实感,这在其行业中以作品的形式体现出来,直到建筑师能够超越该领域中现实主义的层次;在这里,他可以从一些情感中获得灵感,但又不会让这些情感发展成为过度感伤,他还将学会更为果断地划分古怪和美丽之间这条困难的分界线。
对建筑师来说,一种“有机感”是不可或缺的;在这“学校”中,他肯定能够发展自己的这种感受力。对形式和功能之间关系的知识就是他从业的基础除了在这儿,他还能在哪儿找到自然提供的这种相关课程呢?除了研究树木,他从哪儿可以研究到决定特性的形式之间的不同呢?除了在这个意义上与自然打交道,建筑师对艺术作品不可避免的特性的那种感觉如何被训练得更加敏锐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