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病理学(第三版)(高职高专)

書城自編碼: 188595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高职高专教材
作者: 丁运良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337641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3-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02/431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44.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HK$ 93.2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HK$ 337.5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HK$ 80.2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HK$ 189.0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HK$ 79.4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HK$ 79.4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HK$ 87.8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HK$ 705.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01.4
《纺织面料识别与检测》
+

HK$ 144.6
《病理学(全国高职高专医学类规划教材)》
+

HK$ 112.1
《制造业成本核算实务(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会计系列;国家》
+

HK$ 82.6
《汽车销售技法(第二版)21世纪高职高专汽车技术系列教材/汽车》
+

HK$ 218.3
《病理学(第2版)(全国医学院校高职高专系列教材)》
編輯推薦:
这本《病理学第3版》由丁运良、任玉波主编。本书在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第二版《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基础上,保留原教材的优点,并对在使用中存在不足进行修改,以利于广大师生教与学,以至于使新教材更加完善。本次编写仍然力争教材精选内容、层次分明、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突出体现“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实践技能、“三特”特定对象、特定要求、特定限制和“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实用性。以培养高等实用型技术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本教材不仅适用于普通高专高职临床医学、护理、助产、检验、药剂、卫生保健、康复、口腔、影像等相关专业的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在职人员的培训教材。
內容簡介:
本书为“面向21世纪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系列教改教材”之一,也是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之一。本书涵盖病理生理学内容,为了方便教学,在编写时,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紧密结合,融为一体,而章内容相当独立,以适应不同学制、不同专业、不同院校、师资状况不同的教学需要。本教材共25章,前15章为总论部分,重点叙述疾病的基本形态、功能、代谢变化;后10章为各论部分,主要叙述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临床联系、结局等。
为便于学习,交给学生一个“学习包”,每章都有学习目标、考点、链接、案例及目标检测。书后附有实践模块,最后附有选择题答案。全书配有230余幅彩图,使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形象。
本书主要供高专、高职临床医学、护理、助产、检验、药剂、卫生保健、康复、口腔、影像等专业的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在职人员的培训教材。
關於作者:
丁运良、任玉波、郭家林、居来提·托合提、王志红、杨美玲
目錄
绪论
第1章 疾病概论
第2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1节 细胞、组织的适应
第2节 细胞、组织的损伤
第3节 损伤的修复
第3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1节 充血和淤血
第2节 血栓形成
第3节 栓塞
第4节 梗死
第4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1节 水、钠代谢紊乱
第2节 钾代谢紊乱
第3节 镁代谢紊乱
第5章 水肿
第6章 炎症
第1节 炎症的原因
第2节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第3节 炎症的类型及病理变化特点
第4节 炎症的局部临床表现和全身反应
第5节 炎症的结局和意义
第7章 酸碱平衡紊乱
第8章 发热
第9章 缺氧
第10章 休克
第11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12章 应激
第13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第14章 黄疸
第15章 肿瘤
第1节 肿瘤的概述
第2节 肿瘤的大体形态和组织结构
第3节 肿瘤的异型性
第4节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第5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第6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第7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第8节 癌前病变、上皮内瘤变、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
第9节 肿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10节 常见肿瘤举例
第16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1节 动脉粥样硬化
第2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3节 原发性高血压
第4节 风湿病
第5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6节 心瓣膜病
第17章 心力衰竭
第18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1节 慢性支气管炎
第2节 肺气肿
第3节 肺炎
第4节 肺硅沉着病
第19章 呼吸衰竭
第20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1节 胃炎
第2节 消化性溃疡病
第3节 病毒性肝炎
第4节 肝硬化
第21章 肝性脑病
第22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1节 肾小球肾炎
第2节 肾盂肾炎
第23章 肾功能不全
第1节 急性肾功能不全
第2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
第3节 尿毒症
第24章 生殖系统疾病与乳腺疾病
第1节 子宫颈疾病
第2节 子宫内膜增生症
第3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
第4节 妊娠滋养层细胞疾病
第5节 乳腺疾病
第6节 前列腺疾病
第25章 传染病
第1节 结核病
第2节 伤寒
第3节 细菌性痢疾
第4节 肠阿米巴病
第5节 血吸虫病
第6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7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8节 流行性出血热
第9节 常见性传播疾病
实验指导
实验1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实验2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实验3 炎症
实验4 肿瘤
实验5 心血管系统疾病
实验6 呼吸系统疾病
实验7 消化系统疾病
实验8 泌尿系统疾病
实验9 生殖系统及乳腺疾病
实验10 传染病
实验11 缺氧
实验12 失血性休克
实验13 淤血性水肿
实验14 酸碱平衡紊乱
实验15 心力衰竭
实验16 呼吸衰竭
实验17 氨中毒性肝性脑病
参考文献
病理学高专、高职教学基本要求
目标检测参考答案
內容試閱
第1 章 疾病概论
掌握健康、亚健康、疾病的概念。
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与经过。
了解疾病发生的共同规律。
一、健康、亚健康和疾病
1.健康(health)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Organization ,WHO)的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疼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处于完好的状态。即认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健康观念使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它既考虑到人的自然属性,又考虑到人的社会属性,从而摆脱了人们对健康的片面认识。
考点:健康的概念
2.亚健康(sub health)  即指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名称。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 ,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一项预测性调查表明:按照健康的定义,经过严格的统计学分析,全世界真正健康(第一状态)的人口只有5 % ,亚健康(第三状态)人口总的比例已经上升到了75 % 。“亚健康状态”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健康状态发展;反之,则向疾病方向转化(第二状态) 。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
3.疾病(disease)  是指机体在一定病因的作用下,自稳调节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表现为疾病过程中体内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异常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使机体各器官之间、系统之间以及使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发生障碍,从而引起各种症状(患者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如头痛、恶心、畏寒、不适等) 、体征(疾病的客观表现,如肝脾大、心脏杂音、肺部?音、神经反射异常等)和行为异常,特别是对环境适应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减弱甚至丧失。
考点:疾病的概念
自 稳 态
体内生理过程是在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而疾病过程是机体内环境平衡的紊乱。将疾病过程看做是机体内稳态的破坏,是用整体观点取代了局部定位观点,这是疾病认识史上的一大进步。
二、病 因 学
病因学(etiology)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的科学。
(一) 疾病发生的原因
疾病发生的原因简称病因,也可称致病因素。病因是指能引起某一疾病的特定因素,并决定该疾病的特异性。病因分类很多,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考点:病因的概念
1.生物性因素 是比较常见和重要的一个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等)和人体寄生虫(如原虫、蠕虫等) 。生物性因素作用机体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力、毒力、进入机体的数量以及机体的免疫力。侵袭力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并在体内扩散蔓延的能力。
考点:生物性因素作用机体能否引起疾病的相关因素
2.化学性因素 是指有机或无机化学物质,作用机体后可造成化学性损伤或中毒,如强酸、强碱、有机磷农药、汞、砷等。
3.物理性因素 是指各种机械力、温度、气压、电流、噪声、电离辐射等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疾病,如骨折、冻伤、电击伤等。
4.营养性因素 是指机体代谢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包括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如氧、水等) ,各种营养素(如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 ,某些微量元素(如锌、碘等)以及纤维素等,这些物质的缺乏或过多均可引起相应的疾病,如肥胖症、佝偻病、甲状腺肿、缺铁性贫血等。
5.遗传性因素 ① 遗传性疾病是指由于亲代生殖细胞中遗传物质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而引起后代患病,如血友病、白化病、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 、色盲等。② 遗传易感性疾病是指某些家族人员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倾向性,需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才引起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精神分裂症等。
考点:遗传性疾病和遗传易感性的概念
疾病新概念――基因病
人类疾病的发生都直接或间接与基因有关,分三大类。
单基因病:由单个基因缺陷引发。多数表现为显性,如家族性肠息肉、地中海贫血等。少数表现为隐性,如白化病、侏儒症等。有一些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如血友病、蚕豆病等。
多基因病:多个缺损基因之间可相互作用,为主者形成疾病,也可能受环境的影响,因此该类疾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如高血压、冠心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哮喘和精神病等。
获得性基因病:由微生物感染引起,如肝炎、艾滋病等。
基因病的概念,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从基因水平研究和阐明疾病的机制,可为临床诊治、预防和新药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6.先天性因素 是指能够损害胚胎发育的因素。由先天性因素引起的疾病称为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无脑儿等。
7.免疫性因素 免疫性因素引起的疾病有:① 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休克、荨麻疹等;②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等;③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等。
考点:免疫性因素引起的疾病
8.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引起疾病的原因很多,疾病的发生又与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社会活动息息相关。社会、心理、精神因素引起的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重视这些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也是防治疾病的一个重要措施。
(二) 疾病发生的条件
疾病发生的条件是指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它们本身虽然不能引起疾病,但可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的发生,也称为诱因。
三、发 病 学
发病学(pathogenesis)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自稳调节紊乱
疾病时,由于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使自稳调节的某一些方面发生紊乱,引起相应的功能障碍。例如,某些原因所致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升高,出现糖代谢紊乱,引起糖尿病。
(二) 因果转化规律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一种致病原因作用机体后,机体产生一定的变化(果) ,这些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又会成为原因引起另一些变化(果) ,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使疾病不断地发展变化。由于因果相互转化和交替,即使原始病因已不存在,上述的因果转化仍可推动疾病过程不断发展(图1-1) 。因此,正确认识各种病理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就能掌握疾病的发展趋向和发病的主导环节,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
考点:因果转化规律的意义
(三) 损伤和抗损伤反应
损伤与抗损伤反应始终贯穿于疾病的过程中,两者间相互联系又相互斗争,推动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损伤是指致病因素引起的机体形态、结构的改变,如组织细胞坏死、血管破裂出血等。抗损伤是机体对损伤所发生的防御、代偿适应反应。一般情况下,损伤对机体有害,抗损伤对机体有利,如血管破裂出血可引起血管收缩、心率加快,都是机体对损伤所发生的抗损伤反应。但如果这种反应持续时间较长,也会转化为损伤。因此,应正确认识疾病过程中损伤与抗损伤的关系,积极治疗,促进疾病的好转痊愈。
(四) 局部与整体互相影响
在疾病过程中,局部与整体反应互相影响。例如,疖和痈是一种皮肤局部炎症病变,病情严重时可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性表现。
四、疾病的经过
由于致病因素造成机体的损伤和机体抗损伤反应,促进疾病不断发展和变化,构成了疾病的不同阶段,一般分为四期。
1.潜伏期 是指从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开始到机体出现最早症状之前的阶段。不同疾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者数小时、数天,长则数月、数年不等。
在潜伏期内,患者没有自觉症状,故临床上不易发现。
2.前驱期 是指从机体出现最早期症状开始到出现该疾病典型症状之前的阶段。临床上可出现低热、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认识此期的特点,有助于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3.症状明显期 是指相继出现疾病的典型症状和体征的时期。临床上常以此作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
4.转归期 是指疾病过程的最后阶段,疾病的最后结局取决于机体损伤和抗损伤反应及是否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
考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四期的概念
(1) 完全康复(complete recovery) :是指致病因素消除,发生疾病时所产生的损伤性变化消失,功能代谢恢复正常。
(2) 不完全康复(incomplete recovery) :是指致病因素引起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主要症状、体征消失,但细胞结构和机能代谢没有完全恢复,或留有后遗症,机体通过代偿机制来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机体可因代偿失调而使疾病复发。如心瓣膜病引起的心力衰竭,经过有效治疗,患者主要症状消失,但当某种原因或诱因导致心脏负荷加重时,心力衰竭可再次发作。
考点:完全康复和不完全康复的概念(3) 死亡(death) :是指生命活动的终结,也是生命的必然规律。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永久性的“心跳停止”“呼吸消失”作为死亡的标准。根据传统的观念,死亡包括濒死期(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的部分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临床死亡期(患者心跳和呼吸完全停止)和生物学死亡期(各细胞器官功能代谢完全停止) 。
近年来,随着复苏技术的普及与提高、器官移植的开展,对死亡有了新的认识。目前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但并不意味各器官组织同时死亡,因此提出了脑死亡的概念。脑死亡(brain death)是指脑干或脑干以上全脑功能的永久性丧失。脑死亡的确立可协助医务人员判断死亡时间和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限,为器官移植创造了良好的时机和合法的依据。脑死亡的标准:① 不可逆性深昏迷,无自主性肌肉活动,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脊髓反射可存在;② 呼吸心跳停止,自主呼吸停止可作为临床脑死亡的首要指标;③ 瞳孔散大或固定;④ 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等)消失;⑤ 脑电波消失;⑥ 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脑死亡的人捐献的器官质量很高,移植效果较好。目前,世界上已有80 余个国家和地区承认了脑死亡标准。
考点:脑死亡的概念脑死亡与植物人脑死亡有别于“植物人”,“植物人”只是由于大脑皮质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患者可以自主呼吸;而脑死亡则无自主呼吸,是永久的、不可逆性的。
1.有关健康的正确提法是( )
A.不生病就是健康
B.健康是指体格健全
C.健康是指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D.健康是指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
E.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疼痛,在躯体、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完全良好状态
2.下述哪项属于患者的症状( )
A.体温升高 
B.胸痛 
C.白细胞升高
D.腹水
E.肝大
3.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 )
A.与疾病发生相关的环境因素
B.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C.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
D.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E.疾病转归的规律
4.下述哪项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 )
A.病毒
B.细菌
C.四氯化碳
D.立克次体
E.疟原虫
5.关于损伤与抗损伤规律,说法错误的是( )
A.两者的斗争贯穿于疾病的始终,为疾病各种临床表现的基础
B.两者力量的对抗决定着疾病发展的方向
C.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斗争、相互转化
D.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
E.往往损伤因素战胜抗损伤因素
6.进行复苏的关键时期是( )
A.濒死期
B.临床死亡期
C.生物学死亡期
D.脑死亡期
E.转归期
7.死亡的概念是指( )
A.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
B.组织器官生命活动的终止
C.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机能的永久性停止
D.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E.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逆性损伤
8.死亡的标志( )
A.心跳停止
B.自主呼吸停止
C.神经反射消失
D.脑死亡
E.瞳孔散大或固定
(秦 皓)
第2 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掌握萎缩、肥大、增生、化生、变性、坏死、肉芽组织的概念,坏死的基本病变和类型,肉芽组织的结构特点。
理解萎缩、肥大、化生的原因和分类。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的病变特点,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愈合类型、再生的类型、各组织的再生能力。
了解萎缩、肥大、增生、化生、变性、坏死的结局。
机体受有害因素刺激强度、持续时间长短及受害机体反应性的不同,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程度也不同。
若有害因子作用轻微,持续短暂,细胞、组织和器官表现为适应;若有害因子作用超过了细胞和组织的适应能力,则可能引起损伤。较轻的细胞损伤是可逆的,即变性,但如果有害因子很强或持续存在,则导致不可逆性损伤,即细胞死亡。
哪些因素可引起细胞和组织损伤?
常见因素有缺氧(动脉血流受阻、严重贫血等),物理因素(高温、低温、电流、放射线等),化学因素(药物、自由基等),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免疫因素(变态反应、免疫缺陷等),遗传因素。
第1 节 细胞、组织的适应
适应(adaptation)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耐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得以存活而在代谢、功能和结构上发生非损伤性应答反应的过程,其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涉及细胞数目、细胞体积或细胞分化的改变。适应实质上是介于正常和损伤之间的一种状态。
考点:适应的概念及类型
一、萎缩
萎缩(atrophy)是指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组织或器官的萎缩可伴发实质细胞数量的减少。萎缩和发育不全及未发育不同,后两者是指器官或组织未发育至正常大小,或处于根本未发育的状态。
考点:萎缩的概念
1.原因和分类 萎缩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萎缩是指随着人的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自然发生的萎缩,如青春期后的胸腺萎缩,妇女绝经期后的卵巢、子宫、乳腺的萎缩,老年人全身脏器不同程度的萎缩。病理性萎缩按其发生原因及分类如下。
(1) 营养不良性萎缩: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晚期、严重结核病、严重贫血、长期饥饿等引起全身肌肉萎缩;局部营养不良性萎缩见于局部缺血,如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血流减少而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的萎缩。
(2) 去神经性萎缩:因运动神经元或轴突损害引起的效应器萎缩,如脊髓灰质炎患者,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损伤,它所支配的肌肉发生萎缩。
(3) 压迫性萎缩:器官或组织长期受压迫所致的萎缩,如输尿管阻塞引起肾盂积水,导致肾实质受压而萎缩(图2-1) ,侧脑室积水导致脑实质受压而萎缩。
患者,男,40 岁。右腰部不适1 年余,发现腹部肿块3 天入院。体检发现右上腹肿块,有波动感。B 超:右肾体积增大,肾皮质变薄。X 线静脉尿路造影示严重的肾盂积水,对侧肾脏功能尚好,行患肾切除术。病理检查:肾脏体积20cm × 15cm × 10cm ,肾皮质变薄,肾盂扩张呈囊性,其内充满淡黄色混浊液体。
问题:肾皮质萎缩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肾皮质萎缩的机制。
(4) 失用性萎缩:器官、组织因长期工作负荷减少和功能代谢低下所致,如骨折后石膏固定的患肢或久卧不动时的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
(5) 内分泌性萎缩:如垂体肿瘤或缺血坏死等致垂体功能不足时,可发生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甚至全身脏器萎缩(Simmonds 综合征) 。
某种萎缩可由多种因素所致,如骨折后肌肉的萎缩,可能是营养性、失用性、神经性,甚至是压迫性(石膏固定过紧时)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考点:萎缩的分类及举例
2.病理变化 肉眼观,萎缩器官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被膜皱缩,色泽变深。萎缩心脏的冠状动脉迂曲呈蛇行状;萎缩大脑的脑回变窄,脑沟变深(图2-2) 。压迫性萎缩的肾体积增大,外形不规则,切面肾盂扩张,肾实质变薄。镜下,细胞体积变小,胞质减少,胞质内可见脂褐素颗粒。在萎缩的肝细胞及神经细胞,脂褐素位于核周,萎缩的心肌细胞,脂褐素位于核两端。
考点:萎缩的病理变化
3.后果 萎缩一般是可复性的,但若病因长期不能消除,萎缩细胞最终可死亡,如肾和脑的压迫性萎缩。因此,萎缩既是一种适应,又是一种损伤。
考点:萎缩的双重性
二、肥大
肥大(hypertrophy)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肥大组织或器官的功能常增强,合成代谢旺盛。再生能力差的细胞,如心肌、骨骼肌,常为单纯性实质细胞体积增大而数量不增加。再生能力强的组织,如肾小管、乳腺、前列腺等,其实质细胞体积增大的同时常伴细胞数量增多。按其发生原因可分类如下。
1.代偿性肥大 多因器官和组织的工作负荷增加而引起,如运动员的骨骼肌肥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壁肥大(图2-3)等。
2.替代性肥大 多见于双侧脏器,如一侧肾脏损坏或切除后,对侧肾脏肥大。
3.内分泌性肥大 内分泌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引起的肥大,如妊娠期的子宫和哺乳期乳腺的生理性肥大。
三、增生
增生(hyperplasia)是指器官或组织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多,常导致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按其发生原因可分类如下。
1.生理性增生 如女性青春期的乳腺发育、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增生及妊娠期的子宫。
2.病理性增生 雌激素过多时,子宫内膜和乳腺的过度增生。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滤泡上皮过度增生。肝叶被切除后,残存肝细胞分裂增生,最后恢复原有肝脏的正常重量(代偿性增生) 。
肥大和增生是两种不同的病理过程,但引起细胞、组织、器官的肥大和增生的原因,往往十分类同,因此两者常相伴存在。
考点:增生的分类及举例
四、化生
化生(metaplasia)是指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化生并不是由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直接转变成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而是由该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上皮组织的储备细胞和间叶组织中的未分化间质细胞)分化而来,因此化生只出现在具有增生能力的细胞。化生通常只发生在同源细胞之间,如上皮细胞之间或间叶细胞之间。以下为常见的化生类型。
1.鳞状上皮化生 如慢性宫颈炎时,宫颈管的柱状上皮发生鳞状上皮化生(简称鳞化) 。长期吸烟及慢性支气管炎时,气管、支气管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鳞化(图2-4)等。
2.肠上皮化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时,部分胃黏膜上皮转变为含有潘氏细胞或杯状细胞的小肠或大肠上皮组织(图2-5) 。胃黏膜的肠化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3.间叶组织的化生 纤维结缔组织可化生为骨、软骨或脂肪组织等,如骨化性肌炎时骨组织的形成。
化生对机体利弊兼有,如支气管黏膜上皮的鳞化图2-5  胃黏膜上皮发生肠上皮化生增强了局部抗御有害因子刺激的能力,但却削弱了局部黏膜的自净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若引起化生的因素持续存在,可能发生细胞恶变。
考点:化生的概念及分类和对机体的影响
第2 节 细胞、组织的损伤
一、变性
变性(degeneration)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细胞和组织发生了物质代谢障碍,这种障碍引起细胞内或细胞外间质出现某些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积聚过多的现象。变性的细胞和组织往往功能下降。
考点:变性的概念
(一) 细胞水肿细胞水肿(cellular swelling)是指水、钠在细胞内过多积聚所致的细胞肿胀。主要发生在肝、肾、心等实质性脏器的实质细胞。
考点:细胞水肿的概念
1.原因 缺氧、感染、中毒等因素使线粒体受损,生物氧化功能降低,ATP 生成减少,细胞膜钠泵障碍,使水和钠在细胞内过多积聚。凡是能引起细胞液体和离子内稳态变化的损害,都可导致细胞水肿。
2.病理变化 肉眼观,病变脏器体积肿大,包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颜色苍白而无光泽,似沸水里煮过。光镜下,病变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内布满红染的细小颗粒状物,称为颗粒变性。电镜证实为肿胀的线粒体和内质网。若进一步发展,细胞更趋肿大,胞质疏松、淡染,称为水样变性。最严重时,整个细胞高度膨胀,圆而透亮,称气球样变(图2-6) ,如病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