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HK$
132.2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HK$
99.7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HK$
210.6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HK$
66.1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HK$
77.3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HK$
99.7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HK$
62.7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HK$
58.2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空间信息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丛书》之一。本书内容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空间信息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京杭大运河为例)”(课题编号:2006BAK30B01)的研究成果。本书介绍运河沿线1794km的古生态环境和生态演变规律,包括水系、气候、土壤、生物多样性、湿地、水土保持、森林植被等3000多年的生态环境变迁过程,分析了京杭大运河沿线1794km的生态环境现状,填补了京杭大运河沿线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的空白。
本书可供生态环境研究人员、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人员、区域和城市规划人员参考,也可为高等院校生态环境、文化遗产保护、城乡规划等专业的师生阅读使用。
|
目錄:
|
总序一
总序二
总前言
前言
第1章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作用及其生态环境保护
1.1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
1.1.1 隋代以前区间运河的开凿
1.1.2 隋代南北大运河的开通
1.1.3 元代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1.1.4 现在的京杭大运河
1.2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作用
1.2.1 伟大的生态文明工程
1.2.2 国家统一的保证和象征
1.2.3 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1.2.4 城市生成繁荣的脐带
1.2.5 传统文化的滋生地
1.3 京杭大运河的生态环境现状
1.3.1 运河及沿线水质及水污染现状
1.3.2 运河及沿线土壤及污染现状
1.3.3 运河及沿线大气污染现状
1.3.4 运河及沿岸其他污染类型及现状
1.4 京杭大运河的生态环境保护
1.4.1 京杭大运河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
1.4.2 京杭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第2章 京杭大运河水系演变与运河变迁
2.1 水系演变
2.1.1 黄河下游河道
2.1.2 海河水系
2.1.3 淮河水系
2.2 运河的变迁
2.2.1 先秦至两汉的运河网
2.2.2 纵贯黄淮海平原的南北大运河
2.2.3 元代京杭大运河的形成
第3章 京杭大运河水环境演变
3.1 北运河段沿线
3.2 漳卫南运河
3.3 里运河水环境
3.4 扬州段水环境
3.5 太湖流域水环境
3.6 黄浦江上游水环境
3.7 杭州段水环境
第4章 京杭大运河沿线气候变迁
4.1 第四纪以来大运河沿线气候的变迁
4.2 近五千年来大运河沿线气候的变迁
4.3 近百年来大运河沿线气候变动
4.4 气候变化对大运河的影响
第5章 京杭大运河沿线土壤变迁
5.1 第四纪前后时期运河沿线土壤
5.1.1 第四纪冰川变化对运河沿线土壤形成的影响
5.1.2 海平面变化对运河沿线土壤形成的影响
5.1.3 新构造运动对运河沿线土壤发育的影响
5.1.4 风尘黄土堆积对运河沿线土壤发育的影响
5.1.5 河道变迁对运河沿线土壤的影响
5.2 先秦时期京杭运河沿线土壤研究
5.2.1 通惠河和北运河——冀州
5.2.2 南运河和鲁运河沿线——兖州
5.2.3 中运河沿线——徐州
5.2.4 里运河和江南运河沿线——扬州
5.3 先秦至明清时期运河沿线土壤
5.4 现代运河沿线土壤
5.4.1 通恵河和北运河沿线土壤
5.4.2 南运河、鲁运河和中运河沿线土壤
5.4.3 里运河与江南运河沿线土壤
第6章 京杭大运河沿线生物多样性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自然概况
6.1.2 调研与分析方法
6.2 植物多样性
6.2.1 区域尺度
6.2.2 景观尺度
6.3 动物及微生物多样性
6.4 生物多样性价值
6.4.1 直接利用价值
6.4.2 间接利用价值
6.5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与建议
第7章 京杭大运河沿线湿地的变迁
7.1 运河流域湖泊的形成
7.1.1 海成湖泊
7.1.2 河成湖泊
7.2 历史时期湖沼的变迁
7.2.1 运河存在之前的上古湖沼
7.2.2 运河萌芽时期的湖沼分布
7.2.3 海河流域
7.2.4 黄淮流域
7.2.5 太湖流域
7.3 运河发展时期的湖沼变迁
7.3.1 稳定发展的汉唐时期
7.3.2 波折变化的两宋时期
7.4 运河成熟时期的湖沼变迁
7.4.1 海河流域
7.4.2 黄淮平原
7.4.3 太湖水系
7.5 运河再发展时期的湖沼变迁
第8章 京杭大运河水土保持
8.1 京杭大运河水土流失情况
8.1.1 京杭大运河区域土壤侵蚀演变
8.1.2 自然侵蚀
8.1.3 加速侵蚀
8.1.4 新增侵蚀
8.2 水土流失对运河的危害
8.2.1 水源枯竭
8.2.2 河道淤积
8.2.3 洪涝灾害
8.2.4 漕运阻滞
8.2.5 经济损失
8.3 京杭运河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8.3.1 春秋战国时期
8.3.2 秦汉时期
8.3.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8.3.4 隋唐时期
8.3.5 五代两宋时期
8.3.6 元代时期
8.3.7 明清时期
8.3.8 民国时期
8.3.9 新中国成立以后
第9章 京杭大运河流域森林历史变迁
9.1 地史时期运河流域的森林
9.1.1 京津冀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1.2 山东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1.3 江苏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1.4 浙江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2 战国及以前时期运河流域的森林
9.2.1 京津冀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2.2 山东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2.3 江苏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2.4 浙江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2.5 战国以前运河流域森林变迁的主要原因
9.3 秦汉晋南北朝时期运河流域的森林
9.3.1 京津冀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3.2 山东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3.3 江苏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3.4 浙江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3.5 秦汉晋南北朝时期运河流域森林变迁的主要原因
9.4 隋唐宋元时期运河流域的森林
9.4.1 京津冀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4.2 山东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4.3 江苏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4.4 浙江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4.5 隋唐宋元时期运河流域森林变迁的主要原因
9.5 明清时期运河流域的森林
9.5.1 京津冀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5.2 山东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5.3 江苏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5.4 浙江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5.5 明清时期运河流域森林变迁的主要原因
9.6 民国时期运河流域的森林
9.6.1 京津冀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6.2 山东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6.3 江苏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6.4 浙江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6.5 民国时期运河流域森林变迁的主要原因
9.7 新中国成立后运河流域的森林
9.7.1 京津冀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7.2 山东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7.3 江苏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9.7.4 浙江段运河流域的森林
第10章 京杭大运河沿线人居环境变迁
10.1 春秋时期的人居环境
10.2 战国时期的人居环境
10.3 秦汉时期的人居环境
10.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居环境
10.5 隋代的人居环境
10.6 唐代的人居环境
10.7 宋代的人居环境
10.8 元代的人居环境
10.9 明代的人居环境
10.10 清代的人居环境
10.11 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带的形成及沿线城市
10.11.1 京杭大运河城市带的形成
10.11.2 隋代和元代大运河沿线城市
10.11.3 隋代南北大运河沿线城市
10.11.4 元代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
10.11.5 浙东运河沿线城市
主要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第1 章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作用及其生态环境保护
京杭大运河经历了区间运河、隋代南北大运河、元代京杭大运河三个历史阶段。自公元前11 世纪吴太伯开通第一段区间运河至隋炀帝公元610
年开通南北大运河,区间运河的开凿历史经过了约1600 年;自隋代南北大运河到元代1293 年开通京杭大运河又经历了约700
年;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至今又过去了700 多年,至今济宁以南的900km
仍在正常通航。隋代南北大运河,流经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六省两直辖市,元代京杭大运河流经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两直辖市。
京杭大运河连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和一系列湖泊,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隋代南北大运河全长约2700km,元代京杭大运河,即历史上的京杭大运河约4500km,
剔除隋代南北大运河与元代京杭大运河的重复河段,其长度也超过3500km。
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业、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历史贡献。大运河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和工程技术专家改造自然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作为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象征,闻名于全世界。
包括隋代南北大运河在内的京杭大运河如图1-1 所示。
由于水系的自然演变、人类活动的加剧及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现在的京杭大运河只有济宁以南仍在正常通航,济宁以北河道虽在却已断航100
多年。无论是通航的南半段,还是仅存河道的北半段,生态环境都存在严重的问题。京杭大运河沿线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
1.1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
1.1.1 隋代以前区间运河的开凿
隋代以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贯通东西南北的中国大运河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这段历史时期开凿的运河多以区间小运河为主。
商周时代吴太伯率领梅里的百姓开通了一条连接梅里与具区泽(今太湖)的人工运河,以达灌溉和防洪之用。西周周穆王时期,为满足军事和经济之需,徐堰王开通了陈蔡人工运河,以连通陈国的沙水和蔡国的汝水。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曾积极开挖运河。楚国孙叔敖遏沮水入云梦大泽以修江汉运河;伍子胥也在云梦泽之地开挖运河,史称“子胥渎”;楚国云梦之地还曾有如昙花一现的章华台运渎。吴越争霸前,吴王夫差开通了百尺渎,用以沟通吴越两地,吴国为了称霸中原,吴王夫差在长江南北开凿了古江南运河和邗沟两条运河。邗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有明确记载的人工运河,它连通了原来互不连通的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具有重大的交通作用和历史意义。之后,吴国又开通了菏水运河,用来沟通淮河和黄河两大水系,它是黄淮之间最早的运河。魏国在都城邺地开凿了引漳十二渠以作农田灌溉之用,并且还开通了著名的鸿沟,沟通淮河与黄河,它是中原航运的重要纽带,使我国历史上的运河开始进入了有体系的时代。为满足军事的需要,秦国大将白起开凿了白起渠,以水代兵,攻打楚国,战后该渠为农业所用。秦国还完成了著名的都江堰工程,成都平原的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此外,秦在郑的“疲秦”策略下修建了郑国渠,修好之后,大大促进了秦国的发展,它是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齐燕两国分别有淄济运河和燕下都运粮河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非常重视水上与陆地的运输建设,在人工运河方面,开凿灵渠,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连接起来,改建太湖流域,凿破陇冈,建徒阳水道,为后世江南运河的形成奠定基础。西汉期间开掘了秦岭南北的褒、斜二水,并在关中地区开通漕渠,使运河向西达到关中地区。东汉时期,主要表现疏浚河道,如王景有效地治理了黄河;同时也开凿了一些地区性运河,如阳渠运河,为了军事需要开通了漯水运道和石臼、滹沱河运道等。这时修建的鉴湖是沟通曹娥、浦阳两江的运河,成为东西方向的水运要道。
三国时代, 三大政权彼此对峙,
战乱频仍,许多运河被破坏或荒废,但各个政权多会为军事和经济政治上的需要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开凿一些地区性运河。例如,为了彻底消灭袁氏集团的势力,曹操先后开通了睢阳渠、白沟、平虏渠、泉州渠和新河运河,使运河向黄河以北延伸。曹操受封为魏公后,为了提高都城邺城对外的辐射作用,开通了利漕渠。曹丕即位之后,在对付吴国的过程中开凿了贾侯渠、讨虏渠。吴国地处水量丰富之地,修的运河数目并不多,其中较为著名的就是破冈渎运河,它促进了南京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西晋时期,为了改善都城洛阳的漕运条件,开凿了陕县运河。之后,为了沟通南北水运,缩短零桂地区到京师洛阳的水运距离开凿了扬夏水道。东晋时期主要是浙东水道的开通、邗沟改道等工程。后来,还开通了荻塘运河、?汶运河、杨仪水道、桓公沟、泗水运道和永丰渠等。
1.1.2 隋代南北大运河的开通
京杭大运河最早的全线通航是隋代开通的南北大运河。公元589 年, 隋王朝结束了300
多年的长期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为了沟通国都长安与东南富庶地区的联系,便于从黄河下游和江淮地区转运漕粮,以及加强北部边防,隋朝全面规划了运河建设。大规模开凿了以洛阳、开封为中心,北起涿郡、南达杭州的运河网,习惯称“南北大运河”。按历史和开凿年代来分,南北大运河分为四段,由南至北分别为: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
江南河最早开凿于邗沟开凿之前,即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
年)前,其走向自今苏州西北行,在常州以北、江阴以西的利港注入长江。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开始整治由吴城(今江苏吴江县)通往钱塘江北岸河庄山的百尺渎,基本形成了北起京口(今镇江)、南至余杭的江南运河。隋炀帝时重开江南运河,自京口引长江水,
绕太湖之东,直达钱塘江边的余杭(今杭州),全长340km, 成为中国东南地区的一条重要航道。
邗沟开凿于公元前486 年,全长150km,成为沟通长江、淮河的南北交通要道。在隋时邗沟已湮塞不通,公元587
年(开皇七年)隋文帝杨坚为消灭江南的陈朝,在淤塞的邗沟侧开沟通长江、淮河的山阳渎。公元605
年(大业元年)隋炀帝杨广继位后重开邗沟,使其达到通航标准。
通济渠和永济渠开凿于公元608 ~610
年。隋炀帝为北征高句丽、巩固国家统一和巡幸各地,重开运河。隋炀帝征发几百万民工,先后开挖了通济渠和永济渠。通济渠全长1000km,首次沟通了黄河与淮河,成为隋炀帝时代开凿的最为重要的一条运河。永济渠引沁水南达黄河,北通涿郡,全长1000
余千米。公元610 年(隋大业六年)南北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2700
多千米。至此,形成了一条以隋朝东都洛阳为中心,西通关中盆地,北抵河北大地,南达太湖流域,流经现今的京、津、陕、豫、冀、鲁、皖、苏、浙九省(直辖市),向都城长安服务为目标,以南北大运河为主体,五大水系联为一体的全国运河系统。整个运河网络布局合理,线路绵长,腹地广阔,渠道深广,为世界水利史上一项空前伟大的工程。
南北大运河开通于隋代,造福于唐宋。正如晚唐诗人皮日休评述,“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宋以后, 南北大运河的个别河段渐渐淤断湮废,无法完全通航。
1.1.3 元代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公元1206 年,
蒙古部落领袖铁木真统一了蒙古高原,建立了一个大蒙古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即元太祖。成吉思汗及其继位者利用其马上民族的优势,横扫欧亚大陆,建立了疆域空前绝后的大蒙古帝国。成吉思汗死后,其孙子忽必烈长期总管大蒙古帝国中原金朝的漠南和中原地区,受汉族传统思想、观念、文化的影响,忽必烈继位后,对大蒙古帝国的中国区域按照汉族建国传统,于1271
年(至元八年)改国号为“大元”,立年号“中统”,后改为“至元”;迁都城自漠北的哈刺和林到燕京(今北京),即元大都设在今北京。
公元1276
年(至元十三年),元发兵攻陷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南宋投降,蒙古族开创了第一个少数民族统一全国建立朝代的历史,
尽管元朝统治只有97 年,却为后来满族建立的清王朝作了示范。
元朝建立后,尽管其漕运采取河海并运、水陆联运的策略,但海运一方面不安全,另一方面必须与陆运相配合,因此运河漕运是元朝廷反复考虑的问题。
隋唐的政治中心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洛阳,因此,隋唐南北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南沟通江南、江淮,向北直抵涿郡(今北京市),向西迫长安、关中的全国运河网络。以南北大运河为主的运河网络是盛唐繁荣的主要因素之一。
宋朝建立后,因长安、洛阳焚毁于战火,不堪复用为都城,选择处于南北大运河边缘的开发作为都城,南北大运河在北宋发挥了与唐代一样重要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作用。南宋迁都临安,水道运输主要利用江南运河和浙东运河。
元朝建立后,政治中心为元大都燕京(今北京市),政治中心不再是中原的长安、洛阳或开封。作为当时经济重心的江淮、江南的物财如何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政治中心元大都,是元朝国家稳定、政权运营的关键。
元朝经反复讨论最终决定“弃弓走弦”截弯取直,整体调整北京到杭州的大运河路线,开通不再绕到洛阳的北京直通杭州的京杭大运河。
1281
年(至元十八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奥鲁赤主持开修济州河。济州河北起济州(今济宁市),南接泗水,经汶上县的南旺、袁家口至梁山,于须城安山(今山东省东平县城西南)汇入大清河,全长约75km。
1289
年(至元二十六年),元朝进一步向北开凿会通河。会通河与济州河南端相接,自须城安山起,分梁山泺(梁山泊)水源北流,经寿张西北到东昌(今聊城市),至临清接御河(今卫河),历时半年,动用250
多万工日完成, 全长125km。
会通河与御河相通后, 可直达直沽(今天津), 从直沽接白河抵达通州。
1292
年(至元二十九年)秋,元世祖忽必烈令都水监郭守敬亲自主持京杭大运河最北端的通惠河工程。通惠河从今北京市昌平区白浮村引神山泉(白浮泉),西折南转,汇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水,又向东南流入元大都积水潭泊船港,循全国运河故道至通州高丽庄接白河。通惠河开凿历时一年,全长82km。至此,北京至杭州之间由原来隋代全线贯通的以洛阳为中心枢纽的南北大运河取直向东改道为元代京杭大运河。
整体路线调整后的元代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共分七段。
(1) 通惠河: 北京到通州,全长22km,现在已成为北京城外泄雨水、污水的渠道。
(2)
北运河:也称白河,通州到天津,全长186km,是利用河北省东北部的潮白河下游水源,通州区东南到连接天津的天然河道,现在已成为排洪和灌溉的输水河道。
(3)
南运河:也称御河或卫河,从天津到临清,全长约400km,开凿于隋代,是利用发源于山西境内太行山东麓向东北流的卫河自临清到天津以南的一段天然河道。
(4)
会通河:也称山东运河或鲁运河,临清到台儿庄,全长约480km,全部为元代时开凿接通的。其中临清至黄河北岸为山东北运河或会通河,从黄河南岸至济宁为山东南运河或济州河。如今,黄河以南段仍然通航,以北段则于1981
年成为引黄济津的位山输水渠。
(5) 中运河: 台儿庄到淮阴,全长186km,是利用泗水下游的一段天然河道,如今丰水期尚可通航。
(6)
里运河:也称淮扬运河,淮阳到扬州,全长190km,利用散布在江苏北部的一系列湖泊为“水柜”,历史上有时引用江水,有时引用淮水,有时引用黄河水为水源,如今则以淮水、湖水和江水为水源,是京杭大运河中能够长期保持航运通.的两个河段之一。
(7)
江南运河:镇江到杭州,其中苏州以北为丹徒运河,苏州以南为浙江运河,全长330km,历史上曾以练湖为“水柜”,有时也引用江水。长年保持航运通.,如今3000
吨级的轮船仍可通行无阻。
杭州以南自古就为水网地区, 自杭州经绍兴到宁波的运河为浙东运河, 是京杭大运河自杭州向东南延伸入海的河道。
隋代京杭大运河(南北大运河)与元代京杭大运河, 如图1-2 所示。
元代建都北京后,在隋代京杭之间运河基础上“弃弓走弦”截弯取直,整体路线调整后的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800km,比隋代南北大运河从北京经洛阳到杭州间河道缩短了1000
多千米。
1.1.4 现在的京杭大运河
自隋炀帝时代开凿、联结起来的南北大运河至今, 经历了1400
多年的变迁,大运河的命运也就随着朝代的更替而不断改变。但无论怎样变化,大运河始终是不同时期的经济命脉。大运河的.通与滞塞在一定条件下决定了封建王朝国运的盛衰。隋唐宋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继秦汉之后的第二次大统一的时代,经济重心在北不在南的情形发生了急剧变化,当时国家的政治军事重心仍在北方,经济重心却已迁移到了南方。因此,如何把已经南移的经济重心和尚留在中原(隋唐长安、洛阳及北宋开封)的政治军事重心联系起来是一个新问题。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就是沟通南北运河,因而运河的.通与滞塞直接影响到国运的兴衰。
唐代安史之乱以前至唐宪宗时代,运河能够.通无阻,把南方经济重心的物资大量运送到北方,以支持中央政权,当时历史上记载:“凡三年运(漕粮)七百万石”,唐在安史之乱前国势强大。北宋时代,运河大体上也能充分发挥作用,虽然北宋在战场上较为退缩,但仍能长期站立得住。在宋金对立时,运河水道荒废,无法将全国的军事政治重心和经济重心联系起来,宋、金则无力对抗北方新兴的蒙古民族,从而分别陷于崩溃的命运。
但无论北宋定都开封,还是赵构节节南退,直到偏安临安(今杭州)一隅,都始终不愿远离运河,由此可见运河的重要性。明代自永乐以后,定都北京,经济上也是依赖江南财富,维持封建统治,对南北大运河的全线通航十分重视,主要对元代运河不断加以修整,以维持漕运通.。明代利用南北大运河,北运南粮,并设漕运总督主管。运到京城的粮数,最高年份达到450
万石。清朝康熙时大修南北大运河,除了出于“南粮北运”的目的外,还有为巩固清王朝政权的目的。乾隆虽与其祖父康熙一样也曾六次沿运河南巡,除上述两目的外,还兼顾游山玩水。封建帝王从来只是为了维持统治,
整治运河, 进行漕运,而对从事漕运的劳苦大众所受的苦难是不予过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