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 农学卷 第二分册

書城自編碼: 190325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農業/林業农业基础科学
作者: 钱伟长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331083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604/700000
書度/開本: 大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407.1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吞海.大结局
《 吞海.大结局 》

售價:HK$ 63.3
碰撞与转型
《 碰撞与转型 》

售價:HK$ 446.2
行动红利:用行动告别低效、摆脱拖延,享受人生的红利
《 行动红利:用行动告别低效、摆脱拖延,享受人生的红利 》

售價:HK$ 67.9
改变我们的道路——大疫后的人类及其世界
《 改变我们的道路——大疫后的人类及其世界 》

售價:HK$ 78.2
《周髀算经》新论·译注
《 《周髀算经》新论·译注 》

售價:HK$ 79.4
红楼有三味
《 红楼有三味 》

售價:HK$ 66.7
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增订本)
《 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增订本) 》

售價:HK$ 101.2
算力芯片——高性能 CPU/GPU/NPU 微架构分析
《 算力芯片——高性能 CPU/GPU/NPU 微架构分析 》

售價:HK$ 148.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365.7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生物学卷·第三分册》
+

HK$ 471.7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农学卷·第四分册》
+

HK$ 416.1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农学卷·第三分册》
+

HK$ 339.2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生物学卷·第二分册》
編輯推薦: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农学卷(第2分册)》按传主年龄排序,并于卷首简要回顾学科发展简史,卷末附学科发展大事记。这与传文两相映照,从而反映出中国各学术专业领域的百年发展脉络。书中着力勾画出这些知名专家学者研究路径的变迁和学术生涯的沉浮,力求对学界同行的学术探索有所镜鉴,对青年学生的学术成长有所启迪。书中记述了农学领域200多位知名科学家,本册收录了约51位科学家。
內容簡介: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以纪传文体记述中国20世纪在各学术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数千位华人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展示他们的求学经历、学术成就、治学方略和价值观念,彰显他们为促进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农学卷(第2分册)》按传主出生年月日先后结集卷册,卷首简要回顾20世纪的中国农学发展概况,卷尾附20世纪中国农学大事记。这与传文两相映照,力图反映出中国农学领域的百年发展脉络。
农学卷记述了200多位农学家的研究路径和学术生涯,全书以突出学术成就为重点,力求对学界同行的学术探索有所镜鉴,对青年学生的学术成长有所启迪。本卷分四册出版,《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农学卷(第2分册)》收录了51位农学家。
目錄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总序 钱伟长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农学卷》前言 石元春
20世纪的中国农学
20世纪中国知名农学家
罗登义1906~2000
王栋1906~1957
李沛文1906~1985
戴松恩1907~1987
黄瑞采1907~1998
朱树屏1907~1976
王毓瑚1907~1980
许振英1907~1993
石声汉1907~1971
孙华1908~1996
何正礼1908~2003
陈椽1908~1999
程侃声1908~1999
李连捷1908~1992
蒋同庆1908~1988
吴友三1909~1997
郑庆端1909~1985
沈其益1909~2006
熊大仁1910~1981
熊毅1910~1985
林孔湘1910~1985
章锡昌1910~1990
黄昌贤1910~1994
林传光1910~1980
汤逸人1910~1978
郑丕留1911~2004
马闻天1911~1997
丁振麟1911~1979
蔡旭1911~1985
盛彤笙1911~1987
孙渠1911~1975
邱式邦1911~2010
邝荣禄1911~2001
李庆逵1912~2001
杨守仁1912~2005
裘维蕃1912~2000
马育华1912~1996
叶和才1912~1992
胡祥璧1913~2001
李家文1913~1980
沈隽1913~1994
吴中伦1913~1995
陈华癸1914~2002
谭其猛1914~1984
萧步阳1914~2011
曲泽洲1914~1988
徐冠仁1914~2004
谢成侠1914~1996
张宗炳1914~1988
赵善欢1914~1999
王君奎1914~2008
20世纪中国农学大事记
內容試閱
20 世 纪 的 中 国 农 学
20 世纪中国农学是发展变化极其巨大 、 深刻的时期 。 1900 年前后 ,影响中国农业生产的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中国传统农学
。 1905 年 , 清廷正式废除了实行一千 三百余年的科举 、八股取士的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 , 兴办新式学校教育 , 各种类型 、
层级的农业学校 、 农业试验场 (站) 才得以发展 。中国农学逐步向以采用实验科学 方法 、 取得工业能源和产品支持 ,
为以商品生产为目标的现代型农业生产服务的科 学农学阶段推进 。经百年的努力 , 农 、 林 、 渔 、 牧等各相关分支学科不断构建起来
, 农业科研 、 农业教育形成完整体系 。各研究领域接连取得丰硕学术成果 , 涌现出成 千上万的具有开拓精神 、
国内领先或跻身世界水平的研发人才 。 《20 世纪的中国农学》 的 “概论” 部分 , 就中国传统农学与西方实验农学的交汇 、
中国近现代农业科 技之发祥 、 抗日战争影响下的农业科技 、迈向现代农业科技时代等不同发展时段阐 述相关农学领域发展历程 。
“农学主要分支学科发展与成就” 部分 ,简叙农学主要分支学科发展与成就 。本文力求为 20 世纪中国农学发展勾勒出一个演进的轮廓

第一部分   概     论
一 、 中国传统农学和西方实验农学的交汇
(一) 近代中国传统农学未能向实验农学突破
中国古代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较为完善的传统农业科学技术体系 。 公元前 3 世 纪 《吕氏春秋》 的 《上农》 、 《任地》
、《辩土》 、 《审时》 等篇农学论著问世 , 标志着 中国传统农学的奠基 。 公元 6 世纪贾思勰撰 《齐民要术》 一书
,对当时中国北方旱 地农耕技术的经验 , 作了系统的总结和概括 , 凝练出耕耙耱成套的墒情 、 地力调控 技艺
,建立起北方旱区精耕细作农学体系 。 公元 12 世纪的 《陈?农书》 , 归纳了水 田耕耙耖系列作业的经验
,在南方水田精耕细作农学体系的形成方面起着重大的作 用 。 农学家 、 历算学家 、 水利专家徐光启 (1562 ~
1633)深谙当时中国农业科学技 术 , 并努力吸收西方科学技术成果 ,所撰 《农政全书》 , 在中国古代农学体系的发展 完善方面
,起过重大的作用 。 该书收进了 《泰西水法》 , 主要介绍西方取水 、 蓄水 、 用水方法和器械等 ,
卷首题泰西熊三拔(Sabbathino de Ursis , 1575 ~ 1620 ) 撰 ,吴淞徐光启笔记 。 《徐光启集》
“书牍二” 还载有徐光启采用西洋方法栽插 、 修剪葡 萄 , 取得良好效果的内容 。 徐光启在 《几何原本杂议》 中 ,
提到教授形式逻辑思维 的《几何原本》 , 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 , 练其精心 ; 学事者资其定法 , 发其巧思 。 认
为它是举世无一人不当学的好书,并说能精此书者 ,无一事不可精 ; 好学此书者 , 无 一事不可学 。 从农业科学技术若干要素的构成来看
, 17 ~ 19 世纪间, 中国在不少方 面已接近实验科学的门槛 。 明末宋应星 (1587 ~ ?) 撰 《天工开物》 书中载有
“凡秧 田一亩 , 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 ; “凡苗自函活以至颖粟 , 早者食水三斗 ,晚者 食水五斗 ,失水即枯” ,
已注意到农业技术措施中的数量关系; 品种培育上有将不同 产地的黄茧种蚕蛾与白茧种蚕蛾交配 ,后代可以产生变异 , 将早雄蚕蛾配晚雌蚕蛾
, “幻出嘉种” ,已注意到不同品种杂交呈出优势的叙述 。 明末 《沈氏农书》 中有 “人 畜之粪与灶灰脚泥 , 无用也 , 一入田地
,便将化为布帛菽粟” 等这类朴素的物质循 环转化思想的记载 。 清代王筠 (1784 ~ 1854) 《说文释例》 中
,提到根瘤不可食 , 其 大小与年景丰凶有关 , 对豆类根瘤形态已有具体的观察描述 。
(二) 中国传统农学和西方实验农学对比是严峻的
从 15 世纪左右起 , 在一些国家 , 工场手工业发展 , 商业繁荣 , 城市人口骤增 ,
使农业有利可图,农业被加速纳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进程 , 农业科学技术接连发 生重大变化 。 18 ~ 19 世纪 ,
西方在产业革命推动下 ,机器动力农具逐步推广应用 , 不断以工业产品来装备农业 ; 向农业投入较多物质和能量并科学合理地加以应用
,按动植物生长发育需要补给各种营养 ; 对病虫害使用药剂防治 ; 物理 、 化学 、 生物 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转引用于农业
,实行技术转移 。
美国科学史专家 G . G . 坎农 (G . G . Cannon) 《近代农业名人传》 (赵伟钧 译 , 农业出版社 ,
1981) 阐释近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 书中选取了 J . 特尔 、 C . 林奈 、 A . L .拉瓦锡 、 J . V
.李比希 、 G . 孟德尔 、 L .巴斯德 、 C . 达尔文等 欧美 19
位科学技术专家为他们写传,将他们在农业科学进步方面做出的贡献昭示世 人 。 这些专家学者从时间跨度上看 , 最早是英国的 J . 特尔
(1674 ~ 1741) , 最晚为 美国的 T . 琼斯 (1890 ~ 1963) 。 从科技领域看 , 他们有的是农具改革家
,有的是植物分类学家 , 有的是现代化学的奠基人 , 有的是植物生理实验家 , 有的是现代遗传 学 、 进化学说或微生物学的开创者
。他们以在农学发展方面给出的成果为世人景仰 。 在相近的时段内
,以传统农学著称的中国并未涌现出深具世界影响的农学家和取得推进近现代世界农学发展的重要业绩 。 所以至此 , 除了社会政治 、 经济
、 技术的原 因外 ,中国农学与当时世界主流农学相比发展滞后 , 近现代型农业教育 、 科学缺失 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
二 、 中国近现代农业科技之发祥
(一) 欲挽利权   激励兴办新农学
1840 年起 ,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失败后 , 以英国为代表的列强接连进犯中 国 , 清廷被迫签订多项丧权辱国的条约
。中国的农业生产 , 19 世纪 50 年代以后 , 已直接受世界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拉动 。 19 世纪 60 年代
,国外棉纺织业发展较快 , 棉花价格上提 , 棉花种植受其刺激 。 《申报》 光绪二年 (1876 年) 七月二十八日载
,上海南汇以及浦东浦西 ,“均栽种棉花 ,禾稻仅十中之二” 。 《申报》 光绪六年 (1880 年) 六月二十一日称 : “江西
、浙江 、 湖北等处 , 向只专事蚕桑者 ,今皆兼植棉花” 。 19 世纪 50 年代前后 ,中国丝茶两项占出口总值高达 90%
,而到 1893 年 ,则下降为 45.82% 。 且当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 90% 都操纵在外国洋行手里 。
中国茶的出口与外贸收益一落千丈 。 在农产品出口不振 、 农产品质量对比失衡的严峻形势下 , 中国 实业界 、 知识界日益感到引进
、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 推行新式农业教育的迫切 。 冯 桂芬 (1809 ~ 1874) 于 1860 ~ 1861
年间撰成《校?庐抗议》 , 其 “筹国用议” 中主 张大力发展丝茶的生产和出口 ,提*使用西方的火轮机来加速垦复土地 。 “采西学
议” 中, 对农具 、 织具等 , 认为多用轮机可达 “用力少而成功多” 的功效 。 1876 年 ,
被派赴美国费城参加万国博览会的官员李圭(1842 ~ 1903 ) 对博览会 “机械 院” 、 “耕作院” 中中外展品作了比较 ,
认为西人 “不仅器具便巧 ,尤讲究种植之 法 。” 清廷派出的首任驻英 、 法使臣郭嵩焘 (1818 ~ 1891) 1876 ~
1879 年在英 、 法 期间, 颇为留心农业 , 对当时英国 “农田犁地 、 吸水 、 刈麦 、 刈草 、 出麦 、 锯木格
式机器等” 甚感兴趣 。他见到英国种子公司已将 “其蔬子及花草诸子种贩运各国” 。 郭嵩焘还曾到法国格立雍农业学馆
(今巴黎格里农国立农学院) 访问 ,参观其农田 机器图式院 、 谷种院 , 了解课程设置和各种仪器设施 , 注意到有一馆 “专讨论牛马
诸兽骼骨及筋络血管及辨马齿年岁” 。 他参观格致院 ,“始知西洋园户种花变易颜色 , 一出于格致之功 ,即所谓化学也” 。
这表明郭嵩焘对外国农学的进展表现出惊异和兴趣 。
当时清廷上下已注意到农业衰疲的窘况 , 认为工商已见发展 , 而农业显著落后 。 作为政府高级官员 , 张之洞 (1837 ~
1909) 在奏折中就说 : “近年工商皆间有进益 , 唯农事最疲 , 有退无进 。 大凡农家率皆谨愿愚拙 、 不读书识字之人
。其所种之物 , 种植之法 ,止系本乡所见 , 故老所传 ,断不能考究物产 , 别悟新理新法 , 惰陋自安 , 积成贫困”
。地方学界也认识到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的现象存在 。 1898 年刊行的 《浙 江海宁绅士请创树艺会禀》 中讲 : “乡民务农
,而不知农之有学 , 其于辨土性 、 兴水 利 、 除虫害 、 制肥料等事 , 懵然不知 。 古法相传 , 日就湮没 。
其四民之矫矫者, 悉 致力于时艺 , 以耕种为野老之事 , 鄙之而不屑言” , 许多有志之士或奏议成立农工商 部 , 职掌全国实业
,筹办各类农业学校 , 建设农业研究实验机构 , 或着手引进优良 作物畜禽品种和其他机具器物 , 翻译外国农书 。
(二) 中国采用外国科学新法谋改良农业者 , 初由学校教育入手
1. 原来中国那套培养 、 使用人才的制度弊害极大   清末御史杨深秀 (1849 ~ 1898) 在奏章中曾痛陈 “八股取士”
一套办法 , 说 : “今用此种庸滥文体 ,既使天下 相率于不学 , 而人才之消磨也已十之八九矣” 。
他为力挺自己的主张,作为戊戌六君 子之一而遭杀害 。 当时重要官员张之洞在 《创设储才学堂折》 中即提到 : “设立学 堂 ,
即今日亟应举办之一端 。古者四民并重 , 各有相传学堂 。 晚近来唯士有学 , 若 农 、 若工 、 若商 ,无专门之学 ,
遂无专门人才 ,转不如西洋各国之事事设学 , 处处 设学” 。 他主张农政之学分为种植 、 水利 、 畜牧 、 农器四个子目 。
中国筹建京师大学堂, 创立农科大学 , 受日本推行维新政策的一定影响 。 孙中 山 (1866 ~ 1925) 《上李鸿章书》
中回顾中国仿效西法 30 余年的得失 , 指出 “试观 日本一国 , 与西人通商后于我 , 仿效西方亦后于我 , 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
, 而今日 成效已大有可观。” 他认为推行人能尽其才 、 地能尽其力 、 物能尽其用 、 货能.其流 四项富强大经 , 治国大本
,关键在于教育 , “方今中国之不振 , 因患于能行之人少 , 而尤患于不知之人多” 。 中国农业教育兴办初期 , 较多采用 1877
年建立的日本驹场农校 、 1890 年发展成东京帝国大学农科大学的办学章则 。
2. 农业教育是从蚕桑 、 茶叶等专科和农务学堂办起的   1900 年前后清政府在教 育方面发布的章程 、 议案 、
例则中,学校分为普通教育和实业教育 。 普通教育分为 : 小学堂 、 中学堂 、 高等学堂 (大学预科) 、 大学堂 ;
大学堂已有格致 、工程 、 农业等 学科 。 实业教育分初 、 中 、 高三等 ; 农业实业教育有初等农学堂 、 中等农学堂 、 高
等农学堂 ;其他还有补习实业学堂 、 实业师范 ; 实业学堂进行职业教育 。 1903 年的 《奏定实业学堂通则》 称 :
“实业学堂所以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 , 为富国裕民之本计 ; 其学专求实际 , 不尚空谈 , 行之最为无弊 , 而小试则有小效
,大试则有大效 , 尤为 确实可凭 ,近来各国提*实业教育 ,汲汲不遑 , 独中国农工商故步自封 , 永无迁境
,则以实业教育不讲故也” 。
1896 年江西高安筹办蚕桑学堂 , 1897 年建起杭州蚕学馆 , 结合蚕桑 、 茶生产和 维系出口贸易的实业学堂率先办起 。
1898 年 3 月 , 张之洞在 《设立农务工艺学堂暨 劝工劝商公所折》 里提出 “于湖北省设立农务学堂 , 研究种植 、畜牧之学”
。 延聘美 国康奈尔大学农学学士 C. 白雷耳 (C . Brill) 等为农学教习 。 1898 年 《遵筹开办京师大学堂折》
中列有 “农学科 , 种植水利附焉” 的项目 。 1901 年江苏开办江南蚕业 学堂 ,山西在太原大东门内农工总局之西开办农林学堂 ,
兼授农林两科 , 农林本科 采用日本大学专门教本 。 1902 年 ,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建于保定 , 占试验地约计 8 亩 (1 亩 =
666.6 米2 ) 余 , 教学中以农桑为正业 , 制造为副业 ,由洋教习授以农桑各 学 。 山东 、 四川 、
福建等省较快办起农林或蚕务学堂 。 1902 年颁有 《钦定高等学堂 章程》 和《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 ,后者书有 : “农业科之目四
, 一曰农艺学 , 二曰 农业化学 , 三曰林学 , 四曰兽医学的规定” 。 1903 年又订下来 《奏定大学堂章程》 ,
其中写有农科大学的款目 。 1904 年北洋马医学堂在保定成立 。 1905 年京师大学堂农 科大学分建 , 为中国最早的农科大学 。
1906 年安东设奉天中等林学堂 ,为中国最早 的林业学校 。 1911 年辛亥革命前的农业教育多为实业教育 。 1909 年全国有高
、 中 、 初农学堂 95 所 ,在校学生 6028 人 。 1911 年后 , 农科大学和农业专门学校有了迅速 发展 。
中国农业院校早期的课程设置 、 周教学时数 、 实习安排等多采自日本学制 ,参及欧美 。 各科的教材有的是外文 , 有的是翻译的 。
后期间或有结合中国实际进行 编写的材料 。 通过教材 ,直接地 、分门别类地把外国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吸收过来 ,
为中国农业生产技术革新 、 农业教育 、 科学研究 、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形成奠定了人才培育的基础 。
3. 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筹议建设的艰难过程   1979 年 , 沈宗瀚 (1895 ~ 1980)《中国近代农业学术发展概述》
(《中华农业史论集》 , 中国台湾 , 商务印书馆 , 1979) 一文中带有总括性地指明 : “我国农业科学实发轫于清末学校教育”
,“中国采用外国 科学新法谋改良农业者 , 初由学校教育入手 。” 创办农科大学从 1898 年进入筹议阶 段到 1905
年批准了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的具体兴建 ,走了八年的路程 ,却也给人们 提供了较为完全的新教育 ,包括农业教育理念和规制 ,
经过不断的删改 、 调整 , 铺 下了中国新式农业教育的格局 。
1900 年前后 ,在推动中国农学发展方面 , 罗振玉 (1866 ~ 1940) 的业绩是不可 低估的 。
他曾认真地研习过《齐民要术》 、 《农政全书》 、 《授时通考》 等书 , 又读欧 洲农书的译本 , 知道农业新法可增收获 ,
又感到其叙说不详 ,于是邀集专家学者创 办 《农学报》 , 从 1897 年 5 月创刊到 1906 年停刊 , 共出 315 期 ,
曾起到 “广开风气 , 维新耳目” 的先导作用 。 罗振玉 1905 年主编 《农学丛书》 , 收入 233 种农学著 作 、
译作和调查报告,并为不少篇目写了按语 。 罗振玉撰有 《农事私议》 ,提*各地 设立 “售种所” , 用进步方法检验种子 ,
从外国引进佳种 , “依植物学新理 , 施人工 媒合 (即杂交) 之法 , 以人力改良植物之种类” 。 还主张办 “虫学所” ,
研究益虫养 殖和害虫防治。 罗振玉经办农业教育之际 , 曾两次去日本考察 , 其一是光绪二十六 年 (1900 年)
应鄂督张之洞的聘请 ,任湖北农务局总理兼农务学堂监督 , 后奉刘坤 一 (1830 ~ 1902) 、 张之洞派遣
,以江楚编译局襄办名义率团去日本考察教育事务两 月余 , 写有 《扶桑两月记》 , 对日本东京农科大学学制 、 课程等考察较详
;其二是宣 统元年 (1909 年) 北京京师大学堂办分科大学 , 罗振玉担任农科监督 , 主持校政 , 在北京西郊罗道庄建新校舍
,办试验场等工作 , 奉命去日本考察农学 , 曾写有 《扶 桑再游记》 。 罗振玉曾两次主持农业学堂 。 1907
年在张之洞任体仁阁大学士 、 军机 大臣 , 主管学部时 , 清政府考选留学生 , 曾奏派罗振玉担当同考官 , 阅农科试卷及各科国文卷
。 这表明罗振玉在当时农学界有着显赫地位 。
农科大学初办时 , 主要教职员 10 人中有 5 名是日本人 , 讲授农业课程 。 1911 年辛亥革命后
,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 , 农科大学仍为其分科大学之一 。 1914 年以后 , 北京大学校农科改称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
、北京农业大学 , 教授均为中 国籍 , 他们多系日本留学生及京师大学农科毕业生 。 讲义多摘译自日本课本 ,
动植物标本多购用日本成品 , 农场实习为播种 、 除草 、 施肥 、 收获等活动 。 各省设立的 农业学校 ,如江苏南京省立第一农校
、苏州第二农校及浙江杭州笕桥省立甲种农校 , 当时教员也多为日本留学生及京师大学堂农科毕业生 , 他们多以外国资料解释学理 。
4. 农学领域留学回国的人士在学科建设方面开始发挥作用   许璇 (1876 ~ 1934) 1913 年从日本留学回国
,历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 、 校长 , 曾提* “融学术教 育与农村事业于一炉” , 他兼任过学校农场场长 , 讲授过农政学 、
土壤学、 畜产学等 课程 。 所编农政学讲义 ,对于当时中国关税 、 土地 、 人口 、 粮食等问题 , 论述甚详
,在农科创建上曾做出过贡献 。 陈嵘 (1888 ~ 1971) 1913 年从日本留学回国任教 , 从 教数年后赴美 、
德再攻林学。 他最早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 《造林学》 ,曾被选为中华 农学会会长 。 梁希 (1883 ~ 1958) 赴日本学林学 ,
1916 年毕业回国在北京农业大学 讲授森林利用 、 林产制造 、 木材性质等课 。 1923 ~ 1927
年又赴德国萨克森林学院研究林产化学 , 为中国森林利用 、 林产化学学科建设开辟了途径 。 丁颖 (1888 ~ 1964) 于
1924 年日本帝国大学农学院毕业归国后 , 曾在中山大学农学院任教 。 他于 1926 年在广州石牌中山大学农学院创办稻试验场 。
同年 ,在广州东郊犀牛尾沼泽地发现 野生稻 , 用它与农家品种竹粘杂交 , 育成中山一号水稻品种 。
这是在世界上进行的将野生稻的种质成功地转移给栽培稻种的首例科学试验 。
5. 农学提高需求基础学科研究的支撑   近现代农业科研发展初期 , 较为简单的 经验式试验也可取得显著的成果
。随着学术的广泛探索和技术手段的提高 , 一般应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