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算法经济 : 商业逻辑与人类生活的智能演进(生动呈现AI与算法的创新应用与商业价值)
》
售價:HK$
79.4
《
家书中的百年史
》
售價:HK$
79.4
《
偏爱月亮
》
售價:HK$
45.8
《
生物安全与环境
》
售價:HK$
56.4
《
泥土:文明的侵蚀(城市与生态文明丛书)
》
售價:HK$
84.0
《
医用化学(第三版)
》
售價:HK$
57.3
《
别怕,试一试
》
售價:HK$
67.9
《
人才基因(凝聚30年人才培育经验与智慧)
》
售價:HK$
103.4
|
內容簡介: |
宋词写艳情而不轻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如行云流水、老松柔柳,临风伴月,情调闲雅,怀抱旷达,使人心驰神往,无限沉迷。这本《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正是我们在学习、借鉴先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的精华之作。本书编撰体例除原词和鉴赏外,特附词人名片、注释、插图及后人点评。“词人名片”做介绍,力求言简;“注释”疏通义,力求准确;“鉴赏”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助于读者掌握原语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适量的“插图”则以视觉形象与语境交相辉映,触发大家的灵感。另外,我们还搜集了较为经典的后人点评,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启发思考。
|
目錄:
|
大江东去,浪淘尽——感慨抒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读苏轼《水调歌头》
千古风流人物——读苏轼《念奴娇》
城上风光莺语乱——读钱惟演《木兰花》
无可奈何花落去——读晏殊《浣溪沙》
共虞姬相对,泣听楚歌声——读李冠《六州歌头·项羽庙》
红杏枝头春意闹——读宋祁《木兰花》
可惜风流总闲却——读王安石《千秋岁引》
六朝旧事随流水——读王安石《桂枝香》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读张舜民《卖花声》
小雨初晴回晚照——读王诜《蝶恋花》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读黄庭坚《念奴娇》
乱分春色到人家——读秦观《望海潮》
孤馆度日如年——读柳永《戚氏》
衣带渐宽终不悔——读柳永《蝶恋花》
一蓑烟雨任平生——读苏轼《定风波》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读苏轼《八声甘州》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读秦观《鹊桥仙》
花动一山春色——读秦观《好事近》
千古涟漪清绝地——读米芾《蝶恋花》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读周邦彦《瑞龙吟》
我是清都山水郎——读朱敦儒《鹧鸪天》
吹梅笛怨,春意值几许——读李清照《永遇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读李清照《声声慢》
东风恶,欢情薄——读陆游《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读唐琬《钗头凤》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读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醉里且贪欢笑——读辛弃疾《西江月》
稻花香里说丰年——读辛弃疾《西江月》
少年不识愁滋味——读辛弃疾《丑奴儿》
江水苍苍,望倦柳愁荷——读史达祖《秋霁》
23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目录无穷无尽是离愁——离愁别绪
多情自古伤离别——读柳永《雨霖铃》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读王禹偁《点绛唇》
江南春尽离肠断——读寇准《江南春》
吴山青,越山青——读林逋《长相思》
碧云天,黄叶地——读范仲淹《苏幕遮》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读范仲淹《御街行》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读柳永《八声甘州》
长安古道马迟迟——读柳永《少年游》
薄衾小枕凉天气——读柳永《忆帝京》
庭轩寂寞近清明——读张先《青门引》
一年无似此佳时——读晁元礼《绿头鸭·咏月》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读晏殊《蝶恋花》
无穷无尽是离愁——读晏殊《踏莎行》
无情不似多情苦——读晏殊《玉楼春》
离愁渐远渐无穷——读欧阳修《踏莎行》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读欧阳修《浪淘沙》
尽此情书尺素——读晏几道《蝶恋花》
红烛自怜无好计——读晏几道《蝶恋花》
去年春恨却来时——读晏几道《临江仙》
水是眼波横——读王观《卜算子》
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读魏夫人《菩萨蛮》
三分春色二分——读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十年生死两茫茫——读苏轼《江城子》
日日思君不见君——读李之仪《卜算子》
思量只有梦来去——读黄庭坚《望江东》
此去何时见也——读秦观《满庭芳》
碧水惊秋——读秦观《满庭芳》
幽恨无人晤语——读贺铸《伴云来》
故乡遥,何日去——读周邦彦《苏幕遮》
恨春去,不与人期——读周邦彦《浪淘沙慢》
绿芜凋尽台城路——读周邦彦《齐天乐》
无限楼前沧波意——读叶梦得《贺新郎》
多少事、欲说还休——读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读李清照《一剪梅》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读李清照《醉花阴》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读辛弃疾《念奴娇》
别也应难见也难——读石孝友《卜算子》
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读姜夔《八归》
夕阳无语燕归愁——读吴文英《浣溪沙》
幽兰渐老,杜若还生——读吴文英《莺啼序》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读吴文英《唐多令》
庭院深深深几许——闺阁柔情
伤高怀远几时穷——读张先《一丛花令》
花前月下暂相逢——读张先《诉衷情》
春风不解禁杨花——读晏殊《踏莎行》
万叶千声皆是恨——读欧阳修《玉楼春》
庭院深深深几许——读欧阳修《蝶恋花》
衾凤冷,枕鸳孤——读晏几道《阮郎归》
帘外谁来推绣户——读苏轼《贺新郎》
倚楼无语欲销魂——读寇准《踏莎行》
小楼连苑横空——读秦观《水龙吟》
玉楼深锁薄情种——读秦观《桃源忆故人》
万千心事难寄——读李清照《念奴娇》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读朱淑真《眼儿媚》
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读姜夔《齐天乐》
45今春不减前春恨——惜春伤春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读李清照《如梦令》
天涯何处无芳草——读苏轼《蝶恋花》
锦瑟华年谁与度——读贺铸《青玉案》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读黄庭坚《清平乐》
垂杨只解惹春风——读晏殊《踏莎行》
无边丝雨细如愁——读秦观《浣溪沙》
一寸相思千万绪——读李冠《蝶恋花·春暮》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读秦观《千秋岁》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读秦观《画堂春》
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读李甲《帝台春》
今春不减前春恨——读赵令畤《蝶恋花》
物是人非事事休——读李清照《武陵春》
把酒送春春不语——读朱淑真《蝶恋花》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读辛弃疾《祝英台近》
红杏枝头花几许——读赵令畴《蝶恋花》
算好事长在,好花长见——读程垓《水龙吟》
东风无力,欲皱还休——读范成大《眼儿媚》
年华空自感飘零——读卢祖皋《江城子》
听风听雨过清明——读吴文英《风入松》
送春春去几时回——读张先《天仙子》
一带江山如画——山河丽景
弄潮儿向涛头立——读潘阆《酒泉子》
钱塘自古繁华——读柳永《望海潮》
一带江山如画——读张昇《离亭燕》
无风水面琉璃滑——读欧阳修《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读欧阳修《采桑子》
平岸小桥千嶂抱——读王安石《渔家傲》
照野弥弥浅浪——读苏轼《西江月》
常记溪亭日暮——读李清照《如梦令》
暖风十里丽人天——读俞国宝《风入松》
看画船尽入西泠——读周密《曲游春》
万绿西泠,一抹荒烟——读张炎《高阳台》
似花还似非花——咏物言志
乱生春色谁为主——读林逋《点绛唇》
落尽梨花春又了——读梅尧臣《苏幕遮·草》
锁离愁、连绵无际——读韩缜《凤箫吟》
似花还似非花——读苏轼《水龙吟》
寂寞沙洲冷——读苏轼《卜算子》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读苏轼《洞仙歌》
红衣脱尽芳心苦——读贺铸《踏莎行》
素肌应怯余寒——读周邦彦《水龙吟》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读周邦彦《兰陵王》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读李清照《满庭芳》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读陆游《卜算子》
故山犹自不堪听——读陆游《鹊桥仙》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读姜夔《念奴娇》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读史达祖《双双燕》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读史达祖《绮罗香》
巧沁兰心,偷粘草甲——读史达祖《东风第一枝》
千古盈亏休问——读王沂孙《眉抚》
望涓涓一水隐芙蓉——读张炎《甘州》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读张炎《解连环》
6八千里路云和月——爱国激情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读范仲淹《渔家傲》
老夫聊发少年狂——读苏轼《江城子》
万里投荒,一身吊影——读黄庭坚《醉蓬莱》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读贺铸《六州歌头》
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读朱敦儒《临江仙》
万里江山知何处——读张之幹《贺新郎》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读岳飞《满江红》
万事一身伤老矣——读陈与义《临江仙》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读陆游《谢池春》
关河梦断何处——读陆游《诉衷情》
将军百战身名裂——读辛弃疾《虞美人》
起望衣冠神州路——读辛弃疾《虞美人》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读辛弃疾《摸鱼儿》
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读辛弃疾《水龙吟》
神州沉陆,几曾回首——读辛弃疾《水龙吟》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读辛弃疾《菩萨蛮》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读辛弃疾《破阵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读辛弃疾《永遇乐》
千古兴亡多少事——读辛弃疾《南乡子》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读姜夔《扬州慢》
关河无限清愁——读岳珂《祝英台近》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读张炎《月下笛》
附:部分词人生平简介
|
內容試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读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公元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一时期,由于与当权者政见不同,作者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字子由)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相聚,这个愿望却一直没能实现。这一年的中秋,作者独自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0000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大江东去,浪淘尽——感慨抒怀苏轼书法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在这首词里,“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有深微的提示。
这首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青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自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而这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致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它构思奇拔,蹊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后人点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
千古风流人物
——读苏轼《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它借古抒怀,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抒发了作者年已半百功业无成的感慨。
苏轼30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着书房生活,仕途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几上几下。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它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是苏轼游黄州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
这首词上片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提笔两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即景抒情,时越古今,地跨万里,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气势恢宏,笔大如椽。接着“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两句,点出这里是传说中的古赤壁战场,借怀古以抒感。“人道是”,下笔极有分寸。“周郎赤壁”,既是拍合词题,又是为下阕缅怀公瑾预伏一笔。以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这种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创造了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精神一振!结拍“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总束上文,带起下片。以上写周郎活动的场所——赤壁四周的景色,形声兼备,富于动感,以惊心动魄的奇伟景观,隐喻周瑜的非凡气概,并为众多英雄人物的出场渲染气氛,为下文的写人、抒情作好铺垫。
下阕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由“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领起五句,集中笔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作者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挑选足以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经过艺术集中、提炼和加工,从几个方面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而“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见出周瑜的风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足以令人艳羡。“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精切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接下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由凭吊周郎而联想到自身,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郁愤和感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为倒装句,实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此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人间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一尊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