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微行为(小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超级简明的读心技术,破解微小动作表情背后的密码)

書城自編碼: 194219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成功/勵志人际交往
作者: 孙科炎
國際書號(ISBN): 9787111387107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7-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95/173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4.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HK$ 113.9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HK$ 89.7
武当内家散手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HK$ 51.8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HK$ 102.4
炙野(全2册)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80.3
女人的胜利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7.4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73.7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5.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4.8
《微动作心理学:行为语言学大师教你读懂身体语言》
+

HK$ 59.2
《微行为解读学:读懂小动作背后隐藏的秘密》
+

HK$ 117.4
《行为背后的动机(美国独立出版人金奖图书,深刻洞察潜意识动机,》
+

HK$ 254.8
《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第13版)(全国19位著名》
內容簡介:
人的心理无论怎样掩饰,都会通过细微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这种肢体语言包括表情、动作两个方面。我们将之合称为“微行为”。《微行为:小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集合了大量心理学、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包括体态语的解读方式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让你准确把握对方心理变化,轻松处理人际关系。
目錄
行为检索表
前言 一本你可以留在案头、枕边或者公文包里随手翻阅的读心手册
第1章 你可以一眼看穿一个人:性格识别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看穿一个人并不容易。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细节的人,那么你就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上看穿一个人,甚至可以在第一次见面时就了解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2章 他是在说谎吗:真实与谎言
你知道比尔·克林顿就莫妮卡·莱温斯基丑闻事件向陪审团陈述时,为什么摸了26次鼻子吗?26次!那是因为他在撒谎!面部的冻结、迟疑,瞳孔突然间的放大,抓摸眼睛等,这些小动作常常是识别谎言的信号。
第3章 或远或近的心理距离:排斥与接受
如果对方排斥你,会出现哪些动作表情?反过来,如果对方内心正在接受你,哪些肢体语言是可靠的信号?紧闭双唇、歪着脸笑、身体后倾……尽管对方可能在极力掩饰,但这些微小的动作和表情会出卖他的真实态度。
第4章 判定对方的心理软肋:妥协与抗争
人们通常认为,一个强势的人不容易妥协,而更喜欢抗争。但实际上,他也许内心早已妥协了,只不过你没有给他一个台阶下而已。要是你能够从对方的手势、目光、吸烟的动作、摆弄小物品的状态中,看出对方内心的变化,你就能够省去很多改变对方态度的时间。
第5章 继续下去还是适时停止:喜爱与厌恶
还记得《大话西游》里的唐僧吗?他的絮絮叨叨能让他身边的小妖们上吊自杀,让孙悟空忍无可忍。可是即便这样,他还是没有发现自己的言辞多么让人反感。那么,你怎么知道对方是喜欢你,还是厌恶你,是欣赏你的状态还是很反感你的表现?别着急,对方的行为和表情会告诉你他的内心感受!
第6章 伪装下的情绪涌动:沉静与动摇
许多动物都有伪装自己的本领,它们用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来隐藏自己或欺骗其他动物。其实人类更能伪装自己,他们能将激动的情绪伪装在自己平静的外表之下。如果你想知道对方的内心究竟是怎样的情绪状态,那试着用本章告诉你的一些方法对号入座吧。
第7章 谁会处在受支配的地位:强势与软弱
正在交谈的两个人,如果一个人仰着脖子说话,另一个人身体微微前倾着说话,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前者是上级,后者是下级;或者后者有求于前者。这是他们的肢体动作所泄露出来的信息。你同样可以通过握手、迈脚等这些细小的动作发现这个人是强势的,还是软弱的,或者你可以通过表现出这样的行为动作来展现自己的态度。
……
內容試閱
第2章他是在说谎吗:真诚与谎言的信号
你知道比尔·克林顿就莫妮卡·莱温斯基丑闻事件向陪审团陈述时,为什么摸了26次鼻子吗?26次!那是因为他在撒谎!面部的冻结、迟疑,瞳孔突然间的放大,抓摸眼睛等,这些小动作常常是识别谎言的信号。
【微行为1】偶尔说谎者:举手投足不自然
在一般情况下很诚实,只在个别不愿被人看穿某些真相的情况下说谎的人,在说谎时举手投足之间会表现得很不自然,很容易被人看穿。
【微行为2】病态说谎者:通过谎言表现自己满意的形象
“病态说谎者”是由“偶尔说谎者”进化而来,他们因为不满意自己的表现,所以时刻在别人面前通过谎言来表现出令他较为满意的另一种“形象”,这类说谎者在我们与之交往几次之后即可看清其真面目。
【微行为3】社会病态说谎者:谎话说得和真的一样
“社会病态说谎者”是最擅长说谎的一族,他们说谎有明确的目的,而且说起谎来非常自如,像说真话一样。这类人在交谈时一般不容易被看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在交谈时要多注意观察他微小的动作与表情,从中寻找破绽。
【微行为4】面部的短暂凝固
老板突然袭击,出现在你背后,关切地问道:“工作进展如何啊?”
你一边把画面迅速切换过来,一边思考该怎么说,因为你没有事先考虑到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紧张让你变得迟疑。最终,你瞒天过海说了两句,但真相因此暴露,虽然你的迟疑表情一闪而过,但老板仍然看穿了你的谎言。
不用多说,迟疑的表情是最常见的试图撒谎的迹象。
【微行为5】左脸的变化很关键
研究表明,左脸会更加清楚地把谎言展现出来,具体表现就是:犹豫、僵硬、凝固。对比整个表情,你会发现那半个脸是如此的不协调。
留意一下,我们常常可以在公共汽车上看见电影明星或模特儿的侧面广告。当时并没有任何特殊感觉,现在回想起来,那些人物广告和海报似乎都是左侧面。原因是左侧面更加生动。
由于眼球本身的右侧(对方眼球的左侧)容易造成移动,故人的观察视觉比较容易集中在对方脸部的左侧。同样,配合眼球的活动,感情在脸部的左方比较容易显现出来。
【微行为6】泄露秘密的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一切的神情都逃不过眼神的流露。一个人在撒了谎时,总是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因为他怕泄露秘密。从对方闪躲的眼神和下意识拉拽衣领的动作,我们基本可以确定他正在撒谎,他刚才说的话很不可信。如果你继续观察他,还会有其他表情透露他撒谎的信息。
【微行为7】坚定的眼神也会撒谎
撒谎者的眼神都是游移的吗?在一个实验中我们发现只有大约30%的撒谎者在撒谎时眼神游移不定,很容易就被研究人员发现。而其他70%的撒谎者都目光坚定地看着对方,因为他们知道眼神游移会让对方发现撒谎的秘密,所以他们采取了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避免被识破。
【微行为8】女性更懂得控制眼神
研究人员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找来一群人,将他们分成两组,让他们面对面坐着,然后让一组人对对方撒谎,研究人员提前在隐秘处安放了摄像头,将这个景象拍摄了下来。结果发现,有35%的女性成功撒谎,而男性的成功率仅有15%,这也就说明女性更容易控制自己的眼神,避免让别人发现其撒谎的秘密。
【微行为9】瞳孔放大了,他要赢了!
聪明的赌徒在下注时会先下小金额的赌注,然后他会密切观察庄家的反应,如果赌注押中了,庄家的瞳孔就会骤然扩大,于是聪明的赌徒就加大筹码,庄家屡次输钱还不知道自己的秘密究竟是怎样泄露的。
这就是西方流传的赌徒胜庄家的故事,从中我们看到了瞳孔中反映出的心理信息。
【微行为10】紧张激动时瞳孔会扩大
当人们撒谎时,他们会产生一种紧张情绪,在这种紧张情绪的刺激下,他们的瞳孔就会扩大,但是瞳孔扩大并不就能说明对方在撒谎,在恐怖、愤怒、喜爱、疼痛的状态下,人们的瞳孔都会扩大。
但是如果对方在和你的交谈过程中,说到的话题并不能引起他强烈的感情,而他的瞳孔还是明显扩大,那这时候我们几乎可以断定:他是在撒谎。
【微行为11】突然睁大的眼睛出卖了他的同谋
有一名间谍被抓后始终拒绝说出同伙的名字,于是调查机构采用了一个办法:他们向这个间谍展示了很多张卡片,每张卡片上都写着与他一起工作过的人的名字,然后调查人员仔细观察了这个间谍在看这些照片时的眼部的非语言信息。结果发现,当间谍在看到卡片中这两个人的名字时,他的眼睛突然睁大,然后瞳孔迅速收缩,眼睛轻轻地眯了一下。经过审问,这两个人确实是被抓间谍的同伙。

显然,在间谍看到同伙的名字时,他出现了紧张情绪,所以眼睛下意识地睁大了,但是他不想让别人发现他的反应,于是他的瞳孔迅速收缩,眼睛变成了眯缝状。
【微行为12】“非礼勿视”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在和父母或是不太熟的异性一起看电影或是电视剧时,遇到男女主人公亲热的镜头,我们总是做出摩擦眼睛的手势,并且期盼这个镜头尽快地过去。
这个手摩擦眼睛的动作传达的其实是我们企图阻止眼睛看见令人不愉快、不舒服或是遭怀疑的事情。因此,记住,当别人摩擦眼睛时,这个手势代表的意思是:“我很不安,我不想看它!”
【微行为13】揉眼睛是因为感受到威胁
当在交谈中感受到威胁的时候,比如听到对方不合理的要求,人们就可能会寻找一种回避的方式——揉眼睛。这个动作会恰当地告诉对方:“我对这场谈话不满意”“你的话有很多可疑的地方”“你的要求是不合理的”。
【微行为14】抓摸眼睛时的虚伪
在看电影时,我们发现一般反面人物会在说谎或者做坏事时有抓摸眼睛的动作,这个动作一般代表人的伪善或心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就会发现,一个人在酝酿谎言、说出谎言、说谎之后,都会有摩擦眼睛、不自然地笑等动作。
【微行为15】说谎的人常常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常常会睁眼说瞎话,令人很气愤。但要识破对方的谎言是非常容易的,因为眼神是无法骗人的。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说谎的人往往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因此,打算说谎或正在说谎的人,他们往往会用手摩擦眼睛的动作来下意识地去挡住自己不自然的眼神。
【微行为16】摩擦眼睛时看向别处的意图
我们常见的电影里的场景:警察在审讯犯人时,犯人一般在回答问题时不时搓揉一下眼睛,同时将头低下或者将脸转向别处,这说明这个犯人正在试图掩盖一个弥天大谎,因此他们会把脸转向别处以避开警察审视的目光。电影如此,生活中亦如此。
【微行为17】眼睛上扬:“自己确实无辜”
人在说了谎话后,通常会配以眼睛上扬的动作,以佐证自己确实无辜。其实,这是假装无辜。因此,在看到一个人的眼睛上扬时,你要注意了,他可能就是在说谎。
【微行为18】眼睛往上吊:“心里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一个人的眼睛往上吊会给人一种“不可信任”的感觉。当一个人心理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的时候,他对人对事就会比较消极,在与人交谈时会说一些并不符合事实的话语,不敢正视他人。对于这样的人,你从他那里几乎得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微行为19】摸鼻子
摸鼻子也是撒谎的表征。这是因为人们的鼻子在撒谎过程中会因为血液流量上升而增大,科学家们将这种现象命名为“皮诺基奥效应”。
血压增强导致鼻子膨胀,从而引发鼻腔的神经末梢传递出刺痒的感觉,于是人们只能频繁地用手摩擦鼻子以舒缓发痒的症状。
【微行为20】女人的好办法
当说谎而触摸鼻子时,手势一般是用手在鼻子的下沿很快地摩擦几下,有时甚至只是略微轻触,几乎令人难以察觉。女人在做这个手势时比男人动作幅度更小,或许是为了避免弄花脸上的妆容,或者只是觉得不雅,毕竟女人更注重自己的举止。所以,可爱的女士们,你们找到了一个好办法。
【微行为21】克林顿露馅了!
美国的神经学者阿兰·赫希和精神病学者查尔斯·沃尔夫深入研究了比尔·克林顿就莫妮卡·莱温斯基丑闻事件向陪审团陈述的证词,他们发现克林顿说真话时很少触摸自己的鼻子。但是,只要克林顿一撒谎,他的眉头就会在谎言出口之前不经意地微微一皱,而且每四分钟触摸一次鼻子,在陈述证词期间触摸鼻子的总数达到26次之多。
【微行为22】快乐的情绪难隐藏
不同的人隐藏各自情感的能力不同,一般来说,快乐、激动等积极的情绪往往很容易被人看出来。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它们会被刻意隐藏起来。比如在玩牌时,一个人如果拿到了好牌,他会在看自己牌或者看别人时不经意地露出嘴角微微上扬的表情,这微微上扬的嘴角可以说明对方内心非常开心得意。
【微行为23】颤抖的嘴巴传递出负面情绪
颤抖这个动作常常会让我们想起害怕这个词,因为害怕所以说话语无伦次,甚至是嘴巴颤抖得连话都不能说了。虽然人也会因激动或者怕冷而嘴巴颤抖,但嘴巴的颤抖传递的一般是一些负面的情绪。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那些细微的表情,探求对方内心真实的想法。
【微行为24】咬嘴唇和撇嘴的潜台词
当一个人希望表达自己的意思,但鉴于当下的情况他不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咬嘴唇或撅嘴是一个常见的动作。其中咬嘴唇最明显,而撅嘴的动作如果不包含鄙视的成分,那就一定是为了控制自己的表达欲。
咬着下嘴唇的潜台词是——“说?还是不说?还是不说为妙!”
撇嘴的潜台词是——“我才不说呢,说出来又得罪人又会引起争议。”
【微行为25】紧闭的嘴唇标志内心的沮丧
一般孩子们在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是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时,内心是充满着害怕和沮丧的。既埋怨自己怎么会没考好,又担心父母的责备。所以当他们回家后,面对父母的询问,常常会紧闭嘴唇不说话。这时,父母应该要体谅孩子,耐心、温柔地询问考试情况,这样才会缓解孩子的这种消极紧张的心理。
【微行为26】话到一半突然停住的秘密
当你和别人交谈时,如果对方说话说到一半或者刚开了个头就突然打住,下意识地遮上嘴巴,这时,很可能对方不想说出一个本不该告诉你的事情,但是在无防备时开了个头。此时你就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来判断对方欲言又止的秘密了。
【微行为27】有时候,遮住嘴巴表示欲言又止
在另外一种情境下,遮住嘴巴也是表示说话者正在撒谎或者阻止自己说出实话。

例如,在公司集体会议上,领导在做完介绍后会停下来问大家:“大家有什么意见,都说来听听。”这时,整个会议室就会变得一片安静。忽然间,领导点到了某位同事,问他是否有话要说。这位同事摇摇头说“没有”。这时,如果他在说话的同时遮上了嘴巴,或者用几根手指或者紧握的拳头遮住嘴,那么他很可能在撒谎——他心中实际上有意见,但是有顾虑不想当众发表意见,他在遮上嘴巴的同时,嘴巴的形状很可能是咬着下嘴唇或者撇嘴的状态。
【微行为28】遮上嘴巴表示什么意思?
在和别人交谈时,如果对方突然遮上嘴巴,那么很可能是他说了谎,正试图通过捂住自己的嘴巴抑制自己说出那些谎话或遮挡起说谎的痕迹。有些人还会在遮上嘴巴的时候为了自然起见,而不自然地假装咳嗽来掩饰。
【微行为29】遮住嘴巴,别人就看不出来了吗?
用手遮住嘴巴就如同把食指竖立在嘴唇前跟别人说“嘘”的手势一样,都是一种表示不要把不该说的说出口的意思。如果在和对方聊天时,对方下意识地遮上了嘴巴,你就要注意听话里的深意了,对方是否想在这儿“一谎带过”呢?
【微行为30】下意识遮住嘴巴:说漏嘴了
“明明,周日在西单商场和你一起的男孩是你男朋友吧,好帅啊,看起来好有钱啊!”一菲刚到公司就问起来了。
“……什么时候啊?你肯定看错了。”
“不会吧,你穿的是那件白色的裙子,我认得呢。”
“穿白裙子的人多了。我那天根本就没有去西单,你看错了!”
“额……那我可能没看清楚……”一菲赶紧遮住了嘴巴,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
这时的下意识遮住嘴巴有后悔之意,有自打嘴巴的意思。
【微行为31】用指尖拨弄嘴唇,寻找婴儿时期的安定感
用食指或者拇指的指尖来触摸嘴唇,是希望克服不安、获得安定感的表现。指头是母亲的乳头的替代品。人在婴儿的时期,习惯从吸乳头中得到安定感;成年以后,就会通过用指尖来拨弄嘴唇来寻求安定感、获得稳定情绪。
【微行为32】感到压力、孤立时会将手放在嘴唇中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将手指放在嘴唇之间的手势,与婴孩时代吸吮母亲的乳头有关系,是人们潜意识里渴望母亲给予的这种安全感。因此,当人们犹豫不决,有压力或者感觉孤立时,会将手指放在嘴唇中间,当然有时还会代之以实物,如烟、笔等。
【微行为33】手指放在嘴唇间的思考
很多时候,对方会在话说到一半时突然打住,将手指放在嘴唇间作思考状,这个手势是在告诉你:对不起,我接下来的话不便透露给你!
这时,你的选择是,或者知难而退,或者撬开对方的嘴巴!很显然,在人际交往中,撬开对方的嘴巴挖出有价值的信息能让我们的社会交往效能更高。
【微行为34】吞咽唾沫的破绽
我们经常在电影上见到这样的镜头,警察在询问罪犯时,总会仔细观察着他的肢体动作,而电影上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特写镜头,罪犯在听到某一个人名、地点或者回答某一个问题时,他的脖子处的喉结会很明显地晃动了一下,我们听到了他吞咽唾沫的声音。单凭这个下意识的动作,警察就可以判断出刚刚他们询问到的信息是破案的关键。
因为在受到刺激或者撒谎时,罪犯的喉咙会有干痒和异样的感觉,下意识吞咽唾沫会让这种异样感觉减小。
【微行为35】微笑过后,愁容满面
某次回老家时,云峰偶然碰见了以前的邻居张大爷。在聊天时,张大爷说儿女们都很孝顺他,常常回来看他,还给他带礼物,对此他也很高兴。虽然张大爷是一直在微笑着说这些话,但是云峰还是发现,张大爷的微笑随后就被愁容覆盖,因此猜想张大爷未必像他所说的那样快乐。后来,他听周围的邻居说,张大爷的儿女们都住在很远的地方,回家的次数很少,张大爷常常是孤单一人的。

很多人都很容易做到心口不一。一些过得不好却又颇爱面子的人,虽然常常口中说着积极的话语,但是面部却会出现短暂的消极表情。
【微行为36】言不由衷产生不自然的笑容
一个“口是心非”的人对着一个正在为体重问题烦恼的女士说:“你的体重挺标准的,根本不用减肥。”说完,双方都会露出不自然的笑容。“口是心非”者是因为说了虚伪的话而不自在,所以露出虚假的笑容。而听到谎言的人是因为不信任对方而露出附和的假笑。不自然的笑容是很多人说出言不由衷的话时会露出的表情。
【微行为37】眼角纹旁的真心笑容
“我的眼角纹又多了。”活泼开朗的小红对着镜子幽默地说。
是的,科学研究发现,自然真诚的笑容会让人的眼睛四周出现细纹。做个真诚快乐的人,即使长些眼角纹也一笑而过吧。
【微行为38】嘴角边上假笑的细纹
自然的才是最美的,笑容更是如此。而在一张不真诚的笑脸上,人的嘴角只是轻轻上扬,因此细纹只会出现在嘴的四周。真心的笑容是一种下意识的面部动作,它不受大脑直接控制,而是面部肌肉自主运动的结果。而当你觉得非笑不可时,大脑发出了发笑的指令,然后由你亲自去调动脸部肌肉的运动,这样整个笑容就会露出不自然的感觉。
【微行为39】颧骨肌肉组织的虚假笑容
研究发现,人的颧骨处肌肉可以带动嘴巴微咧、双唇后扯、牙齿露出、面颊提升,然后将笑容扯到眼角上。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控制颧骨处的肌肉,在没有开心的事情发生时也可以调动这部分肌肉,以制造出虚假的笑容。
【微行为40】美丽的“鱼尾纹”
眼轮匝肌是人的笑容的肌肉组织。它可以通过收缩眼部周围的肌肉,使眼睛变小、眼角出现褶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鱼尾纹”,这部分肌肉是不受我们的意识主动控制的,因此,它调动起的笑容一般都是发自肺腑的真心笑容。
所以,日常生活中还是多喜欢一些“鱼尾纹”吧。
【微行为41】假笑会在左脸更清晰地表现出来
科学研究发现,如果是假笑,我们大脑的左半球和右半球都希望我们的笑容看起来显得更加真实,但是控制面部表情神经元大都集中在右半球的大脑皮层中,而这部分大脑只能向我们的左半身发送指令。
因此,在我们自我意识的控制下,我们左侧脸庞和右侧脸庞的表情并不完全相同,左侧脸部的笑容会比右侧脸部的笑容更加明显。
【微行为42】微笑有时候也是伪装
当有人冲我们微笑时,我们大多会有一种满足感。在微笑的感染下,人们常常会放松戒备。而那些爱撒谎的人则常常钻这些空子,在撒谎的时候用微笑做缓冲。为了不让假笑以假乱真,我们必须培养自己识别假笑的能力。
【微行为43】当他支支吾吾时要留个心眼
讲话过程中较短的停顿出现得过多也是说谎的迹象。常见的是添加无意义的语音,如“呢”、“啊”、“哦”、“嗯”等。
比如一个上门的推销员,当你问到他是否能给予一年的保修时,他这样回答你:“嗯,啊……好,你放心,有的。”

这样你就该怀疑了,在当你再深入地问他,或者要求他出示保修证明的时候,谎言便会被攻破,如果你相信了他的话,到产品需要维修的时候,就太迟了。
【微行为44】有必要这样重复地说吗?
重复某一个词,如“我,我,我说我确实……”
越是肯定某一件东西,只要是不自然地表现出来的,那么它就越有可能是虚假的。人的心理存在这样的特征:真实的心理流露通常是自然而又淡定的,而虚假的心理则会以犹豫的状态表现出来。当他重复的时候,是在重新组织语言逻辑,这是经过理智加工后的掩饰。
【微行为45】语调变化了,潜台词也就变了
有时人说话会把某些词拖得太长,如“我确——实很喜欢”“这个肯——定有”。大部分人在特定的环境中总是会保持某种一贯的语调。如果在某个情境中,你突然间发现他用词的语调发生了变化,那就必须仔细审视对方的潜台词了。
【微行为46】条件反射下的谎言
一名记者去采访刚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一家食品公司,他问前台小姐:“请问你们负责人×××先生在吗?”记者刚说完话,前台小姐就不假思索地说他不在。
这个前台小姐的反应就是提前编好谎话的条件反射下的反应,记者从她的反应中自然就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微行为47】套用问话,争取编制谎言的时间
爱打游戏的儿子一夜没有回家。第二天,妈妈问他:“昨晚一夜不回家,是不是去网吧打游戏了?”儿子立即说:“没有啊。”妈妈接着问:“那你昨晚干什么去了?”儿子说:“我昨天晚上干什么……我昨天晚上去同学家参加聚会了,太晚了就没回来。”

儿子很显然是说谎了,因为说谎的人是心虚的,感觉一分钟的时间比一辈子还要长。他们怕被人怀疑所以常常快速回答别人的提问,但是心情很紧张也没有时间思考,所以就爱套用别人的问话——重复一遍问句——以争取时间编出谎言。
【微行为48】越描越黑
“你昨天去哪了呢?”女孩问男朋友。
“我去找同学打篮球了。”男朋友回答。
女孩没有说话,只是看了男朋友一眼。男孩接着说:“我上午去的……然后又去找同学吃饭……”

人在说谎的时候,如果对方保持沉默,此时就会慌张,以为对方在怀疑自己,不相信自己,于是就想通过提供更多的信息来使对方相信。如果对方一直不说话,他就会一直说下去。这就是所谓的“越描越黑”。相反,如果一个人内心坦荡,即使对方不说话,他也不会害怕,对事件只做必要的解释,解释清楚了就不再多说话。
【微行为49】回答时扯上其他事情来掩饰谎话
有的人在说谎时会扯上其他事情来掩饰,这些事件可能是相关的,也可能是无关的。因为他们想要强调自己所说的都是实话,但又没有证据,所以会尽力扯上其他的事情。当然,如果扯上的是相关的事情,很多人是看不出来对方有没有说谎的。但是,如果对方一再试图通过“我发誓,我保证”等以证明自己是无辜的,那么你就要对他所说的话多加警惕了。
【微行为50】没有心理负担的“谎言”
有的人不喜欢直接说谎,因为说谎会让他们不安。但是,对于他们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他们就会用暗示的话语来回应。这样,他们既应付了别人的问题,给自己的感觉也是没有说谎,没有给自己添加心理负担。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