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HK$
182.9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101.2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HK$
113.9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HK$
109.3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HK$
273.7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HK$
89.7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HK$
125.4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HK$
79.4
|
內容簡介: |
在20世纪初,斯托夫人的教育经验被人们视为“教育神话”,并作为“教子圣经”。现在,人们比以往更关注孩子早期教育问题,斯托夫人的教育经验理应更值得广大父母学习和借鉴。
为了让广大父母更好地学习、理解和运用斯托夫人的教育经验,我们为此编写了《和孩子一起成长——斯托夫人教子全集》一书。与《斯托夫人的自然教育》不同,本书对斯托夫人的教育思想方法进行了全新的演绎。虽然本书也大量引用了斯托夫人教育女儿的实例,但是它只是作为阐述斯托夫人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引子出现的,本书着眼于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实际应用指导。在本书中,每一小节内容大体由事例引用、教育启示、延伸阅读和教建议等四部分组成,其中,后两部分内容就是侧重于实际应用指导来写的。并且,后两部分内容都是结合当前中国家庭实际总结出的教育启示,这对于广大中国父母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斯托夫人说:“伟大始于家庭。”孩子将来能否成为杰出的人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对他施行了什么样的教育。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父母教育得法,再普通的孩子也能成为优秀的人才。家庭教育伴随着孩子的一生,希望广大父母能够通过本书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孩子的科学的教子之道。
|
目錄:
|
导论
第一节 本书的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本书的目的
二、本书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关于新加坡语言教育问题的研究(学术史回顾之一)
一、关于新加坡华人历史和社会的研究
二、关于新加坡华文教育的研究
三、关于新加坡语言转移的研究
四、关于双语教育的文献研究
第三节 关于双语教育理论与模式的研究(学术史回顾之二)
一、国际双语教育基础理论与启示
二、国际双语教育典型模式概述
三、新加坡双语教育模式的归纳
第四节 关于本书的研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本书的基本框架
四、本书的创新尝试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六、使用资料说明
一、以英语为主的强制性双语教育
二、第二语文的强化学习与应用
第二节 双语教育分流制度
一、双语教育效果检讨
二、双语教育分流制度
第三节 特选双语学校
一、特选双语学校的背景
二、特选双语学校的实施
三、特选双语学校的转化
第四节 讲华语运动
一、开展华语运动的原因
二、讲华语运动的目标
三、推广华语运动的方法
四、讲华语运动的成果
第五节 统一教育源流的原因及步骤
一、统一教育源流的原因
第一章 双语教育萌芽期(1946—1955)
第一节 人口构成与语言传统
一、人口构成
二、语言传统
第二节 英文和华文教育的状况
一、初中等教育
二、高等教育
三、师范教育
四、课程课文及中国国语运动
第三节 双语教育萌芽
一、新加坡双语教育概念的产生
二、殖民地政府的双语教育政策
三、自治政府双语政策的形成
第四节 本章 小结
第二章 双语教育发展期(1956—1965)
第一节 双语教育与共同语文
一、《各党派报告书》以英语为共同语的主张
二、行动党政府确立共同语的主要考虑因素
第二节 教育制度的统一
一、课程与考试的统一
二、学制的统一
三、混合学校与双语教育
四、改换南大教学媒介语的序幕
第三节 学生选择就读英校的大趋势
一、华族学生选择就读英校的趋势
二、华校学生人数锐减的主要原因
三、华文教育团体提高英文程度的主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语教育成熟期(1966—1986)
第一节 强制性双语教育
二、统一教育源流的步骤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语教育定型期(1987一)
第一节 教育源流的完全统一
一、优化教育与统一教育源流
二、突出英语与保留母语的协调
第二节 双语教育分流制度改革
一、小四分流
二、小六分流
三、中四分流
第三节 教育报告书与华文教学改革
一、影响华文教学的主要因素
二、关于华文教学的主要建议
第四节 讲标准英语运动
一、讲标准英语运动的主要原因
二、讲标准英语运动的开展过程
三、讲标准英语运动的主要效果
四、讲双语运动与双语应用能力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语教育的成效——当前双语环境实地调查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调查方式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语言能力的变迁
二、家庭语用环境的变迁
三、学校语用环境的变迁
四、社会语用环境的变迁
五、语码夹杂
六、语言态度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论
一、新加坡双语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
二、双语教育对语言使用、语言态度及语言环境的影响
三、新加坡华人最常用语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新加坡双语教育对我国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及日文文献
附录
|
內容試閱:
|
民国开元至30年代,中国几乎每年都出版多种最新系列的课本,教科书时常更替重编,呈现出一种繁荣的景象,也为新加坡华校提供了足够的课本。作为中国小学课本,它们的共同点及特色在于,教材中充满中国文化、“党国”意识和北国风光,教导学生热爱中国热爱国民党,如“国旗飘飘,党旗飘飘,我上学校去”,但这些课本中的许多内容并不适合南洋的华文教育。1917年黄炎培考察南洋教育时说,“现行教科书之不适用于南洋”。①由此可见,黄炎培完全赞成南洋教科书需要根据当地华人社会的特殊环境改革重编。但由于殖民地政府对华教“束手不理”,华社本身又没有足够的资金、知识分子和办学经验,唯一可以“取经”的对象就只有自己的祖国。于是,华校的学制、课程以及课本,都只能追随中国了。华文教育向中国“取经”,当然意味着华文教育向中国教育接轨,自然应和着中国社会的节奏,跳着同样的血脉,结果是华族全面中国化,包括意识形态、精神面貌、社会结构和文化教育的建设;而以当时中国政治背景及社会背景而言,教育全面中国化,就意味着教育全面中国民族化以及全面中国政治化。在这样的形式下,华教介入中国政治活动也是必然的发展了。为了清除华校的政治活动,1920年殖民地政府颁布学校注册法令,此后至二战前就成了华校最为动荡不安的年代。造成这种动荡不安的最大原因是中国的政局直接影响了新加坡华族的民族情感和情怀,使华校出现了过分的反应,因而触犯了学校注册法令,最后,导致教员学生被扣留驱逐,学校被搜查封禁。琼侨华校的经历,就是华教艰辛适应学校注册法令的一个典型例子。1925至1928年间,琼侨有夜学(或兼办日校)24所,其中19所因查封停办。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