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科学发展报告 2012

書城自編碼: 195483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自然科學总论
作者: 牛文元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350909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7-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78/624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脊精装

售價:HK$ 259.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HK$ 91.8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HK$ 68.8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HK$ 113.6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HK$ 135.7
化妆品学原理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HK$ 57.3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HK$ 48.3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HK$ 57.3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HK$ 57.3

 

編輯推薦:
牛文元主编的《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2》是一部深入探讨科学发展内涵、总结科学发展实践、定量评估各地区科学发展能力的研究报告。
全书共分四篇,内容包括:科学发展理论,科学发展案例分析,科学发展指标体系设计,中国科学发展统计报告。
內容簡介:
《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2》是一部深入探讨科学发展内涵、总结科学发展实践、定量评估各地区科学发展能力的研究报告。《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2》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研究为特征,以GDP质量为主题,从经济质量、社会质量、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管理质量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GDP质量生成理论,研究了中国GDP质量指数变化的历史进程和未来趋势预测;以中央领导科学发展联系点和河北省唐山市为案例,介绍了这些地区近年来在科学发展实践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在深刻揭示科学发展内涵的“动力表征”、“质量表征”和“公平表征”的基础上,全面、定量地对中国31个省级单位(未包含中国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进行了“科学发展水平”的统一判别,并做出了相应的“发展能力资产负债”分析,定量监测和评估了各地科学发展的动态水平。
《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2》可供各级决策与管理部门、规划部门、从事科学发展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参与者,以及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關於作者:
牛文元、刘学谦、杨多贵
目錄
总论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篇 科学发展理论
第一章 GDP质量生成理论
第一节 GDP质量生成与中国发展
第二节 中国各地区2011年GDP质量指数
第三节 中国GDP质量指数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经济质量理论解析
第一节 经济质量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经济结构质量分析
第三节 经济质量效益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社会质量理论解析
第一节 社会质量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中国社会质量
第三节 社会质量建设的制度设计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环境质量理论解析
第一节 环境质量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中国环境质量分析
第三节 提高环境质量的政策设计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生活质量理论解析
第一节 生质量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生活质量与国民幸福
第三节 提高生活质量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管理质量理论解析
第一节 管理质量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政府管理创新
第三节 企业管理创新
第四节 社会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科学发展水平与GDP质量的资产负债分析
第一节 科学发展水平与GDP质量的资产负债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中国各地区科学发展水平与GDP质量的资产负债分析
第二篇 科学发展案例分析
第八章 中央领导科学发展联系点案例
第一节 牢记嘱托创先争优,加快建设美好安塞
第二节 探索建立服务群众新机制,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第三节 争创科学重建示范,争当跨越发展先锋
第四节 大力实施“四大工程”,创先争优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第九章 唐山科学发展案例
第一节 站在新起点,努力创造科学发展新业绩
第二节 加快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引领支撑城市转型发展
第三节 创新发展,绿色增长——在转型跨越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四节 接轨世界,牵引未来——科技创新为百年唐车插上腾飞的翅膀
第五节 创新驱动,升级转型——开滦集团经济转型的成功之路
第三篇 科学发展指标体系设计
第十章 科学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原理
第一节 科学发展的三大元素:动力-质量-公平
第二节 科学发展的五大基本表征
第十一章 科学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表达
第一节 科学发展指标体系的统计原则
第二节 科学发展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第十二章 科学发展指标体系设计
第一节 中国科学发展指标体系
第二节 中国科学发展指标体系的指标解释
参考文献
第四篇 中国科学发展统计报告
第十三章 中国科学发展数据统计图表
第一节 中国科学发展数据统计图表
第二节 中国科学发展总水平分析
內容試閱
第一章 GDP质量生成理论
第一节 GDP质量生成与中国发展
一、GDP质量生成的概念与内涵
我们不盲目崇拜GDP(grossdomestic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我们也不盲目抛弃GDP。我们关注的核心是不断追求理性高效、均衡持续、少用资源、少用能源、少牺牲生态环境,综合降低自然成本、社会成本、制度成本、管理成本前提下“品质好的GDP”。这样高质量的GDP,数量越大越好,增速越快越好。
宏观上,GDP是衡量国家和地区财富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发展实力的核心指标,曾被誉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近些年来,一些地区和部门由于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深度和认识水平尚未达到要求,对于GDP的作用和价值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为两个基本的倾向。
其一,认为GDP的数量和增速是衡量政绩的唯一标志,以GDP定英雄、排位次的风气,严重地扭曲了科学发展的核心要求。其二,当听到GDP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后,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GDP误国害民,罪恶多端,甚至想摒弃GDP。
上述这两大误区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对于科学发展的正确理解,同时也对我们的制度创新、政策颁行和体制机制建设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GDP的实质,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课题。必须明白的是,我们在清醒认识GDP缺陷的同时,必须承认在目前综合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财富积累的最佳定量指标,仍然非GDP莫属,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指标可以代替它。世界上存在着一个普遍的共识:即GDP在衡量地区财富的准确性上,一般可以达到80%~85%。问题不出在GDP的数量大小和增速快慢,而根本在于用何种方式、何种途径去获得GDP。如果是在创新思维情况下,少消耗资源、少牺牲环境,和谐包容、可持续地创造绿色GDP,那么这样的GDP增加越多、增速越快,就越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富足。因此,目前除了继续关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名义GDP(数量)外,如何科学地评价该GDP的优劣(质量),成为2011年度和2012年度《中国科学发展报告》的主题。在审慎地对比分析和长期研究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首次设计了“中国GDP质量指数”,用以评估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名义GDP的质量水平,同时在GDP的数量与质量之间进行了综合比较与对应分析,借以揭示出中国各地区国民财富积累中的深层次问题,为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定量的解释(牛文元,2011a)。
(一)GDP产生的历程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也是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GDP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用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牛文元,2011b)。
GDP账户的出现和发展主要是由于政府对经济信息的巨大需求。GDP账户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总统和他的顾问们正不知所措,主要是由于缺乏关于经济全貌的信息。他们只知道铁路运输骤减、钢产量下降、几百万人失业,却缺乏对于经济运行的全面了解。经济统计如同医生看病利用的现代检查技术,医生只有坐下来综合所有的检查结果之后才能为病人作出诊断开出处方。而经济政策制定者们与医生非常相似,因此,GDP账户所做的事就是给政府等经济活动参与者制定关键决策提供工具。在国民收入和产出账户(NIPA摧S,也即GDP账户)出现之前,美国政策制定者只能利用一些有限的、零碎的关于经济运行状态的信息来指导经济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把不完整数据资料所引发的问题突显无遗,这也直接导致了国民收入和产出账户的产生,正如著名专家弗若依恩(Froyen)指出的:“在看到当年为了对付经济大萧条,胡佛(Hoover)总统和罗斯福总统利用诸如股票价格指数、汽车货运量和不完整的工业产出指标等这些粗陋的数据资料来制定经济政策时,今天的人们一般会感到惊慌。而事实是那个时候并没有全面衡量国民收入和产出的办法。正是这个经济大萧条,以及随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的日益上升,使得全面衡量国民收入和产出成为必要,从而导致了一整套国民收入和产出账户的出现。”
为了满足当时的需要,美国商务部委托美国经济研究所(NBER)的诺贝尔奖得主库兹涅茨(Kuznets)开发一套国民经济账户。库兹涅茨教授带领一个主要由美国经济研究所和商务部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综合了全国经济研究所的有关研究人员和商务部的全体职员的工作。作为最早的成果即第一套账户终于出现在1937年提交给国会的报告和一篇研究报告―
《国民收入(1929―1935)》之中。
早在1942年,为方便第二次世界大战战时计划的制订,经济学者们引入了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年度估计来作为国民收入估计的补充。战时计划的需要也推动了投入产出账户的产生和发展。诺贝尔奖得主里昂惕夫(Leontief)开发了美国经济的投入产出账户,这一账户随后成了国民收入和产出账户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评价国民经济账户的有用性时,全国经济研究所主任米切尔(Mitchell)说:“只有那些亲历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动员的人们才会认识到:涵盖20年的国民收入估计及其在各个方面的归类,在为我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事业提供了多大的方便。”
50年来GDP产生的历程如下:
1)20世纪30年代,为弥补经济大萧条所揭示的信息鸿沟,库兹涅茨开发了一套国民收入账户;
2)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时计划需要推动了国民生产总值和支出估计的发展;到4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账户已经发展成为统一的一套收入和产出账户,通过它就可以对整个经济进行全面的描述;
3)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早期,推动经济增长的欲望及其所带来的利益导致了官方投入产出表的发展,对资本积累(形成)、政府和个人收入可以进行更为细致和及时的估计;
4)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加速的通货膨胀导致了改进的价格指数方法和剔除通货膨胀的实际产出的计算的产生。
5)20世纪80年代,服务贸易的国际化导致了国民经济账户对国际服务贸易估算的扩展。
6)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率先同IBM公司合作开发质量修正价格的方法和核算电脑产出的方法。
7)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分析局引进了更多的衡量价格和剔除通货膨胀以计算实际产出的方法,将电脑软件开发支出作为投资计算,修订了关于高科技产品和银行产出的核算方法(赵彦云和伍业峰,2001)。
GDP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成本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的差额。在实际核算中,GDP的三种表现形态分别对应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GDP及其构成。
从生产面出发也称最终产出法,先将社会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加以区分后,再把各产业产值相加,即
GDP=农业产值+工业产值(包括制造业、营造业及其他)+服务业(包括商业、金融保险及工商服务业、政府服务生产及其他)
从分配面出发也称附加价值法,它利用国内各种生产要素所得来估计,即
GDP=工资+地租+利息+利润+间接税净额+折旧-补贴
从支出面出发也称最终用途衡量法,以最终产品购买的支出来估计,即
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
关于GDP的重要性问题,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萨缪尔森(Samuelson)等在《经济学》第15版中通俗地写道:“正如太空中的人造卫星能够探测地球各大洲的天气一样,GDP能够给你一幅关于经济运行状态的整体图画。这就使得总统、国会以及联邦储备委员会能够搞清楚:经济是过冷还是过热,是需要刺激一下还是需要紧缩一点,是否有衰退或者通货膨胀的威胁。”
自GDP问世之后,权威人士对于它的作用和价值赞誉有加,均认为多年来无法综合衡量社会财富的定量指标,终于得到了一个满意解。美国前商务部长戴利(WilliamM.Delay)指出:“当我们要寻找商务部的先驱们创造的对美国影响最大的和最伟大的成就的时候,国民经济账户――今天称之GDP―的发明则当之无愧。”
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Nordhaus)甚至指出:“虽然GDP和其他国民收入账户是显得有点神秘的概念,但它们确实属于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列。”
此外斯坦福大学的弗里德曼(Friedman)、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博斯金(Boskin)、耶鲁大学经济学荣誉教授诺贝尔经济奖得主托宾(Tobin)、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Volcker)和格林斯潘(Greenspan)等都给予GDP以极高的评价。
GDP的功绩和贡献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它的光辉也不可能掩盖其先天的缺陷,尤其是它计量了不该计入的,也忽略了它应该计入的,因此一个粗略的估计认为,它对于整体财富计量的准确率可能达到80%~85%。而更为学者所诟病的则是GDP把质量不好的财富甚至把制造人类灾难的财富,也计入到其总量当中,其实这等于污秽了“真正的”财富。例如,著名的“投入产出法”制定者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瓦西里?里昂惕夫,在其逝世前曾一直设法需求将能源、资源、环境的代价纳入到投入产出体系之中,以消除资源能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成本外部化所换取GDP数量的不真确性。以里昂惕夫为代表的“自然绿色”派,虽然已经认识到自然资本在GDP创造中的巨大影响,但是这些先行者们似乎尚未包括更加广泛的“社会绿色”,即社会资本、行政资本、管理资本等对于GDP产生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如何思考自然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制度绿色的综合效应,这就为全面表达GDP质量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十分重大的挑战,也成为创制与设计“中国GDP质量指数”的基本出发点。
(二)GDP质量生成的内涵
挖掘GDP质量内涵的第一要义是促进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研究GDP质量生成的核心要求,是如何真实度量社会财富积累的过程与结果,以便更加精准地把握宏观经济走向与实施更加有效的经济调控。在中国当前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现代发展能级、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突破增长停滞陷阱魔咒的战略转折期,尤其要破除粗放式生产和非均衡生产、破除以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容量过度透支为代价去攫取财富、破除以社会环境劣质化与民生心理异化为代价去追求GDP总量的畸形增加。因此,我们倡导在坚守GDP质量的前提下,在摈弃名义GDP中所包含“虚数”的警示下,形成一个科学的、可信的、精确的国民财富账户,为社会财富的度量提供一个可比对的参考标准,同时对于各地的GDP质量生成提供可资借鉴的入口。
1.GDP质量内涵揭示“发展、协调、持续”的系统运行本质GDP质量研究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巨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深层次的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中的差异性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GDP质量生成内涵支持下的国家发展战略,才会具有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关系识别。面对实现其基本目标(或目标组)所规定的内容,规定了创制中国GDP质量指数的方案和规则,从而组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思考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去寻求对于GDP质量生成的“满意解”。例如,在中国GDP质量指数的设计中,我们不仅抛弃了自然资本超额损耗的“虚数”,同时也十分注重抛弃社会资本超额损耗的“虚数”。
2.GDP质量内涵反映“动力、质量、公平”的有机统一GDP质量内涵集中解决“又好又快发展”的3个基本组成元素:第一是寻求“发展动力”,通过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制度创新去调适生产关系,通过教育优先和科技创新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由此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优化匹配,共同完成我国新时期对于GDP生成的动力要求;第二是寻求“发展质量”,通过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达到高效、节能、减排的目标,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第三是寻求“发展公平”,将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将改善民生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为“品质好”的GDP生成培育一个理想的社会环境。只有上述三大宏观识别同时包容在GDP质量内涵的整体解释之中,存在的“GDP质量指数”就具有了统一可比的基础,对于科学发展的追求才具备了可观控的和可测度的共同标准。
3.GDP质量内涵创建“和谐、稳定、安全”的人文环境
一个和谐、稳定、安全的人文环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也是对于执政合理性的最高认同。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处于5000美元左右的发展阶段,容易出现“中等收入陷阱”,一般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等各种矛盾和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阶段,基本上处于“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重建、效率与公平应当不断调整”的关键时期。
中国正经历着社会发展序列谱上“非稳定状态”频发的阶段。在“改革、发展、稳定”的总体关系中,社会稳定是维持“国家系统”有序运作的根本保证。在GDP质量内涵的探索下,我们在“认同社会价值观念,整合社会有序能力,提高社会抗逆水平,健全社会道德约束”的同时,科学地、定量地、实时地诊断、监测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的总体态势变化、演化趋势和临界突破,构建一个完整地、系统地、连续地识别国家和地区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状况的基本态势,将成为品质好的GDP的生成提供基础支撑。
中国目前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贫富差异扩大、社会心理失调、群体性事件频发和执政风险加大等现象,将对品质好的GDP生成带来巨大的陷阱。德国著名学者哈肯(Haken)的研究结论指出:促使系统崩溃的真正动力,不仅仅是那些眼花缭乱的“快变量”,更是那些持续引发系统劣质化的“慢变量”,因此,由“主流疲劳”带来的长期效应和心理预期,在分配不公、腐败高企、制度失灵、机会不平等和社会不公平等事件的催化下,将对真实GDP的生成提出真正的挑战(牛文元,2011a)。
二、中国GDP质量指数的理论建模
针对当前GDP所无法真实反映绿色发展的几大问题,以及现有GDP将增长与发展之间割裂开来的状况,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提出并创制“中国GDP质量指数”,用该指数(质量表征)同每年公布的名义GDP(数量表征)进行逐一对比,可以从宏观上和更深层次中去发现各地区在形成GDP过程中所选取的路径和方式。
理论上,“中国GDP质量指数”企图回答3个问题:GDP将如何反映真实财富?GDP将如何反映可持续发展?GDP将如何反映社会和谐水平?
应用上,“中国GDP质量指数”与单纯的绿色GDP不同,它并不是只考虑资源与环境的代价(自然资本),它也平行地考虑社会和谐与民生幸福(社会资本),同时还考虑到发展观念与管理水平(行政资本)。因此,“中国GDP质量指数”无论在理论的开拓上,还是从实际的应用上,都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中国GDP质量指数”的理论模型
“中国GDP质量指数”的理论模型,是在“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中,围绕着GDP质量生成的“发展度”(数量维)、“协调度”(质量维)、“持续度”(时间维),求取在平衡状态下的目标函数最大化。
图1-1中从t(0)到t(N)的矢量,代表了规范意义下获得GDP的最佳发展行为。凡是偏离或背离这个矢量,均被认为是在不同程度上对于GDP最佳发展行为
的失误GDP 。质量监测的理论框架,建立在区域的发展过程与综合行为的本质之中,因此它必须处于生态响应(自然)、经济响应(财富)和社会响应(人文)的三维作用之下。
1)考虑表征GDP质量的“发展度”。它代表着GDP产生的第一个本质要求,亦即在原来基础上对于t(0)→t(N)方向上的正响应。如果用G表示发展度,则它随时间的变化为正时,代表了它在“质量约束框架下的数量追求”。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