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9.8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85.2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9.0
《
瘦肝
》
售價:HK$
102.4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7.3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
》
售價:HK$
158.7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HK$
102.4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HK$
34.3
|
編輯推薦: |
王冀:他是克林顿、希拉里、宋楚瑜的老师;他“在美国政府机构中地位甚高”,他是中美40年交往的亲历者,历史细节缔造了一个人物的传奇。
★中美建交之际,美国国务院为何偏派他秘访大陆?
★张学良终获自由,回归大陆之计为何夭折?
★50年后,宋美龄究竟如何重返美国国会山发表震惊世界的演讲?★从反目到联合,2004年台湾“大选”“连宋配”怎样达成?
★2005年,国共领袖再次握手,连战怎样终登大陆?
|
內容簡介: |
本书作者王冀出生于民国政要家庭,其父亲王树常系原东北军高级将领,与蒋介石、宋美龄、张学良、张群、顾维钧、陈立夫、韩复榘等国民党政要,以及毛泽东、周恩来、林彪、聂荣臻、杨尚昆等中共领导人往来密切。作者从小耳濡目染留下了关于这些名人的许多鲜为人知的记忆。
1949年作者来到美国求学,并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文部主任。在此期间,作者频繁穿梭于中美两国和台湾、香港地区之间,不仅与台湾地区的国民党领导人交往密切,而且与美国政要、中共高层领导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作者是尼克松访华后第一位具有官方背景返回大陆的华侨,亲身见证并参与了抗日战争、中美建交、中美学术文化交流、两岸会谈、1995年宋美龄国会演讲、江泽民、胡锦涛访美、连战访问大陆等重大历史事件,为中美关系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作者与张学良将军和宋美玲女士交往密切,曾经积极为张学良秘密访问大陆穿针引线,并成功地策划了1995年宋美龄在美国国会的第二次演讲,轰动世界。作者对这两段交往的回忆为我们揭示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幕。
|
關於作者: |
王冀,1932年生,祖籍中国辽宁,为东北军高级将领王树常之子。1949年赴美国求学,
1957年进入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1975年担任国会图书馆中文部主任,直至2004年退休。20世纪70年代,王冀受美国国务院指派秘密访问大陆,为中美两国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5年,发起并成立了美中政策基金会,旨在加深美中两国从高层到民间的广泛交流。王冀先生交友广泛,常年频繁穿梭美国与中国、大陆与台湾、香港与内地之间,不仅与台湾地区的国民党领导人交往密切,而且与中美两国的政要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亲身见证并参与了中美建交、中美文化学术交流、江泽民与胡锦涛访美接待等重大活动,并一手策划了1995年宋美龄在美国国会的演讲、2006年连战访问大陆等重大历史事件。
|
目錄:
|
前言
自序
一、我的童年
1.1 我的家庭
1.2 儿时的记忆
1.3 西安事变
1.4 国难当头
1.5 抗战胜利后的北平
1.6 解放战争
1.7 辗转赴美求学
二、初到美国
2.1 在纽约
2.2 进入马大
2.3 大学学习
2.4 日常生活联系
2.5 担任中国同学会会长
2.6 开餐馆的经历
2.7 排演话剧
三、教书岁月
3.1 外交学院
3.2 进入乔治城大学
3.3 留校任教
3.4 学术社团组织
3.5 教书轶事
四、国会图书馆的岁月
4.1 初识国会图书馆
4.2 工作机会
4.3 国会图书馆简介
4.4 中文收藏沿革
4.5 初期的工作
4.6 编写中国科技工具书
4.7 科技部的工作
4.8 光荣进入中文部
4.9 国会图书馆善本书典藏
4.10 中文部的工作伙伴们
4.11 前往香港
4.12 担任中文部主任
4.13 中外学者
4.14 与美国政界人士的往来
4.15 重返香港中文大学
4.16 其他工作
4.17 经历9?11
4.18 中文部去留风波
4.19 退休前后
4.20 国会图书馆内幕
五、华盛顿五十年
5.1 个人生活的杂忆
5.2 美国种族问题
5.3 华盛顿的变迁
5.4 在美华人
5.5 台湾见闻
5.6 台湾驻美外交官
5.7 大陆驻美使节
5.8 成立美中政策基金会
5.9 基金会活动
5.10 美国智库介绍
六、与大陆的联系
6.1 首次回国
6.2 促进中美图书馆界交流
6.3 中美建交前夕
6.4 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我访问大陆
6.5 和大陆各界的往来
6.6 我所参与的几次重大活动
6.7 基金会参加外事接待的经历
七、我与张学良将军的往还
7.1 背景
7.2 建立联系
7.3 首次见面
7.4 张学良口中的历史
7.5 我与张将军的亲密关系
7.6 回大陆的努力
7.7 张学良在美国的三个月
7.8 终成泡影
7.9 最后的日子——张学良夏威夷的岁月
八、我与宋美龄晚年的岁月 1994-2003
8.1 宋美龄往事
8.2 首次拜见宋美龄
8.3 推动宋美龄重返华盛顿国会
8.4 宋美龄最后的日子
九、我与台湾国民党的几段往事
9.1 促成连宋配
9.2 连战访美
9.3 连战大陆行
9.4 大陆行之后
9.5 两岸关系的思考
后 记
|
內容試閱:
|
★ 张学良口中的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1989年3月2日,第一次见到张学良将军之后,我就成了张家的常客。6月份我如约来到台湾庆祝张学良的生日,当时参加祝寿宴会的有我和太太、王新衡的儿子及其弟媳妇等亲属。当时张学良、张群、张大千、王新衡,合称“三张一王”,是台北四大名士,每周都轮流做东聚会吃饭,人称“三张一王转转会”,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和张学良接触的人。除了王新衡外,张大千曾送了很多画给张学良,而且张大千家里的饭也很好吃,张学良很喜欢去张大千家吃饭。张群是蒋介石在日本的同学,也和我父亲是同学,曾效力东北军,对张学良也很好。我们在台北圆山饭店吃饭,这是台北最豪华的酒店。
那一次,我与张学良又长谈了许久。他说以后我去看他就不用通过王家了,直接和他联系,他会派车来接我。他说:“以前带你来的都是特务,都是台湾‘安全局’的,否则怎么能带你来见我呢。所以以后自己直接来见我,他们在身边有些话我也不太好说。”
张学良在北投有房子。他的官邸门口对面就驻扎着警察,名为保护,实为监视,张学良的进进出出都在掌握之中。我之后一般都在北投与张学良见面,次数多了,和警员们也都熟悉了。
张学良和我十分亲近。他字汉卿,我起初喊他汉公。他说不用,这么称呼显得太老,就让我直接喊他汉卿好了。我们平时都会天南海北聊许多,他说给我听很多掌故笑话,还有以前他在东北长大的往事,听了很有意思,也很长见识。
我们聊天大多数时候,赵四小姐都会陪在旁边,不过有时听烦了,就说:“你这些话我都听了五百多遍了,不想听了,你给王冀说吧,他喜欢听。”于是就上楼休息了。
张学良说他不喜欢台北,他希望去美国,他的儿女都在美国居住。赵四小姐每年都去,但他自己不能去。于凤至所生的两个儿子都已经去世了,另外一个赵四小姐生的儿子还在世。张学良说:“他们从小就去美国,不会说汉语。他的女儿张闾瑛也在美国,挺好,不过她的丈夫和我不太来往。”
他说:“非常感激小妹(赵四),这么多年以来一直陪着我照顾我。”赵四的父亲是平津铁路局局长,也是名门闺秀。他们认识是在1926年左右,那时张作霖在北平做大元帅,张学良帮助父亲管理东北军,那正是东北军最强盛之时。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后来住在洛杉矶。分开多年一直没有离婚,直到1964年的时候,于凤至写信给张学良说为了成全他和赵四小姐的好事,决定同意离婚。于是张学良与赵一荻女士1964年举行了基督徒的婚礼,正式结婚,有情人终成眷属。
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被软禁,长期生活在充满危险、朝不保夕的环境中,如同犯人一般。杨虎城在重庆被暗杀的地方距离张学良曾经的关押地非常近,他当时并不知道杨虎城被害的事,但他说后来知道也不奇怪,这些都是意料之中,没什么好吃惊的。赵四小姐说:“那段日子,每天晚上睡觉时都不知道第二天早晨能不能活着起床。”
这样的情况直到蒋经国死了以后才好转。张学良说:“自己早做好准备,并不害怕。我认为我做的是好事,也不愿逃跑。只是小妹(赵四)一直陪着我受牵连,担惊受怕。她并没有参与西安事变,结果却被牵扯进来,心里很对不住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