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HK$
299.0
《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售價:HK$
181.7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售價:HK$
177.0
《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售價:HK$
112.7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售價:HK$
78.2
《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售價:HK$
89.7
《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售價:HK$
147.2
《
宋代冠服图志(详尽展示宋代各类冠服 精美插图 考据严谨 细节丰富)
》
售價:HK$
87.4
|
內容簡介: |
陶东风主编的这本《大众文化教程修订版》对大众文化作了详细的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大众、大众社会与大众文化;大众文化的几种主要研究范式;影视文化;流行小说;流行音乐;网络文化;广告文化;视觉文化等。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關於作者: |
陶东风,1959年生于浙江。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文化研究》丛刊主编。主要从事文艺学、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已经出版的相关专著包括《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文学史哲学》、《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从超迈到随俗——庄子与中国美学》、《后殖民主义》、《阐释中国的焦虑——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从美学到文化——陶东风学术自选集》、《90年代审美文化研究》、《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社会理论视野中的文学与文化》等,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翻译《文化研究导论》等。
|
目錄:
|
第一章 大众、大众社会与大众文化
1.1 大众与大众社会
1.2 什么是“大众文化”
1.3 大众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第二章 大众文化的几种主要研究范式
2.1 文化主义范式
2.2 批判理论范式
2.3 文化领导权理论范式
2.4 能动受众理论范式
2.5 政治经济学范式
2.6 结构主义及符号学范式
第三章 影视文化
3.1 中西影视发展概述
3.2 好莱坞模式与电影产业
3.3 肥皂剧的大众意识形态
3.4 亦真亦假:电视真人秀
第四章 流行小说
4.1 流行小说概说
4.2 浪漫-言情小说
4.3 武侠小说与中国人的江湖情节
4.4 金庸小说的经典化
第五章 流行音乐
5.1 流行音乐及其发展简史
5.2 流行音乐理论辩论:当阿多诺遭遇吉安德隆
5.3 听觉视觉化:流行音乐与消费主义
5.4 成长的故事:流行音乐中的文本分析
第六章 网络文化
6.1 互联网的发展与网络社会的崛起
6.2 国外网络文化研究状况简介
6.3 网络文学
6.4 网络与公共领域
第七章 广告文化
7.1 广告简史
7.2 物与意义——作为意义制造的广告
7.3 广告文化背后的权力与意识形态因素
7.4 广告效果的暧昧性
第八章 视觉文化
8.1 从“语言论转向”到“视觉转向”
8.2 视觉的政治
8.2 视觉的消费
第九章 消费文化语境中的身体
9.1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建构的身体发展简史
9.2 身体翻身:从手段到目的
9.3 可塑的、反本质的身体
9.4 身体的审美化:商品价值与权力关系
9.5 身体与身份认同
9.6 传媒塑造理想的身体
第十章 大众文化中的粉丝文化
9.1 粉丝与粉丝文化研究
9.2 粉丝狂热的外在原因
9.3 粉丝狂热的内在原因
9.4 粉丝文化与消费经济
附录一:主要关键词索引
附录二:重要大众文化理论家人名索引
初版后记
修订版后记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大众、大众社会与大众文化
1.1 大众与大众社会
1.1.1 大众社会的兴起
大众社会是一个区别于传统社会的现代社会形态参阅文框l.1,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工厂系统和公司制度、官僚体制和科层组织、社会分层与社会分工、移民与杂居、契约与法制等现代社会结构的建立而兴起的。有人曾这样概括过大众社会成立的条件:1产业化的批量生产和大量消费者的存在;2社会的平权化和民主化的发展;3大众传媒的发达和:大量信息、娱乐产品的提供;4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5传统中产阶级的衰退和以白领为主的新中产阶层的扩大;6社会组织的官僚化。
德弗勒和鲍尔一洛基奇在《大众传播学理论》一书中,曾对大众社会作了如下的界定:“大众社会的概念不等于数量上的大型社会,世界上有许多社会攻口印度有着巨大数目的人口,然而就其社会组织而言,它仍然属于传统的社会。大众社会指的是个人与周围社会秩序的关系。”大众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最大区别,不在人口数量的多少,而在结构关系的不同,而这种不同又主要体现在大众与大众之间、大众与社会权力精英之间的关系上。下面我们分别给予阐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