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HK$
99.7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HK$
62.7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199.4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6.1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HK$
445.8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HK$
221.8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HK$
99.7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黄通是国民党老派人物,一生奔走国民党党务、政务、法务,经历甚为丰富,盖官阶不高,但威望孚众。曾亲历力行社、复兴社、三青团的基层组织创建与高潮阶段,抗战胜利后任南京市三青团支部书记长,为维持南京政治秩序贡献良多。1948年任立法委员后,致力于宪政体制建设,为“立法院”及法制委员会重要人物。因此,黄通的口述自传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可读性强,对研究两党关系史、国民党党史、台湾政治体系构建史等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內容簡介: |
《黄通口述自传》原版名《黄通先生访问记录》,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于1991年1~10月间在台北市复兴南路黄公馆共采访32次记录所辑,陆宝千先生主持采访,“立法院”郑丽榕女士记录,近代史所沈怀玉、魏秀梅女士整理。黄通先生自拟大纲,分类而谈,自述细节生动、周详。特别是有关力行社、复兴社、三青团以及“立法院体制委员会”诸内容,大陆史学界所见有限,对于研究和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国民党党史、国共两党关系史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關於作者: |
黄通(1907~1997),号更夫,江苏海门人。曾就读上海文治大学。后考入黄埔军校,1929年毕业于南京陆军军官学校第七期,职炮兵少尉。1933年后离开军职,曾历任贵州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南京市参议员、南京市三青团支部书记长、立法委员、国民党改造委员会书记长、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党务顾问及“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职。
|
目錄:
|
第一章 第六代田舍儿
第一节 八府井黄江夏堂
第二节 海界长春第一埭
第三节 题过六次名与字
第二章 不完整的学历
第一节 破例自去洋学堂
第二节 是彷徨更是祈望
第三节 学徒偷做大学生
第三章 进黄埔死里逃生
第一节 伪装读六法全书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清党
第三节 三度应入学考试
第四节 浙江代训黄埔生
第五节 中央军校第七期
第四章 做革命的军官
第一节 破例优遇当排长
第二节 兴高采烈上战场
第三节 归德炮兵上刺刀
第四节 总司令冲野鸡岗
第五节 移防杭州再整训
第六节 郑州开封再出发
第五章 全阶段的训练
第一节 军官教育连学员
第二节 特别研究新闻系与第六章 参看
第三节 政训研究班工作
第四节 防空学校研究班
第五节 抗战初庐山受训
第六节 革命实践研究院
第七节 联合作战研究班
第八节 战地政务研究班
第九节 国防研究院七期
第六章 复兴运动与吾
第一节 密受侦查被吸收
第二节 在东北军中去来
第三节 交通研究所雄图
第四节 贵阳市整饬警风
第五节 巴黎梦参与缉私
第七章 重披军装主训练
第一节 考核表决定县长
第二节 司令参长竞垂青
第三节 萧纶甫军政部令
第四节 练新兵驻阴阳界
第五节 送新兵师长设宴
第六节 高风亮节 朱劫老
第七节 非战斗部队突围
第八节 一刻钟结束起立
第九节 借住上饶失业群
第十节 脱下军服民间去
第八章 高原梦断哀思
第一节 上饶西行止贵州
第二节 共研三月获结论
第三节 时局突变人事变
第九章 九月九日九时
第一节 一再意外喜望外
第二节 康先生说你怕死
第三节 团长召见电飞渝
第四节 不待召见去受降
第五节 上海有天上地下
第十章 南京市的纵横
第一节 工作空间广且大
第二节 南京的民意代表
第三节 协助治安与市政
第十一章 以宪制为己任
第一节 选择法制委员会
第二节 总统就职疑不祥
第三节 立法院新旧派系
第四节 民主自由昙花现
第五节 赶来冲破主和电
第六节 疏散留京被栽诬
第七节 广州气氛危机大
第八节 中常会哭蒋李函
第九节 居正院长差半票
第十节 反对倪任秘书长
第十一节 院会通过大整肃
第十二节 国庆酒会后疏散
第十三节 立监委国代纷电
第十四节 改造设立委党部
第十五节 出版法电力加价
第十六节 三次院会捕委员
第十七节 中央政策委员会
第十八节 立院党部书记长
第十九节 五权宪法守护者
第二十节 全身而退无怨仇
第二十一节 退职后感怀希望
第十二章 台中市党团部
第一节 暂安台中模范村
第二节 台中市选举市长
第三节 成立改造委员会
第四节 辅选第二届市长
第五节 又拖三月再回任
第六节 青年反共救国团
第十三章 律师事务十年
第一节 依法取得律师证
第二节 两年准备一年习
第三节 酸甜苦辣五味陈
第四节 受理诉讼看法官
第十四章 中央党务三年
第一节 中央党工通行政
第二节 党工待遇比文官
第三节 悄然依例请退休
第十五章 感恩感德感怀
第一节 未报亲恩未扫墓
第二节 感恩长者师友爱本节与第二章参看
第三节 感怀身世瞻未来
附录:问答
一、大法官会议法
二、国防组织法
三、管理外汇条例
四、劳动基准法
五、师范教育问题
六、审检分隶问题
七、关于徐复观
八、家庭情况
|
內容試閱:
|
第二章 不完整的学历
第一节 破例自去洋学堂
开学那一天,父亲为我买了一本三字经。到学校去时,顾玉簧老师说:“现在不读三字经了,要读教科书。”我没有教科书,就在回家的路上哭。父亲问:“为什么哭”我说:“我没有书。”他说:“不是有三字经了吗”我说:“老师说不教这个,要教教科书。”“什么是教科书”“不晓得。”“哪里去买”我还是不晓得。后来还是听别人讲,才知道要用新出的共和国文教科书,读了一年,老师教了一、二册。
到了第二年,换了樊庆家老师,他是海门师范毕业的,高明一点。他在刘家仓按:仓为储粮之所,海门人称地主之巨宅曰仓开了私塾,我的堂兄和从兄比我早开学,也同在那个私塾,他们读的是最新国文教科书。老师教的时候,我大体听得清楚,所以我等于读了两本教科书。有趣的句子我很快背下来,例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好几个学生读不下去,因为生字太多,但是我却背了下来。读了一年,这位老师又走了,我又回到隔壁私塾,顾老师又来教我们。我连续读了三年,到第四年,另一位也是海门师范毕业的年轻老师施鸿勋很快的把国文教科书都教完了,再教什么呢没有了。于是他把他读过的古文辞类纂选文教我,那时候还是按旧规炬,要背书,一本一本的背,每天背好多本。他说:“你光读国文,没学过算术,我再教你算术。”他又说:“你已经知道加、减法,不必学加、减法。”我怎么会懂加、减法呢这是因为我的外祖父做过生意,会打算盘,打得很快。施老师教我九九乘法,我背得很熟,从乘法学起,后来又很快地学除法,大概一个学期中,乘、除法都学会了,再到第二年上半年,老师又勉强教了我半年,之后告诉我:“你赶紧到洋学堂去吧。”
那个时候洋学堂只有启秀小学,离我家很远,在四里路外约两公里,要走路去,而且经过好多田埂,我没去过,只听人讲过,可是老师这么说,我就决定下学期秋季始业时去。
谁和我去洋学堂呢我找了伯父家的老二,他比我小两岁,我要他一道去。我的伯父大大的反对,他说:“读书有什么用有好多人家的子弟读了多少年书,最后还做了强盗,读书没什么用。”在我的环境中,赞成我读书的人几乎没有,一般人通常只读个两、三年,顶多学学怎么写自己的姓名,别的都看不懂,所以我在小学时就替人写门对和一些简单的借约之类,因为附近没有人会写。
后来我自己想想,我没去过洋学堂,不如先去看看再说。一到洋学堂,校门口挂着国旗、校旗,正像教科书上写的:“国旗、校旗交叉悬于门”。我好开心,于是自己去找老师,说我是来读书的。老师问:“你读了几年书了”我说:“读了四年半了。”老师说:“那你现在进高等小学吧。”其实我也不懂什么高等、初等。我从高等小学一年级开始读,头一年读得还不错,大家都读土音,老师讲话我都懂。那时候家里还没有要我做多少事,还可以让我每天上学。
到我二年级时,父亲也种了荡田苏北海埔新生地,生长芦草者,曰荡田,在如皋境内,田很多,每一块垗.不多等于我们原有的大垗.那么大,我们种了乙垗,一望无际,很诱惑人。棉花白了,要收花,父亲一个人忙不过来,叫我去帮忙。我们用个竹竿扎上围裙,往房子外面一插,附近老百姓就来了。他们讲石港话,我们讲海门话,彼此不通,但是他们晓得田里要收棉花;大家也不必讲话。人一来,点好人数,从那头到这头,每个人身上系着围腰捡棉花,我站在另一头,他们捡好后把棉花包送给我,我称称重量,好像是一斤给一个铜板或两个铜板,一天收了不少棉花。
花收完了,八月节也过了,双十节都快去了,学校早就开学,这下把我急坏了。这个学期不能去上学,怎么办我不敢跟父亲讲,因为棉花收得正忙,我不可以溜走。棉花田离我家有八十里,中间还要经过南通县,如果走错了,要跑哪去所以我也不敢一个人回去。我又想找邻居一起回去,结果都不行。我只好等收完棉花再回家去。这样,我的高小学业,便受阻于“状元田”。
所谓“受阻状元田”,“状元田”是一个典故,在张謇七十岁时,有一个汪姓人士送他一副寿联,上联说:“商总长,农总长,荣仕历两朝,鹤算龟龄,山下共称长乐老”;因为张謇当过农商总长。下联说:“东公司,西公司,大权揽一手,鲸吞虎踞,海滨尽是状元田”。我引用了其中“状元田”三字。
双十节过后,棉花收完了,我们也回家了,我立刻就跑到学监那里去,坦白的告诉他:“我到荡田去了,现在才赶回来,还能不能开学”他说:“好吧,你跟跟看。”那个学期我的名次落后很多,搞到二十几名,摔到后面去了。
海门的学生都讲海门话,但是启秀中学聘请盐城人来当教员,他说话有盐城腔,我们听不太懂,而学生的话他也不完全懂。因此在中学里,不讲国语怎么行呢可是那时候国语还没有通行。说话最土的是吴稚晖,一句普通话也不会讲。大概他英文很好,他曾在英国多年嘛。但是他在北京住了很久,虽然不会说北京话,他却提倡国语,在上海成立国语推行委员会,他当主任委员。暑假时国语推行委员会办了一个国语讲习班,内地各学校都有一个代表去受训。启秀就派了袁柳青去。他学回来以后洋洋得意,开始在每一班加国语这么一门课,先教注音字母。那时候注音字母有五十来个,很简单,有现成的注音字母本子,要每个学生买一本,学校有贩卖部,一本九个铜板,在我们看起来很贵,但是因为很新奇,所以大家人手一册,老师上课时就拿本子来念。那时候我大概是高等小学二三年级。有一天袁柳青来上课,看我桌上没有这本书,他问:“你的书呢”我说:“卖掉了。”“怎么卖掉啦要学这个呢!”我说:“我另外要买别的作业簿,差九个铜板,注音字母我已经背下来了,所以把簿子卖给别人。这只是学讲话嘛。”“那你讲讲看!”我一口气读完ㄅㄆワㄈ,他无可奈何,骂了一句:“你这个小孩子!”我有受奚落的感觉。
学校每周有周会,指定一个学生演讲,那个礼拜指定我讲。为表现我很重视国语,我想用国语来演讲。当时可以说全校没有一个人可以讲国语,连袁柳青也讲不出来。用国语演讲可要下功夫,正好有一位老师有一本国话字典,我借来看,选择一个非常简单而且人尽皆知的曾参杀人的故事。我把故事全文每一个字都查字典,注好注音字母,读个两三遍,背得很熟。到那天,演讲啦。礼堂里校长、老师及各班代表都在,平常校长很少来的。我一上台就说:“兄弟今天来讲一个故事,是什么一回事呢是曾参杀人的故事。”由于背得很熟,讲得非常流利,稍为还带点卷舌北平腔,大家没听过,拼命鼓掌,尤其校长听得眼睛都凸起来了!这一下子把袁先生气坏了,怎么这一个小孩子国语讲得那么好呢他根本不会讲国语。上课时他说:“国语和我们讲的话完全不同。”他举“自然”这两个字为例,比较海门话和国语的发音,事实上他是用土腔来发国音的,还是不对。我查字典,找出正确的发音,大家都没听过,所以我出了一个洋风头。
我小学毕业那一年发大水,没有学校上。我的小学老师龚庭槐国学很好,当时他兼任校长家的公馆先生,也就是家塾老师,校长家的儿子、女儿、子侄辈都来参加,只有十几个人。他们每天都有课,由龚庭槐老师替他们讲国学,包括四书五经和一些古文学。我没有地方上学,就跑到校长家去听课。他们在大厅里上课,因为淹水,我光了脚板,卷起裤管涉水而来,不能跑进大厅去,就站门外听课,有始有终的听完。老师也很感动,一方面他高兴有人来旁听,另一方面也感动我在没有书可读的时候,会跑去听课。他出了题目,要我作文交给他评阅,我也告诉他:“我想学写字。”小学生学写字要临帖,我没有钱买帖。他说:“你买一张宣纸来,我帮你写好了。”龚庭槐字有点名气,尤其他可以写各种字体,真、草、隶、篆,写什么像什么。他问我:“你要学什么”我说:“行书好了。”他就替我写了一本兰亭集序,摹仿王羲之。一张宣纸写完了,装起来就是一本帖。所以我说这段时间是“跣足庭立师写帖”,很可怜的,但是龚老师对我一直很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