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73.7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5.2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HK$
82.8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HK$
89.7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HK$
67.9
《
周易
》
售價:HK$
45.8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HK$
69.0
《
乾隆制造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最有技术含量的教子实战指南+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你的家教真理=只要读通读懂,孩子与父母的命运就会有重大改变
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英语和数学相当于小学二年级水平,语文相当于小学四年级水平。三年以后,却脱胎换骨,成为了一个积极、自信、好学且极具责任感的优秀少年,并顺利留学英国。他是怎么做到的?
在本书中,曾老师带领孩子依次突破了以下成长难关:自信、专注力、身份认同、羞耻心、恐惧感、责任感、审美观、自律、目标设定、时间管理、诚信、阅读习惯、好奇心、音乐素养、忍耐力、懦弱、虚荣、动手能力、反省精神、乐观……
这些坎儿也许你的孩子也需要跨过,那么,现在就拿起书来,成功有术,可以很快。
|
內容簡介: |
一个神奇的教学案例,乍一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是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引导孩子看电影、看历史书、打球、上手工课,激发他的学习信心,从而使孩子找到一个又快又好的学习上升通道。但这对师生之间神奇的化学反应究竟是怎么完成的?曾老师强调的在生活中
“潜入式教育”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书中就大有文章了。
|
關於作者: |
曾赞军,男,1973年出生,祖籍广东省惠州市,现居广东省深圳市。教育研究学者,探索教育问题二十余年,尤其热衷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他曾是狂热的户外旅行爱好者,曾经独自背包以苦行的方式游遍中国的大江南北,体验生活。后来成为自由摄影师,工作经验涉及金融业、商业、传媒、摄影、政治、教育等等,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及经验。在女儿出生之后,他决定放下原有的工作,投身实践教育,并且勤于笔耕,将许多教育幼儿的实践经验通过文字分享给年轻的父母们。其独创的“嫁接式”教学,帮助许多孩子扭转了人生轨迹,他也被学生和家长誉为“心灵捕手”“命运规划师”。
|
目錄:
|
序 言
第一章 如何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师生俩的初次见面
摸底测验
海量光碟的吸引力
看电影,先约法三章
第二章 诱发孩子自己思考
不经意地刺了一针
深夜里的忏悔
第三章 孩子只是白纸,涂成什么样在于师长
补救,还来得及
老师带我抄近路
第四章 外在形象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转变,从长发剪成小平头开始
换掉拉风扮酷的眼镜
第五章 量身设置课程的智慧
再微小的果实,也比空话有说服力
语文课,从读一部小说开始
走,到历史故事的现场去
“不战而屈人之兵”地引导孩子的兴趣
第六章 让孩子主动钻进阅读的“圈套”
跟玄幻小说say goodbye
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设套”
用电影辅助阅读
第七章 潮流真有那么迷人吗
什么是时尚潮流
家长为何不喜欢孩子追逐时尚
第八章 音乐的营养价值
音乐素养中的高级快乐
学习动机并不重要,学到知识才是关键
音乐是成长必需的“微量元素”
第九章 尊重孩子的心灵自由
多管齐下,爱上钢琴
做正确的事,打破常规又何妨
第十章 体育锻炼收益多
自己动手装篮筐
选运动项目,先给个理由吧
过分限制孩子的运动,不是真正的保护
第十一章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第一节手工课
一连串胜利培养出自信
去建筑工地体验生活
第十二章 帮助孩子建立严谨的契约精神
火烧千元纸币的行为艺术
在竹条下理解契约精神
第十三章 能自律就不要他律
“我”才是感受世界的主体
不要把宝全部压在考试成绩上
第十四章 “精神贵族”是这样养成的
在生活中进行“潜入式教育”
善养浩然之气
后记
|
內容試閱:
|
不经意地刺了一针
大约第五天,曾老师在书房忙完了事情,端着茶杯走进来和我聊天。他问我以前在学校里喜欢和什么样的同学交往。我就随口说了许多以前在学校里的事情:我总是和那些成绩差的学生一起玩,而且在教室走廊上,我们会集体嘲笑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我们笑他们假正经,还经常想办法捉弄或者打击他们,所以许多同学都怕我们。在学校里,我们那群人还是挺风光的。
曾老师听完笑着说:“你现在还想那些哥们儿吧?”
我说:“是啊,我们那群人……”
还没等我说完,曾老师突然打断我说:“这些天你已经说过很多次‘我们那群人’了,这种表述以后尽量不要再用了,因为你本不属于那群人。小松,你和他们根本就不同。你只是因为成绩不好,担心被同学孤立,为了被群体接受,可以扎堆儿,才选择和他们混在一起的。要不你现在认真想想看,难道你真的和那些曾经被你们嘲笑过、被你们打击过的同学有什么过不去的冤仇吗?”
我想了想,说:“是没有。”
“那你们为何要以群体的力量去嘲笑人家呢?”
我有点迷惑,答不上来。曾老师告诉我,有一本书叫《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这本书里面说:群体的力量经常是邪恶的、盲目的。而作为群体里的个人,很可能是清醒的、独立的。因此用群体的名义做坏事,并不代表群体里面的每个人都是魔鬼。我以前的那些行为,在仔细思考之后,我自己都找不出合适的理由去解释,这说明我内心有健康的道德判断标准,我知道做人的善恶准则。当我去思考它,思考的过程就是在寻找能合理解释自身行为的依据。可是找了一遍,我发现没有基础,嘲笑别人的依据根本站不住脚。所以,我不是真的坏蛋,我只是害怕成绩差而没有队伍接纳自己,于是就去附和那群成绩不好的同学,我其实只想取得某个群体的身份认同。
没等我回过神来,曾老师就起身走了。然后,我继续和胡老师耍嘴皮子。可是,曾老师刚才那番话始终在我心里挥之不去。我刻意不去想它,可它就在那里,我无法忽略它的存在。吃饭的时候,散步的时候,睡觉的时候,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审视自己。真别扭!我好像不是从前的那个“我”了。
--------------------------------曾老师谈思路--------------------------
这是我第一次对小松采用针刺式手法,用突击点穴的方式,刺穿小松心理上不正确的群体属性。通过针刺,让那个小水疱慢慢漏水,然后消失。小松本来就不是坏孩子,只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他自然就和学习差的同学扎堆。当他进入群体之后,就会不自觉地被那个群体的价值观牵引着走。
我现在先给他不经意地刺一针,泼一点冷水,让他通过刚才话语中的逻辑去反思。通过反思,促使他内心发生化学反应,让他与内在的原有形象分离。就像去除街边顽固的小广告纸片一样,先泼上一点水,让水分润湿纸张,同时分解部分胶水,再去剥除纸张就容易多了。
针刺式启发的要点在于准确、快速、灵活。话不在多,时机和语言的分寸都要掌握好。如果能击中要害,孩子内心原有的观念肯定会受到强烈冲击。
针刺之后你可以漫不经心地离开,剩下的事情,就是在他们脑内发生的“革命”了。你只需等待,等它分解到位了,再适当进行启发,这样的效果最好。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内在反思促成的变化,而不是由外力强行剥除的,这种自发的剥离效果更稳固,副作用更小。
许多孩子之所以浑浑噩噩,是因为他们对时间、对生命还没有过触及灵魂的思考。一旦某些信息刺激、诱发他们思考,情况就不同了。
深夜里的忏悔
那是我来到曾老师这里的第九天。对我而言,那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那天晚上,曾老师依然陪我看电影,这次是他选的片子是《霸王别姬》。身世凄凉的小豆子在戏班辛苦练功,因熬不住而逃离,偶然看到京剧名角唱戏,他突然开悟了,自愿回到戏班,甘愿接受师傅的鞭打,他的韧劲让我感动。
戏中的老爷子说:人啊,想成为角儿,得自己成全自己。
经过非同一般的苦练,昔日的小豆子成名了。他成了红星,想收留路边的弃婴,老爷子在旁劝道:还是不要了,小豆子,人各有命啊!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曾老师多次暂停画面,为我深入讲解故事的历史背景、剧情的发展线索。我当时真被电影给感动了。
假如没有曾老师在旁解说,这种影片我是不会感兴趣的,而且也看不懂,因为那些时代背景对我而言太过陌生,和我毫不相干。但是有老师在旁边适时解说,我似乎不大费力就能嚼出一些味道,并跟着故事进入了那个时代。
电影结束后,我们继续聊天。曾老师把话题往深处带,他给我讲了许多现代史知识,阐述1949年之前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形态变化。坦白说,那晚具体谈了什么我也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触动了我心里的某根弦,以至于让我忘记了周遭的一切。当晚,年少的我第一次失眠了。
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脑海里一片模糊。我想了许多,想努力给自己的生命找一点意义,但是我发现自己生命的行囊空空如也。蓦然间,我想到了未来——在寂静的黑夜里,我突然感觉深深的恐惧!
可我以前是从不担忧未来的!恐惧,如大军压境。对黑夜的恐惧,对未来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一起向我袭来。我想到自己快16岁了,功课却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水平,那不是羞耻,而是绝望啊!以后我还要走自己的人生道路,未来风云莫测,我该怎么办?
在黑暗中,我用被子把全身裹起来。我真想睡着啊!睡着了就能逃避这该死的思考了。我手足无措地陷入了恐惧的深渊里!在黑暗里,我不知不觉地哭了……
过了很久,我还是无法入睡。那种恐惧太深了,我就像堕入了宇宙深渊,孤独无助。我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于是起床,打开灯,看看时间,已是凌晨两点多了。我走到曾老师的卧室前,敲响了他的房门。
曾老师睡眼惺忪地起来开门,问我什么事。我说睡不着,很害怕。他丝毫没有责怪我半夜叫醒他,而是披上外套,陪我一起回到我的房间。他坐在我的床沿,像个洞悉一切的长者,安静地看着我。
我告诉他我心里的恐惧,我突然害怕一切,不知道该怎样独自面对未来的人生。我是一个废物,我终于明白了这一点。我以前错过了太多宝贵的时光,现在充斥胸口的全是痛楚和悔恨。
在曾老师面前,我伤心地忏悔自己过去的蹉跎。我迫不及待地把十多年来从没有表露过的自卑、怯懦都倾倒出来了。一个人在激烈情感的撞击下,会情不自禁地做出一些缺乏理智的行为来。简单地说,当时我真是崩溃了!
曾老师用眼神鼓励我,让我尽情地发泄。哭完之后,我对他说:“请您现在打电话让胡老师过来给我上课吧,我一刻也不能等了,我马上就要开始学习。”
曾老师看看时钟说:“不必急于一时。你目前的心情我能理解,但三分钟热度以后,你能不能长久地坚持下去才是关键。”
看我渐渐平静了下来,情绪也宣泄完了,曾老师才温和地说:“小松,你今晚会为自己流泪,我很高兴!这说明你长大了。可是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你想追赶时光,我可以担保:没问题,一定行!可是我也要告诉你,这不是靠三分钟热度能完成的,它需要长久地坚持,每一个小时,每一天,每个月,每一年。很高兴你今晚愿意叫醒我,让我和你一起分享忏悔的心情。可是我不会把你刚才说的话放在心上,所有的承诺和保证,在天亮后都一笔勾销,就当没有发生过。你是不是真的想改变,等睡过一觉之后,心情平静了,再扪心自问一遍。不管答案是什么,你都不用向我保证。我这里不保存任何人的保证书。如果你今晚的决心是真的,不妨在心里许一个承诺,由你自己来监督和保管。我很健忘,就算你明天仍不振作不努力,我一样不怪你。”
也许是哭久了、疲惫了,也许是将积压多年不敢吐露的心里话全掏了出来——我觉得整个人都空了。
后来我才知道,那一晚等我睡着后,曾老师打电话把这件事告诉了我的妈妈。当时妈妈在外婆家里,她马上把消息告诉了外婆、外公。外婆当时就哭了。他们期待我的醒悟已经太久。在那么普通的一天,曾老师的一个电话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曾老师谈思路--------------------------
一个年轻人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的精神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很多家长都为孩子瞎操心,为孩子代劳,反而扼杀了孩子最可贵的东西,那就是对自我行为的责任意识。缺乏对自己的责任感,就会成为灵魂的弱者,就无法真正锐意进取——其实多数时候是家长们在误伤自己的孩子。
假如家长希望孩子真正自律,就要放掉手上的鼻绳,让孩子像骏马那样奔腾。必须让孩子们明白,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他们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他们需要行使自由意志。当他们知道没有人牵着他的鼻子走,他才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放掉绳子,方能催生自律。自律滋长了,就能激活灵魂。
很多家长担心在孩子不懂事之前,如果不去管教他们,就会耽误孩子的成长。其实,如果管教得太严,反而会推迟孩子懂事的年龄。
家长对孩子严格的教育就像一条绳子,孩子看得见的绳子,大多是制作侏儒的器具。教育孩子的方法要适度,要隐形,就像经济学上常说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无形中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自爱、自律的性格。
家长的性格要稳重,不能刀子嘴,爱邀功,爱逞能,更不能嫉贤妒能。最好是沉得住气,管控得住自己的情绪,头脑清醒,对孩子讲道理——凡具有这些特征的家长,都能轻松地理解“隐形绳子”的妙用。
为激发小松开窍,我在背后做了许多工作。简单讲,首先找准学生的性格,摸清他原有的知识基础,然后有针对性地释放对口信息。这些信息假如契合他的基础,就能迅速激发其内在的反思。
就像放在空气不流通的小房间里的火炉,只要找对炉子的通风口,在恰当的方位吹进一些新鲜空气,必将促进它的燃烧。火炉的温度升高,整个房间将更有活力。我要做的,仅仅是给迷茫的少年递过一块抹布,让他们自己动手擦掉心上的尘埃,使灵魂重获光明。
小松来到我身边的第九天就开窍了,时间之短让我也有些意外。他的开窍,当然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一匹烈马在懂得不受调教无法成就自己的道理之后,才愿意低下头来接受驯马师的指导,这时就没有必要再用缰绳套住它了。而只需告诉他:管理好自己,懂得驾驭自我,就能真正获得强大的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