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王氏之死(新版,史景迁成名作)
》
售價:HK$
54.9
《
敢为天下先:三年建成港科大
》
售價:HK$
77.3
《
长高食谱 让孩子长高个的饮食方案 0-15周岁儿童调理脾胃食谱书籍宝宝辅食书 让孩子爱吃饭 6-9-12岁儿童营养健康食谱书大全 助力孩子身体棒胃口好长得高
》
售價:HK$
47.0
《
身体自愈力:解决内在病因的身体智慧指南
》
售價:HK$
98.6
《
非言语沟通经典入门: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第7版)
》
售價:HK$
123.1
《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售價:HK$
1680.0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HK$
1097.6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HK$
1680.0
|
編輯推薦: |
一个不读书、没有文化的画家是画不好画的,文化体现在哪里?更多体现在对自己内心和灵魂的反省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审美和心态越来越朴实,句子也平实了。“后之视今,犹如今之视昔。”也许再过几年看此书中文字还会觉得有很多浮华、不成熟处,这不能不使我胆怯和心虚,常有想退却的念头。
——张俊东
|
內容簡介: |
此书是作者近十年来关注、研究中国书画艺术以及其他艺术门类的谈艺随笔集,并收藏有作者的书画作品近120幅。内容涉及中国书画、文学、舞剧、话剧、音乐、电影等艺术门类。是一本朴实又深刻的文艺随笔,也是一部深刻的内心反省作品。本书随书赠送作者28.5cm*44cm《陌上赏花图》一张。
|
關於作者: |
张俊东,北京大学书法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中青年书画家、书画评论家。中国书协展览中心特聘学术主持,芥子园书画视频网艺术总监,《书画艺术》杂志编委。
作品入展第七届全国书法展,第八届中青年书法展,首届青年展,第二届中国书法艺术节百家精品展,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第三届楹联书法展获奖提名。论文《书法艺术审美标准建立的心理描摹》入选全国第六届书学研讨会。
完成书画理论研究专著《王羲之笔法及其流变研究》(湖南美术出版社)、《北京大学书法研究生班作品精选集?张俊东卷》、《流行书风档案》、《二十世纪著名书家作品门诊室》(正在出版中);尤以其《中国二十世纪画家书法艺术》、《二王书风在当代》、《第三届流行书风印象批评》等系列评论文章在书画界引起反响。并有百万字书画理论、评论文章发表于《中国书画》、《书画艺术》、《美术报》、《收藏界》、《中国书法》等专业报刊、杂志。
近年致力于中国画研究和创作,尤其在花鸟画创作上主张深挖传统、回归笔墨内美,取得一定突破。
|
目錄:
|
坚 持
由播音员﹃流口水﹄的特殊效果想到的
意临吴冠中的《美盲要比文盲多》
学问和学术
第一次画菊
去看展览的心情
为艺的真诚
艺术需要什么
是做艺术家,还是做赚钱机器?
为什么去批评?
又是这样的夜晚
为了什么?艺术是什么?
炎炎夏日里的那个﹃冷颤﹄
说说我的书法是怎么回事
零点心迹
从《走向表现》到走向表现
离不开铅笔
如遇故人
诗情
39分钟的精神盛宴
那枝玫瑰
自由
吴振立先生悄悄出现在京城
关于沃兴华先生专程抵京听石开先生篆刻讲座的感想
“非常经典”
生命的渴望
在路上
“虚己问道”书法网络展序
与狼共舞
梦想
盛夏的清凉
在“书画同源”提名展上海站展览座谈会上的发言
《王羲之笔法及其流变研究》后记
《王酥?史?捌淞鞅溲芯俊酚旨?br 112 不满意和深爱着并不矛盾
大雪与孤独
这场春雪,让我倍感孤独
对,有用吗?
繁华落尽,无心自达
疏旷天岸马,野逸云中鹤
诗意的追寻与执著
心存高远求文气,能过关者自知之
对传统的理解和思考
烂漫至极复归平淡
寻找直线与曲线
形式构成与气韵生动
用“有”去表现“无”
齐白石:人骂我我也骂人
春夜里,有淡淡的风吹过
初春,拜访邱振中先生
老戈,一路走好
公者,在这深深的夜晚很想与你喝一杯
美女和艺术家关于“天才与生命意义”的对话
对书画艺术的一种担当和责任
喝汤时,你会流泪吗?
斯琴高娃使《月牙儿》生韵
感受孔祥东钢琴演奏《黄河》
比蒙娜丽莎smile迷人百倍的卢舍那
张继钢三次“拥抱爱情”之凄美
不听音乐不是好孩子
缺少了音乐的清晨
纸上种植的“果园”
想起父亲
母亲的话
写给过七周岁生日的女儿
写给女儿八周岁生日的信
女儿制造的感动
悼恩师金开诚先生
追忆金开诚先生二三事
四哥
能不能再为你跳一支舞
为别人还是为自己
清冷的夜
真
写给30 岁的最后一天
我们一起走过
写在2006年的12月12日
五年了,我们把真情当做生命的痕迹镌刻在彼此心里
北京“窝”迹
代后记 有点“小清新”
|
內容試閱:
|
在“经典征服时间”前胆怯和徘徊
在整理书稿和最后校对期间,我不止一次问自己,为什么要出这本书,此书的特点是什么,要通过此书传递给他人什么信息。如果自己都回答不好这些问题,无疑此书是有盲目基因的。
之所以要做这本书,第一个原因是源于喜欢。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欢读书,喜欢写东西。从儿时喜欢小人书开始,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此读书习惯不是阶段性,不是偶尔,不是一暴十寒,而是持续,甚至是不曾一天间断。书读了一些,达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所以也就经常在书上作一些标记和眉批。这是这些随笔的最早雏形。第二个原因是多年的一个夙愿。写了一些文章,自然就想集结成册。其实写得最多的是评论、批评文章。那些评论、批评文章大多都发表过,也在书画界产生过一些反响。而读书之余,在这些评论、批评文章正事之余随手、随意写下的小文,或一个感悟、顿悟,或记录一种心情、心绪,或一个展览、一本集子的前言或跋,虽说是“边角料”,却有很多灵光乍现让自己惊喜、情感所至深深打动自己的东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喜欢就觉得是好玩意,美其名曰不敢私藏其美,实为炫耀和得瑟。其实多年以来就一直想出一本所谓书画家的随笔。当然,这里还带有对很多人说当代画家没文化的质疑和挑战,尽管不能改变人们的认识和判断,但也努力过。此书也算是实现了自己的一个想法。第三个原因是对父亲的怀念。2002年8月12日,我当时从黑龙江大庆来北京看首届流行书风、印风展览,而就在此时父亲突发脑溢血,赶回去时父亲已没有清醒意识。因为热爱书法艺术去看展览耽误了父亲的最佳治疗,一直是我愧疚和遗憾的心结。今年8月22日父亲去世整整十年。之前写得《想念父亲》、《纸上种植的果园》、《母亲的话》等文也收入此书,权当对父亲和母亲的交代和怀念。
概括而言,此书文章的特点之一是篇幅小,没有大文章。都是一些读书札记,一人一事的感悟和顿悟,当时成文想到哪就写到哪,没有做深入的论证和展开。未见深度,但见性情。特点之二是范围广。没有仅仅局限于书画领域,而是涉及到音乐、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涉及亲情、爱情、友情的文章也有一定比例。艺术是相通的在这里有一定体现。也是一个书画家对其他艺术的别样解读。特点之三情感是主线、是核。几乎所有文章都含有浓郁真挚的感情。笔者曾有个观点:艺术品是艺术家情感的结晶。没有光华璀璨的情感,作品就不会感人,也不可能产生精彩、伟大作品。特点之四是很多文章都有反思、反省自我的成分。一个不读书、没有文化的画家是画不好画的。文化体现在哪里?更多体现在对自己内心和灵魂的反省能力。笔者很欣赏中国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先生的:“盖儒家认为,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自觉地不断向上实践他所看到的理。”对于真理、高尚、伟大、文明的追求,是艰辛的。但要“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无论多么遥远,都要知行合一,积极实践。这样才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
在校对文稿过程中,发现稍早一点写成的文章用“的、地、得”等虚词和修饰词很多,句子也普遍长。原来觉得还好,现在觉得啰嗦冗长。从中也可以看出,随着年龄增长,审美和心态越来越朴实,句子也平实了。“后之视今,犹如今之视昔。”也许再过几年看此书中文字还会觉得有很多浮华、不成熟处,这不能不使我胆怯和心虚,常有想退却的念头。但转念想,时间是最伟大的,时间可以历练、考验、还原一切。可是谁又能征服时间呢,我想是经典,只有经典才可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但我们能够创造经典吗?担当意识、想法可以有,但太难了。知道怎么做,但却做不到。这就是人的局限性,也是缺憾之美。写下这段文字,以期再过五年、十年回首此书,能少一些缺憾,多一点自信。不知可否?
近日,北京百年不遇暴雨残酷夺去了37人的生命。愈发感到生命之脆弱和短暂。40岁要做减法了,不该关注的都退出和删除,只做一件事:安顿好自己的心灵,画好笔下的画。
2012年7月25日深夜于京华雍和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