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HK$
87.4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HK$
44.6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HK$
134.2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0.4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HK$
109.8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HK$
44.7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HK$
112.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HK$
201.6
|
編輯推薦: |
“中国新锐批评家文丛”由十位新锐批评家的十本批评文集构成,每本集子均是每位批评家近些年极为满意的论文的汇编,可以被视为此十位新锐批评家具标志性的文艺批评、文化批评与研究成果的精华性展示。这套文丛以近一二十年来的文艺创作(具体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影视、绘画、海外文学等),文化现象与问题,以及当下文艺批评状况等为探讨对象和研究范围,所谈论与探讨的学术话题极为广泛,几乎涉及当下文艺及文化批评的各个层面。
陈旭光编著的《文化的踪迹影像的激流》视野开阔,立论鲜明而语体活泼,意在为这个变动不居的多元时代“立此存照”,为读者提供了一份意味深长的中国“影像地理志”和当代“文化地形图”。
|
內容簡介: |
《文化的踪迹影像的激流》是“中国新锐批评家文丛”之一。
陈旭光编著的《文化的踪迹影像的激流》视野开阔,立论鲜明而语体活 泼,意在为这个变动不居的
多元时代“立此存照”,为读者提供了一份意味深长的中国“影像 地理志”和当代“文化地形图”。
|
關於作者: |
陈旭光,浙江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艺术学院教授、影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高教影视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致力于当代影视学术与文化的批评研究,系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资深评委。主要著作有《艺术的意蕴》(2000)、《中西诗学的会通》(2002)、《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2004)、《影视鉴赏》(2009)、《影像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与文化研究》(2011)等。
|
目錄:
|
第一辑:影像文化的转型与话语变迁
影像的激流:当代中国的文化转型与影视话语变迁
悖论与选择:全球化语境与中国电影的现代化民族化问题
六十年中国文艺变迁的一个视角:从“理性美学”到“感性美学”
华语电影大片十年:全球化时代中华文化的影像化表述
“经典大众化”:重构与消费
第二辑:影视的创意力、想象力和批评空间
中小成本喜剧电影的“后冯小刚”时代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谁在说”和“怎么说”
反思中国电影的想象力缺失问题
电影中“摇滚”的形象及其文化含义
电视剧创作态势:创意的限度、现实的边限与价值观本位
电视剧文化功能与影视文化批评的空间
第三辑:中国电影的“代际”问题与青年文化的凸显
第五代导演:身份认同、时间焦虑与“视觉的启蒙”
第六代导演:个体主体性的成长
第六代电影:青年文化的表征
第四辑:电影导演的艺术素描与艺术辩证
黄建新:“常”与“变”的艺术辩证法
王小帅电影精神素描:从《冬春的日子》到《青红》
路学长:《租期》及第六代导演的某种现状或路向
张元:“纪实”的踪迹
第五辑:个案:叙事、类型与文化的症候
《夏日暖洋洋》:主体意识、“现代性”反思、纪实的“表现”和“抽象”
《益西卓玛》:精神皈依、自我超越与语言的自觉
《美丽的大脚》:“影响的焦虑”之偏离、自我的超越及其限度
《太阳照常升起》:分段叙事、梦幻拼贴与复杂的主题寓意
《手机》:冯小刚的“变脸”与电影中的媒体
《集结号》:双重的突破与“庶民的胜利”
《梅兰芳》:艺术人生的还原 心灵史诗的呈现
《三枪拍案惊奇》的“三枪”:品牌、类型、大众
《建国大业》:“创意”制胜与“国家形象”的重建
《孔子》:价值选择与国家形象塑造
《赵氏孤儿》:叙事与哲理的龃齬或“因意害辞”
《失恋33天》:女性视角、小资情调、物质主义与青年电影“主流化”症候
|
內容試閱:
|
第一辑 影像文化的转型与话语变迁
影像的激流:当代中国的文化转型与影视话语变迁
一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百年中国艰难曲折的跋涉求索,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一直在迂回曲折地前行。处于这一巨变期的中国新时期/后新时期的影视艺术与文化,既是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作为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特殊的意识形态。更是这一转型期的历史见证。
世纪之交的文化转型不但意味着包含了众多艺术门类的整体艺术思潮和审美文化的转型,也指涉了包含社会、经济、体制、价值观念体系、文化、习俗等全方位的变化转型。这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重要方面:
其一。社会市场化和意识形态的淡化与分化
从根本上说。当下中国之社会经济基础对文学艺术、审美文化的制约,是通过市场经济机制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而操控的。
原来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社会基础是整齐划一的社会阶级结构。由于国家操控了全社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政治社会完全掌控了市民社会。在一定程度上,20世纪下半叶中国主流社会文化甚至是一种准军事性文化。而今日市场经济的实行,使得政府不再直接管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这就导致了社会各阶层的重新整合与分化,也使非官方的社会行为、组织结构得以普遍存在。在此基础上,市民社会得以形成,市民意识形态开始抬头。国家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阶级的分化,阶层的多元化、复杂化进程更为迅速,阶级成分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巨变。
至此,市民文化,市民意识形态正逐渐地与官方主流意识形态、知识分子精英意识形态鼎足而立,三分天下。大致说来,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新时期,再到后新时期,这三种文化或意识形态处于一种相持相抗、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