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5.9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66.6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3.8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HK$
80.6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HK$
87.4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HK$
66.1
《
周易
》
售價:HK$
44.6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HK$
67.2
|
內容簡介: |
金乾生编著的《开发区创新与发展》包括技术链、资金链、服务链和供应链在内的全方位的比较完善的航空产业链正在悄然崛起。凡创新发展,必体随思考,付出代价;凡吃苦受难,必磨砺意志,收获进步。成此书稿,分享经历和体验。希望本书对开发区的研究者、领导者、从业者以及关心开发区的各界人士都具有普遍性的参考价值。
|
關於作者: |
金乾生,男,汉族,教授。宝鸡岐山人。现任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党工委书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客座教授。1958年1月出生,1980年1月入党。1981年1月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并留校任教,曾任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并到深圳大学挂职锻炼一年。历任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管委会主任助理,西安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2005年11月起任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委会主任,2011年任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党工委书记。2012年8月起任西安渭北工业区阎良航空产业组团管委会主任。
|
目錄:
|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开发区的构建和发展
第一节 开发区的产生与形成
第二节 开发区构建的经济学思想
第三节 开发区的概念界定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世界典型开发区
第一节 美国斯坦福工业园
第二节 日本筑波科学城
第三节 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
第四节 德国鲁尔工业区
第五节 中国台湾新竹工业园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中国典型开发区回顾
第一节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第二节 天津泰达开发区
第三节 苏州工业园区
第四节 西安和成都开发区
第五节 深圳高新区
第六节 包头稀土高新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中国经济改革30年
第一节 中国经济改革30年概况
第二节 中国开发区的试验田作用
第三节 后危机时代开发区面临的挑战和使命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开发区发展方式转变
第一节 开发区发展方式转变概述
第二节 开发区发展方式转变内涵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航空产业基地发展探索
第一节 航空产业概述
第二节 中国航空产业基地发展现状
第三节 航空产业基地发展模式
第四节 航空产业基地发展的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开发区的未来展望
索引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前言
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选自《周易·系辞下传》
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30余年间,经济发展保持了近10年的两位数字的高速增长,承载并养育着世界近15的人口,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世界银行划定的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然而,中国的人均资源拥有量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例如,人均耕地面积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5%,森林人均拥有面积不到世界平均占有量的25%,煤炭和水利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毫无疑问,这一片土地已经成为或者正在成就着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奇迹”,事实上中国于2011年已经正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世界上占有愈来愈重要的位置,其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十年来,经济收益颇为丰厚;另一方面,也无法避免地受到世界经济不景气因素的影响,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欧债危机动摇了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产业链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反思已经刻不容缓了。
开发区开发区自成立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比如,众所周知的美国硅谷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日本筑波科学城、德国鲁尔工业区德国鲁尔工业区、印度班加罗尔和中国台湾的新竹工业园。这些园区曾经引领并且现在也在引领着世界经济、科学技术和创新发展。中国大陆也不甘落后,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过程中率先认识到开发区开发区的重要作用,在1988年正式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意在带动整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自此以后,中国开发区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其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79年的一天,中国在南海边“画出一个圈”,建立了深圳蛇口工业区深圳蛇口工业区,也就是中国大陆上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园区工业园区。之后中国于1984年在东部沿海城市建立了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14个开发区开发区。现如今,几乎每个省份都有难以精确计算的不同等级的诸多开发区开发区,成为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仅仅就数量不多的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区而言,他们在中国万分之七的建设土地上创造了7%的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12%的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6%的税收收入来自国土资源部的相关统计数据。,吸引了将近13的外商投资,这种种成就对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高速发展来说,开发区开发区的功劳不可小觑。开发区开发区自从设立,走过成长和发展近30年的历程,中国经济发展的事实经验告诉人们,同时也是开发区开发区业内人士的一致认识,开发区开发区已然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最富有活力、经济发展最有潜力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是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支重要力量。开发区开发区这一片试验田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随着开发区开发区的深入发展以及国内外经济竞争形势的转变,中国政府对开发区开发区内实施的特殊财税政策、土地政策以及产业发展宏观政策进行了适时的调整,更好地与宏观经济环境相协调,并引导地方政府、开发区开发区和企业的发展。
就开发区开发区的财政优惠政策而言,由于国内外经济竞争态势以及开发区开发区数量普遍增加的影响使得优惠受限,必须对其进行调整,由从前的旧的“分税制财政分税制财政”转变为现如今的新的“属地化征管属地化征管”。分税财政体制是在1994年由市对区县开始实行的,以“责任利结合,人财物相随”为基本原则,合理划分市级与区县两级政府的财政收支,紧密结合加快发展与财政增收两者之间的联系,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增加财政收入、节省开支的积极性,较好地解决了“总额分成”财政体制下存在的问题,从而在促进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开发区开发区的加快深入发展,现行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管理体制下的诸多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为了进一步合理调整市与区县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促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决定实行新的市对区县分税财政体制,即“属地化征管属地化征管”。实行这一新的财政管理体制管理体制,一方面是由于中央政府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由于各个区县在现如今新的发展环境下对财政下沉的需求不断增长。
就各个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来说,在诸多的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区中,东部地区的开发区开发区占有大多数,并且设立时间最早、发展程度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区开发区设立时间较晚、发展基础差、底子薄。这些情况使得诸多开发区开发区在享受基本相同的财税优惠政策条件下,东部地区开发区开发区享受到的政策扶持力度要远远大于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区开发区,从而不利于区域间的经济协调发展。各个地方政府为了扶持开发区开发区的发展,各自实行地方的财税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以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金、补贴以及奖励名义存在的各种变相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财政部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贷款贴息贷款贴息;大连开发区大连开发区对区内从事农、林、牧、渔业的生产及服务项目的企业免缴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对于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按减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再来看开发区开发区的土地优惠政策,开发区其实就是各地政府通过征用农田或其他土地规划出特定的一块地区。为了确保国家的基本农田用地最低不能低于可用耕地的80%这一不可逾越的“红线”,所有可用耕地在转用作其他用途时,必须要有其他类似规模和质量的相应土地来替代。在农田转换用途时,不允许存在农田的净损失,并且只有在符合国家规划指标时农田才能转换用途。另外,占用基本农田、征用耕地在35公顷面积或以上以及征用其他土地在70公顷或以上等征地行为要得到国务院的批准。关于农田转用的规划指标是在1997年设定的,具体指标由省级及省内各级政府设定,这一规划涵盖了13年的土地转用计划,一直到2010年。但是,有些省的农田转用速度非常快,甚至有些省及省级下属单位已经用完了规划给他们的指标用地。对于超过规划指标的用地面积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补足:一是从其他地区通过交易土地指标来补足,只能在省内异地间交易,不能在省间进行指标交易;二是通过土地整理补足,土地整理的途径主要有:对破产的乡镇企业、河堤或者村边土地进行土地整理;将废弃或未利用的土地投入使用,实现这一途径的办法是,土地权利持有者在3年内未使用土地,将其土地收回;将土地集中来实现土地整理。
中国曾掀起一股强烈的开发区开发区设立“热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