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7.3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0.6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09.8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99.7
《
无端欢喜
》
售價:HK$
76.2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HK$
53.8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HK$
87.4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HK$
44.6
|
編輯推薦: |
1.作者是实践品行教育的有心人,不仅多年专注于研究国内外儿童品行教育、儿童纪律教育理论及实践,单就跨学科教学实践一项,一做就是五年。结合作者多年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写成的这本书,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策略,值得关注小学品行教育的教师借鉴。
2.本书立足教师、家长、学生三个视角,分析学生产生行为问题的原因、教师在其中的角色和立场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品行教育。
3.言简意赅,浓缩小学品行教育实践的精华,读后行动,必能助你解决品行教育好说不好做的尴尬,摆脱问题学生的困扰。
|
內容簡介: |
本书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从教经历,从分析学生产生行为问题的原因、教师在其中的角色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品行教育入手,立足教师、家长、学生三个角度,引导管理者和教育者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与立场,省察自己的教养、教育方式,指出小学教育应是养育重于矫正,教育者在陪伴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要与儿童建立起相互信赖、支持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及时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尽力改善或缓解,帮助儿童实现自由地成长。
|
關於作者: |
徐 莉 从教16年,累计有12年儿童课程整体规划与设计经历、12年学校科研管理与教学管理工作经历、3年班主任工作经历。长期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参与编写多套国家、地方教材,策划、编写多套教师专业发展用书、研究成果集。已出版教育随笔集《能说的,都不痛》,发表文章50余篇。长期关注并研究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世界各国及国内在家上学现象和多种非主流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目錄:
|
自 序 我得到的胜过我给予的
第一部分 教育的可为与不可为——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不好的学生
每个孩子都有伤——为何家会伤人
权力侵犯权利——为何学校会伤人
“最好”是“好”的敌人
自省是洞察力的来源
不把差异当作偏差
第二部分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教师的角色和立场
在其中的协商者
在其中的观察者
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你所以为的好
寻找帮助孩子迈向自由的教育
第三部分 谁要拾走影子,谁就拾走光芒——品行教育的实践
教育是一种人际过程
教育中的自悟自觉
遵从自然的节律
尽力提供解释和选择
最艰难的理解
尾 声 我们
参考文献
后 记
|
內容試閱:
|
遵从自然的节律
一、养一盆植物
F站在一棵大树下,我问她:“这是什么树?”她茫然地摇摇头。可就在一周前上课时,她曾告诉我:“我最喜欢松树,它的树干挺拔、高大,树叶是针尖形状的。”可当她站在松树下时,她却浑然不知自己面前的就是她“最爱”的树种。这种爱上一个概念的现象在我的学生中非常普遍。
当我在课堂上询问:“大家最喜欢什么动物?”孩子们总会争先恐后地回答:“我喜欢小兔子!”“我喜欢小狗!”“我喜欢小鸟!”可是,说最爱小狗的孩子,见到小狗会尖叫大哭;说喜欢小兔子的孩子,只看过图片中的小兔子;还有好多孩子说喜欢小鸟,但在他们看来,世上的鸟只有两种:个头小的叫麻雀,个头大点的叫鸽子。
一个五年级的女孩看到小鸟停在附近会哇哇大叫,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是个非常开朗的女孩,如果你不了解原因便很难理解她对于小动物竟如此恐惧。“妈妈说,小动物特别脏,泥巴也很脏。”父母多年的持续灌输让她对植物和动物有种根深蒂固的“敌意”,“只要长毛的都怕!沾上泥巴就脏!”鸡、鸭、猫、狗、鸟都是孩子眼中的“恐怖生物”。“可是,人类同样是长毛发的动物啊。”我的规劝无奈也无力。在科学课上带领孩子们观察蚯蚓,总有五六个孩子不敢动手触摸,男孩女孩都有。孩子的观念大多来自家人,正是父母反复强调了动植物的肮脏,才制造了孩子对大自然的戒备之心和恐惧之心。
我曾在不同年级的学生中做过调查:你们喜欢大自然吗?喜欢小动物吗?结果是,一年级的孩子齐刷刷地全举起手,年级越高,举手的人越少。六年级的孩子表情漠然,大概在他们眼中,大自然已经不是重要的话题了,比不上电子游戏、考试和网络。
让孩子画一棵大树,孩子们画的树千篇一律——棕色树干,蘑菇状的绿色树冠。当我告诉他们,一棵树上随随便便就能找出至少10种颜色,孩子们都觉得我的鼻子呼啦一下就长长了。我带他们去观察,用眼睛去看——太阳照到和照不到的区域、树叶中间和边沿、树叶正面和背面、树的绒毛和果实……看到这些,孩子们会兴奋地欢呼。
养在班上的花草个个活得艰难,凤仙花刚冒出芽就被好奇的手、激动的手拨拉拨拉弄断了,再种,孩子们会稍稍注意些,但一时忘了浇水,一时不小心碰落,一时被其他班孩子好奇地夺取性命,还是看不到凤仙花的欣欣向荣。我向学校申请了一块土地和孩子们一起栽种。孩子们个个都很兴奋,一阵乱踏,不仅寸草不生,连土地都板结得需要重新翻过。后来只能改为一组组轮换着去栽种,四十多个孩子轮完,一个学期就差不多结束了。
“养一盆植物,不要等着看别人的。”我把凤仙花、含羞草、紫苏、紫茉莉、辣椒的种子当礼物送给孩子们,他们个个都显得很惊喜。我嘱咐孩子们好好收着,到春天的时候一起拿出来种,等到收获了再把种子分一部分给我。对于不上心的孩子,我便把小小的一株株吊兰连着花盆一起送给他:“不用你操心,怎么都能活,看着它开花,分出新的植株再还给我。”
我还会认真说服孩子们不要仅仅出于喜欢而领养动物,因为它会给家庭生活带来挑战和压力,一定要和家人对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充分的预期并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再着手准备饲养。
我认为,每个孩子一生中都该有这样的尝试:照顾一盆植物或养一种小动物。因为这些长时间只呆在室内的孩子,缺乏与自然的联系,更容易感到压力过大和无法集中注意力。通过长时间照料一盆植物和某种动物,他们会获得心灵的修复、内在的平衡。一个不焦躁的孩子,不会去伤害自己和旁的人。
二、培养并顺应内在的节律
起初,我会领着孩子们在校园里一路走一路看,一齐大声叫出每株花木的名字。可一趟、两趟、三趟……还是有遗漏、会错过。毕竟四时不同,怎么都看不完、说不尽。再后来,每一季我都会带着孩子们为着这些花木在校园里走动几趟。不急,我们有六年的时光。
樱花是校园里最美的树。三月,零落如雨,孩子们拿着纸杯在树下接花瓣。风过处,笑声一片,尖叫连连。十一月,掉落的是樱花斑斓狭长的叶片,我让孩子们捡起,对着午后的秋阳,看叶片里攒着的二百多日的灿烂朝霞、晚霞。然后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在黑色的沥青地面上,拼摆叶子,我喜欢听孩子们说:“秋天,再见!”
梧桐发芽,要去数数遍布白色绒毛的“小星星”;梧桐凋落,要去听听枯叶被风推着,刮在水泥地上“嘎吱——”“嘎啦——”“咔吧——”的脆响。我们集来大大小小、黄黄绿绿的落叶,在黑板上贴成图画,然后把余下的放在兜里搅和出“稀里哗啦”,让这些从指缝里漏下的“碎金”划得手指麻麻痒痒。
桂花开了,我会让孩子们数出花瓣的数儿。农历八月的某个清晨,我们静静站在晨曦中深呼吸,让花香在身体里回转。小小的手、顾盼的眼数不准1、2、3、4,那就再来!再来!一口气还没沉下去,“扑哧”一声倒笑了出来。“来,试试你能听到多少种声音?”当孩子们细心捕捉四下里流动的各种声响时,身体便完全舒展开了,再来做呼吸的练习,气息便自然往下沉了,花香开始在身体里回转了。
“都认识了?那好,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校园里找到:一片紫红的乌桕叶子、一片鹅黄的樱花树的叶子、一片羽毛状的水杉叶片、一片褐色的梧桐叶、一粒女贞子的果实。对,今天就找到这五样,记得四个人要一同出发、一同返回,不可以打扰其他班级同学上课。”或者我会在八宝盒子里放上香附、紫茉莉、广玉兰叶、枇杷叶……让孩子们随手摸出一样,“就照着这个样子去校园里‘寻宝’吧,回来告诉我,它们都生长在哪里”。
仲春、深秋的武汉是一年中最美、最舒适的季节。在这样的天气里,我会尽力多设计室外课,让孩子们在阳光底下走走跑跑、说说笑笑,看啊看,找啊找,不时会有认出各种植物、动物的惊喜。
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很难感受到季节的变换,他们丧失了从大自然中感受节律的能力和机会。同时,他们的生活因琐细忙碌而容易陷入混乱,丧失了从舒服的、不断重复着的自然节奏中习得秩序感的机会。春日,孩子们身心躁动;秋日,孩子们的心绪容易波动。这个时候,让他们长时间久坐在教室里往往需要特别多的外在强制,与其斗智斗勇不如顺应孩子们的天性。亲近自然、学习呼吸吐纳能帮助孩子们修生养息,调理好内在的秩序感。
三、照拂孩子们的身体可以减少行为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