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HK$
102.4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HK$
34.3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HK$
193.2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HK$
67.9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HK$
89.7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HK$
171.8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HK$
79.4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HK$
102.4
|
編輯推薦: |
一代宗师的人生感悟,善美人心、净化烦恼的生命哲学。星云大师为当今佛教界的高僧大德,也是知名教育家和慈善家。本丛书的内容选自星云大师各地弘法的精彩言论与生平著作,以浅白亲切的文字,揭示佛教的哲学内涵,阐述人生处世的智慧,鼓励人们在平和中进取,在和谐中向上,善美人心、净化烦恼。
|
內容簡介: |
“人间佛教语录”卷一,内容选自星云大师各地弘法的精彩言论与生平著作,以浅白亲切的文字,揭示佛教的哲学内涵,阐述人生处世的智慧,鼓励人们在平和中进取,在和谐中奋发向上。本册《给人欢喜》为生活应用篇。
大师对生活、伦理、修持、教育、处世、生命观等,提出他依据佛陀的言说及弘法多年的教化经验,对大家面临的现实生活的问题,有详尽的说明。
|
關於作者: |
星云大师,当今佛教界的高僧大德,也是知名教育家和慈善家。
|
目錄:
|
人间佛教语录1《给人欢喜》
〖〗〖〗生活观1
无论多久以前定下来的日程,总会到来;无论多苦多乐的事,也会过去。所以,只要有“一切总会过去”的认知,就不会去执著快乐,太苦也不会去计较。该来的总是会来,与其推托,不如面对现实承担下来。
〖〗〖〗伦理观25
孝是对亲人一种至真感情的流露;孝是人我之间应有的一份责任;孝是人伦之际的一种亲密关系。扩而充之,对兄弟的孝是悌,对朋友的孝就是义,对国家的孝就是忠,乃至对众生的孝就是仁。
〖〗〖〗修持观49
待人处事是修行,工作服务是修行,诵经拜佛是修行,谈话会面是修行,爱语赞叹是修行,改过迁善是修行,乃至休闲娱乐都是修行。
〖〗〖〗处世观83
做人做事要能有不变的原则及随缘的方式。所谓不变,就是在面对与道德、信仰、慈悲有关的事时,原则不变更;事务性的事则可随缘,不但随缘还要随喜,更要随遇而安、随心自在。
〖〗〖〗仪礼观111
学佛的目的,不是只为了吃素;“吃”并不是重要的问题,心意清净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满口的慈悲、仁爱,心里却充满着贪、嗔、邪念,即便终日吃素也无益。
〖〗〖〗教育观137
生活里,有因果观念就有教育;懂得感恩图报、发心回馈,就是教育。有了生活的教育,就与单纯获取知识的教育不一样了。
|
內容試閱:
|
人间佛教语录(内容节选)
星云大师著
★生活观★★
只要是对大众有利、对佛教有贡献的事,应该及时把握时机,努力去创造,不要等待机缘错失,造成终生憾事。尤其是年轻人,更应该珍惜英年大好时光,发愤图强,不要等到白发皤皤,才唉声慨叹“空负少年时”。聪明的人,不会缅怀过去,也不憧憬未来,而是及时把握现在,努力振作。
◇《人间佛教系列·佛教与生活·佛教与生活二)》◇◇
一般人总喜欢把苦和乐,难和易,分得很清楚,因此,苦的时候难过,乐的时候欢喜;有收获的时候雀跃鼓舞,困难的时候伤心颓丧。
假如我们能把这些相对的观念调和厘清,不偏激、不极端,那么不论是生也好、死也好、苦也好、乐也好、难也好、易也好,都不相妨碍,这就是洒脱自在的生活。
◇《人间佛教系列·佛教与生活·佛教与生活(二)》◇◇
有的人发生困难,遭遇挫折,却不去检讨原因,只在果报上计较,于是怨天尤人,忿恨不平。殊不知凡事有因有缘,才会有果,自己所受的果报,正是自己植下的因,所产生的结果。如能了此真理,就会甘心受报,坦然自在,纵使受苦,也只是今生。否则今生再造苦因,来世还要再受苦果,如此轮回不已,生生世世受苦,终将永远不得解脱。因此,了解佛教的缘起、业报、因果、无常、苦空等义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生,了悟人生,进而掌握人生,开创人生。
◇《佛教丛书·教用·佛教与人生》◇◇
所谓生活的佛教,就是说话、走路、吃饭,不论做任何事,都应该合乎佛陀律仪的教化,例如:
佛法中的发心,可以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敦亲睦邻、孝敬亲长、友爱手足、帮助朋友。佛法不是画饼充饥、说食数宝,应该身体力行,彻底去实践,进而扩充运用于家庭、学校、社会,不可以把生活与佛法分开。
◇《人间佛教系列·宗教与体验·我的宗教体验》◇◇
佛教的出世生活,不是要我们离开人间,到他方去过生活,也不是等我们死了以后,才有出世的生活,更不是只为自己了生脱死,不管世间的灾难困苦。所谓出世的生活,一样在世间上生活,只是要把佛教出世的思想,无边深广的悲智,运用于救度众生的事业上。期使每一个人能发出离心②,了脱生死,更促进世界繁荣,国家富强,社会安和,到处充满着佛法的真理与和平。
◇《人间佛教系列·缘起与还灭·从入世的生活说到佛教出世的生活》◇◇
一般不了解佛教的人,以为研究佛法之后,世间的一切都要放弃。其实,佛教并未要求每个人都出家,一样许可男婚女嫁;吃荤、吃素,也不会对学佛构成太大的问题;三藏十二部经典③,甚至各家经论、宗派,不仅不会成为日常生活的束缚,更能帮助我们了解佛法,实践受益。所谓“山高岂碍白云飞,竹密不妨流水过”;有了佛法,不会被任何知见的高山所阻挡;有了佛法,也不会被烦恼的绳索所系缚。有了佛法,人生才能无往不利。
◇《人间佛教系列·学佛与求法·学佛前后》◇◇
一般人大多过着以下的生活:
1.
以物质为主的生活,因为物质占了我们生活的主要部分。
2.
以感情为主的生活,因为人是感情的动物,所以佛说“众生”为有情。
3.
以人群为主的生活,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居。
4.
以根身为主的生活,因为一般人都是依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追求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快乐。
人虽然过着物质、感情、群居、根身为主的生活,但是:
1.
物质是有限的,不能满足我们无限的欲望,所以我们要有“合理的经济生活”。
2.
感情是多变的,不能永远令我们满意,所以我们要有“净化的感情生活”。
3.
人群是利益冲突的,不能长久和平相处,所以我们要有“六和的处世生活”。
4.
根身是无常的,因缘会招感聚合离散,所以我们要有“法乐的信仰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