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天下无谋之谋世制胜系列(壹)--度心术--玩转人事与世事之至高心法

書城自編碼: 204259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评述
作者: [唐]李义府
國際書號(ISBN): 9787546134123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出版日期: 2013-0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全五册/36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4.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精微植物艺术表现技法大全
《 精微植物艺术表现技法大全 》

售價:HK$ 227.7
坦克行动:一名装甲部队指挥官的战争(1944年至1945年)
《 坦克行动:一名装甲部队指挥官的战争(1944年至1945年) 》

售價:HK$ 114.8
翻译的危险:清代中国与大英帝国之间两位译者的非凡人生
《 翻译的危险:清代中国与大英帝国之间两位译者的非凡人生 》

售價:HK$ 94.3
论法拉比与迈蒙尼德: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三
《 论法拉比与迈蒙尼德: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三 》

售價:HK$ 109.3
实验之火:锻造英格兰炼金术(1300—1700年)
《 实验之火:锻造英格兰炼金术(1300—1700年) 》

售價:HK$ 124.2
高功率激光推进
《 高功率激光推进 》

售價:HK$ 110.4
藩镇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 藩镇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

售價:HK$ 112.7
电网设备无人机自动机场建设与应用
《 电网设备无人机自动机场建设与应用 》

售價:HK$ 89.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84.8
《身边的江湖《乡关何处》兄弟篇,台北国际书展“非小说类”大奖得》
+

HK$ 79.5
《天下无谋之谋世制胜系列(肆)--势胜学--借势用势之谋略》
+

HK$ 79.5
《天下无谋之谋世制胜系列(叁)--谏学--古人以话术谋权、驭人》
內容簡介: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度心术”作为一种人生技能和社会生存中斗争的利器,充满玄奥,历来为较智斗力场中的人们所推崇。如何在心理上瓦解他人、征服对手,“度心术”是最有效的谋智。这一要旨说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绝非易事,这也构成了大多数人平庸无奇的现实。

应该承认,历史上的成大事者都可享有“度心攻心大师”的称号,抛开他们的个人经历和社会基础不谈,善于攻心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先天的条件无法选择,而后天的努力却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的聪明才智。“度心术”是智慧的高端,有志成才和向上发展的人们,了解和掌握它就显得分外重要。

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宰相李义府,为一代奸相,他的“笑里藏刀”广为人知。客观地说,李义府自幼刻苦好学,成人后他的文采还是十分出众的。无论出于何种心理和目的,他所著的《度心术》一书,乃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书中言及度心的背景、要义、策略、机变和方法,具体而翔实,深刻而独到,确是一部开启度心、攻心奥秘的罕有奇文。这里的“度心”,除了揣摩推测之意,李义府更多地强调了它驾驭操纵的层面,因此将“度心术”改做“攻心术”也许更恰当些。此人从度心、御心、擒心、纵心、夺心、诛心等十个方面,将看似繁难复杂的“度心之术”,变得简单却有很强的操作性。方寸之间用大智,人们可以踏雪无痕,在擒纵之间,不用使强斗狠,便不战而屈对手之心,使其丧失抵抗能力;在进退之间不用颇费周折,便功成名就……“度心术”实乃中国谋学宝库中的至高方法——小用小成,大用大成。

如果读者抱有批评的眼光,自觉剔除书中难免存在的封建糟粕,本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株奇葩,领略它的“风采”,其价值无疑十分巨大。
關於作者:
李义府
614—666
字不详,原籍瀛州饶阳一今河北饶阳县一,后迁剑南永泰一今四川射洪县一。虽出身于一个小官僚之家,却凭,方寸之间的智慧_度心术,玩转人事与世事。曾在唐高宗李治时期两度为相。
目錄
原文
译文

度心篇
唐宪宗的决心 肠广的不忍 做态复萌的严光 
搞“突然袭击”的刘邦汉武帝的苦恼 俨厉刚毅的
魏相 谢罪的庾亮 唐高祖的感人之举被重用
的李靖武则天的私心 
揣摩第一, 行为第二。
过分信任与一味姑息从来都是弊大利小的下策。
制约下属的权力, 是避免他们滥用权力而违法的诀窍。
当谋划攻心得不偿失时,强硬手段便立刻生效。
对能干的部属只要不吝啬褒奖, 他便有知遇之感, 便能卖命。
小人的欲望, 永远是伤人的利器。
御心篇
苏威的规劝不搞杀降的刘秀 陈胜的巧计 正
己教人的诸葛亮 身陷危难的唐玄宗高抬读书人的
乾隆 解缙的天真 王莽的居心杜林的根本
之法 徙木立信的公孙鞅 
比惩罚更有力的是仁慈。
上智御心, 下智御力。
先谋后事者昌, 先事后谋者亡。
擒心篇
刘基的殊荣 伏气量的王旦逃跑的韩信 祸国
的田令孜 司马道子的戒心 脱险的孟尝君 
自叹不如的吴起 狄仁杰的荐举厚赏不绝的李
亨 听人教诲的祖逖 
擒心术为统治者手中的王牌。
用情感打动, 这是最好的操纵术。
上位者如凭好恶而滥用人, 小则必失, 大则必乱。
大才大用, 小才小用, 不可因其才微而不用。
用人所长, 亦为笼络之道、 长久之计也。
屈人之心用大赏。
欺心篇
被囚禁的楚怀王表里不一的丁谓陆俟的自
信 章邯的反叛 不使阴谋的张孟谈 盾清本
相的孔子 愤恨的宫之奇 蔡邕的变节 赵匡胤
的厚待之策嬴政的改过 
对愚人用欺骗, 对智者用真诚。
尊敬智者, 作为一种策略, 虽不出于真心但有效。
游说者夸夸其谈或言过其实, 必会引起别人警惕, 故说者必慎
其辞。
不为外物左右, 这是不受欺诈的根本之道, 受骗的机会就少。
上当受骗, 不愠不怒, 沉着冷静才能反击有力。
纵心篇
勾践灭吴 虞延的纵容 侧秀的做法 “巨孝”
的江革 打破常规的阿保机贾谊的感伤 司
马炎的格外开恩 李泌的归隐 郭泰的默然 
没有私念的徐羡之 
让强敌自我削弱, 膨胀其野心是一妙招。
想弃之便放纵他, 想任用就收拢他。
欲擒故纵, 可以获得更大的胜果。
在别人的怂恿诱骗下畅所欲言, 就要招致大祸。
构心篇
秦二世的残忍 蜕化变质的王播刘晏的冤案 
专横的肃顺 路岩的失势李纲的“恶言”  
发动谣言攻势的范雎 赵高的挑拨 机智的武则
天 厦言的结怨 
不要轻易向对手发动攻击, 掌控全局的人笑到最后。
打击政敌, 又不暴露自己, 这样躲在暗处达到目的, 是最高明者。
吹捧小人, 让他得意忘形, 落入君子的陷阱。
捧杀小人远比棒杀更有效, 虽是小人伎俩, 但君子的这种做法无可
指责。
逆心篇

魏收的改志 隋文帝的压制 抗辩的耶律楚材 
从不反驳的元禧 严辛的托付 伯残的要离 
范文程的指点 被逼反的慕容垂李仪的平静 
入狱的萧何 
大忠者善于权变, 愚忠者作茧自缚。
征服人心是治乱之本, 以德服人重在付诸行动, 不怕慢, 而怕
不为。
身居高位, 不能在奉承中忘却隐藏的杀机。
甘于 “平庸”, 无欲无求最让对手放心, 这是大智者的远虑。
夺心篇

秦始皇的强硬手段让人心悸的唐玄宗 肠秉的退
缩 专断独行的刘洁 完颜斡离不的恐吓 腿
敌的弦高 李德裕的反击 纳谏的唐高宗杜
根的信念 墟与委蛇的张浩 
以一入之心, 制万人之心, 短时有效, 长久必败。
君子为名而不为利, 知恩而图报, 夺心易也; 小人为利而不计名
誉, 忘恩负义, 不易夺心。
把敌人制服在未动之时, 把恶人的歹意直指出来, 是赢取主动和胜
利的智者谋略。
用温和的手段征服人心, 这是智者首选之术。
任何人都有他的低谷, 然而保持内心的沉静, 在屈辱中乐观向上,
就不是真正的受屈辱。
警心篇
叛国的周法尚 陈奇瑜的愚顽 伪民请命的杜预 
颜师古的个性 “奸党之首”的刘健不可理喻的李
锖 赵煚的努力 猛醒的田婴 杨士奇的“小题
大做”  耿仁杰的曲解 
对一些人抱有警戒之心是生存的前提, 对世事怀有慎虑之思是生存的
根基。
人是最危险的 “动物”, 把人性吃透, 便有了制服这一“动物”的
“缰绳”。
对突如其来的祸事, 要反思它的轨迹, 否则大灾难还在后头。
只有大智之人, 才会把目光向下, 从小人物身上汲取营养。 而倚仗
权势, 就会干出蠢事。
在小事上放纵、 任性必酿大祸, 故听从劝诫重在不分事情大小。
诛心篇
耶律倍的逃亡 服毒的齐元振 叹服的毕谌 赵
广汉的“钩距法”  滁贼的晏婴 侏元璋的知
趣 言辞锋利的张仪 晁错的聪慧 顺应“天
意”的王莽 汪直的训诫 
没有底牌可打的对手是脆弱的。
让人不能心愿得偿, 从而心灰意冷是伤害的至毒招法。
虚荣心只会让弱者自卑, 让强敌就范。
以名誉地位做诱饵, 不仅廉价有效, 且能让人死而无怨。
內容試閱
吏者,能也,治之非易焉。仁者,鲜也,御之弗厚焉。
志大不朝,欲寡眷野。才高不羁,德薄善诈。
民之所畏,吏无惧矣。狡吏恃智,其勇必缺,迫之可也。
悍吏少谋,其行多疏,挟之可也。
廉吏固傲,其心系名,誉之可也。
治吏治心,明主不弃背己之人也。
知人知欲,智者善使败德之人焉。
吏者,能也,治之非易焉。仁者,鲜也,御之弗厚焉。
志大不朝,欲寡眷野。才高不羁,德薄善诈。
民之所畏,吏无惧矣。狡吏恃智,其勇必缺,迫之可也。
悍吏少谋,其行多疏,挟之可也。
廉吏固傲,其心系名,誉之可也。
治吏治心,明主不弃背己之人也。
知人知欲,智者善使败德之人焉。
[原文]
吏者,能也,治之非易焉。
[译文]
朝廷官员,都是有一定才能的,管理他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释评]
能够跻身官场,这样的人都不该小看。他们或许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但他们拍马媚上的功夫也是一种“本事”。管理官吏自古便是一件难事,对他们既不能简单粗暴,又不能放任自流。处置得法,则吏有所畏,政治清明否则吏治一坏,则百弊丛生,大厦将倾。把治吏当做头等大事来抓,是聪明的统治者的共同选择。
[事典]
唐宪宗的决心
唐宪宗即位不久,一次他召见宰相李吉甫,问他说:
“朕初登大宝,施政当以何事为先呢?”
李吉甫目现隐忧,直言道:
“国事干头万绪,但依臣看来,还是以治吏一事最为紧要。”
唐宪宗心中一动,马上说:
“卿之所见,深合朕意,卿不妨详尽道来。”
李吉甫深受鼓舞,于是说:
“陛下雄心万丈,志在实现国家的中兴,可国以人为本,治国必先治吏。
恕臣直言,时下官吏贪污成风,冗员众多,有令不行,这是祸患的根本,不先
抓此处,万事休矣。朝廷若不整治他们,焉能成就大事呢?”
唐宪宗被触到了痛处,站起身来,大声说:
“朕志在改革朝政,平Ⅱ瞪镇,确实要从吏治下手啊!若所用非人,再好的策略又有何用呢?”
唐宪宗决心整顿吏治,那些守旧怕事的官员免不了纷纷上谏,他们对唐宪宗说:
“陛下初立,万事当以稳定为要。吏治有失远非一日,若陛下操之过急,恐事与愿违,反致天下动荡,官吏离心。”
唐宪宗听罢无语,一时犹豫起来。他们说的并非毫无道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不少地方官都以盘剥百姓为事。肃宗、代宗以来,朝廷选授地方官员多不慎重,往往将权力下放到藩郡,任其自选官吏。德宗皇帝深居宫中,宠信权臣,任由他们任用私人,遂使吏治更为败坏。
李吉甫见唐宪宗有了动摇之心,心急如焚,他反复劝谏说:“陛下若为了一时之安,自可让那些贪官污吏横行下去,可这终要断送大唐的国运。难道陛下要以江山社稷来换取他们的媚言吗?”唐宪宗脸色几变,出语道:
“卿一心为国,直言如此,朕为一国之君,又有何惧!”自此,唐宪宗方铁下心来,颁布和实行了一系列整顿吏治的具体措施。首先,朝廷提高了州县官的权力,加强州县官任免权限的管理,注意发挥州县官的作用。又明确规定,州县长官的任用,直接从中央有关部门推荐,吏部要“精加考核,必使详实”。废除年终本道节度使巡视检查州县的制度,州刺史不得擅见本道节度使。这样,就加强了中央与州刺史的直接联系,削弱了方镇对州县的控制,在选用人才上掌握了主动权。
其次,朝廷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考查和监督,定期派出使郎官、御史检查地方官治状。且明确要求,使臣所历州县,其官员治状、阊里疾苦、水旱灾伤,都要一一奏报,女口所奏不实,将严女n惩处。宪宗还发布敕书,规定观察使、刺史荐举之人,不能担任本州府县令。被荐举官员到任后若有犯罪情况,荐举者要追究连带责任。
再次,朝廷精兵简政,裁汰冗员,州县可并者并之,吏员可省者省之,人
仕的途径可减者减之。
另外,唐宪宗还特别要求各级政府部门提高办事效率,对那些不守职责的人,一经查出,便予以重惩。对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绝不宽贷。
[原文]
仁者,鲜也,御之弗厚焉。
[译文]
品德高尚的人,是很少的,治理官吏不能宽厚。
[释评]
封建官场为吏者,多是小人之辈,对他们不能抱有太高的期望。要驾驭好这些人,一味地仁厚和宽容自然是行不通的。掌权者在利用他们的同时,威慑和高压总能让他们有所收敛,不敢过分放肆。相反,若对他们过分信任与一味姑息,为吏者的小人本性就会暴露无遗,他们不仅不会感恩,甚至会犯下谋逆的大罪。
[事典]
杨广的不忍
杨广
隋朝的第二任皇帝,隋文帝杨坚次子。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推动大建设,开创科举,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等。
镜鉴
一味姑息小人,最后会酿成大祸。
隋炀帝杨广为皇太子时,就和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十分要好。他们常在一起游玩嬉戏,杨广视宇文化及为难得的知己,十分赏识他。一次,杨广和宇文化及宴罢而归,杨广的心腹手下忍不住对他说:“宇文化及对太子极尽恭维之能事,远过于常人,这样的人必然包藏祸心,太子不可轻信啊。”
杨广一听,马上现出不悦之色,他懒声对心腹手下说:“我虽贵为太子,但终没有登上皇位,难得宇文将军真心助我,这是一个强援,你怎能胡乱猜疑他呢?”
心腹手下直言说:
“太子用人,也不该宠爱太过。何况宇文化及本性残忍,多行不法之事,他如今在太子面前曲意奉承,哪里是真心助太子呢?他只不过趋炎附势罢了,一旦有变,第一个反目的一定是他。”
杨广听罢大笑,竟叫人鞭打那个心腹手下,以示惩戒。
宇文化及倚仗杨广的厚爱,不遵法度,干下许多不轨之事。他多次接受别人的贿赂,被免官数次,都靠杨广说情才又官复原职。他还屡屡欺侮朝中大臣,看到女子相貌出众,也一定想方设法强娶到手。
杨广当上皇帝后,任命宇文化及为太仆少卿。看不惯宇文化及行为的大臣于是上奏杨广说:
“陛下为一国之君,用人最忌顾念私情,治吏不严。宇文化及名声不佳,素无德望,陛下疏远他尚且不及,何以加官晋爵呢?此例一开,当大失天下人望,也让正人君子不耻与此等小人为伍。这实在有损陛下盛名啊。”杨广不听忠言,反斥责他说:
“若论德行,朝中又有几人敢言无亏呢?你们只是暗怀私心吧!”那个大臣就此说:
“陛下见微知著,更该对任何人都不轻信,严于治吏。人都会私心作怪,陛下若申明法纪,不惑人言,小人就难以致害了。”杨广默不作声,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宇文化及依然贪污受贿如故。大业初年,杨广到榆林巡视。宇文化及违犯禁令,竟同突厥人贸易,大获期L此事闹得沸沸扬扬,杨广也被激怒了,他把宇文化及囚禁起来,准备返回京城时将他斩首示众。
回到京城时,杨广却又于心不忍,他对群臣说:
“宇文化及触犯国法,本该不赦,念他祖上有大功于国,他本人也深有悔意,朕不忍杀他。”
群臣一时哑言,忠直的大臣上前大声谏阻道:“国法不可因人而废。宇文化及无视国法,将他治罪理所当然。杀他一人可警戒天下官吏,留他一命则法纪无存,陛下怎能因小失大呢?如此一来,国法的威严必将丧失殆尽,小人的气焰必将高涨啊。”杨广顿时大怒,气急败坏地说:
“尔等危言耸听,分明是暗怀讥讽,朕心怀仁厚,岂能为尔等这般胡乱揣度?”
他不仅赦免了宇文化及,后来竟任命他为右屯卫将军。
隋朝末年,天下群雄并起,一片混乱。杨广此时却巡幸江南,耽于玩乐。深受皇恩的宇文化及一见形势大坏,便和同党密谋造反的事。结果,宇文化及不仅杀死了杨广,而且将他的亲族也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杀害,只留下秦孝王的儿子杨浩,立他做了傀儡皇帝。不久,杨浩也被毒死,宇文化及自立为帝,国号许。
[原文]
志大不朝,欲寡眷野。
[译文]
志向大的人不会入朝为官,欲望少的会留恋民间。
[释评]
缺乏对官吏的本质认识,就难免治吏乏术。在封建官场的特定环境,正人君子是难有作为的,一般人也抗拒不了钱权的诱惑,这就决定了为官者的价值取向和君子之所求势必格格不入,是以真君子自不愿舍弃操守而混迹其中了。由此观之,官场中人不管唱何高调、作何辩解,他们的志向终是有限的,他们的欲望终是不衰的,这也是他们的共同弱点。
[事典]
故态复萌的严光
严光
东汉著名隐士,生于西汉末年,会稽余姚人。原姓庄,因避东汉明帝刘庄讳而改姓严。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吞同学.亦为好友。
镜鉴
入主志不可夺,夺之无益。
严光和光武帝刘秀年轻时交情甚好,一同读书。严光聪慧过人,学习刻苦,是众多学子中的佼佼者。
一次,先生问及众弟子的人生志向,众弟子多答志在读书为官等语,唯有严光一语惊人,他说:
“官场乃污浊之地,读圣贤之书若只为求取功名,当大违圣贤遗训了。”刘秀虽和他交好,此时却也不同意他的见解,遂分辩道:“朝政昏败,全在为吏者贪暴不明,若吏为好吏,官为好官,局面自是不同了。大丈夫志在救国救民,不为朝官焉能成事呢?”严光冷笑声声,犹道:
“官场直如陷阱,一人其中,只怕谁也不能全身而退,何谈救国救民?只怕连自己也救不了了。”
众弟子都和他辩论,严光口若悬河,谁也不能说服他。经此一事,严光的“狂态”广为人知,人们都把他当成怪人相视。刘秀称帝后,严光却改名换姓,故意躲藏起来。严光的一位家人不解地说:
“新皇是你的同窗好友,你若投靠他,荣华富贵唾手可得,这是别人几辈子都求不来的天太好事,而你却还要躲避于他,这是为什么呢?”严光苦笑一声,说道:
“刘秀热心功名,以命作赌,今日有成,只是侥幸罢了。时过境迁,宦海弄人,刘秀纵是念旧,只怕也不是早日的刘秀了,怎可依靠呢?我料定他必会请我出山效力,故而与其当面拒绝,不如退而不见。”
果如严光所料,刘秀思念他的贤明,派人依照严光的长相到处寻访他。后来,齐国有人报告说:
“有一位男子,身披羊皮袄,垂钓于泽中。”
刘秀于是派使者前去聘请,严光见无法隐藏,就对使者道:“严光才智愚笨,全赖皇上看重。如今皇上拥有四海,天下才俊无不为皇上效命,严光自微不足道了。请转奏皇上,严光感念皇上厚恩,只想了此残生,不敢与皇上相见。”
使者回报,刘秀爽声大笑,仍派使者请他。严光无奈,随使者来至北军。
司徒侯霸与严光有旧,这时派人问候严光说:
“先生大驾光临,主人本想立即来见,迫于公务繁忙,只好他日造访了。”严光回书一封,教来人带回,且说:
“一旦为官,莫不如此装腔作势,我哪里会怪他呢?”
侯霸将严光的书信上奏刘秀,刘秀见书中所写语多讥讽,不禁一笑道:“狂奴又故态复萌了。”
刘秀于是亲临严光的馆舍,严光躺在床上未动,刘秀并不生气,只一叹道:“我真心实意地待你,你却无动于衷,这也许不合情理吧。”严光这才起身相见,笑道:
“古时唐尧德望卓著,巢父却不以为意。士各有志,还是不要强人所难。”刘秀亦笑,却不免若有所失。
过了几日,刘秀又召严光人宫,刘秀心有不甘,试探说:“我志在救民,幸有天下,时下百废待兴,正是国家用人之际,倘若士人皆如先生,我当依赖何人治国呢?”
严光正色道:
“皇上可是怪罪于我吗?”
刘秀赔笑摇头,严光继续道:
“治国之道,其根在于治吏。严光虽不敢以君子自居,却也志大欲少,方能无心高就。只是世上之人,似严光者实在不多,只要皇上识得吏者的本性,巧加利用,善于攻心,何愁无依赖之人呢?如此,失一严光而尽得天下才士,皇上何憾之有呢?”
刘秀回味此语,连连点头道:
“先生口不言助,其言大助于我啊。先生参透世相,乃世外高人,只怪我错怪了先生,竟以俗礼待之,想来实在惭愧。”
刘秀放还了严光,却依严光的指点治吏用人,果然大有成效。
[原文]
才高不羁,德薄善诈。
[译文]
才能突出的人不受拘束,品德低下的人善于欺诈。
[释评]
官吏的众生相各有不同,这就要求在管理他们时要区别对待,要讲究不同的方式方法。才能卓著者总有他的特殊之处,对他们适当放宽一些俗世标准,反而会更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那些善搞欺诈之徒,是最易让人产生错觉的,他们不务实事,把心思全用在欺世盗名上,对他们不仔细察辨,不识破其心,为政者就无法治人,却要反被人治了。
[事典]
搞“突然袭击”的刘邦
刘邦和项羽征战,屡战屡败。他先是放弃荥阳,退守成皋,待闻楚军来攻,惊惧之下,又弃城而走,率领夏侯婴等人急奔修武县,去和驻扎在那里的韩信、张耳会合。
一路之上,夏侯婴见刘邦精神不振,沉默不语,便有心劝慰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主公何必放在心上?我军虽失成皋,幸军兵无损,一待与韩、张二位将军合兵一处,不愁他日不胜。”刘邦突发冷笑,叹道:
“我乃败军之主,今日前去,不知韩、张二人心有何想?”
夏侯婴闻言一怔,不知如何作答。刘邦视之又笑,口说:
“人主无能,难保其下不离心哪。韩、张二将攻伐多胜,只怕他们会笑话我了。”
夏侯婴脸色立变,连道:
“韩、张素来忠心,岂敢欺上侮君?主公弃守成皋,乃是上上之计,焉能等闲视之?主公切不可自责多虑了。”
刘邦把言止住,思虑片刻,遂又急忙赶路,再不出声。
刘邦等人来至修武附近的小修武时,天色已晚。刘邦眼望远处隐约可见的韩、张大营,却传命就地扎营。夏侯婴心有疑惑,开口问道:
“主公一路劳顿,正该在韩、张大营好好歇息,主公何不与之相见呢?”刘邦脸色一沉,不耐烦道:
“我已传下军令,难道你没有听见吗?”
夏侯婴不敢再问,忙带人安排事宜去了。夜里,夏侯婴和心腹谈及此事,他的心腹突然悟道:
“主公自觉颜面无光,自不急于和韩、张二位将军相见。主公在此歇息,
当是思虑明日震慑韩、张二人之法。主公是担心他们二人难以驾驭啊。”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