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HK$
98.6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HK$
77.3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HK$
77.3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HK$
80.6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HK$
109.8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HK$
109.8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HK$
67.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这是了解生命真相的智慧,究竟解脱人生痛苦的方法。
这是认识佛法的启蒙之音。
它能勘破无明时代的文明包装,开释浮躁世间的人心归向。
一代得道高僧济群法师用佛法智慧解读世人的困惑。
|
內容簡介: |
白象丛书·问道系列中的前四本,精选济群法师的佛学随笔散文。济群法师在这四本书中阐明了学佛的常识和学佛的路径,用佛法智慧为处在浮世的人们指导心灵的归处,为想要挣脱烦恼的世人提供了一盏明灯。
《在此刻》
身在此刻,心不能定,皆为想要得太多。物质的丰裕并不能带来身心的安顿,需要向内在去寻找。
本书是济群法师随笔集,作者立足于当下,讲生命轮回,讲日常生活,通过寻常人生的悲欢喜乐来阐释禅机妙义,知道人们理解生命真相。如一盏明灯,点亮蒙尘的心灵,踏实淡定活在此时此刻。
《在岸边》
人在岸边,却不能渡,皆因无指引。生命需要感悟,也需要引领,才能抵达。
本书是济群法师随笔集,作者以朴实语言来表达个人对佛法奥义的理解,对人生的省悟;可谓字字珠玑,深入浅出,极富哲理,如一滴滴佛法甘露,滋润心房;是一本助人释疑解惑之书,一本感心悟性之书。
《在浮世》
人处浮世不浮躁,身临乱象不乱心,是一种精神境界。人之根本问题,是迷失本性,无所依托。
本书是济群法师随笔集,作者立足于俗世,透过种种现象,来阐释佛法的本质——既是出世解脱,也是活在当下;其作品文字隽永,深入心灵,意蕴深长。
《在路上》
人在路上,佛也在路上,彼此相随。境由心生,境随心转。修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本书是济群法师随笔集。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富有哲理的佛法思想,来分享自己的修行和感悟。
|
關於作者: |
济群法师:
沩仰宗第十代传人,国内知名法师。生于福建福安,毕业于中国佛学院。
现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佛学研究及教学、弘法。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宗教研究所高级顾问、客座教授,主讲唯识、戒律、阿含等课程。
著有《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金刚经的现代意义》《心经的人生智慧》《学佛者的信念》《幸福人生的原理》《如是观》等著作。
|
目錄:
|
《在路上》
根 机
念头都是引发烦恼的根源。
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到一切名利声色的本质,
才能不被它们所伤害。
002 皈依是持戒的灵魂
005 皈依后,你找到归宿了吗
007 如何依止善知识
010 老僧常谈,还得谈
013 佛教的三级教育目标
015 学佛也需要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
019 成佛作祖的教育
022 六根清净方为道
026 出家意味着什么
032 修学的五个步骤
037 你的学佛目标是什么
039 一个目标、一张地图、一位导师、一群伙伴
043 大众化修学体系的特点
046 把握修学普遍规则的重要性
050 成佛的第一生产力
052 众里寻他千百度
正 见
正见,不仅是要我们改变局部问题,
更要帮助我们断除无明,
回归生命的本觉状态,
这才是究竟解决一切心理问题的途径。
056 有正见才看得见 056
060 菩提心与空性见 060
065 正见——一双看见光明的眼睛 065
069 具足万法的自性 069
072 名言与真实 072
076 觉性,才是究竟的皈依处 076
079 培养正念,为正念而活 079
083 从四念处生起正念 083
087 佛法的核心之道——解脱 087
090 有限和无限的界限 090
092 边见与中道 092
095 莫使禅宗成“残宗” 095
098 解脱真的成了江湖传说吗 098
精 进
佛教的根本就在于修学。
修学上去了,
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不药而愈。
102 修行上路了,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05 需要戒律的十个理由
107 戒带给我们的帮助
110 解脱的延伸和圆满
114 理解——接纳——利他
117 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119 学院式教学的感想
122 别解脱还是别想解脱
126 带着觉察心做事
132 你都在修些什么
135 出离,是舍弃对轮回的执著
137 听说过这个三无吗
140 中心和重心的转移
144 我们说着慈悲,做了吗
147 慈悲的广度、力度和纯度
150 观自在,由观而自在
153 自他相换换了什么
法 门
受戒不只是一个形式,
关键是在我们内心埋下向善的种子。
我们受声闻戒,是成就解脱的种子;
受菩萨戒,是成就菩提的种子。
156 以禅修助正见
160 禅修——以技术管理心念
164 七支供——给你的修行存点款
167 行愿品是加行还是正行
171 念诵和念诵是不同的
173 现世乐的未完待续
176 闻法——你听见的是声音还是法义
179 多闻,多闻,还是多闻
182 贯穿三乘的完整版地图
185 慢慢修来快快到
188 有愿力还得有能力
190 要快,更要稳
195 从选择到确定
196 心的训练——定
200 念佛念什么
203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205 禅修训练你的觉察力
209 不需要千里追寻,解脱当下即是
《在此刻》
佛 缘
佛法是佛陀亲证的究竟真理,
依法修行,就能帮助我们开发生命本具的无量智慧。
002 学佛和不学佛有什么差别
004 从富二代说福报
007 尊重而惜缘——健康父子关系法则
009 佛学热是一时潮流,还是会成为常态
013 企业家为什么热衷于学佛
017 也看小资学佛者
021 现世乐和现实利益有什么区别
024 僧人为什么要做无产者
027 香火鼎盛之下,还该做些什么
030 弘法现代化的使命
034 出家人不孝吗
037 自制力是你的抗体
039 一笔漏算的账
042 茶和禅的滋味
043 一种叫做“幸福”的不稳定感觉
048 何为功德
050 君子之交淡如水
053 不患得患失最养生
054 什么是参话头
057走自己的路,让天下雨去吧
059 你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
062 童真入道是成为僧人的最佳起点吗
064 缘无所谓善恶
抉 择
如实、客观地看待人生。
只有这样,才能从容面对一切变化。
068 乐观、悲观和中观
070 生死关头,何去何从 070
072 住还是无住,这是个问题 072
075 做啥 075
078 你的念头听话吗 078
080 精进也要中道 080
082 睁眼或闭眼,看破或逃避 082
085 心即是佛,何必再学? 085
087 信佛,还是和菩萨做生意 087
090 信不信
091 做个好人够了吗
094 这杯酒,给你带来了什么
096 究竟谁是菩萨
099 不计较的技巧
101 怎样和众生结缘
103 正信不迷妄
107 佛法与科学——兼容还是对立
109 佛典是神话吗
出 离
以佛法智慧审视人生,透彻世间,
才能培养超然的心态。
112 弘法也能洋为中用吗
115 一心出离,才能所向无敌
117 我看,看我
120 佛法与心理治疗
124 入世而不媚俗
126 怎样发愿才如法
128 佛教需要简化吗
131 宗教是改善社会人心的一剂良药吗
137 自了还是利他
141 谁有资格弘法
144 看清这些纠结
146 关于说法的一些说法
149 树欲静,须风止
150 信佛和个性解放矛盾吗
153 终点和起点都是什么点
155 忘了它,其实没那么难
156 这样,那样,矛盾了吗
158 信仰必须是无条件的吗
160 杀不杀和算不算杀
163 究竟是什么心
安 心
当我们从烦恼和困惑中解脱之后,
就不会再被迷情所转。
166 诱惑、被诱惑及其他
169 被欺骗的应对
170 看似无情却多情
173 为什么会发生不该发生的事
174 它们轮回到哪儿了
177 迷信的解药
179 你有安全感吗
181 引导而非融合
184 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吗
186 要不要福报
189 佛教需要青年,青年需要佛法
191 红尘中的清净一日
194 关爱而不纠结,慈悲而不黏着
195 慈善不是强迫捐款
198 给三种初学的推荐书目
201 得失和患得患失
203 照顾身,安顿心
206 也努力,也随缘
208 信佛是失意后的退路吗
211 禅修是自我催眠吗
《在浮世》
寄身
色身有如住房,
只供我们暂时住一住,
我们无法永远拥有它,
更无法让房子永远不会败坏。
002 我是谁
006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012 一场奇怪的游戏
015 情到深处人孤独
017 你我的宝藏
020 今生最可宝贵的
023 一些貌似可靠的支撑
025 妄想变现的施工现场
028 做人才是你的终身职业
031 匮乏与自足
034 背个皮囊四处走
037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039 唐朝的人生告别会
042 租个屋子当过客
045 生命这个产品
047 付出时间,就是付出生命
050 世上并没有什么救世主
053 从终点又回到起点
润心
心灵深处的慈悲和爱心,
生命内在的信仰与智慧,
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
才是永远可以从中得到受益的源泉。
056 角色以外的那个是什么
057 我们越来越浮躁的心靠什么去滋润
061 阳光下甩不掉的影子
064 执著是妄念的土壤
067 时时都在发生的心灵因果
070 物质财富 PK 精神财富
072 心的种种频道
075 看见那些陷阱了吗
078 压力——背起还是放
081 知苦,是为了给心灵排毒
084 内心潜藏着无量种子
087 无知、心病和心药
089 舞台和演员
092 心念与轮回
095 这个舞台上,你是傀儡吗
098 谁是你的大股东
100 贪到何时方能休
103 世界的差别,无非是心念的差别
105 心灵频道的收视率
108 为人民服务和为人民币服务
110 心安并理得
113 你的心,就是你的世界
知命
命运是由我们自己来运载的,
它的改变就掌握在我们手中。
116 让义与利成为拍档
118 累了自己,更累了自然
122 人间处处是福田
125 幸福只是对痛苦的一种缓解
127 幸福在哪里
130 改变习惯,就能改变命运
133 需求带来的危机
135 善有善报是永不兑现的许诺吗
139 欲望就是我们的永动机
142 你在跟着什么感觉走
144 浮世中,拒绝浮躁
146 看似合理,实则短视
149 少些消费,多些知足
152 避不开,躲不掉,那就面对
154 哎,忙些啥呢
157 知足,惜福,环保
160 知识使人复杂,智慧使人单纯
162 为什么我们不能彼此理解
165 点石成金者的悲哀
167 命运是靠我们自己运作的
170 你的选择,你的未来
172 制造苦,缓解苦,没完没了
173 什么在左右我们的选择
解了
通过不断修行来舍弃内心深处的我执,
就是克服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
是从有我到达无我的过程。
176 我们活在哪里
180 那些日复一日的重复
182 步行禅
184 为什么要自讨苦吃
186 没有风险的投资
188 一本万利的窍诀
191 转变生命的依处
193 重要的不是放弃,而是放下
196 “我”这个玩意
198 用舍弃替换小气
201 有着文明包装的无明时代
203 为什么有那么多“为什么”
205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208 历境炼心
210 让心转基因
213 轮回中,保持清醒
《在岸边》
因 缘
学佛,就是要战胜种种束缚我们的力量,
要与烦恼和串习作坚决斗争。
通过戒、定、慧的修习,
由规范心行而降服烦恼,进而铲除痛苦之源。
002 学佛是消极的选择吗
004 通向成佛之路的签证
007 学佛的起点和终点
009 菩提信物
014 这个世界上最自由的人
016 为什么三宝是宝
019 内外兼修的皈依
021 三宝在你心中究竟有多少分量
025 真的一个都不能少
027 关于业,你知道多少
031 业的四个特征
033 轮回不在别处
036 说说而已,还是付诸实践
038 不仅仅是不做什么
041 吃饭也是修行
043 学菩萨胜过拜菩萨
046 找到自己的向导
049 学做好人,学做菩萨
学 道
通过观身不净、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的修习,
最终能够摆脱因常、乐、我、净
四种错误认识制造的种种烦恼和痛苦。
052 真的信因果了吗
056 给自己一个保障
058 皈依后不该做什么
060 生命美容的最高境界
062 内在美的至高境界
065 经典、草鞋和舟楫
068 企图掩盖的真相
070 无益苦行与少欲知足
074 方便之道,净土法门
079 修行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
081 有与无的两害相较
084 人成即佛成
086 人生佛教的实践与思考
089 大慈大悲的“大”
091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095 靠三宝,靠自己
097 四念处——让我们看到真相
101 相信解脱,希求解脱
求 法
深化对佛法的理解,并以此指导修行。
随着修行的不断深入,
才能有所体证、有所成就。
104 处世间,如虚空
107 处处无家处处家
109 非永恒,非断灭
113 从无所得中求证佛法
118 还不快舍
121 真善美
122 佛教的民主管理
125 给当代弘法把个脉
127 弘法布教的六步棋
131 供养的三大收益
132 敬法,请法,才是得法之门
135 不信是不行的
137 从发愿到回向
140 分别不分别
143 净信为本的净
145 学佛的重点是在内心而非书本
148 供的是他人,养的是自己
152 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
安 住
若能断除惑业,
当下就是净土,就是现法乐住。
154 从王子到沙门—— 为了什么
156 如何是佛,舍我其谁
159 放下屠刀能否立地成佛
162 我们离不了的那味药
164 看看你能对号入座吗(一)
167 看看你能对号入座吗(二)
171 不要让凡夫心抢占频道
174 你知道礼佛的意义吗
177 许一个高尚的愿
179 道得道不得,得道不得道
182 我们所在的轮回
184 解脱会让你失去什么
187 从改变观念到改变心态
189 我们还活着,我们要珍惜
193 安心是佛教的重要课题
197 看不见的菩萨
199 东方的微笑
202 佛像不是偶像
205 有言教,有身教
207 不是文学,胜似文学
210 罗汉像的变迁
213 艺术的题材与养料
|
內容試閱:
|
《在岸边》:
轮回不在别处
业就是行为,包括思想、语言、身体三种。通常,我们更多是关注表现出来的行为,却忽略了尚未表现的行为。事实上,不论这一行为是否表现出来,都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形成内在的心理结果,影响未来的生命走向。
在座的每个人都不一样,长得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性格不一样,兴趣爱好也不一样,这些差别是来自生活方式和心灵轨道的积累。这种积累的发展,就会呈现出相应的生命形态。所以,商人有商人的特征,军人有军人的特征,艺术家有艺术家的特征。
佛教所说的六道,也是生命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不同形态。比如饿鬼是代表渴求的心理,这种渴求被无限张扬后,就会呈现出饿鬼的生命状态。阿修罗是代表好斗的心理,这种好斗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呈现出阿修罗的生命形态。动物是代表愚痴的心理,除生存本能以外没有更多思考。如果人生仅仅停留于饮食男女,那和动物是没什么差别的。
所以说,轮回不在别处,正是每种心理发展的不同生命形态。其实轮回不难理解,比如你喜欢做什么,追求什么,几乎每天都会重复。在重复过程中,又使这种喜好得到成长,促使我们再去追求。这种重复就是轮回的显现。从起点到终点,再从终点回到起点,周而复始。
这种追求又包含相应的价值观,觉得我要这样活着才充实,才有意义。那么,我们追求的这些到底有没有价值?是不是值得去做?这就取决于我们对生命的思考,取决于我们的认知。
《在此刻》:
现世乐和现实利益有什么区别
法师提到“现世乐”和大家所关心的现实利益有什么区别呢?
相信大多数人对于“树立正确人生观念”一说都耳熟能详,但真正能够付诸实践的并不多,因为世俗生活有一整套按部就班的程序,其中,现实利益又是人们选择人生道路时的重要参照。我想,民众对佛教的淡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学佛能够给现实人生带来利益。
佛法所提倡的现世乐,从世间的层面来说就是“种善因,得乐果”,通过正确的人生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获得人生幸福。在佛教的五戒十善中,还涉及到自他双方的关系,也就是通过持戒修善建立自他和乐的人生。
需要明确的是,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现世乐和来世乐又是统一的。佛教所说的出世间的快乐,是依戒定慧修行获得,其内涵是开智慧、断烦恼、证真理,并最终成就解脱。与大多数人为追求一己私欲,由欲望满足而获得快乐的途径是不同的。
因为满足私欲之后所得的快乐,可能是建立在合理的行为规范上,也可能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其实质也往往局限于现实的当下,不能给未来人生带来什么利益,甚至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过患。
因此,现世乐应以来世乐为参照,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我们在现实的当下法喜充满,同时给人生带来无尽利益。
如果说人生佛教定位于现实人生,固然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同,但是否会和佛教的出世精神有所违背?或者说,在大力弘扬人生佛教的今天,传统的宗派佛教多少已显得有些过时?
人生佛教虽定位于现实人生,但和常人的理解还是有出入的。入世只是其中的一个层面,它的内涵远不止于此。
太虚大师有首偈说得非常好:“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在这首偈中包含着三层内容,首先,人生佛教是以解决现实人生的一切问题为依归;其次,说明了做人与成佛的关系,我们应以佛陀为榜样,克服自身的众多缺点,达到人格的圆满和完善;第三,佛是由人修成的,因而,人生佛教涵盖了由人到佛的整个修行过程。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人生佛教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佛教修行是以出离心为基础,只有具备这一点,我们才能超越五欲六尘的束缚。而在我们的修行过程中,正见更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整个佛法的修行都没有离开八正道,其中又以正见为首。
传统的宗派佛教,如唯识宗依“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建立的唯识正见,中观宗依“缘起性空”所建立的中观正见,对修道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说人生佛教和传统佛教有什么区别的话,只是在于它针对佛教发展中存在的误区现象而特别提出了为现实人生服务的口号,同时,在形式上将采用更为契合的方式。除此以外,实在无法将人生佛教与传统佛教对立起来。
《在浮世》:
我是谁
生命有很多不解之谜。古往今来,人们不停地追问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些都是人类永恒的困惑,也是每个人无法逃避的终极问题。因为我们最在乎、最关注的就是这个“我”。我们的整个生活,基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建立。但我们是否想过:究竟什么代表着我?仅仅是这个身体吗?仅仅是眼前这个会说会动、会哭会笑的五蕴身吗?
人们之所以害怕死亡,原因就是将这个身体当作是我,以为身体败坏就意味着“我”的毁灭。其实,色身只是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一个朝不保夕的片断、一种不断改变的形式,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我”。从哲学定义来说,“我”代表着生命的本质,是永恒且不可分割的。但身体只是由众多元素构成,刹那刹那处于新陈代谢中,处于发展变化中。而在今天这个医学发达的时代,身体的很多零件还可以更换组装,甚至可以使用人工替代品,其中哪有什么独存、不变的“我”呢?如果了解其中原理,我们对身体就不会那么在乎,对死亡就不会那么恐惧了。
身体而外,“我”的存在还体现于两方面:一是观念,一是心态。我们生活在共同的世界,但同时又活在自己的世界,活在自己的情绪中。很多时候,还会被这些喜怒哀乐左右着,无法自主。我们为什么会被其主宰?原因就是把这些情绪误以为是“我”——“我喜欢,我讨厌”,于是就会在乎,就会执著,进而不断将心灵能量投射其中,不断强化这些情绪。最终将主权拱手相让,使某些情绪长时间地影响我们。生活中,有人一生追寻爱情,也有人一生被仇恨驱使。其实,很多情绪只是内心的恶性肿瘤,只是生命的不良发展。虽然生长在我们心中,却并不属于“我”的一部分。倘能以智慧进行观照,认清这些情绪不过是内心漂浮的影像,就不会一头栽入其中,成为被操纵的傀儡。
这就需要对自我进行审视,认清“我执”给生命带来的危害。事实上,一切烦恼皆因“我执”而起。任何一种东西,只要贴上自我的标签,对我们就会具有杀伤力,就会让人爱,让人恨,让人朝思暮想、寝食难安。一旦将自我的标签去除,它的变化就不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了。在这个世间,每天要发生很多惊天动地的事,但真正使我们为之心动的未必有万千分之一。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随之感慨一下,就迅速抛在脑后。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将自己和那些事切实联系起来,没有对此产生“我执”。
“我执”还是世间一切是非纷争的根源,是我们和他人相互抵触、难以和谐的原因所在。生活中,一个人自我意识过强,处处以“我”为中心的人,必定不会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反之,那些淡化自我、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不仅深受大众欢迎,自己也能安乐自在。因为他们不必害怕“我”的利益受损,担心“我”的自尊受挫。远离这个处处作祟的“我”,也就远离了那些与“我”形影相随的烦恼。
从佛教角度来说,“自我”正是有情最大的误解,是我们因为不了解生命真相而产生的错误设定。无论身体还是情绪,都不具有永恒不变的内涵,都不能代表所谓的“我”。所以,佛教提出“无我”的思想。这也是佛陀对众生最大的贡献。或许不少人会觉得费解,甚至对此感到恐惧:如果“无我”,那现在这个会说会动的又是什么?又会消失何方?其实,“无我”所否定的,只是加诸于“我”的错觉,而非现象本身。
禅宗有个话头是:“一念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不绝如缕的思绪中,在一念接一念的意识活动中。当这些念头尚未生起之前,生命是一种什么状态?再往前追朔:来到这个世界前,“我”又是以什么状态存在?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这也是禅宗另一个重要的话头。禅宗的修行,正是通过这样一种追寻,将遮蔽内心的妄执层层扫荡,将现有的错误设定逐步瓦解。
认识自己,这是佛法关注的根本问题,也是西方哲学的最高名言。唯有透彻生命真相,我们才能把握前进之舵,成为生命的真正主人。否则,只能是这个色身或情绪的奴隶,为他的衣食奔忙不休,为他的喜怒耗尽生命。更悲哀的是,很多人不仅劳而无功,还会由此造作恶业,使未来继续沉沦,继续受苦。
《在路上》:
一个目标、一张地图、一位导师、一群伙伴
学修离不开四个一,那就是一个目标、一张地图、一位导师、一群伙伴。一个目标,就是解脱。不少人害怕解脱,以为一解脱就无法再过正常生活,就要和这个世界永别。事实上,我们所要解脱的是烦恼、迷惑而非其他。解脱烦恼、迷惑之后,我们才能自由自在,不被轮回所缚,这也是学佛的真正意义所在。进一步,我们不仅要自己解脱,还要发心帮助更多的人走向解脱。
一张地图,就是《菩提道次第论》。这是宗大师为我们提供的,从学佛到成佛的简明套路。其中,对每个步骤解决的重点和所应达到的标准都有详细说明。我在戒幢佛学研究所讲述《菩提道次第论》课程时,对每个步骤的用心原理和修学规则都作了展开说明。只要把那一百多讲课程用心听下来并准确理解,相信大家就能把握佛法修学的基本理路。
一位导师,就是依止修学的善知识。如果你们对我有信心,就老老实实地跟着学。不是我需要你们对我有信心,而是具备信心之后,你们才能和法相应,才能从中真正得到受益。其实,让你们生起信心对我也是一种责任,但从修学需要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前提。阿底峡尊者的弟子们请求尊者加持时,尊者的回答是:“弟子啊,我求你们的信心。”事实确实如此,唯有具足信心的弟子,才有能力纳受上师的加持。否则,就会像《菩提道次第论》所说的覆器那样,即使法雨周遍,也是滴水不沾,空空如也。每天就在自己的感觉中转悠,那是玩什么呢?那是玩轮回,最后辛苦的还是自己。
一群伙伴,就是菩提道上的同修,你们要互相提携、互相促进。我们总在说发菩提心,说要帮助天下众生,这就必须从身边的人做起,对身边的人宽容、爱护、平等、慈悲。如果连周围的人都无法相处,菩提心从何修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