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HK$
58.2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HK$
87.4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HK$
76.2
《
云中记
》
售價:HK$
76.2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HK$
47.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HK$
65.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HK$
78.2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HK$
55.8
|
編輯推薦: |
《教学优良道德刍论》总结起来看,只有视教学为指向学生幸福的创造性德性生活,并经由公正、人道两大道德原则来实现这种生活的教学道德,才是真正的教学优良道德。而“以善致善”,也即通过“善”的教学来实现教学的“善”,是当前重要而可行的现实路径。具体到教师这一道德主体层面来说,就是要求通过教师德性来实现教学优良道德,进而实现学生的生活幸福。
|
內容簡介: |
《教学优良道德刍论》研究的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学优良道德”的建构与实现问题。本论著在现代教学与现代伦理学的双重观照下,选取基于儒家传统德性伦理的德性论立场,并在参照西方德性伦理历史演进脉络与现代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尝试探讨了当前中小学教学所蕴涵的基本伦理精神与应追求的道德使命问题。
|
目錄:
|
总序
前言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优良道德:教学伦理价值的时代诉求
一、优良道德:伦理学世纪发展的自觉追求
二、优良道德:现代教学价值引领的应有之义
三、优良道德:当前教学改革的必要规约
第二节教学优良道德:概念与价值分析
一、道德及其实践发展
二、优良道德与恶劣道德
三、教学优良道德及其内涵
四、提出教学优良道德概念的意义与价值
小结本土问题与现代语境
第二章教学优良道德的追寻
第一节 善的历程:教学优良道德实践的历史考察
一、历程:教学优良道德发展的历史考察
二、结论:儒家教育文化的德性伦理本质
三、启示:儒家教育的德性伦理价值传统
四、趋势:儒家德性伦理的现代复兴与教育价值
第二节 时代道德:教学优良道德研究的现实检视
一、伦理学关于优良道德的研究
二、教学道德研究的现状检视
三、文献探讨基本启示
小结德性立场与多元方法
第三章教学优良道德的构建
第一节学生幸福:教学优良道德的终极目标论
一、幸福作为德性论的道德终极目标
二、学生幸福及其意义解读
三、学生幸福作为现代教学的着力点
四、学生幸福的现实困境与超越
第二节德性生活:教学优良道德的人性基础论
一、教学伦理行为人性论辨义
二、教学作为道德生活
三、现成规范生活的迷惘
四、指向学生幸福的德性生活
第三节公正人道:教学优良道德的基本原则论
一、问题的认识与处理
二、教学公正:教学优良道德的根本原则
三、教学人道:教学优良道德的基本规范
小结“知识、命运和幸福”
第四章教学优良道德的实现
第一节 以善致善:教学优良道德的实践途径
一、善的种类与善的实现
二、教师道德作为手段善
第二节教师德性:蕴涵与作用机制
一、教师道德与教师德性
二、教师德性及其作用机制
小结促进道德向德性升华
第五章结语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二)关于教学道德的研究范畴
教学道德的外延是什么?也即教学道德的研究范畴有哪些?这取决于对“教学”概念外延的理解。关于这一问题,第一章相关之处已有所交代,这里再作简要阐述。
从最宏观的层次上看,教学即教育,在此意义上,教学道德即教育道德。有论者提出,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揭示教育伦理的内在精神,设立科学的教育伦理价值目标,明确教育伦理的基本原则,确立教育伦理的实现机制等。①有研究者综述了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国内教育伦理学研究,总结提出其研究主题包括:教育伦理学学科研究对象的定位,中外教育伦理思想研究,教育伦理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研究,教育伦理评价研究,教育伦理学科体系构建及学科建设研究等。②另有论者则总结认为,在过去20多年的研究发展中,我国教育伦理学研究视域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形成了教育伦理目标体系、规范体系、精神内涵和实践机制等多层次研究的繁荣发展势头。
在中观层次上,教学主要是指学校教育领域的一切教学活动。在此意义上,教学道德研究范畴则可包括微观教学伦理学、教学管理伦理学、教学行政伦理学、教学评价伦理学以及学生服务伦理学等。此处不一一详细介绍。
微观层次的教学,则具体指学校教学领域内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活动。在这一意义上,有论者指出,“教学道德将关涉一切教学行为、教学活动和教学要素”。④有研究者综述了近年来教学伦理研究范畴,认为它大致包括课堂中教师言行的规范性、教学内容的教育性、师生教学交往行为的道德性、教学全方位的伦理性等。另有论者提出,实现教学道德性的策略应包括:教育理念应以人为本,教育目标应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要有健康、全面、和谐的教育内容,采用人道的教育方法和“回归生活”的教育方式,教育主体(教育工作者)要发挥道德表率作用,通过教育环境保障教育的道德性等,此即教学道德研究的主体范畴。而笔者早在几年前也曾提出,现代教学视野中的教学伦理研究,在教学目标方面,应充分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与成长,强调以有效教学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则应注重教学内容的伦理特性、追求教学过程的公平、考量教学评价的道德因素,以及践行符合伦理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考察来看,教学伦理学作为一门应用伦理研究学科,在以美国、苏联、日本等为代表的国家肇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国则大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研究历史均不是很长。但是,其明显的共同发展趋势则是,从宏观逐步走向微观,并且宏观研究不断系统化,微观研究不断具体化。因此,从宏观的教育道德层次走向具体的课堂教学道德层次,已成为当前教学伦理研究深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本书在第一章已经提出,我们“教学优良道德”问题的研究论域,是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道德理想与伦理使命问题,也即微观层次的教学道德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