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0.6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09.8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68.0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HK$
99.7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88.5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2.7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3.8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
編輯推薦: |
折中非无为,乃生命的迂回中庸不是道,是人生大智慧
★★★★★
出版人的良知,五颗星的品质
|
內容簡介: |
两千多年前孔圣人道出了世人难以企及的人生境界:“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做事不难,难的是能够恰到好处!本书将针对人生、立志、做人、做事、处世、口才、修养、性格、创业、管理、智谋、处下等几个方面为你诠释中庸思想,以简洁易懂的语言风格让你理解中庸思想之于现代社会的现实意义。从而使中庸思想能真正融入你的生活,让你在面对社会、生活、家庭、工作时能方圆兼顾、进退自如,最终实现心中理想,成就一番事业!
|
關於作者: |
《中庸》原著:孔伋(公元前483年~公元前402年),名伋,字子思,世称子思,他是孔子的嫡孙。子思是战国前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子思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后人把子思与孟子合称思孟,子思的学说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庸解密》著者:苏木禄,原名徐宪江,著名畅销书作者,代表作品有《情绪掌控术》、《像李开复一样思考人生》、《秘书的秘密》、《中国式说话之道》、《颠倒看世界:史上最牛最酷的成功学》,等等。
|
目錄:
|
序 言 名著风景无限,阅读别有洞天——破译经典里的密码前 言 中庸之道第一章 追求中庸就是追求完美——解读《中庸》中的人生智慧白刃可蹈,中庸难求率性只痛快一时,中庸能太平一世情绪失控,所有努力将灰飞烟灭想谋大发展,先要做到“中和”
追求中庸不用轰轰烈烈,因为中庸就在日常生活中
人生有多精彩只有自己最清楚
怨天尤人除徒增痛苦,别无它用
于不动声色中积累一飞冲天的资本
将中庸坚持到底,你会受益匪浅
第二章 于中正平和中不断超越——解读《中庸》中的立志之道
坚持到底的志向才能称为志向
用自己的“诚”影响他人
志向要能经得起挫折的考验
立志是为了给理论一个实践的机会
立志要善,不将自己的成功建在他人的痛苦上
自强是志向的一把保护伞
第三章能容人更要以诚待人——解读《中庸》中的做人原则
做人的最高水准在于“诚”
真诚其实离你并不远
诚信是要用一生来坚持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连父母都不孝顺,如何善待他人
对自己不诚实就无法取信于人
坦荡做人,方能尽显本色
诚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信仰
包容他人是一种大智慧
和善待人,让他人感受到你的包容
第四章 高调做事,但要三四慎行——解读《中庸》中的做事技巧
事情不分大小,都要认真做好客观做事,不让心情影响自己
做事不墨守成规,灵活多变才能取得完美效果
心无旁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做事要有充分准备,才能从容应对
做事要有原则,但太过原则化就是固执
做事可以高调,但不可华丽
做事要善始善终,不能半途而废
第五章 低调入世,享受难得糊涂——解读《中庸》中的处世态度
靠搞怪引人注意,只能适得其反
为人处世,从夫妻相处开始
常思己过,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无法与家人和睦相处,就难与他人和睦相处
与人为善,人才善之
处世之道,在于知道自己的位置
你给他投个桃,他会给你个李
善念是心灵的一把“吸尘器”
第六章 以和为贵,正直但不清高——解读《中庸》中的性格密码
自视清高只会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可以果断,但不可以武断
好修养造就好性格
你的性格展示了你的风格
任性妄为只会惹人厌
第七章 慎独自修,做到和谐中正——解读《中庸》中的修身要素
修身的至高境界就是慎独
修身要持之以恒,一旦松懈可能前功尽弃
修身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基础
修身是一个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
自我修养与智、仁、勇
修身难免有走错路的时候
积土成山,积善成德
第八章 大辩若讷,言语委婉藏锋——解读《中庸》中的口才学
第九章 抓住机遇巧借势——解读《中庸》中的创业理论
第十章 学会妥协才能方圆兼顾——解读《中庸》中的智谋
第十一章 恩威并施,学会以和服人——解读《中庸》中的管理艺术
第十二章 人前藏智,做到进退自如——解读《中庸》中的处下之道
|
內容試閱:
|
修身是一个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君子要学习修养自己,就不能不侍奉自己的亲族;要侍奉自己的亲族,就不能不了解他人;要要了解他人,就不能不知道天地之理。)
——《中庸》第二十章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释迦牟尼这个人,他是佛教的创始人。而他成佛的过程却鲜为人知。
未出家之前的释迦牟尼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的太子,过着优裕而舒适的宫廷生活,17岁娶妻,还有一个儿子。有一年,他从迦毗罗卫国城的四个城门出游,遇到了四件事,还有一个沙门(出家修道者)。从东门出去,他看见一个弯腰驼背、手扶竹杖、像蚂蚁一样蹒跚而行的老人,不由得感到人生是那么无常,给人带来的痛苦是那么沉重,顿时心生忧郁;从南门出游,他看到一个面色焦黄、形容枯槁、气喘呻吟、痛苦万状的病人,他又开始怜悯病人,心生忧郁;西门出游,他看到一个死人,都已经发臭了,一家老小号啕大哭着为逝去的亲人送行,他又心生忧郁;从北门出游,他看见一个修行人,仪表不俗。他觉得很奇怪,就上前请教。修士告诉他修行是为了解脱,解脱人生老病死的无常。他听后,决心弃绝富贵享乐,进行修行,好脱离“老”、“病”、“死”、“苦”的折磨。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待妻儿熟睡之后,他悄然地离开了他生活了19年的宫廷,开始了修行之路。
悉达多离家后,剃发出家,用华丽的服饰跟森林打猎的猎人换取了粗布麻衣,开始苦修,但他对修行之道仍感到迷惑。于是他找了很多老师,希望能得到一个确切的方法,好早日脱离苦海。他看见那些苦修的人,都是用草编衣服,或者禁食,或者单腿站立,或者在泥地荆棘上坐卧,还有对着太阳月亮祈求的,对着水火祈求的,他就跟着一起做,希望苦难能够增加自己对道的领悟。刚开始的时候这些方式确实有效,但慢慢地他发觉自己到了瓶颈,不管再怎么自虐,都没法让他再有提升。后来,乌陀迦罗摩教教会他静坐,阿罗逻迦罗摩教教会他言行一致,乌陀迦罗摩教告诉他一种难以理解的四不像状态。他找了个山洞,认真地坐下了,以为这样就能求证佛法。好几年过去了,他发现这样做根本就是无用功,于是他开始常在各种各样的环境里静坐。看着掉落的树叶,也能发一天的呆,坐在树下,蚂蚁、蚊子来了他也不躲,刮风下雨他也不避。他相信这些来自大自然的东西,一定可以给他大自然的力量。直到有一天,他开窍了,明白了人从人世间来的,这样脱离人世是没有用的,从何处来就要回何处去。所以他又回去了,入世了。
这次,他去体会各种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看了很多生老病死、世态炎凉,一边看着,一边对照着印证自己的想法。一直到他觉得,所有的情感都经历过了,该好好整理一下时,他就找了个菩提树,坐在树下开始打坐。
四十八天后,悉达多终于证得菩提心,修得菩提果。
他长达十九年的证道时光,在世、出世、入世、再出世,是浪费吗?很显然不是,不怕重复,就怕是没长进的重复,从高高在上到平凡,到自虐,再到得证果位,这其中的起起落落,磨炼的除了身体,更多的是心性。从王子到苦修士,这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