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清俗纪闻
》
售價:HK$
98.6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HK$
76.2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188.2
《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售價:HK$
65.0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HK$
96.3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HK$
291.2
《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售價:HK$
177.0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售價:HK$
177.0
|
編輯推薦: |
《孔子智慧11》一书共四卷,笔调练达,深入浅出,将《论语》精华选取11章,配上古往今来故事,演绎孔子智慧,使世人了解孔子思想的伟大,从中悟得人生的智慧。《孔子智慧11.春之卷》:春天读孔子:生机盎然,欣欣向荣,情感充沛,可以想像了解,别出心裁。
|
內容簡介: |
《孔子智慧101》是韩胜男老师毕生研究孔子学说的精华。本书笔调练达,深入浅出,将《论语》精华选取101章,配上古往今来故事,演绎孔子智慧,使世人了解孔子思想的伟大,从中悟得人生的智慧。
孔子被称为“圣之时者”,自然是因为他的思想能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变迁。因此不管什么时候看孔子思想,都是“新”的,都足以作为我们生活与时代关系间的准则!
孔子智慧101春之卷,共收录25篇经典,包括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等观念,以现代思维重新解读儒家思想,并收录孔子年表,让千年后的世人重新认识这位一代哲人。
|
關於作者: |
韩胜男,辅仁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在政治大学、台北商业技术学院等校任教,退休后致力于儒家典籍研究。
|
目錄:
|
推荐序一 新解孔子的智慧
推荐序二 教学相长点滴心头
推荐序三 圣者之言历久弥新
自序 新新儒学之孔子智慧
第1篇 忠恕之道,一以贯之
第2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3篇 谤随名高,大祸临头
第4篇 巧言乱德,令色鲜仁
第5篇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第6篇 推心置腹,同舟共济
第7篇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第8篇 举直错枉,选贤与能
第9篇 名正言顺,恪尽职责
第10篇 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第11篇 中庸为德,允执厥中
第12篇 温故知新,尊师重道
第13篇 自我觉醒,见贤思齐
第14篇 以德服人,齐之以礼
第15篇 崇积德行,辨明迷惑
第16篇 小人重利,君子晓义
第17篇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第18篇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第19篇 旁征博引,思学并重
第20篇 博学多闻,君子不器
第21篇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第22篇 画地自限,自甘堕落
第23篇 为山九仞,功亏一箦
第24篇 愿无伐善,各得其所
第25篇 士志于道,不耻恶食
附录孔子年表
小常识 今古文经中孔子的形象
|
內容試閱:
|
推荐序一:新解孔子的智慧
前不久,报社记者邀我以一个字,形容过去一年来的心情。我想到的是“闷”字!国内外的经济局势,台湾社会的氛围,都令人觉得很“闷”。
最近有机会拜读韩胜男先生所著《孔子智慧 101》一书,让 我耳目一新,深感孔子的 智慧,历千年而愈见光华。如果古
学能今用,想必能为社会带来崭新的气象。
中国的儒家思想以“ 道德意识 ” 结合“
政治理想”,将整个中华文化作一贯连,因此建立起一套从“内圣”到“外王”的崇高治国理念,影响中华文化超过两千年。
随着政治的解严、社会的剧变、资讯的蓬勃发达,人们吸收资讯的来源变得愈见多元。传统的道德价值在讲求功利、强调“自我”的风气
下,逐渐失去了约束力,而“大是大非”也渐渐变得“模棱两可”。
想解决现今社会的种种问题,千头万绪,我觉得师法先贤不失为一个可行之道。虽然时代背景大不相同,有些基本的核心价值,却是亘古不衰的。
不可否认,想要吸引更多年轻的读者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必须先以现代的观念重新诠释古籍。
韩胜男先生挑战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历时多年,运用了现代语言重新诠释与解读论语,并佐以一百零一个实际例子,使内容深入浅出、
更平易近人。这份认真、执著与努力,真令人佩服与尊敬。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本书重编从古到今的论语篇序,为的是让全书思想更为连贯,读者可一气呵成地阅览。
若说本书企图“重整道德”可能太
沉重,若说它帮助我们“净化心灵”,也许更为贴切。全世界遭到经济危机与政治风暴的此时,这是危险,也是一种机会。且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阅读老祖先的教诲,撷取迈步向前的智慧与勇气吧!
台中市市长 胡志强
推荐序二:教学相长 点滴心头
韩胜男老师,在台北商专任教十余年,为台北商专之优良教师,在校任内,推广中华文化不遗余力。
从北商之毕业学长处得知,韩老师不但在校时,对学生的国文学科尽心教导,在教课时,更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多所提点,是孜孜不倦的典范。在校任职时,从1985年得到“教育部”所举办“文化复兴论文比赛”社会组第一名的荣耀,此后并连年得奖,其中1992年及1995年并双双获得头奖,1996年更获得优秀教育人员。
这么一位优秀的老师,却非常低调。如今,韩老师要出书了,这是韩老师自千禧年从台北商专教职退休后,往返于美国与台湾地区之间,致力于学术研究之余,有感世道如江河日下,道德式微,改变述而不作初衷,遂以半年时间,撰写《孔子智慧101》一书,这套《孔子智慧101》乃是韩老师毕生研究孔子学说的精华。
可别认为韩老师的文词老旧,他不但有颗洞见社会的心,也有支与时俱进的笔。看看韩老师在书中“谤随名高,大祸临头”一篇所言:
环顾时下社会,一些被指为草莓族的年轻朋友,通常经不起考验,不但变成“月光族”,将身上的钱挥霍一空,甚至胡乱借钱,变成卡奴一族,还上夜店,标新立异,惹是生非。
正如孔子所说:“呼朋引伴,整天聚在一起胡说乱道,谈话丝毫不涉及道义,却喜欢卖弄小聪明,这种人要他改邪归正是很难的了。”这种“好行小慧,自招祸害”的例子,在历史上,要以卷入立储纷争的杨修最为经典,而下场堪为后人作为殷鉴。
本书不仅思考于时代潮流之上,且发扬孔子之真精神,是现在这个道德需要重整的社会,人人都需阅读的好书!很高兴为老师写此篇序,并诚心推荐给所有的社会贤达!
吴碧珠
推荐序三:圣者之言 历久弥新
大学同窗好友胜男兄,毕业之后,就投身于教育界以作育英才为职志。平日喜读先秦诸子之书,每有会心,辄作为文章,盖四十年如一日。举凡全国或地方性征文比赛,无役不与,得奖次数不下百次。
他自教职退休之后,往返于美国与台湾地区之间,于旅居美国时,花半年时间,撰写《孔子智慧101》一书,笔调练达,深入浅出。将《论语》精华撷取101章,配上古往今来名人故事,演绎孔圣智慧,借使世人了解孔子思想之伟大,此其夙衷之所在。
睽诸中国历史可以得知,孔子是一位相当特殊的“圣人”,他与释迦、苏格拉底、耶稣基督并称为“世界四大圣人”,他的思想透过《论语》一书,道尽人生无限哲理,堪为芸芸众生的行为指南,正如《圣经》一样,深植在中国人的心田里,纵使千秋万世,仍具历久弥新之价值。昔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非无由也。
今日世界各地,研究华语文者已日渐成风,而孔子学说,亦愈益为识者所重视,这正是中华文化由剥而复的契机。
所以,胜男兄的这本册子,不但可作为一窥孔学、浚发润思的良好媒介,亦可作为了解并弘扬中华文化根本价值之所在的重要门径。本人有幸,获得先睹之快,故缀数语,以为之介。
陈维德
自序 新新儒学之孔子智慧101
我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发扬光大,端赖我先民遗留下来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基础。而承先启后,建立此一文化基础的圣哲,尤当首推集三圣(伯夷、伊尹、柳下惠)之大成的孔子。
这位伟大的先觉,以深湛的哲理、广博的同情、不倦的精神、弘毅的魄力,发挥了至高无上的人性光辉,像日月照耀千古,到二千五百多年后的今日,仍然是修己及人、经国济世的经典。
孔子的伟大,不仅表现在他的智慧上,甚至他的见解、学问、道德与诲人不倦的教育精神,同样替千秋万世的芸芸众生留下了完美的典型,难怪蒋介石先生要引韩愈的话赞叹:“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的教育贡献被尊封为“至圣先师”,不是浪得虚名的,他的有教无类——“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及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的理论,对后世教育影响既深且巨。
他曾经说过:“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不学,斯为下矣。”人的天资禀赋虽有个别差异,但用教育仍然可以潜移默化,造就成才。除非,像孔子所说:“惟上智与下愚不移。”
举凡一个成功的伟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越挫越勇,永远不会被环境所支配。正如法国英雄拿破仑所说:“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谓:出污泥而不染——环境屈服不了坚毅的奋斗者。管仲所提倡“尊王攘夷”政策,使齐桓公跃居“春秋五霸”之首,便是最好一例。孔子推崇管仲,感叹地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宪问》)
孔子认为,人生的标杆在于安身立命,而他的“一贯”之道,经世之业,也就成于力行不辍的精神。他郑重声明:“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甚至,在晚年回顾其自强不息的人生时,还用“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句话,来勾勒他的一生,证明他尊重上天所赋予的使命。
张潮曾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由此可见,人的智慧高低,实与人生的阅历深浅息息相关。
孔子生长的时代,正是东周春秋新旧交替之时,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加上他少时贫困,一切杂务都要亲自处理,所以学会了很多粗俗的事。他的学生子张转达孔子的意思说:“我不为世用,闲居无事,所以学会这些技艺。”这并非子贡所推崇的天纵英明,使孔子成为大圣人,而是点点滴滴的累积。就像阿里山上的神木,两千年屹立不摇,历久弥新。
不过,孔子自谦不敢当创作新说的圣人,只想私比传述旧闻的贤人。他生平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只是传述旧闻,并非创作新说。因此,我们想要一窥孔子智慧的奥秘,解开孔子智慧的密码,非从《论语》一书下手不可。
众所周知,《论语》是一部人人必读的书。中国几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的思想为主。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从文字方面而言,《论语》也极有文学价值,在寥寥几个字之中,常常能描绘出一个人的声音相貌来,为其他书所不及。所以我们要研究儒家的学说,不可不读《论语》。要涵咏文学的趣味,更不可不读《论语》。
《论语》一书,是孔门弟子记述孔子及应答弟子、时人的书。正如《汉书?艺文志》所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据此说法,《论语》一书就是孔子弟子听课或日常发问的笔记,或记孔子的言语行事。它共有二十篇,分上、下论:从《学而篇》(1)至《乡党篇》(10)为上论;从《先进篇》(11)至《尧曰篇》(20)为下论。
记得十几年前,笔者在教育部会议室里以社会组第一名身份,代表“复兴中华文化论文竞赛优胜人员”,发表感言。曾以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来说明《论语》是儒家学说的最高经典,不仅是中国数千年来立身处世的圭臬,更是为政济民的“资治通鉴”,获得与会人士的共鸣,更博得陈立夫先生的赞许。
众所周知,儒家是东亚文明的共同资产,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详见《尚书》),而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便是《论语》,可以说是儒家的全体大用。
笔者对于论语也有一些感触:从小学私塾时期:背诵《论语》——雾里看花;中学时期:应付考试——一知半解;大学时期:修习《论语》——似懂非懂;中年时期:讲授《论语》——照本宣科;老年时期:温习《论语》——温故知新。如今退休之后,年逾花甲、双鬓已白,对《论语》一书豁然开朗,不敢独享,愿以野人献曝方式与读者分享。
王国维曾将能成就大学问之人,其过程共分成三个阶段,从“昨夜西风凋碧树”经“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更精进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通过时光隧道,宛然瞧见孔子在那智慧河边感慨地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如流水,两千五百年的岁月,有如林花谢了太匆匆。希腊宇宙论时期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我们无法踏进同一条河流两次!”只好学东坡先生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长江滚滚向东流,浪涛淘涌,冲刷尽所有的英雄人物。但愿不要冲刷掉儒家的宝典——《论语》,更不要遗忘那个伟大的至圣先师——孔子,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云:“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韩胜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