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HK$
76.7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HK$
80.2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HK$
94.4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HK$
68.4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HK$
92.0
《
中华内丹学典籍丛书:古书隐楼藏书汇校(上下)
》
售價:HK$
257.2
《
辞源.修订本(建国60周年纪念版)(全二册)
》
售價:HK$
1477.6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HK$
81.4
|
內容簡介: |
《楚辞美论》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从哲学、美学、阐释学、神话学等视野,援引文化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的思想资源,对屈原和楚辞进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探究,分别对创作主体和艺术文本展开新的历史语境下的运思和言说,以求达到中西互补和古今渗透之理论目标。在深入诠释的前提下,提出一系列具有美学意义的见解。《楚辞美论》分为两个逻辑关联的结构:其一,作家研究。对创作主体——屈原予以心理情结的逻辑分析和理论综合,阐释诗人心理深层的辩证联结的孤独情结、痴狂情结、恋美情结、死亡情结,藉此获得对诗人精神结构和创作心理的深度探究。其二,文本研究。从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的视野以及运用传统的训诂、考据等方法,对楚辞文本进行新批评主义的“细读”(Close
reading),展开深入细致的具体研究,由此获得一些新的美学观并作出进一步的逻辑推论。
|
關於作者: |
颜翔林,男,江苏淮安人。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温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水乡泽国的洪泽湖畔赋予本真而丰富的自然体验,南国楚风熏染思与诗交融的美学追求。出版专著:《怀疑论美学》、《死亡美学》、《后形而上学美学》、《宋代词话的美学研究》、《历史与美学的对话》、《当代美学教程》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学术月刊》、《社会科学》、《外国文学研究》、《电影艺术》等刊物发表一百余篇论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课题多项,获省、部级奖多项。
|
目錄:
|
上编 诗人研究
第一章 孤独的行吟者
第一节 帝高阳之苗裔兮
第二节 颜色憔悴,行吟泽畔
第三节 鸟飞反故乡兮
第二章 香草美人——恋美情结
第一节 自恋与他恋
第二节 屈子之恋:美人·美神·美物·美政
第三章 痴狂的人生境界
第一节 沉醉的诗性人生
第二节 天问与自问
第三节 悲莫悲兮生离别:放逐与求索
第四章 生与死的对话
第一节 诗意地思:梦幻——超死的工具
第二节 诗意地死:自沉——审美的永恒生成
下编 文本研究
第五章 生命与美交织的神话空间——《离骚》论
第一节 结构分析
第二节 神话与诗
第三节 真理与历史
第四节 幻想与神游
第六章 诗与思语言与神话——《天问》论
第一节 哲学与诗的融合
第二节 提问与反思
第三节 语言与神话
第七章 巫术与宗教 音乐与舞蹈——《九歌》论
第一节 五音纷兮繁会
第二节 举长矢兮射天狼
第三节 华采衣兮若英
第四节 美要眇兮宜修
第五节 目眇眇兮愁予
第六节 乘清气兮御阴阳
第七节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第八节 乘白鼋兮逐文鱼
第九节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
第十节 子魂魄兮为鬼雄
第十一节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第八章 梦幻的痴情生命的悲剧意识——《九章》论
……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人名、术语对照
后记:桃花潭
|
內容試閱:
|
我们之所以论定屈原有恋美情结,其中含有对“美物”的爱恋,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南国楚地的环境、气候、物产等自然因素。屈原的审美观察力十分敏感,这与古人和自然之间的本能亲和有关。天人合一、物我不分的诗性思维又将主体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上升到新的境界。南国楚地的丰富自然物,提供了诗人对自然美爱慕的客观条件。屈原对自然美的审美冲动极度扩张,他迷恋香草花卉,山水云霞,虹霓日月,飞禽走兽……总之,诗人直觉地喜爱在他看来符合审美标准的自然对象。而这种本能的审美冲动,由于自然宗教意识的作用,诗人将自然领悟成为具有生命的精神对象,甚至将之作为宗教化的图腾对象来对待,于是转换为诗性的审美崇拜和审美迷狂:视之为自我生命和情感的异在或延伸,自然美被赋予了神灵的地位和深刻的意义,成为精神的栖居地和灵魂的家园,乃至具有了终极价值的象征。这就是屈原的美学逻辑。同时,诗人还将自然附会着人格内容和伦理概念,这反映了先秦时代的“山水比德”、“水玉比德”的美学观念对诗人的潜在影响。
屈原对“美物”的迷恋也可分为这样几类:一是以香草花卉为主要意象的植物类;二是以虫鱼禽兽、虬龙凤凰为主要意象的动物类;三是以山水泉石、日月星辰、雷电云霞等为主要意象的无机物类。这三类对象,有些属于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物,有些则属于诗人虚拟的神话世界的主观想象品。
首先,《楚辞》较《诗经》而言,有着更广泛的自然美的表现,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地域意义上,“《楚辞》文化”比“《诗经》文化”具有更丰富的自然环境的决定因素,南方比中原有着气候、土壤、植被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随着历史、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审美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张扬,“《楚辞》文化”显然比“《诗经》文化”具有了更广泛而丰富的对自然美的体验和概念。屈原在《楚辞》中涉及到多种植物,如有:江离、辟芷、秋兰、木兰、申椒、菌桂、蕙苣、留荑、揭车、杜衡、芳芷、秋菊、胡绳、芙蓉、幽兰、琼枝、荣华、杜若、芳椒、石兰、疏麻、瑶华、女萝、辛夷、幽篁、三秀、松柏、橘树……有些草木,现实界并不存在,是神话意义上的象征品。它们一方面作为表情寓意的能指符号,另一方面也作为屈原心目中所珍爱的自然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