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历史的风范——毛泽东的人格魅力:缅怀伟人,重温历史——隆重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以独特的视角真实地再现毛泽东的伟人风范。

書城自編碼: 207240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领袖首脑
作者: 邸延生
國際書號(ISBN): 9787516601334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11-01
版次: 1 印次: 2
頁數/字數: 217/19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7.9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HK$ 81.4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HK$ 81.4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HK$ 87.8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HK$ 705.6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HK$ 76.7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HK$ 80.2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HK$ 94.4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HK$ 68.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76.4
《历史的真情——毛泽东两访莫斯科:缅怀伟人,重温历史——隆重纪》
+

HK$ 176.4
《历史的情怀——毛泽东生活记事:缅怀伟人,重温历史——隆重纪念》
+

HK$ 96.8
《历史的借鉴——毛泽东评述中国历代帝王:缅怀伟人,重温历史——》
+

HK$ 67.3
《历史的遗憾——毛泽东未竟心愿 :缅怀伟人,重温历史——隆重纪》
編輯推薦:
1、隆重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2、毛泽东:独立自由解放的引领者,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性启动者
3、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者,为民务实清廉的真正典范,贯彻群众路线的卓越代表
4、回溯中国梦的艰辛探索,2013年重大社科出版工程
5、离毛泽东最近的人倾情回忆,跟回忆人最亲的人欣然执笔,友情亲情爱国情爱党心跃然纸上
6、独家披露的党史国史高层珍闻,展现毛泽东重大决策的心路历程
內容簡介:
本文以真实的笔触记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个人性格和由这些性格所产生的巨大魅力。通过毛泽东的这些既普通、又独具魅力的性格,使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在他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伟大精神、胆略、胸怀、情操、神采和风范。
阅读本书,对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操、促进社会主义的和谐建设都将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關於作者:
邸延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48年4月生人,祖籍河北省深泽县。1969年加入空军高炮部队,1970年执行援外任务,10次参加对空作战,7次受部队通令嘉奖。1973年调武汉空军从事文艺创作,剧作《鹰击长空》获大军区一等奖。1983年考入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任宣传干事、记者、编辑、总编。
多年来共出版专著近20部,发表诗词和文章700余篇(首)。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风雨人生》、诗词集《岁月回眸》、小说集《父与子》、纪实文学《橄榄枝与黄玫瑰》及《西双版纳散记》等。
近年来先后撰写了“邸延生伟人系列丛书”之《毛泽东和他的卫士长》、《“文革”前夜的毛泽东》、《毛泽东与中国经济》等,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内容被多家报纸、电台连载或连播。
目錄
上篇 胸怀坦荡勇于斗争高屋建瓴
艰苦朴素平易近人为国为民
一、胸怀坦荡
二、性格外向
三、酷爱读书 勤奋好学
四、嚼得菜根 百事可做
五、倔犟性格 绝不妥协
六、严律己 宽待人
七、民族情深 爱憎分明
八、与霸权主义抗衡
九、艰苦朴素 平易近人
十、英雄气概 注重亲情

下篇 性格坚强公而无私领袖风范
只留精神不留遗产伟人作风
十一、尊长爱幼 恪守信义
十二、不讳言 不护短
十三、系念旧情 患难与共
十四、沉着果断
十五、临危不乱
十六、公而无私 关心他人
十七、鞠躬尽瘁 一心为民
十八、只留精神 不留遗产
內容試閱
胸怀坦荡勇于斗争高屋建瓴
艰苦朴素平易近人为国为民
一、胸怀坦荡
毛泽东一生表现得性格外向,是和他的博大胸怀、坦荡胸襟分不开的。
17岁以前,毛泽东生活在家乡韶山冲。自打他记事的时候起,就表现出了极其外向的性格;无论他有什么想法,从不隐瞒,即便是面对他严厉管教的父亲,也敢于直陈己见,遇有与父亲的意愿相违背的时候,父子之间也时常发生争吵,受到责罚的自然是儿子。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依然很难改变年幼的毛泽东对某些事务的看法,为此常常遭到父亲的训斥,说他是“牛犟筋”……
一次同父亲发生争吵,父亲要打他,他便跑到家门前的池塘边威胁说,如果父亲再向前走近一步,他便要跳进水里去;在这种情况下,父亲只好“妥协”了,答应不再打他。
1906年秋,毛泽东转学到离家不远处的井湾里私塾读书。一天塾师毛宇居要外出办事,临行时嘱咐学生们规规矩矩地坐在屋子里背书,谁也不准出去乱跑。
毛宇居刚走,天性好动的毛泽东实在坐不住,在忍了好几次终于忍不住的情况下最终还是背着书包爬上了屋后的小山。他的这一举动,着实令其他的孩子们感到吃惊;尤其是在那个年代,大清王朝还存在,清帝光绪还在执政,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制度和传统的“师长尊严”意识根深蒂固,年仅13岁的毛泽东竟敢“违背”塾师的“意志”擅自跑出屋去,这在大多数的学生眼里被看做是“大逆不道”的事,对塾师而言起码也是“大不敬”的事,但毛泽东还是跑出去了;原因在于,毛泽东从思想上觉得与其关在屋子里背死书,还不如到外面来背,会记得更快、更牢……
在树荫下,毛泽东的心情舒畅极了。清风拂面,他一边背书,一边采摘山上的毛栗子,当他将书背得很熟时,毛栗子也摘了满满的一书包。
回到私塾,毛泽东分给每个同学几颗毛栗子。这时候,毛宇居回来了,毛泽东上前去孝敬了老师一份毛栗子;不想,毛宇居非但不领情,还责怪他不守规矩,训斥说:“谁叫你到处乱跑?”
毛泽东“理直气壮”地争辩说:“闷在屋里昏头涨脑,死记硬背也是空的。”
“放肆!”毛宇居气得涨红了脸,有心责罚毛泽东背书,可又知道这样做根本难不住他,便让学生们一起来到院落中,指着天井对毛泽东说:“我要你赞井!”并威胁说,“答得不好,是要挨板子的!”
毛泽东在院子里转了转,再看一看天井,然后说道 :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中水,永远养不长。

毛宇居一听大惊,同学们也都拍起手来叫好。毛宇居在尴尬中,暗自佩服他的这位性格外向的弟子才思敏捷、处变不惊,将来或可成大器……
1911年春,毛泽东由湘乡县东台山学堂转学到了湘乡县在长沙办的一所中学继续读书。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到长沙。在长沙,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了报纸。报纸上的众多消息令他的思想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什么“推翻满清王朝”、“建立共和”、“平均地权”、“富国强兵”等诸多新名词、新口号,简直令他的思绪应接不暇……
此时的毛泽东刚刚18岁,血气方刚、风华正茂,一腔爱国热血在他的胸中澎湃、涌荡着。激情中,他挥毫写了一篇《救国图存论》的“文告”,大胆地贴在了学校的砖墙上——这是他第一次发表他的政见。
虽然,他的这篇“文告”颇为古怪而离奇:他明确主张“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组建民国新政府”,鼓吹把孙中山从日本召回国内来担任新政府的总统,却倡议由康有为任国务总理,再让梁启超当外交部长;单从字面上看去,这是不可能实现的“风马牛各不相及”的事,但从中仍可以看出,他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还是很快的,而且可以看出他极富表现力的外向性格。
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接受了“优待条件”并颁布了退位诏书。
是年春天,毛泽东以其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一中学。
1915年9月中旬,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就读的毛泽东在长沙的报纸上向各学校发出了一则《征友》启事,以他开阔的心胸邀请有志于爱国工作的青年与其联系。在启事中,毛泽东署名“二十八画生”
,指明了要结交那些“坚强刚毅、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
数日后,毛泽东的这个启事到了3个“半”人的响应,其中一个叫罗章龙,“半”个来自一个没有明确表态的青年,名叫李立三。
罗章龙很快同毛泽东见了面。在湖南省立图书馆,双方手持报纸为接头标志。两个人从上午9时一直谈到了中午,临分手时,毛泽东坦诚地说:“我们谈得很好,愿结管鲍
之谊,以后要常见面。”
通过这次谈话,罗章龙认为毛泽东是一位性格开朗、胸襟坦荡、心存大志的人,很乐意同他结管鲍之好。
李立三当时在长沙联合中学读书,见到《征友》启事后先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而后二人见了一面,但他在听完毛泽东的一席宏谈阔论之后,却支支吾吾,没说什么就走了。性情刚毅、为人直率的毛泽东觉得,和这种“性情懦弱”、遇事“优柔寡断”的人发展不了什么友谊。
9月27日,为《征友》启事的事,毛泽东写信给他的好友萧子升 :

近以友不博则见不广,少年学问寡成,壮岁事功难立,乃发内宣,所以效嘤鸣而求友声,至今数日,应者尚寡。兹附上一纸,贵校有贤者,可为介绍。

并在信中表明心迹说 :

吾人立志,当以身心之修养,学问之研求为主,辅之政事时务,不贵文而贵质,彩必遗弃,惟取其神。易言之,每为一书,必有益处,言必载物。不然,与庸众人何异?

10月过后,天气渐凉。毛泽东在校深感严格的校规过于束缚他的行动,犹如龙困浅水,又因挚友太少,不由心生郁闷,便加紧了课外的活动量,以此来锻炼身体、排解他心中的烦躁与郁闷。
11月9日,毛泽东写信给他的老师黎锦熙,简谈了他在湖南一师的感受,并希望能与之想聚一叙。因他比黎锦熙的年龄小不了多少,且感情所至,便依黎嘱以弟相称


弟在学校,依兄所教言,孳孳不敢叛,然性不好束缚,终见此非读书之地,意志不自由,程度太低,俦侣太恶,有用之身,宝贵之时日,逐渐催落,以衰以逝,心中实大悲伤。昔朱子谓“不能使船者嫌溪曲”。弟诚不能为古人所为,宜为其所讥,然亦有“幽谷乔木”之训,如此等学校者,直下下之幽谷也。必欲弃去,就良图,立远志,渴望兄归,一商筹之。

毛泽东在信中不仅抨击了学校的“陈规陋习”,而且直言了他的远大抱负,实可谓“胸襟坦荡”、“性格外露”了。

1916年春,已是毛泽东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第4个年头了。这时他刚满23岁,正是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年龄。
这时在毛泽东的周围,已经团结了一批有志向的爱国青年,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议论和探讨国家大事,对动荡不安和处在战火中的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深感担心和忧虑。
这样的一些青年聚在一起,他们谈论的多是国家大事和民族的危亡,再就是学业上的事,思想都很认真,谁也不屑于议论琐事,更不谈论私事和女人。一次,毛泽东到他的一位朋友家去做客,他的这位朋友当着他的面嘱咐佣人去买肉,使毛泽东感到恼火,从此便不再同他的这位朋友见面了,他认为他的这位朋友是个爱关注琐事的庸人,而他关心和注重的则是人的性质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性质,包括整个世界、宇宙!

1917年暑假期间,毛泽东和萧子升结伴离开长沙徒步去到外地“游学”。
当他们来到宁乡西部山区的沩山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登上云雾缭绕的沩山,二人直奔坐落在山间的密印寺。
在密印寺,他们拜谒了寺里的方丈。方丈让他们在一本来客登记册上填写各自的姓名——当二人填写完后,老方丈拈手一指说:“不消说,这位施主定是毛泽东,另一位是萧子升了!”
毛泽东诧异道:“你如何晓得?”
老方丈瞟一眼放在桌上的两款字迹各异的签名册,示意是从那上面看到了他们二人写下的名字。
萧子升再问:“可是,你是怎么知道我们俩谁是谁呢?”
老方丈微微一笑:“毛泽东一个字要写两三个字格,萧施主在一个格子内能写两个字,文如其人的道理贫僧略知一二。”
听老方丈这样一讲,令毛泽东和萧子升二人都对他产生了几分敬意;接下来,二人兴致勃勃地同老方丈谈起了中国古代的一些佛教经典……
日落西山时,老方丈高兴地留他们一起在禅房里吃了斋饭。
饭后,毛泽东和萧子升继续向老方丈讲述了他们利用暑假,决心徒步旅行湘南各地,深入了解社会和考察民情的目的。
“善哉!”老方丈说,“可两位施主为何要轻装呢?”
“我们有心不花一文钱。”萧子升说,“来自远方的挂单和尚,不是也都一文不名吗?”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毛泽东表白心迹说,“孔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乐趣也就在其中了!我坚信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老方丈见毛泽东器宇轩昂、话语直率且充满激情,不由为之一振,随即微闭了双目合掌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稍后,老方丈睁开双目问毛泽东:“毛施主,贫僧敢有一问,还望不吝赐教!”
“我们是来求学问的,怎么敢担当‘赐教’二字?”毛泽东恭敬地说,“请师父只管问。”
“佛教何以在中国千年不衰?”老方丈问,“中国宗教何以能和谐共处?”
毛泽东说:“中国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的宗教战争,一打就是几百年;几种宗教能和谐共存,弟子认为主要是皇权集中,各种宗教都置于皇权的绝对控制之下,这对中国来说不是坏事。”
“阿弥陀佛!”老方丈望着毛泽东,加重了语气说,“只望毛施主这句话,日后不要忘记……”
当夜,毛、萧二人留宿沩山。
次日,二人告别了密印寺的老方丈,又继续踏上了“游学”的历程。
当二人来到安化县城时,听说该县劝学所所长夏默安是位很有学问的人,曾著有《中华六族同胞考学》、《默安诗存》、《安化诗抄》等书,在安化方圆百里的地面上深孚众望,只是性情孤傲,一向看不起游学先生;毛、萧二人两次慕名求见,都被拒之门外。
毛、萧二人不死心,又第三次登门拜访;夏默安感到有些奇异,不得已开了门引入书房相见,并写了一句原对放在桌上,以试来人的学问功底:
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毛泽东看后略加思索,即书属对:

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夏默安一见大惊,不禁连声称赞,自愧弗如,毛泽东却谦逊地说:“我们实实在在是来求学问的,还望夏先生不吝赐教!”
“哪里,哪里!”夏默安更为毛泽东的坦诚所感动,遂留毛、萧二人食宿,作彻夜谈……

1918年春,即将由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的毛泽东邀集了他的一些朋友共同商议成立新民学会的事。朋友们为他的爱国热忱和执著进取的精神所感动,一致赞同成立新民学会。
是年夏天,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终于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业期满。恰在这时,毛泽东的二弟毛泽民来信说母亲的病情越来越沉重,恐怕不久于人世;读着二弟的来信,想到患病在身的母亲,毛泽东禁不住泪如雨下……
蔡和森等人劝毛泽东先回家乡去探望母亲,而毛泽东这时正在负责筹划着他们这些刚刚毕业的人下一步的行动去向,致使他难以分身赶回韶山去。毛泽东心中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他不能回韶山,一旦回去将会身陷故土亲情而不能自拔,他不能舍弃自己的志向而回乡陪伴在父母身边终生当个种田人;时下中国的时局动荡不安,他坚持着“大丈夫当纵横四海,以天下为己任”的坚强信念和“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意志,又想起了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句,更想了他临离开韶山时留给父亲的诗,决意留下来寻找机会闯天下。
毛泽东的这一决定令他周围的朋友们感叹不已,大家都佩服他的坦荡胸怀和为国为民的远大抱负……

1920年11月26日,毛泽东在长沙给他的好友罗学瓒写信,坦诚而直率地谈了他对于处世和治学方面的一些见解 :

感情的生活,在人生原是很要紧,但不可拿感情来论事。以部分概全体,是空间的误认。以一时概永久,是时间的误认。以主观概客观,是感情和空间的合同误认。四者通是犯了论理的错误。我近来常和朋友发生激烈的争辩,均不出四者范围。我自信我于后三者的错误尚少,惟感情一项,颇不能免……
以人废言,我自知这是我一个短处,日后务要矫正。
“由劳动得来的生活是真快乐。”
专门用口用脑的生活是苦极了的生活。
社会方面,须设法造成好的环境。个人方面,须养成工读并行的习惯,至少也要养成读书和游戏并行的习惯。
务使全人类对于婚姻制度都得解放。

11月30日,毛泽东还在《〈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第二集序》中写下了他与会员们通信的基本用意 :

以上各信,或于身心之修养有益,或于学术之讨论问题之研究有益,或于会务之进行有益,并且都是很能引起会员团体生活的兴味的。

然而,由于毛泽东的性格直率与外向,且胸襟坦荡,为人处世直言快语,导致了他与新民学会女执委陶毅的一次激烈争执。陶毅虽然赞赏毛泽东待人热忱、处事果断的性格,但却接受不了他对人对事过于“认真”的执拗态度,为此陶毅曾向女友蔡畅发牢骚说:“润之对人对事太过认真,再加上他那脾气,让人难以接受……”
蔡畅规劝陶毅:“我看你和润之的性格也差不了多少,还是互相体谅、互相忍让为好!”
不想陶毅却说:“难……”
蔡畅笑道:“有什么难的?你应该学学杨开慧……”
陶毅固执地说:“我怕是学不了……”
陶毅的话传到毛泽东的耳朵里,毛泽东一笑了之……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出席会议并发言,强调指出了共产党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和用枪杆子夺取政权的重要性。
8月9日,毛泽东出席临时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并发言,要求在湖南开展武装斗争。毛泽东强调说:“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扩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在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前不久我起草了一个经常委通过的计划,要在湘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一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
会上,毛泽东还下定了决心说:“我要跟绿林交朋友,我是上山下湖,在山湖之中跟绿林交朋友。”
在毛泽东的强烈要求下,会议指定他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和改组湖南省委,领导秋收起义。
这时主持共产党中央日常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是瞿秋白,认准了胸襟坦荡的毛泽东是位有胆识、有卓越才能的人,意欲留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便在会后对毛泽东说:“润之呀,有件事我考虑好几天了,想同你商量一下;现在形势严峻,任务维艰,中央人手很缺,我看你就留在中央工作吧!湖南方面的事情可以让彭公达去完成,不知你意下如何?”
面对瞿秋白的这一要求,毛泽东一时难以表态。论交情,他和瞿秋白友谊深厚,难以回绝;论道理,瞿秋白是党的主要领导,应该听从领导旨意。但毛泽东是一个极有主见的人,他沉默了片刻,坦诚地说:“秋白,你的盛情我心领了。但目前,下面的实际斗争更需要人啊!中央不是作了决定,要我急赴湖南组织秋收起义么?说实话,我不愿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去结交绿林好汉……”
“毛泽东就是毛泽东啊!”瞿秋白紧紧地握住毛泽东的手说,“好吧,人各有志,勉强不得;润之,你就好自为之吧!”
毛泽东坦然一笑:“你也要多保重啊!”
瞿秋白说:“彼此珍重吧!”
1931年12月,被蒋介石派到江西进攻红军的国民党第二十六军近2万人在赵博生、董振堂的领导下,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在宁都起义,参加了红军。
在讨论原国民党第二十六军统一划归红军后的编制时,中共中央军委原则上同意仍旧保留其一个军的编制,而毛泽东的意见是将其扩编为一个兵团,仍由赵博生、董振堂担任主要领导,配备政治干部,建立健全党对于军队的各项规章制度。性情直率的毛泽东说:“我们不要那么‘小气’么!人家过来了整整一个军,二十多部电台,全部的装备不比我们红军少,而且政治影响大……”
在毛泽东的坚持下,起义的原国民党第二十六军被扩编为红一方面军的第五兵团。
在接见赵博生、董振堂二人的谈话中,毛泽东高度称赞赵、董二人所具有的民族气节,并深表钦佩;而赵、董二人也为毛泽东的坦诚相待深受感动和鼓舞,一致表示“为国为民,虽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1934年9月间,毛泽东在宁都患上了严重疟疾,冷时冷得他“牙关错”,热时热得他“蒸笼里坐”,且连续高烧40℃;在他大病缠身、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幸亏中央苏区的著名医生傅连暲十多天的抢救治疗,才使得他渐渐脱离了危险。
病情好转后,毛泽东向傅连暲表示感谢说:“多亏了你呀,不然我就去见马克思了……”
而傅连暲却说:“好好养病吧,红军离不开你呀!”
一直守候在毛泽东身边的贺子珍也连连向傅连暲表示感谢,称赞傅连暲的医术高明,而傅连暲却说:“是毛主席的性情好哩!心宽能容万物,一点半点的疾病奈何不了他……”

1936年6月底,中共中央机关进驻陕北保安。
7月16日,毛泽东在他居住的窑洞里,热情地接见了两位来自太平洋彼岸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马海德。
毛泽东坦率地向斯诺和马海德表示,中国共产党人真诚地欢迎他们的到来,并许诺说他们可以到根据地的任何一个地方去采访,凡是他们见到的都可以进行报道,不限制他们的采访活动,并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方便和帮助。
对于毛泽东的这些表示,斯诺和马海德大受鼓舞,一致表示将“客观、公正地向全世界报道他们在根据地所见到的一切”……
11月中旬,保安驻地来了一位名叫丁玲的女人。她是一位被国民党囚禁了3年多的左翼作家,在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帮助下终于在3个月前逃离了南京,秘密经上海、北平、西安,辗转来到了共产党中央的驻地。
对于丁玲的到来,中共中央的领导同志和共产党在保安的文化界妇女界都表示了极大的欢迎。中央宣传部还特意在一个较大一些的窑洞中举行了欢迎宴会,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人出席了这个别开生面的宴会。
晚上,一身戎装的丁玲来到毛泽东居住的窑洞中谒见毛泽东。
谈话中,当毛泽东知道了丁玲曾从师陶毅时,一种怀旧的感情禁不住从心底里油然而生,不禁怅然说:“斯咏是位好同志,只是性格太强……”
当丁玲告诉说,她曾在陶毅那里见到过毛泽东早年发表在长沙《大公报》上的许多文章时,毛泽东动了感情:“怎么,她一直保存着这些报纸吗?”
丁玲点头:“搬了好几次家,她都带着这些报纸……”
毛泽东感慨地脱口吟咏了南北朝文学家庾信《枯树赋》中的几句诗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