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HK$
67.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HK$
76.2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HK$
89.5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HK$
58.2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HK$
87.4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HK$
76.2
《
云中记
》
售價:HK$
76.2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HK$
47.0
|
編輯推薦: |
1)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作品。
2)丰富深厚的文学价值。
3)与时俱进的社会意义和宝贵的思想价值。
|
內容簡介: |
《弟子规》和《三字经》各有侧重。如果说《三字经》偏重于知识,
《弟子规》偏重的则是规矩。或许也可以说,如果《三字经》更多的是意在传授“文化”,那么,《弟子规》所看重的则更多是文明。钱文忠先生分22讲,从规矩、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八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弟子规》的内容和精义。
|
關於作者: |
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复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纂委员会委员。
|
目錄:
|
第一章
《三字经》一经问世即广为流传,成为传统中国通用的儿童启蒙教材。而在与《百家姓》、《千字文》合称的“三百千”中,为什么只有《三字经》被尊称为“经”?为什么这样一本小书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在其看似简单易懂的文字背后,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
第二章
态度的重要性被强调之后,《三字经》接着讲了“孟母三迁”、“断机教子”和“五子登科”的典故。那么,我们应该为学习中的孩子准备什么样的土壤条件?父母和老师如何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第三章
在现代中国社会,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古人教育孩子的方法,对我们现代人能不能有所启迪呢?
第四章
“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的故事之所以能够传诵千百年,正是因为它们所提倡的孝道和悌道。为什么《三字经》首先要教给孩子们孝悌?这种“首孝弟,次见闻”的传统教育方式,在今天的社会还能否适用?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更应该侧重哪方面的培养呢?
第五章
《三字经》先晓以大义之后,接下来就要传授具体知识。那么,传统中国的读书儿郎又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呢?在不分学科的古代,《三字经》是如何把语文、数学、自然、历史这几类知识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呢?
第六章
在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中,《三字经》是以古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为基础的。那么,古人是用什么来解释世间万物的发生和发展的呢?既简单又神秘的五行学说是如何影响古代中国人思想和行为的?
第七章
《三字经》在讲完了对自然界的认知以后,接着讲到“五常”、“六经”、“七情”、“八音”、“九族”、“十义”,这些“数字”背后究竟包含着哪些具体内容呢?
第八章
在古代社会,
“四书”是读书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核心价值观。那么,
“四书”中每一部书的情况究竟如何?我们应该怎么去读呢?
第九章
《三字经》认为,熟读“四书”之后,要先学《孝经》,然后就该学习“六经”了。我们常说“四书五经”,而《三字经》为什么说“六经”?对于饱受争议的《孝经》和充满神秘色彩的《易经》,我们又该如何认知呢?
第十章
“六经”中尤以《尚书》的命运最为坎坷,那么,《尚书》是一部记载什么内容的书?它的作者又是谁?为什么它的地位如此重要?孔子一生提倡克己复礼,恢复《周礼》,那么,《周礼》又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第十一章
《礼记》和《诗经》都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也许很多人没有读过这两部书,但书中的许多成语和词汇,却被我们经常使用,这是为什么呢?它们究竟是怎样的两部书?
第十二章
“《诗》既亡,《春秋》作。”以《诗经》为代表的礼治文化为什么会消亡呢?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编订《春秋》的?《春秋》中“寓褒贬,别善恶”的作用,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第十三章
《三字经》在将儒家的经典全部讲完以后,开始介绍先秦诸子的思想。诸子百家中哪几家的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代表人物是谁?又留下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第十四章
接下来,《三字经》推荐了诸子中五位重要的人物,他们分别是荀子、扬雄、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三字经》的作者为什么只推荐了这五位?他们的主要学说究竟是什么?
第十五章
《三字经》认为,经书都读通后,就应该学习历史了。《三字经》中的历史,是从被称为“三皇”的伏羲、神农和黄帝讲起的。
“三皇”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哪些巨大贡献?“尧舜之治”作为后世德政的典范,又流传着哪些神奇的传说呢?
第十六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什么样的君主才有资格被称为“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一个什么样的传说?而在大禹之后,
“家”天下怎样取代了禅让制?最终,又是谁断送了夏朝四百年的基业呢?
第十七章
商汤武力灭夏,建立了商朝。然而历史却惊人地相似,五百多年后,商朝出现了一个和夏桀一样的暴君纣王。对于商纣王的功过是非应该如何解读?为什么说殷商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呢?
第十八章
周文王和周武王前赴后继,终于伐灭商纣王,建立了周王朝。周王朝东迁之后,史称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而此时周天子一统天下的地位已经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争相称霸。这就是《三字经》中所说的:
“五霸强,七雄出。”那么, “五霸”是指哪几个人?他们是怎么成就霸业的呢?
第十九章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逐渐形成了七个最有实力的诸侯国,而地处西北的秦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
但秦朝短命,二世而亡。项羽和刘邦由灭秦的友军变为争夺天下的对手,一直处于劣势的刘邦是怎样扭转被动局面的?后人对秦二世而亡又有着怎样的评价呢?
第二十章
汉朝建立后,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和汉武帝的文治武功,逐渐走向鼎盛。但在繁荣的背后,朝廷却危机四伏。
“圣人”王莽篡汉称帝,西汉灭亡。
十几年后,汉室得以恢复,史称“东汉”。那么,又是谁抢回了被夺走了的刘家天下?大汉王朝最终又是如何灭亡的呢?
第二十一章
汉末天下大乱,出现了魏蜀吴三国相争的局面,最后,是谁统一中国,建立了晋朝?晋之后南北朝分裂的格局又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南朝的宋、齐、梁、陈都那么短命呢?北朝经过五胡十六国的混战之后建立了北魏,北魏后来是怎样分裂成北周和北齐的?
第二十二章
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南北朝时期长期混乱的局面,国家又回到了大一统时代。作为开国皇帝的隋文帝,为什么要把国号定名为隋呢?隋文帝的儿子隋炀帝,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暴君。那么,他是怎样取得皇位的呢?为什么他在位不过十几年,隋朝就灭亡了?
第二十三章
李渊起兵,结束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开创了大唐王朝三百年的基业。李渊为什么能够异军突起?“玄武门之变”是怎么回事?李世民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呢?而后唐朝又是怎样由盛转衰的?最后又是谁灭了唐朝?
第二十四章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梁、唐、晋、汉、周五个小朝廷都有怎样的命运?是谁结束了这种分崩离析的混乱局面呢?而接受了所谓“禅让”的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又发生了什么?又是谁推翻了北宋的政权呢?
第二十五章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那么,这个曾经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是如何灭掉南宋王朝的?南宋名臣文天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元朝建立后,给中原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二十六章
由朱元璋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万人敬仰、威震四方的一代帝王的呢?他又是如何使用特殊手段治理天下的呢?他去世后把皇位传给了谁?后来明朝又为什么要迁都北京呢?
第二十七章
纵观历史,凡亡国之君,不是昏庸无能,就是荒淫无度。那么,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为什么会成为亡国之君呢?《三字经》在讲完历史之后,紧接着又强调了读史的重要意义。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学习历史?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历史呢?
第二十八章
《三字经》作为一部蒙学经典,在梳理完中国历史之后,开始进入最后一个部分。它通过介绍一些生动具体的勤学故事告诉人们,作为一个求学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学习态度,遵循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第二十九章
《三字经》通过介绍古人苦读勤学的故事,以激励后学者的斗志,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这些古人的励志故事,对于现代人还是否适用?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第三十章
刘晏少年聪慧,八岁就做了官,官职为太子正字。
那么,太子正字是一个什么官职?刘晏又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呢?《三字经》在列举了许多勤学故事之后,最后又特别强调了努力学习的重要意义。对于这部分内容,应该怎么解读呢?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人之初①,性②本③善,性④相近,习⑤相远。
苟⑥不教⑦,性乃迁⑧,教之道⑨,贵⑩以专。
①初:初生,刚开始有生命。
②性:天性。
③本:本来、原来。
④性:性情。
⑤习:习性。
⑥苟:假如。
⑦教:训导、教诲。
⑧迁:转变、变化。
⑨道:此处指方法。
⑩贵:注重、重视。
专:专一。
《三字经》成书于八百多年前的南宋,自问世以来,就作为儿童的识字课本,家喻户晓。它与《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被视为传承儒家思想和修身立志指南的蒙训教材,是传统文化的浓缩精要。但在这三本书中,只有《三字经》被提到“经”的高度,短短千言,却可以与“四书五经”一样,被读书人注解传诵,它的魅力何在?
现在,在网上经常看到一些人搜寻自己读小学时候的课本,还有许多人整理出版了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材。这些老课本当中固定出场的人物总会引起不少同龄人的共鸣,可以说一届教材成为了一届学生的共同回忆。由此,不禁引起大家的追问:在更远的时代,读书人用的是哪些教材呢?
秦汉时期的《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等就是早期的教科书。它们有一个共同点:语句齐整,朗朗上口,容易记诵。这些在今天看来连大学教授都未必能读懂的书,在当时却是小孩子的启蒙书。人们通过这些书教孩子们识字,传达最基本的道理。
大约从南宋开始,《三字经》问世了。这本书很有特点,首先从形式上看,三个字一句,朗朗上口,非常易于记诵。古代的教书先生会带着孩子一边吟唱一边摇头晃脑,因为它读起来很有音韵美。今天居住在广东梅州或福建一带的客家人,还可以像唱歌谣一样唱《三字经》。当然这本书的特点不光是形式上的易于记诵,它的内容也很有意思。它以“关键词”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会聚到一起。《三字经》可以称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关键词集,实质上里面的内容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一些关键词的糅合。另外,《三字经》内容非常平和,含有非常现代的元素。所以,《三字经》从问世以来就一直流传不绝,直到今日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三百千”中为什么只有《三字经》被尊称为“经”?为什么这么一本小书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
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经”的书,一定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说一个人有文化就是“满腹经纶”,说天地间理所应当、无可非议的道理是“天地经纬”,可见“经”的重要性和权威性。《三字经》成书后,无数中华儿童就是从这本书开始他们的求学生涯的,而那些没有上过学堂的孩子,即使不接触《三字经》原书,也可以从身边人的交谈和戏文中知道一些出自《三字经》的语句。《三字经》就是这么重要的一部传统的启蒙经典。
在讲了《三字经》、《弟子规》之后,有人说,按照这些传统经典教育出来的孩子到了社会上只会吃亏,其实这种说法正好说明我们这个社会已经有很大的问题了。正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不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塑造人格、培植教养方面的教育功能,导致我们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上却出现了很多非常严重的问题。但是,错的不是《三字经》、《弟子规》,我们要做的是改善我们的社会,而不是删改《三字经》、《弟子规》。
也许有人会想,既然《三字经》是儿童启蒙书,那它一定很低幼了,有什么值得讲的呢?而且我活了这么多年做人的道理也知道一些,不需要从这本书里去学习了。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三字经》的确非常简明扼要,蒙童能诵,但简单并不表示单薄。它以最简洁明快的方式,凝聚了最深厚的文化传统。用心去阅读,用心去体会,你可以从《三字经》中学到历史、典故、伦理道德,等等。我们只有一句一句地去读,才能理解《三字经》为什么能够流传到今天,才能够理解《三字经》对于中国人来讲,特别是对于还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孩子们、还在追求自己“文化归宿”的成年人来讲,有着怎样不可替代的意义。
在《三字经》看似简单易懂的文字背后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它的魅力具体来说有哪些呢?
《三字经》开始的六个字大家都知道,即“人之初,性本善”,从字面意思看,就是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天性是善的,不论你是天子还是庶民,是山东人还是河南人。《三字经》的不简单,从开头这六个字就能看出来。人的本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化传统,都绕不开人性论的讨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性善恶的讨论更是丰富多彩。诸如在先秦儒家传统当中,就有三派说法。
一派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说法。孔子的看法是“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太大,都是差不多相近的,但由于后天的影响,差别慢慢体现出来。孔子在这里并没有直接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只是强调了外部环境的重要性。
一派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一位思想家荀子的说法。荀子的看法是“人之初,性本恶”,强调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
还有一派是“亚圣”孟子的思想。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并以此作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依据。关于人性善恶的分野,中西文化就从这里开始踏上了不同的发展轨道。
西方文化中有一个原罪的概念,认为每个人都是有罪的,人都有原罪,只有上帝是无罪的,上帝牺牲自己来救赎世人的罪孽。这种思想滋生了后来西方社会的运作体系——三权分立。不能把所有的权力交给某几个人,因为谁都是有毛病的,应该相互监督,彼此独立。只有把管理的权力、运作的权力予以分散,创设出一套严格的制度来限制彼此,才能保证彼此的配合与公正。
再来看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很明显我们是崇尚“仁君”、“贤臣”的,也就是对位高权重者给予了很高的道德期待,也推荐那些才德兼备的人才。我们称公务员为“父母官”、“青天”,对于这样一些人,普通民众首先预设了一个道德完美的形象,然后把自己的权利交付给这些人,与其说相信他们的职业素质,不如说相信他们的道德水平。“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相信每个人天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觉悟,所谓“满街都是圣人”,“人人皆可成尧舜”。因为每个人都是自觉的,都知道不要损害他人的利益,所以主要是教育、引导、培养,而不是用制度去规范。
在儒家学派内部,对人性善恶的看法并不统一,有的认为性善,有的认为性恶,也有的认为性有善有恶,而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由于人性问题复杂,“亚圣”孟子以大量理由来证明他的“性善论”观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四心说”。
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有这样的话:“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认为,人必须有这四种心,没有这四种心那就称不上是人了。
什么叫做“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我们可以用孟子举的经典例子来说明。《孟子·公孙丑上》中有一个故事:“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给我们假设了这样一个情况,即我们看见一个小孩子靠近井栏,就要掉到井里,会怎么样?也许你和这个小孩的父母是朋友,也许你根本不认识他们;那种危急关头也没有时间考虑把这孩子救起来,就可以在乡党朋友中得到舍己救人的美誉;也没有时间考虑到孩子的哭叫声实在刺耳不好听。但我们还是会对这个孩子的处境产生担忧,会着急,这种心情就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
再来看“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知耻而后勇”,是说一个人会因为羞耻之心而变得更加勇敢,对自己的要求更高。再来看一尊很有名的雕像:影星玛丽莲·梦露在路上走,经过一个地下出风口,突然涌上来一股很大的气浪,把她的裙子给吹起来,她下意识的动作是赶紧捂着裙角,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羞恶之心”的体现。
“辞让之心”,就是一种明明自己想要,却只想把机会让给他人的心理,甘愿自己吃一点儿亏,理性战胜感性;“是非之心”,就更容易理解了,“公道自在人心”,那么每个人对是非应有起码的判断能力。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但是一起成长起来的兄弟姊妹性格并不一样,甚至有着很大的反差。为什么会存在巨大的不同呢?如果说“人之初、性本善”成立,那么接下来,《三字经》是怎样看待造成个体差异的问题的?
“人之初,性本善”后紧接着的是“性相近,习相远”。这就是说,天性上虽然相近,但是会因为后天的环境和遇到的人和事,而慢慢变得不同。这个观点我们前面提到过,是孔子的观点,这六个字在《论语·阳货》中可以找到出处。
《三字经》关于人性善恶的说法,综合了孟子和孔子的观点,一方面认为人的本性本来是好的,而且都差距不远;一方面又强调了后天环境的影响。无论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还是“虎父无犬子”、“严师出高徒”,都是在强调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对自身的影响。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数不胜数。
无锡下面有个县级市叫宜兴,历史上出了很多名人,晋朝的周处就是其中之一。周处从小父母双亡,无人管教,加上当地坏风气的熏染、影响,长成了一个非常粗鲁、野蛮的人。他喜欢跟人动手,再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无依无靠的周处打起架来毫无顾虑,下手从不留情,周围的人见了他就躲。有一天,周处突然间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就问一位长者:“乡亲、邻居见了我都躲什么呢?”老人家说:“你不知道我们这边有三害吗?”周处问:“哪三害?”老人家说:“这第一害,是前面山里那一只经常下来吃人、吃家畜的猛虎;第二害呢,是村前面河里那条兴风作浪的蛟龙;至于第三害嘛,就是你周处啊。大家躲你就像躲猛虎蛟龙一样。”这句话戳到周处的痛处,一下子点醒了周处,或者说唤醒了他的羞耻心,他这才发现自己坏到什么程度了。后来,周处为民除害,上山杀掉了那只老虎,到河里斩杀了那条蛟龙。浪子回头金不换,善良的天性在周处身上慢慢显现出来。他从此一路上进,后来还当了很大的官,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好的名声。
从身为一害到为民除害,周处还是那个周处,但周处又似乎已经不是以前的周处了。这个可塑性和可控性,就体现了后天对人的影响之大。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后天环境,再善良的天性都会迁移。那么,怎样才能保证人们向好的方面发展呢?《三字经》会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方法呢?
《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苟”是如果的意思,如果不接受教育,那善良的本性就会改变,人性中的恶就会影响人、控制人。外部教育环境,就是决定善与恶孰上孰下的外在条件。而“教之道,贵以专”,就是说教育的根本方法,最重要的、最珍贵的是保持专一不变。这里的“教”既包含道德教育又包含知识教育,而且《三字经》里首先强调的是道德教育。但今天我们重视的“教”主要是知识教育,要知道从一到一百怎么数,要知道英文字母、口语对话,要会钢琴、小提琴,好像孩子知道得越多越聪明,将来就越容易成才。我们只是看到了传统教育中的一面,看到那些博闻多识的人的魅力,却忽视了传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另一面,也就是《三字经》最强调的道德教育。在学习知识之前,先要学习做人。怎么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怎么拥有健全成熟的人所必须有的道德?这才是教育者们应该重视的问题,也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贵以专”的“专”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学习要有所专注;另一层意思是学贵有恒,要用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去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知识的获得。
我们也可以在历史中找到一些事例来说明《三字经》的这一观点。明代著名的书画家唐伯虎从小生活在一个小康之家,自小就是绘画天才,天赋很好。他的绘画很早就小有名气,当地的富豪经常把小唐伯虎请去作画。少年成名,唐伯虎当然有点儿沾沾自喜。但是,唐伯虎的母亲是位很了不起的女性,她觉得这样浅尝辄止,稍有一点点成就就满足是不行的,必须专心致志,好好去学几年绘画,把绘画艺术给钻透了。母亲把这个道理跟唐伯虎讲了,让他去跟沈周学画。唐伯虎也很高兴,反正离家也不远,就背着妈妈给他准备的行李高高兴兴地去拜沈周为师学艺。到了沈周那里学了也就一两年,唐伯虎发现自己画得很不错了,再看看老师的画,也不见得比自己强到哪里去,所以习画就不太专心,想回家。沈周看出了唐伯虎的心理变化,就通知唐伯虎的师母,准备一桌饭菜,送送唐伯虎:“让他出师吧,不用再学了。”做完了这桌饭菜,就把饭菜安排到院子里一个独立的房间里。
唐伯虎走进一看,发现这房子居然有四扇门。他从一扇门进去,另外三面也各有一扇门,而每一扇门外都是不同的风景:这一道门外姹紫嫣红,那一道门外莺歌燕舞,还一道门外流水潺潺。唐伯虎觉得好玩,心想:“这师傅可真够坏的啊,家里有这么好玩的去处也不告诉我,我先不吃饭了,先出去看看。”往东门去看看那姹紫嫣红,“咚”一下撞一个包;往南门去看看那莺歌燕舞,“咚”一下又撞一个包;往西门去看看那小溪潺潺,“咚”一下又撞一个包。原来三扇门和外面的风景全是沈周在墙上画的画。唐伯虎一下子明白了,画无止境,自己这点儿水平真是差远了。从那往后,唐伯虎专心致志,又学了好多年,终于学有所成。
这个故事说明,学任何一样东西,必须专心致志,必须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态度的重要性被强调之后,《三字经》接下来讲述了几个有关学习的典故,都是家喻户晓的故事。
……
|
|